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成龍 陳語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是中華民族永葆風華的精神脊梁,是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所凝練出來的精神財富。在新征程上不斷鑄牢“四個自信”是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實底氣。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青年,新時代青年應當義不容辭地肩負起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必須要從根源上正確引導新時代青年對“四個自信”的認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不但要凝聚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更要著力培養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推動形成青藍相繼、繼往開來的嶄新局面,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接續奮斗中確?,F代化事業后繼有人。
中國的現代化道路該怎么走,朝什么方向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一直關注的焦點問題。中華民族在不斷地嘗試和探索的歷史進程中,逐步探索出適于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是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1]是蘊含中國特色、匯集中國智慧、體現中國擔當的陽關大道;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下對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創新而形成的現代化發展之路。一方面,從國家現代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要從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鑄牢新時代青年的道路自信。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要培養大批在道路上堅定,在實踐中方向明確,在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的新時代接班人。另一方面,從新時代青年自身發展來看,雖生逢于盛世,但也要明確前行方向。廣大青年要自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踐行者,自覺認識到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要走什么路、舉什么旗。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砥礪前行、接續奮斗。新時代青年要以道路自信為根基,只有鑄牢道路自信方能明確行進方向,在堅定道路自信的基礎上鑄牢道路自信,才能在新征程上矢志不渝的奮斗,才能成為新時代可堪大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每個時代所形成的思想都是對前段歷史時期經驗教訓的凝練總結和繼承發展,并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在新時代要實現復興偉業,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扎牢理論根基、扎實理論基礎,才能在亂云飛渡的今天時刻保持從容,任憑風吹浪打自巋然不動。中國推進現代化發展的歷程得以證明,只有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才能掌握真理的力量,才能改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科學理論指導下的事業才能熠熠生輝,才能掀開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嶄新篇章,并在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不斷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實現創新性發展。鑄牢理論自信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思想武器,要扎牢理論根基,就必須要在理論學習上達到絕對的高度,以扎實的理論基礎穩步推進現代化進程。新時代青年要堅定信仰,鑄牢理論自信,自覺參與理論學習,扎實理論之根基,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自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繼承者和宣傳人。同時,要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從實踐中鑄牢理論自信,以具體的、有價值的實際行動創造出無愧于民族的時代偉業。
“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敝袊伯a黨以創新性的實踐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孕育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以來,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回望過去,抗震救災、蛟龍潛水、嫦娥探月、脫貧攻堅、社會穩定、經濟騰飛等無不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厘清制度優勢是堅定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礎,要加強對新時代青年的制度教育,讓新時代青年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從理論邏輯中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在新時代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與時俱進的優越制度,是能夠推進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新時代青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捍衛者和守護者,必須要鑄牢制度自信,把握制度優勢,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夠扎根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堅實的根基是文化,文化自信是保證其經久不衰、時刻保持青春活力的靈丹妙藥,文化主體對文化的堅定認同是鑄牢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要求。一方面,從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來看,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所凝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革命、建設和改革史中所凝練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就了數以百計的偉大民族精神,每段歷史所孕育出的精神根脈共同交織出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譜系,必須要繼承好、發揚好中華民族所獨有的優良傳統和先進文化。另一方面,從世界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來看,全球范圍內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新形勢下對于意識形態的博弈層出不窮,在社會結構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樣化等新態勢下所迎來的思想理論、價值觀念、道德準則等帶來一系列的風險和挑戰。在如此錯綜復雜的國際大環境下,不僅要以強大的思想理論穩固自身立場,以崇高的革命理想筑牢人們的精神脊梁,更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文化認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穩步發展。新時代青年作為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生力軍,增強其文化認同必須要鑄牢文化自信,守好文化底線。只有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毫不動搖擔起時代重任,只有擁有高度的文化認同,才能一以貫之發揚優良作風。新時代青年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源泉,從革命文化中傳承文化自信的“紅色基因”,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明確文化自信的前進方向。
第一,新時代青年要著眼過去,放眼未來,摒棄歷史虛無主義。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小到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大到世界的統一整體,都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新時代青年要主動肩負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正確認識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斗爭史以及中國共產黨100年奮斗史,這是鑄牢“四個自信”最為重要的歷史根源。育苗先育根,青年時期是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引導新時代青年扣好人生中的第一??圩訉τ谥袊默F代化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充分結合當地歷史發展實際,深入挖掘紅色地標,興建紅色展館、紀念館等紅色資源,使青年能夠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要運用科技的力量打造紅色旅游的“沉浸式體驗”,實現由走馬觀花式旅游向追本溯源式旅游的跨越性轉變,讓歷史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充分結合新時代青年全面發展實際,在開展以“言傳”為主的理論教育形式的同時,更要注重以“身教”為輔的實踐教育形式,組織開展各類社會公益服務、鄉村振興等實踐活動,讓新時代青年通過生動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事業。同時,開展一系列實地調研活動,深入革命老區、改革開放特區,從實地調研中重拾紅色記憶,并積極走訪革命老兵、改革先鋒和時代楷模等紅色人物,讓他們用親身經歷去講述鮮活的事跡,充分發揮“活教材”的力量,使青年在耳濡目染中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推動青年從紅色故事的學習者向紅色故事的傳播者的根本性轉變?!懊麋R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認清歷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階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就是在歷史的堆砌下所鑄就的鋼鐵意志,新時代青年要守護好“四個自信”的歷史泉源,毫不退縮同歷史虛無主義作斗爭。著眼過去,方能行遠;放眼未來,還有更多的風險挑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今天,新時代青年更要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確認識新時代所賦予的使命和擔當,主動承擔起新時代重任,不論這個變局如何之大也能從容面對,自信地走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上。
第二,新時代青年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杜絕盲目自信。新時代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源源不斷、堅實可靠的后備力量,要鍛造出一大批面對落后敢于奮起直追、面對競爭敢于開拓進取的具有創新能力和前瞻性思維的21世紀新時代青年。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其最堅實的底氣源自于自信自強,其無所畏懼的魄力源自于守正創新。新時代青年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勇氣,要有“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的魄力。首先,新時代青年要把握衡量自信的刻度標尺。要著力加強新時代青年“自信工程”建設,引導青年把握好自信的刻度,既不能低于自信下限造成自卑而妄自菲薄、固步自封,也不能超過自信上限導致自信過度而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只有樹立起科學的自信,才能朝向自強的正確方向做有用功;只有樹立起對“四個自信”的科學認識,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之力。其次,新時代青年要把握衡量創新的刻度標尺。創新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合乎實際的開拓進取,新時代青年不僅要開闊視野、拓寬眼界,更要勇于自我革命,提升自我創新能力。既要認識到中國現代化的蓬勃發展,也要認清當下中西方還存在的實際差距,從差距中汲取創新動力,杜絕盲目自信。
第三,新時代青年要志存高遠,矢志奮斗,堅定理想信念。新時代青年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夯實自信根基并志存高遠,方能實現人生價值;只有明確行進方向并矢志奮斗,方能成就時代偉業。青年時期的馬克思就立下為全人類服務的遠大理想,并以此為畢生的信念為之奮斗,新時代青年亦是如此。其一,新時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不懈奮斗,以“四個自信”增強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志氣。要在新時代青年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推動新時代青年主動參與到具有實際價值的志愿活動中去,深入農村、基層、社區,融入到最廣大的基層人民群眾中去,獻身支農、支醫、支教等事業,從實學中樹立正確價值取向,從實干中樹立宏偉志向,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其二,新時代青年要弘揚傳統美德、傳承紅色基因,以“四個自信”增強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骨氣。植物有根方能生長,人民有根方有信仰,國家有根方有力量,民族有根方有希望?!皩じ笔亲匪菀粋€國家一個民族久立不倒的歷史根源,要切實開展“尋根”活動,深入挖掘紅色根脈,并傳承好黨的百年征程所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新時代青年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力軍,要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扎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根基,從根源上鑄牢“四個自信”,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其三,新時代青年要保持時代定力,勇擔時代重任,以“四個自信”增強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底氣。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時代,龐大的信息體量使中西方文化相交雜糅,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滲透,各類意識形態浮于大眾視野,勢必會導致青年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趨向多元化。要鑄牢“四個自信”以確保廣大青年在復雜的社會洪流中堅定立場,自覺抵御各類風險挑戰和社會思潮,時刻保持清醒的判斷力和鑒別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是中華民族永葆風華的精神脊梁,是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所凝練出來的精神財富,要始終堅持以道路自信為主體,以理論自信為核心,以制度自信為骨架,以文化自信為根基來教育青年、凝聚青年、培育青年、激勵青年,確保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時刻保證后繼有人并接續奮斗。同時,新時代青年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實后備力量,是“四個自信”的堅定信仰者,應當自覺錘煉自身本領,肩負時代使命,切實鑄牢“四個自信”,用青春的力量構起自信的青春,奮力成為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