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天嬌

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運營管理中最為核心的管理之一,也是影響企業運營效率和效益的關鍵要素之一。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將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來源、影響因素及其管理思路進行闡述和探索。首先分析了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來源,包括內外部因素;其次探討了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影響因素,包括外在經濟環境、內在管理制度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有效的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思路,包括規范風險管理制度、加強內控管理、完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等。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增強,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已成為企業的一大關鍵問題。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不僅僅是企業的核心經營模式,更是企業與社會和政府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然而,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卻不斷影響、制約著企業的發展,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已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重要性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對財務方面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監控和控制的一項管理活動。在當今商業環境下,企業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各方面的風險,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這些風險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損失。因此,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性。
保障企業財務健康穩定 財務風險是企業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通過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控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障企業財務的健康穩定,并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減少損失,提高經營效益,合理控制財務風險,有利于企業保持穩定的運營和發展。
促進企業長期發展 財務風險管理可以幫助企業降低財務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從而促進企業長期發展。通過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企業可以規避一些風險,減少潛在的損失,提高經濟效益,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提高企業信譽度 通過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實施,企業可以樹立良好的聲譽和信譽,增加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對企業的信任。企業信譽度提高,有助于企業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地位。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概念及現狀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指在企業的日常經營和財務活動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等原因,存在引發重大企業運營風險的潛在和實際危機。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常見的風險形式有: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已成為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大障礙之一。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等經濟波動大的時期,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不斷暴露出來。許多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妥善應對,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即使在經濟良好的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風險也仍然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因為在日常經營中,長期的盈利和健康的發展要靠企業財務管理穩健地運作。因此,如何識別并規避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是企業必須及時解決的問題。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來源分析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內部風險,也包括外部風險,下面將分別進行說明。
內部風險 內部風險即指企業本身的經營風險。這包括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不嚴格、人員素質不高、決策失誤等因素。這些因素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來減少其對企業造成的威脅。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和機制,規范企業管理制度,以減少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發生。
外部風險 外部風險是指由外部環境或外部經濟因素引起的企業經營風險,包括宏觀經濟、市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企業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的政策因素、市場競爭的變化等因素。這些外部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是無法控制的,企業只能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方式來應對,在降低風險處理成本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護企業的資產。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影響因素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外在經濟環境、內在管理制度等方面。
外在經濟環境 外在經濟環境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通常包括政治、經濟、社會、自然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例如,國際市場無序、國家貿易政策變動、自然災害等都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企業必須審慎評估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戰略。
內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減少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重要因素。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內部控制、監督制度、企業規章制度等規范措施,加強對資金、人員、信息等資源的管理,落實風險管理細則,規范企業經營行為,防范財務管理風險問題的出現。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的思路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需要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全面開展,確保風險管理工作得以科學化、規范化、有效化。下面將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的規范風險管理制度、加強內控管理、完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等方面提出有效的管理思路。
規范風險管理制度 企業必須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框架,制定全面、全面的風險管理制度和規范,這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識別其風險狀況,還可以為企業治理和決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據。企業還應積極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提供標準化的風險管理證明,為企業在風險管控方面增加信任力和可信度,同時,企業還應根據市場需求和發展變化,不斷完善和更新風險管理制度。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是企業保持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規范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在經營運作中面臨的風險,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為了保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規范性和可行性,必須制定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包括識別、評估、控制和監測風險等方面。
企業應制定完整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包括風險管理程序、風險管理責任制等條款,制度應包括對不同類型風險的識別、評估、管理方法等細節。企業應指定專門的風險管理責任人,負責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監測和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狀況,并采取對應的風險控制措施。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風險信息收集和監測機制,開展財務和經營風險識別和分析,及時發現和根除財務風險。培養和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使員工能夠認識到風險的本質和對企業的影響,了解和遵守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和規定。規范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把握市場和投資環境中的風險,讓企業在逆境中保持穩定與發展。
要加強內控管理 為了防止內部操作對企業造成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建立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保障企業資產的安全。企業應制定完善的內控制度,將企業內部各種流程納入內控矩陣,設定適當的審計、監督和檢查機制,以有效減少內部風險,為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加強內控管理。內控管理是指一個企業為了達到其內部目標而建立起來的一套行為準則、制度規范和工具方法。加強內控管理可以避免和降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
以下是加強內控管理的幾個方面:加強人員管理并分工明確,隔離不兼容職責。企業要制定合理的組織架構和職責分工,職責要明確到人,避免發生責任不清等問題。同時要通過培訓、流程穿行自測等方式,增強員工的內控意識。
加強財務審計工作。企業應該加強財務審計工作,定期對財務報表、賬目進行審計,核實財務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出現嚴重問題,實施防范系統,制定應急預案。企業要制定完善的防范系統,包括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等方面,及時監測和反應風險事件,同時制定相應的應對預案,一旦發生風險事件能夠迅速應對。
完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 對于企業而言,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持續的過程,在日常運營中需要不斷進行風險監控、評估和處理。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及時發現和處理風險問題,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實現實時、全面和深入的掌握。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管理要完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以確保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具體而言,完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企業應該明確關鍵的風險指標和監控點,并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指標應該包括風險發生的頻率、影響程度、緊急程度等關鍵指標,以及對應措施的執行情況等。
第二,建立監控機制:企業需要建立風險監控機制,負責監督風險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并確保監控機制的有效性。監控機制應該包括風險發生的預警機制、應急響應機制等。
第三,企業應該確保所使用的數據和信息準確性和及時性,避免因為信息不準確或延遲而導致的錯誤決策。
第四,企業應該建立反饋機制,對風險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和改進。反饋機制應該包括對風險管理監控結果的分析和總結,以及對改進情況的跟蹤和評估。
第五,企業應該增強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定期進行相關培訓,確保員工能夠了解和執行風險管理政策和措施。完善風險管理監控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實時監視風險,及時制定解決方案,避免風險擴大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既是企業發展的難點和瓶頸,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需要對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外部經濟環境有全面、準確地理解,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企業必須不斷進行風險預警、監測和應對,使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得到遏制,減少企業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中移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