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秀娟 肖冬梅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每天閱讀的信息量不斷增加,逐漸養成了快閱讀的習慣,許多微產品因此應運而生,微視頻就是在視頻的基礎下衍生出來的一種微產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微視頻迅速成為新時代重要的教學輔助資源,它不僅打破了以往單一的課堂講授教學方式,還契合了信息技術時代對教育教學的需要。
在我國,學者們對微視頻的概念有著許多的看法,目前比較有權威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種是古永鏘做出的解釋,他認為所謂的微視頻,是指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20分鐘,內容題材廣泛,形態多樣,可通過多種視頻終端攝錄或播放的視頻短片的統稱。[1]第二種是張力軍做出的解釋,他認為微視頻指播放時長介于3—5分鐘的視頻,兼顧新聞性、評論性與娛樂性,且更加方便在多媒體融合時代,滿足網民使用橫跨互聯網、手機、移動終端多種形式來觀看節目的需求。[2]
筆者將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中界定為:時長控制在1-6分鐘之間,時長短、內容精練、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適宜在思政課堂中呈現,方便教師在課堂中使用的思政課視頻片段教學資源。
(1)時長簡短
針對以上我們對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中做出的界定,其實很容易發現微視頻最大的特征就是時長簡短。大多數課堂時間在40~45分鐘之間,我們的微視頻必須控制在1-5分鐘之內,不然就不能定義為“微”視頻了。時長簡短是我們微視頻與其他視頻資源最明顯的區分。
(2)內容豐富
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課堂中運用的時候要求在短時間內把與這節課有關的新聞、電影片段、話劇等等呈現出來,并且在這個視頻中要包括眾多的與課文相關聯的信息資源和知識。微視頻時間簡短精練但內容又豐富多彩、信息量大,給學生視覺強烈的沖擊。
(3)過程易操控
微視頻中的“微”不僅是指其播放時長簡短,更主要的是指其內存比較少、容易操控。我們在互聯網上瀏覽信息的時候遇到了想要利用的微視頻教學資源,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電子信息設備對其進行下載和保存,占據的儲存空間很少,隨時調用,不用擔心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另外伴隨著當今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增強,微視頻的觀看、下載、保存都十分便捷和高效。與以往的視頻資源相對比,微視頻課堂教學資源比較容易被教師編輯與裁剪,教師可以按自身所需來調整視頻的時間長短。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它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有著鮮明的教育性和啟發性。當前,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扭轉了以往的教師傳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局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他們更愿意主動追求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伴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地加快,快餐式閱讀成為人們生活中閱讀的主要方式。目前微視頻以時長短、內容題材多樣、趣味性強等特點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眾多的人更傾向于在互聯網上閱讀微視頻信息。當前的高中生大多是00后,從小就接觸四面八方的信息資源,如果教師只是按照以前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其教學效果不能符合期待,也不符合信息社會的發展。微視頻教學以其特有的優點適合課堂的發展需求,教師如果將微視頻運用到高中思政課堂中并且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其教學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綜合性以及活動性學科課程。”[3]根據思政學科的本質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三觀的形成和發展。把微視頻引用到高中思政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中的案例使得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了正確的三觀。這不僅使得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讓學生親身去體會。所以,把微視頻引入思政課堂中是合乎時宜的。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萌芽期,他們的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看問題的角度較單一和判斷好壞的能力有待提高。高中階段的學生相較于初中階段而言,其思想更加成熟、沉穩并且看問題的角度更加全面,他們對知識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書本,而是更渴望書本以外的知識。假如教師在授課時只是照搬書本知識,學生可能認為該教師知識不夠淵博,教學能力不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是集知識、政治、思想為一體的兼備教育性和理論性意義很強的一門學科,教師只是一味地灌輸說教,會使得這門課顯得乏味無趣,學生不免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但是假如將微視頻運用到思政課教學中,通過觀看微視頻案例,學生容易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理解和貫徹教材的內容與要求。所以,微視頻在思政課堂中的運用也符合當今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
微視頻運用到高中思政課課堂教學中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增強課堂實效性、實現其學科價值。把握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堂中運用的原則與策略,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在課堂中運用微視頻并且發揮其作用。
(1)恰當性原則
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堂中的運用一定要恰當合適。微視頻的數目、時間長短和時機要根據課堂講授內容、教學進程、課堂提供的教學設備而確定。在思政課堂上使用微視頻需要維持一定的“度”。[4]第一,時機有度。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每堂課必須引入微視頻,要依據授課內容恰當引用。第二,時長有度。把微視頻控制在1~5分鐘是最合適的,過長過短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第三,內容有度。微視頻呈現內容過多,學生不容易把握住重難點,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最后,數量適中。微視頻引入過多會導致課堂教學時間減少,拖延教學進度。在思政課堂中運用微視頻恰當適中,才能讓教學效果最大化。
(2)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持“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要學會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起協助作用”的教學理念。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充分準備課本知識,又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能力。針對知識基礎較好的學生,微視頻所呈現的內容太過淺顯,會導致學生缺乏興趣,學習熱情不高。針對知識基礎一般的學生,微視頻所呈現的內容過深或者過淺,都會降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針對知識基礎較弱的學生,課堂知識掌握度和自律能力較低,應側重選取通俗易懂的視頻內容。因此,思政課教師要按照學生的現實狀況來挑選微視頻教學資源,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
(3)理論結合實踐原則
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貫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當接觸新事物的時候,學生們大都需要有關的學習資料加以輔助理解。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思政課教師要善于將理論與實踐相聯合,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學生在觀看微視頻案例的過程中,會把課堂所學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既有助于學生了解時政新聞,也會使課堂更加活躍,學生更加踴躍。理論結合生活實踐,使原本深奧、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學生愛學、老師喜教,雙方在課堂中都相互受益。比如,在講解有關哲學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于微視頻播放一些寓言故事,通過觀看寓言故事呈現的表面現象,引導學生探尋事物的本質。[5]
在信息技術不斷革新的背景下,微視頻成為當今新興的教學輔助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正確利用微視頻教學資源,會彰顯出微視頻特有的作用和優點。想要微視頻教學資源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主要從選取、展示、運用這幾個方面著手。在選取微視頻資源的時候要遵循科學精確的原則;在展示微視頻資源的時候要重視教師的指引作用;在運用微視頻資源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性。
(1)微視頻的選取要遵循科學精確的原則
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微視頻教學資源進行授課時,必須要遵循科學精確地選取原則,在選取微視頻資源的時候要根據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進行有目標地選取,真正做到微視頻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教師在選取微視頻教學資源的時候容易出現某些誤區,比如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微視頻教學資源相分離,單方面偏向于微視頻內容的新穎而疏漏了教材內容重難點的講解,學生看起來興致高漲,教師教學過程實施也非常流暢,但實則教學目標并沒有實現。
在選取微視頻教學資源進行輔助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的知識脈絡和邏輯結構,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科學精準的選擇微視頻資源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在選取微視頻資源時要充分掌控好選取的微視頻教學資源和課本知識之間的聯系,并且還要分析和總結所選微視頻資源在課堂中的價值,把教學目標與書本內容緊密結合,使得教學效果更全面、高效,進一步提升了微視頻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微視頻資源,不能隨意選擇微視頻資源進行教學,一定要遵循科學精確的原則。
(2)微視頻的展示要重視教師的指引作用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中的引導者,學生是課堂中的參與者。教師要善于發揮自身的指引作用,指引學生如何科學高效地學習。因此,教師的作用和地位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專業教學能力,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收獲更棒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視頻資源的時候,要求教師定位要精準、職責要清晰,要把控好課堂教學進度,充分發揮好教師的指引作用,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勇于創造的積極性。
此外,教師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用心去聽取學生的思緒和想法,學會換位思考和將心比心,正確的指引學生高效地學習。比如在講到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六課實現人生的價值中的第二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內容時,針對教學課件中開頭提出當代年輕人熱衷的躺平困局,你的回答是YES or NO?課堂中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NO,也就是認為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躺平;少數學生的回答是YES,認為在生活中應該躺平,這個時候需要教師發揮指引作用,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覺醒年代》中的某些經典片段,啟發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能選擇躺平,要在可為之時代,做有為之青年。
(3)微視頻的運用要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性
教師利用微視頻在課堂中實施教學的時候,首先就要認可微視頻教學資源在思政課中的輔助教學的作用,要持續提升自身選取和運用微視頻的技能,要不斷革新教育教學的理念,科學精確地把握運用微視頻教學資源的方法。然而,想要實現以上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運用微視頻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性,因為新時代的高中生喜愛新穎的事物以及對其產生強烈好奇心,探求知識的欲望愈加強烈,認識世界能力也不斷增強。
例如,教師在講解統編版《哲學與文化》第三課把握世界的規律中的第二框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內容時,可以利用以上高中生的特點和規律,依據這些特點巧妙運用微視頻。在導入新課環節,教師利用大家深受5G時代影響的心理,播放長達3分鐘的視頻短片—《5G改變時代》,該視頻短片主要闡述了在5G時代的影響下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如何走向自動化、智能化。利用學生對全面邁入5G時代的向往和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在如今5G之戰尚未結束,6G之爭烽煙又起的背景下,對未來中國的6G發展之路我們應如何看待?啟示學生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不能忽視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對未來充滿信心,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這不僅滿足了學生對新穎事物的好奇心,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認知能力。
總而言之,微視頻被看成是教學協助資源,它以時長簡短、內容豐富、過程易操控的特點深得廣大教師的喜歡,更多的思政課教師也愿意在課堂中適當運用微視頻,它也符合當今多媒體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有利于符合思政課改革的要求。所以,微視頻在高中思政課中的運用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和推行微視頻在思政課中的運用,不斷激發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發揮思政課價值觀的引領作用,促進思政課教學不斷向前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