劉涵

農村地區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業務經過了一段時期的高速發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瓶頸。普惠金融的瓶頸嚴重制約了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在信息化時代下,農村地區的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要積極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解決發展的痛點和難點,積極參與到農村地區建設中。通過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優勢,做好對普惠金融發展的制度設計及流程建設,解決傳統管理體系下所存在的各類問題。通過加強普惠金融的發展,為商業銀行的發展以及農村地區建設提供支持。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工作進行探討,對普惠金融建設具有一定價值。
普惠金融是以機會平等和商業可持續為原則,為社會各階級提供全方位有效的金融服務的方式。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能夠有效為農村地區低收入貧困人群、中小微企業等三農相關領域提供有效支持。
近年來我國針對農村地區普惠金融相繼出臺一系列制度文件,指出普惠金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商業銀行積極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普惠金融還存在一系列短板,因此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的對策進行探討,對于普惠金融體系發展具有一定價值。
相關概念
普惠金融指的是以平等、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在可負擔成本范圍內,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各主體提供有效服務。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普惠金融建設,通過普惠金融體系改革的頂層設計,先后出臺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圍繞“三農”等領域的融資問題進行深層次改革。當前已有多家商業銀行在普惠金融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寶貴的經驗,有效緩解了農村地區“三農”領域相關主體融資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為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的問題
第一,普惠金融環境不完善。長期以來我國針對普惠金融的金融環境建立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對普惠金融的立法不完善,沒有針對普惠金融體系形成完善的監督以及引導機制,再加上普惠金融本身具有一定復雜性,參與其中的主體較多,包括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等主體,若各主體的利益不同,將很可能影響普惠金融體系的正常建設。第二,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的積極性不高。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體系建設,長期以來不具有積極性,主要體現在部分地區不重視對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沒有積極對普惠金融予以政策方面的傾斜。商業銀行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再加上很多銀行的考核機制過于重視對不良貸款率控制的考核,存在不敢貸的現象。第三,對農村貸款支持不足。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要重視對農村地區弱勢群體的支持。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商業銀行對農村地區的下沉力度不足,對弱勢群體的服務力度有限。
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的對策
完善普惠金融環境 第一,加快普惠金融立法。針對普惠金融的完善,要重視法律制度措施建設,明確普惠金融各參與主體的權責,激發各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提供必要的支持。首先,及時出臺《普惠金融促進法》。我國應及時出臺《普惠金融促進法》,依法明確普惠金融各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并引導政府部門加大對普惠金融的監督和引導,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形成多方參與、共同協調的普惠金融工作機制。其次,進一步完善配套細則。普惠金融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主體,不僅要強化基本的管理原則,還要加強法律支持。例如在信貸管理風險分擔、盡職免責等方面出臺專門的細則予以明確。最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在未來要進一步強化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普惠金融體系建設的創新,以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構建各方利益均衡機制。普惠金融建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確保普惠金融得到穩定發展,在未來要完善各方利益,形成各方利益均衡的機制,形成以政府為指引,以市場為導向,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機制,對普惠金融進行全方位配合。
提高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的積極性 第一,加大對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為鼓勵商業銀行進一步強化對普惠金融參與的積極性,應該出臺普惠金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重點針對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貼息、風險補償金等方面形成專門的制度性文件,并從政府角度對基層參與普惠金融并做出重要貢獻的商業銀行在稅收上給予優惠,鼓勵商業銀行積極在農村地區開拓市場。第二,完善對銀行的績效考核。為提升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的能力,要進一步完善考核措施,在落實盡職免責、專項激勵等方面實施一系列完善的制度,特別是在政策落地方面要針對盡職免責制度進行重點管理,提高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構建完善的風險緩釋機制。農村金融生態較為脆弱,根據成本風險定價原則,高風險對應高收益,否則商業銀行很容易對小微企業、農民等弱勢群體產生排斥。為解決這一問題,要在未來進一步加快構建融資擔保機制等方式,緩釋弱勢群體的風險。
支持農村貸款 第一,健全商業銀行的普惠金融組織體系。商業銀行要成立專業的普惠金融銀行機構,可以積極借鑒國外“印度小微企業發展銀行”先進經驗,依托現有的銀行機構成立普惠金融專業銀行的方式,為農村地區的低收入人群、殘疾人、老年人等提供全方位的授信支持,以切實解決普惠金融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和難點。第二,積極推動商業銀行的網點向農村地區下沉。為確保商業銀行積極支持農村的信貸需求,要鼓勵商業銀行向農村的網點下沉,通過在信貸資源配置、業務流程設計、激勵機制等方面充分向農村地區傾斜,提供立足于農村地區實際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機制,從而強化對農村地區服務的供給,形成強有力的農村地區服務體系。第三,強化合作金融的發展。在支持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要積極與政策性金融機構、保險機構等相關主體進行合作,為農村地區解決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需求。
優化普惠金融管理 第一,強化農村地區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商業銀行要積極向農村地區下沉,積極拓展業務,加大對農村地區物理網點的布局。通過在農村地區改進服務環境,積極向鄉鎮等農村地區提供支持,重點在鄉鎮地區的學校、公共交通樞紐、商業中心等相關領域布局網點,并推廣符合農村地區需要的移動支付等新型產品。其次,強化農村地區信用體系建設。商業銀行要全面深入推進農村地區的信用體系建設機制,讓農民等弱勢群體具有誠信意識,實施信貸信用相互促進的增長機制。對于逃避債務或套取政策支持的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讓農村地區的農戶、中小微企業等相關主體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理念。第二,強化內部控制建設。隨著金融監管形勢趨于嚴峻,在開展農村普惠金融建設環節,要形成規范的管理機制,保障各項體系順暢運行,以規避潛在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完善的內部控制措施要在開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形成規范的管理。商業銀行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根據監管機構的規定,做到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包括明確人員配備、業務執行標準、設備管理等環節的規定,形成標準化的管理機制以及有據可依的制度。同時要做好網點安保工作,建立定期巡檢、安裝遠程監控設備的機制,依靠村委會巡邏等確保普惠金融體系能夠穩定運行。針對各農村地區服務網點的職工,要重點進行普惠金融方面的培訓,要求其掌握普惠金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內控流程。第三,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首先,規范普惠金融服務網點的標準化建設,實現對各服務點的有效管理。農村地區的商業銀行要滿足農村各主體的需求,要加快對農村地區金融科技的發展。對于標準化程度低的普惠金融服務點,應該通過壓縮業務品種、采用技術手段防控風險等措施,實現對風險防控。對標準化建設程度高的金融服務點,可以進一步采用先進的技術及服務理念,更新管理流程,采用科技服務、遠程服務等方式建立更為標準化的服務體系,使金融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其次,推進電子信息化建設。在未來要針對電子信息化的服務渠道進一步進行優化,構建覆蓋實體卡、電子銀行、ATM等全方位立體化的銀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非現金結算金融工具,利用銀行自身的APP實現日常運營、業務操作等功能。
優化金融產品 首先,商業銀行要將農村地區作為普惠金融的主要戰場。普惠金融作為扶持農村地區中小微企業及弱勢群體的方式,商業銀行要以農村地區為重點服務對象,充分關注農村地區的需求,真正做到將資金服務于弱勢群體的目標。其次,商業銀行要加大對金融產品的創新。在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方面,要重點為實體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良好的服務,充分關注城鄉地區低收入群體及小微企業利益。商業銀行要立足于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滿足當地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在金融產品擔保方式、授信流程、還款方式等方面營造與普惠金融相適應的管理機制,積極打造小微企業、“三農”等專屬的金融產品,以切實解決相關群體融資問題。
重視客戶權益保護 第一,加大對金融消費者知識的宣傳。首先,以學校為陣地加強金融消費知識宣傳與教育。我國居民的金融素養較低,尤其是在校學生群體素養明顯偏低。為切實強化社會公眾金融素養,要將金融知識宣傳到在校學生中,推動青少年掌握基礎的金融知識,為普惠金融體系的建設提供支持。例如,可以向在校學生講解理財知識、金融風險防范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讓相關人員能夠了解簡單基礎的金融產品以及應用技能。其次,以新聞媒體為主,強化對各項金融知識普及。商業銀行要積極參與新媒體宣傳,從多角度、全方位向金融消費者開展宣傳,包括宣傳網絡借款、互聯網財富管理等方面知識,讓金融消費者了解自身的權益以及如何防范金融欺詐的問題。
第二,建立金融消費權益的救濟機制。首先,強化對金融消費權益的保護機制建設,重點加強對農村地區相關主體財產安全、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方面的保護,并提高普惠金融領域信息的透明度以及商業銀行披露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信息積極性,讓農村地區的群體能夠掌握各項產品的特點,結合自身需求選擇服務。其次,構建金融消費糾紛的解決機制。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建立調解、仲裁、訴訟等金融消費的糾紛解決機制。最后,重視對金融消費者隱私的保護。隨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金融消費者個人隱私被侵害的現象發生,主要體現在征信支付等領域的信息被泄露。商業銀行作為信息的收集者和主要使用者,要做好對客戶信息的保護,應該按照法律法規對客戶的信息進行保管和使用,避免客戶信息被泄露或篡改的問題。同時對于所發生的違規問題,要提高違規成本,形成良好的管理環境。
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是弱勢群體,商業銀行參與普惠金融建設,能夠有效滿足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提高農村的發展水平。近年來我國多家商業銀行相繼在普惠金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獲取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普惠金融建設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在未來開展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中,商業銀行還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管理體系,為農村地區普惠金融體系建設提供必要支持。
(作者單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