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傳統儉德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幾點思考

2023-03-19 06:12:25姚郁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2023年5期

[內容提要]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弘揚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需要加強對中華傳統儉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只有系統梳理并厘清中華傳統儉德思想的發展脈絡,在把握儉德內涵古今之變的基礎上確立儉德的時代內涵,在辯證分析傳統儉德標準的基礎上揚棄發展儉德的豐富內容,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并闡發儉德的當代價值,才能逐步實現傳統儉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深入人心,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關鍵詞] 中華傳統儉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作者簡介] 姚郁卉,哲學博士,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工業大學)研究員。

* 本文系2 0 2 1年度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項目“以社會公德建設為重點提高新發展階段社會文明程度研究”(項目批準號: 2 1 L LML C 0 2 9)的階段性成果。

“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1]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個著力”要求之一。節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以日用而不覺的方式仍然深刻影響著百姓的日常生活。立足新時代,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近年來,餐飲浪費、糧食浪費現象嚴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號召全社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2]。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精神,既需要汲取中華傳統儉德思想精華,也需要拋棄那些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過時觀念,立足時代條件,推動中華傳統儉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與新時代要求相融相通。中華傳統儉德思想博大精深,限于篇幅,本文僅提出一種個人的研究思路,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提供參考。

一、系統梳理,厘清中華傳統儉德發展脈絡

中華傳統儉德思想歷史悠久、獨具特色,但這些思想散見于中國傳統文化典籍,鮮有系統研究的著述。因此,要實現中華傳統儉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首先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按照其產生、演變的歷史軌跡進行系統梳理、精細篩選,弄清中華傳統儉德思想的發展脈絡。按照中華傳統儉德思想產生、發展、完善的歷程,大致可以將其劃分為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和近代以來四個階段。

1.先秦時期儉德思想的萌芽與產生

在原始社會,物質極度匱乏,為了生存,人們總是根據食物多寡的情況酌量取用,這一習俗可以視為后世節儉觀念的萌芽。但真正把“儉”作為一個道德概念提出來,是從商初開始的。這一時期的儉德思想主要見于《尚書》和《周易》。例如,“慎乃儉德,惟懷永圖”(《尚書·太甲上》)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謨》) ,“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周易·象傳》)。春秋之際,針對當時奢靡的社會風氣,聞名各諸侯國的一些賢大夫,如管仲、子產、晏嬰等都從治國的角度,反對君主及貴族奢侈的生活方式,提倡節儉的消費觀,并提出判斷儉奢生活的標準。例如,管子認為“審度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為國之急也”(《管子·八觀》) ,因此統治者必須“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管子·權修》) ;子產十分嚴厲地反對奢侈的生活方式,主張“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因而斃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晏嬰因節儉而揚名于各國諸侯,“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史記·管晏列傳》) ,但他反對極端的節儉,并從道德價值上對“吝”“愛”與“嗇”等概念進行了區分。他們的思想和言行豐富而深刻,許多論述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在當時對于制止奢靡之風、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不言而喻,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先秦儒家的代表孔子、孟子、荀子等都從不同角度看到了節儉的積極作用,從而主張節儉,反對奢華的生活方式。例如,孔子主張“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論語·述而》) ;孟子從治國的角度要求統治者厲行儉樸,提出“賢君必恭儉禮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荀子強調節儉的政治、經濟價值,認為“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論》)。墨家的代表墨子是中國古代最早系統論述節儉的思想家,其思想的豐富性、深刻性遠勝于儒家。例如,墨子提出“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并系統論述了“節用論”,這些思想為后人所重視并對后世產生了極大影響。道家的代表老子以“儉”為寶,認為“儉故能廣”,并提倡“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的生活方式,在當時對于限制統治者的奢侈浪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民負擔具有積極意義。法家的代表韓非子也提倡節儉,反對奢侈,并從治國之道的角度總結出“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韓非子·十過》)的規律,指出富而生驕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一種共同傾向。與儒家依禮而行的節儉標準不同,韓非子主張依“道”而行、依法而行,在經濟標準上主張量入為出,并依靠法治的力量來節制消費,制止奢靡之風。

先秦時期,雖然儒墨道法等不同學派的思想家對“儉奢”的認識和觀點有所不同,但“崇儉黜奢”始終是大多數思想家所贊同的主流觀念,其思想的豐富性和深刻性都值得系統梳理、深入研究。

2.漢唐時期儉德思想的豐富與發展

秦朝統治集團奢侈的生活方式加重了農民的賦稅負擔,二世而亡。秦朝以后的統治集團,大都吸取教訓,輕徭薄賦,宣揚以儉治國,特別是漢初的幾位皇帝,接受陸賈、賈誼等思想家的建議,把厲行節儉作為治國良策。漢初的陸賈認為驕奢淫侈是亡國的重要原因,向統治者提出“應之以儉”(《新語·無為》) ,對漢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與陸賈同時代的賈誼則進一步界定了節儉和奢侈的含義,系統論證了節儉與治國的關系,提出了適應當時封建尊卑貴賤身份需要的等級消費標準,成為墨子以后反對奢侈消費最有力的思想家。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有些思想家開始關注過度節儉對于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其中,司馬遷的自由消費思想、桑弘羊提出的“節奢刺儉”(《鹽鐵論·通有》)的口號,在中國儉德思想史上獨樹一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魏晉隋唐時期,儉德思想和實踐都進一步豐富。首先,針對統治階級的奢侈無度,一些清醒的思想家提出了崇儉歸樸的主張,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傅玄提出的“儉而有節,所趣公也”(《傅子·平賦役》) ,在當時和今天都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其次,一批以節儉持家為主要內容的家訓所提出的“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施而不奢,儉而不吝”(顏之推:《顏氏家訓》)、“儉則家富,奢則家貧”(宋若莘:《女論語·營家》)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再次,一些道教經典提出的節儉之道,如“送終之制,務在儉薄”(葛洪:《抱樸子·省煩》)、“純儉之道”(譚峭:《化書·儉化》)等,為改善當時的社會風氣開出了濟世良方,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最后,一些開明的政治家,如曹操、隋文帝、唐太宗等,不僅提倡節儉,以儉治國,而且身體力行,“以儉率人”(《三國志·魏書》) ,都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華儉德思想的理論寶庫和實踐案例。

3 .宋元明清時期儉德思想的完善與反思

宋代以后,隨著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商業的繁榮,從達官貴人到普通百姓追求奢靡的社會風氣逐漸形成。面對種種講排場、比闊氣的奢靡之風,宋太祖、金世宗等率先垂范、以儉治國,逐漸形成了一股清廉節儉之風。在宋代仕宦家訓中,南宋趙鼎、陸九韶和倪思的儉德思想極富特色,司馬光的《訓儉示康》則系統論述了儉奢的關系,在中國家訓思想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些思想家如王安石、李覯等,對傳統儉德觀進行深刻反思,論及積累與消費的關系,把中國思想史上關于儉奢的爭辯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程朱理學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傳統儉德觀的內涵,鞏固了“儉不違禮”等傳統“崇儉黜奢”論的統治地位。另外,包拯、范仲淹、歐陽修、蘇東坡等關于節儉的論述也不容忽視,值得進一步梳理研究。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和資本主義的萌芽,對人們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明顯影響,這一時期對儉奢的討論也有了一些新特點。首先,某些封建統治者清醒地認識到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對世道人心的深刻影響,繼承并進一步發展了傳統的節儉觀,將崇儉抑奢作為修齊治平的基本原則。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主張并身體力行“居上能儉,可以導俗”(《明太祖實錄·洪武九年五月丙寅》) ;康熙認為,“為官者儉,則可以養廉”(《庭訓格言》) ,并著《勤儉論》以自勵;雍正崇勤尚儉,主張“厚風俗之道,必先當崇儉而去奢”(《清世宗實錄》卷四十九)。其次,明代家訓非常重視培養勤儉持家的美德,并提出了在家庭經濟管理中堅持節儉的基本原則。例如,霍韜的《霍渭崖家訓》、許相卿的《許云邨貽謀》、龐尚鵬的《龐氏家訓》等,都認為是否節儉對家庭的興衰具有重要影響,并提出量入為出、用之有節等系列方法和措施。再次,清代實學學派的代表人物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在批判繼承傳統“崇儉黜奢”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節儉與奢侈的關系。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王夫之創造性地揭示了節儉與奢侈的內涵及各自的弊端,較好地解決了節儉與消費的關系。最后,一些思想家開始反思傳統“崇儉黜奢”論的局限,并從積極方面指出奢侈的作用,陸楫的“崇侈黜儉”和郭子章的“右奢左儉”(《郭青螺先生崇論卷之二·奢儉論上》)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主張。清初唐甄的“人君能儉,則百官化之”(《潛書·富民》)等思想,已經把封建制度本身作為阻礙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反映了清初資本主義萌芽的內在要求。

4.近代儉德思想的批判與嬗變

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后社會性質的改變,促使地主階級的一些進步思想家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思想,對傳統“崇儉黜奢”論進行激烈批判,并提出了一些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新主張,動搖了傳統“崇儉黜奢”論的主導地位,使在中國思想史上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奢儉之爭達到了最高潮。其中,魏源的儉奢論較具代表性。魏源是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杰出代表,他從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出發,仍然主張“儉,美德也;禁奢崇儉,美政也”(《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四》)。但是,在傳統“崇儉黜奢”論所適用的對象上,魏源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新觀點,認為儉“可以勵上,不可以律下;可以訓貧,不可以規富”(《魏源集·默觚下·治篇十四》)。魏源的儉奢論,體現了封建社會末期地主階級改革派順應資本主義發展的思想傾向,在當時具有不容忽視的進步意義,但仍沒有超出地主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沒有看到奢侈產生的社會根源。此外,曾國藩雖然居廟堂之高,但在生活中卻十分儉樸,堅持“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的1 6字箴言。這在奢靡成風的封建末世,實屬難能可貴。

近代啟蒙思想家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借鑒西方資產階級的觀點,對傳統的儉奢論進行批判和改造,提出了有利于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反對封建統治的新儉奢論。其中,嚴復和譚嗣同的節儉思想影響最大。嚴復仍然堅持傳統“貴儉”“崇儉”的觀點,但他并不是不加區別地一概反對增加個人消費,而是主張奢和儉都應該有一定的限度。嚴復的主要貢獻在于從經濟學角度對儉和奢進行利弊分析,在他翻譯的《原富》按語中提出儉應該“有養有生”的主張。與嚴復堅持傳統“以儉為寶”的主張不同,譚嗣同從理論上對傳統“崇儉黜奢”論進行了細致剖析和嚴厲批判,痛斥崇儉論是中國經濟貧弱的根源,是統治者提倡的“禽道”,必然導致“愈儉則愈陋”(《仁學·二十》)。關于儉奢的標準,他認為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的社會經濟狀況下儉奢的標準是不同的,應“試量出入以定奢儉”(《仁學·二十》)。在尚奢的問題上,他主張富人奢侈以促進生產和生活消費,認為奢侈是開源,對促進消費具有基礎性作用。譚嗣同的儉奢論,深刻批判了地主階級崇儉論的階級實質,并以人性論為理論基礎對儉奢進行辯證思考,結合社會消費水平和經濟發展來論證儉奢的利弊得失,在當時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當然,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他對節儉的過分批判導致否定節流在財政方面的意義,運用佛教思想否定傳統落后的消費觀等,都是片面的、不科學的,這反映了他的儉奢論還不夠成熟。

此外,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薛福成、湯壽潛開源節流的財政思想,我國近代化的杰出開拓者之一張謇把勤和儉結合起來并一生身體力行的做法,都對當時的社會發展產生了影響,也不容忽視。

二、去粗取精,把握儉德的科學內涵

在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中,“儉”字的含義是豐富而復雜的,常常以“節儉”“節省”“節約”“節制”“節用”等概念的形式出現。在今天看來,這些具有大致相同內涵的概念是精華與糟粕交織并存的。哪些屬于應當繼承的精華,哪些屬于應當拋棄的糟粕,哪些應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需要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現代生活需要,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進行新的詮釋和現代激活。總之,在把握儉德內涵古今之變的基礎上,確立儉德的時代內涵,這是對中華傳統儉德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首要理論問題。

1.節儉是簡陋與奢侈的中道

在中華傳統儉德思想中,節儉首先是對生活方式的一種評價,是指人們在生活方式上的儉樸、簡單、簡易。當然,在生活中過度簡易,就會成為簡陋。相反,如果在物質生活上過度奢華,就會養成奢侈的生活方式。因此,節儉是指在生活方式上簡陋與奢侈的一種中間狀態。在物質資料嚴重匱乏的傳統社會,人們養成了儉樸甚至簡陋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對于維持人類的繁衍生息和維護傳統農業社會的穩定都發揮了積極的歷史作用。即使在今天,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或在天災人禍導致生活資料不夠充足的情況下,發揚儉樸的生活作風對于維持生活、渡過難關仍有積極意義。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3] 7 - 8,“我國總體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 3] 8的條件下,如果我們不加區分地倡導所有人都過一種簡陋甚至寒酸的生活,顯然已經不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和新期待。因此,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肯定儉樸生活的時代價值,反對不切實際的過度奢侈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適時調整過于簡陋的生活方式,讓儉樸之風更加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節儉是禁欲與放縱的中道

東漢許慎在《說文·人部》中對“儉”的解釋是“儉,約也,從人僉聲”, 《廣雅·釋言》對“約”的解釋是“約,儉也”,這說明中國古人對“儉”與“約”內涵的理解大致是相同的,都體現了人們對個人生活欲望的一種克制態度,強調合理限制欲望,約束自己的行為,自我節制而不恣意放縱。節儉的這一層含義,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是我們要永遠繼承的寶貴道德遺產。如果過度節制欲望,無視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和發展需要,就會導致中世紀盛行的禁欲主義,不僅無益于人的身體健康,而且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如果過度放縱自己的欲望而不加節制,就會滑向享樂主義的深淵,不僅影響身心健康,而且敗壞社會風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節儉才成為人生和社會的永恒主題,儉德才成為中華傳統美德中傳播最久的美德之一。

3.節儉是吝嗇與浪費的中道

在中華傳統儉德的內涵中,還有一層意思,主要強調人們對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消費品的節省,也包括生產領域對財用、能源、資源的節約。在這個層面上,節儉的近義詞是節省、節約,節儉過度則表現為極端自私的吝嗇行為,揮霍無度則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這一層面的節儉主要指向生活和生產領域的節約,有利于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是處于吝嗇與浪費中間的一種狀態。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消費結構相對比較簡單,主要以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為主,因此節儉的對象也主要指向生活消費品。在今天看來,我們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豐富節儉的內涵,樹立節儉理念。這種節儉既包括生產領域,也包括生活領域;既包括一切有形資源,也包括時間、空間、勞動、精神等無形資源。這種儉德觀正視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欲望無限性之間的矛盾,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體現了對資源、人類勞動的充分尊重,因而具有永恒的道德價值,值得我們進一步弘揚并踐行。

綜上所述,儉德的時代內涵更加強調生活方式上的儉樸、對個人欲望的節制和對有限資源的節約。這三個層次的內涵不僅有益于個人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更好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節儉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節儉就是摳門、吝嗇”“節儉不利于經濟發展”等錯誤看法,顯然沒有科學把握儉德的時代內涵。

三、立足時代,揚棄傳統儉德標準

節儉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判斷或評價某一行為是節儉還是奢侈,處于不同經濟水平、具有不同價值理念與道德觀念的人們提出的評價標準各不相同。在中國傳統社會,不同時期的思想家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判斷節儉的標準,這些標準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有些標準至今還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我們應當立足時代特點和時代要求,在辯證分析傳統儉德標準精華與糟粕的基礎上,確立對待不同傳統儉德標準的科學態度。對于過時的標準,要理直氣壯地拋棄,對于片面的標準,要進行補充和完善,對于良莠混雜的標準,要進行現代揚棄,對于合理的標準,要直接繼承并大力弘揚。

1.拋棄“儉不違禮”的等級標準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儉不違禮”的等級標準,即如果超過禮所規定的標準就是奢侈,符合或低于禮所規定的標準才是節儉。也就是說,個人消費應與自己的等級地位結合起來,既不能超越也不能低于自己的社會地位。這種標準符合統治階級維持其統治地位的需要,因而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并對百姓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盡管我們在全社會倡導民主、公正、平等、法治價值理念,但“儉不違禮”的觀念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在某些地區,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婚喪嫁娶講排場、講體面的奢侈浪費現象,通過奢侈、豪華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些都是“儉不違禮”觀念的余孽。“擯棄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是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 4] 1 8我們必須拋棄反映封建等級觀念的儉德標準,堅決反對和制止“鋪張浪費、薄養厚葬、人情攀比等不良習俗”[ 4] 1 8,構建符合現代生活和現代文化需要的儉德標準。因此,根據現代生活需要,我們可以邊破邊立:一方面,拋棄“儉不違禮”中的封建禮制等落后的過時的等級、身份觀念;另一方面,賦予“禮”以時代內涵,比如“禮節、禮貌、禮儀”。“儉不違禮”,即節儉但不違背禮節、禮貌的現代要求,有助于推動形成文明禮貌的時代新風。

2.不斷豐富生存標準的內容

晏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從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出發提出了判斷儉奢的生存標準,認為凡是用來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就是符合節儉標準的,超出生存需要以外的基于滿足欲望的享受,則是奢侈的。其中,古人所說的基本生存需要主要指吃飽、穿暖、出行方便等物質生活需要,不包括我們基于發展、審美等方面的精神生活需要。例如,晏子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具體標準:飲食方面能吃飽即可,飲酒足以疏通血氣調和精神即可;衣著方面“冠足以修敬,不務其飾;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十四》) ;居住方面能避風避濕,“土事不文,木事不鏤”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十四》) ;出行方面“敝車駑馬,以奉其身”(《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五》)。這個標準對于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限制統治階層奢侈無度的生活方式都具有積極意義,融入了百姓生活,在中國傳統社會長期發揮作用。甚至在今天我國經濟水平實現歷史性躍遷后,還有些形成節儉習慣的人們不愿主動改善生活質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領域不利于促進消費。因此,傳統社會以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為出發點的節儉標準應該進一步豐富其內容,拓展為以滿足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需要為出發點的節儉標準。唯有如此,我們倡導的儉德才能更加符合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

3.合理吸收量入為出的經濟標準

量入為出是自西周以來治家治國的重要理財標準,最早見于《禮記·王制第五》“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這一標準主要依據收入水平決定支出的限度。消費支出低于實際收入水平就符合節儉標準,支出大于實際收入水平就是奢侈的行為。北宋司馬光、南宋陸九韶等都在自己的家訓中強調量入為出對于保持家業興旺的重要性。這一標準尊重不同消費主體經濟水平的差異,并根據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具有一定的經濟合理性。但是,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消費行為不是純粹的個人行為,對他人的消費心理、社會風氣、生態環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黨員干部、教師等重點人群的消費行為,對社會風氣的影響更大。如果僅僅以量入為出作為判斷儉奢的唯一標準,同一消費行為對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來說就有不同的評價結果,甚至得出“富人無奢侈”這樣有悖常理的結論。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吸收量入為出標準的合理內容;另一方面,我們要綜合考量消費行為帶來的社會影響。

4.大力弘揚“儉己濟人”的道德標準

孟子、傅玄、顏之推、王夫之等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判斷儉奢的道德標準。例如,孟子從收入的來源出發提出“儉者不奪人”(《孟子·離婁上》) ;傅玄從節儉的目的出發提出“儉而趨公”;顏之推在自己的家訓中提出了“施而不奢,儉而不吝”的主張(《顏氏家訓·治家》) ;王夫之在區分儉與吝的基礎上提出了“節己而不節人”的標準(王夫之:《俟解》)。這些主張盡管角度不同,但其實質都倡導對自己節儉以更好幫助他人,體現了節儉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這些主張與中華民族崇尚的與人為善、扶困濟危、仁民愛物等美德一起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對我們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儉己濟人”的道德標準,對于減少貪污浪費、促進共同富裕、引領全社會崇德向善等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總之,我們既要果斷拋棄傳統儉德標準中反映封建等級觀念的過時內容,又要賦予其生存標準反映現代生活的新內容;既要辯證取舍量入為出經濟標準的合理內容與理論不足,又要大力弘揚具有永恒價值的“儉己濟人”標準。對于節儉這種受多種因素影響、實踐性很強的復雜道德現象,不可能靠一種衡量標準就得出科學結論,需要綜合考量消費主體、風俗習慣、法律制度、社會影響、生態文明等多種因素,才能作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判斷。

四、古為今用,深入挖掘儉德的當代價值

節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對個人、家庭、社會、國家、自然等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我們要從不同角度、多個層面加強對中華傳統儉德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使之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豐厚的精神文化滋養。

1.儉以養德,涵養高尚道德品格

從個人層面來講,節儉體現了對勞動成果的珍惜,有助于提升個人道德修養。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最早提出了“儉以養德”的思想;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進行了更為精辟的論述;晚清學者金纓也有“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格言聯璧·持躬》)等深刻論述。養成節儉習慣的人,就會自覺約束自己,而能自覺約束自己,各種好的品德就會涌現出來。在實踐中力行節儉的人,能夠培養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道德情感,通過節制欲望磨煉堅定的道德意志,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這種理性的自我節制,避免了縱欲無度,保證了身心和諧,帶來了精神的愉悅。正是因為節儉對于其他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基礎性作用,所以即使在今天物質生活相對豐富的情況下,我們仍要大力弘揚儉德,深入挖掘節儉的美德價值。

2.克儉于家,促進家庭幸福和睦

從家庭層面來講,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勤儉持家的傳統,這是我們先人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中仍能克服困難,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早在《尚書·大禹謨》中就有“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的思想,唐代宋若莘有“儉則家富,奢則家貧”(《女論語·營家》)的論述,明代王劉氏認為“富而能儉,則守約而家日興”(《女范捷錄·勤儉篇》) ,歷代著名家訓中也都有“儉則成家,奢則敗家”的思想。深入挖掘這些仍有重要價值的思想,對于我們今天教育子女繼承和弘揚優良家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3.儉以化俗,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從社會層面來講,大力弘揚節儉的美德有助于糾正奢侈浪費等種種陋習,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盡管勤勞節儉一直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由于宗法等級觀念長期而深刻的影響,各種奢侈浪費、炫耀性消費以及婚喪嫁娶、生日宴會、節日慶典等講排場、擺闊氣的現象依然存在,與我們倡導的勤勞節儉精神格格不入。這些浪費現象,正是人們好面子、慕虛榮、顯身份等心理的體現。要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切實改變奢侈浪費、不合理消費等種種不良現象,必須深刻認識奢侈浪費的危害。“奢侈之費,甚于天災”(傅咸:《論世俗·奢侈書》) ;“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富不與侈期而侈自來”(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難以儉率,易以奢變”;“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曾國藩家書》) ;等等。中國傳統典籍中這些深刻的論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經驗性總結。我們應當深入挖掘并認真汲取古人的智慧,引以為戒,推動全社會崇儉黜奢,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4.儉節則昌,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從國家層面來講,中華傳統儉德思想蘊含豐富的政治智慧,對于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治國理政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有重要啟示。“一人知儉則一家富,王者知儉則天下富”(譚峭:《化書·儉化》) ;“儉以養廉,侈以成貪”(《庭訓格言》) ;等等。系統整理并深入研究闡釋這些有價值的思想,改造其陳舊的表現形式并賦予其現代表達,將中華傳統儉德思想更加深入地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滋養國家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獨特的精神力量。

5.用之以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華傳統儉德思想從“天人合一”的觀念出發,強調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例如,“養山林藪澤、草木、魚鱉、百索,以時禁發,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荀子·王制》)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白居易:《策林二》)。這些真知灼見與我們今天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理念基本一致,有益于我們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更好謀劃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總之,無論是在物質短缺的古代社會,還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甚至是在物質極大豐富、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節儉作為一種美德、一種永恒的精神,都是人類個人生活與社會生活、生產與消費所必需的。因此,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5]。

參考文獻

[ 1] 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N].人民日報, 2 0 2 3 -1 0 - 0 9( 1).

[ 2] 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N].人民日報, 2 0 2 0 -0 8 - 1 2( 1).

[ 3]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2.

[ 4]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9.

[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4: 1 9 .

(編輯:牟世晶)

主站蜘蛛池模板: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免费国产福利|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偷拍久久网|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毛片网站| jizz在线观看|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三级色| 91精品综合| 日日拍夜夜操| 亚洲丝袜第一页| 欧美色图久久| a级毛片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激情乱人伦|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欧美成人第一页| 正在播放久久|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97se亚洲综合不卡|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无码免费试看|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毛片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欧美色99|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欧美色亚洲|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午夜| 免费无码网站|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色天天综合| 综合色亚洲| 日本91视频| 精品1区2区3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主播喷水| 91视频首页|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九色91在线视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理论精品|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最新国产网站|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自在线播放| 无码人中文字幕|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婷婷五月在线|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