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帆 魏齊 劉揚
編者的話:隨著美英澳三國領導人日前正式對外宣布“奧庫斯”協議的執行路線圖,澳大利亞在美英支持下,擁有并自行建造攻擊核潛艇的計劃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上周四,美國國務院又批準向澳出售220枚“戰斧”巡航導彈最新型號。美國拼命武裝澳大利亞這個“副警長”,看中了其哪些可利用資源?
大賣“戰斧”裝備核潛艇
美英澳宣布“奧庫斯”協議的核潛艇詳細方案后不久,美國《防務新聞》、海軍協會網站等媒體17日報道稱,澳大利亞將以8.95億美元,采購200枚“戰斧”Block V和20枚“戰斧”Block IV這些導彈由雷神公司制造,將裝備在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霍巴特”級驅逐艦上。
報道稱,這筆合同還包括對澳大利亞“戰斧”武器系統(TWS)所有三個部分的支援,包括整裝彈(AUR)、戰術“戰斧”武器控制系統(TTWCS)和戰區任務規劃中心。此外,還包括計劃外的導彈維護、備件、訓練以及后勤保障支援。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筆費用中真正采購導彈的費用不到一半。近年來美國軍方采購“戰斧”巡航導彈,通常在每枚150萬美元左右,多數情況下還會低于這個數字。“戰斧”Block V和Block IV都是較新的型號,射程超過1600公里,具有飛行中更新打擊目標的能力,而且具備多樣化的戰斗部。
TTWCS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并于2004年實現初始作戰能力,它與主機平臺的導航、通信、態勢感知和發射系統相結合,以計算導彈的目標路線。TTWCS還提供在發射平臺規劃任務的能力,并可與多枚“戰斧”導彈保持通信,以迅速對飛行中的導彈進行重新瞄準,并改變方向。
根據計劃,這些“戰斧”巡航導彈首先要裝備澳大利亞“霍巴特”級驅逐艦,目前澳大利亞海軍擁有3艘該級軍艦,該軍艦排水量7000噸,裝備48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也就是說這3艘艦的所有垂發系統都裝上“戰斧”巡航導彈,也裝不完這次采購的數量。未來澳大利亞將用“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搭載“戰斧”導彈,數量也不會太多。“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搭載導彈最多的是“戰斧”Block V,艇艄垂發系統擁有12個發射井,艇身垂發系統擁有28個單元。總體來說,載彈量不多。
此次俄烏沖突中,俄羅斯使用了數千枚巡航導彈、彈道導彈,效果并未達到預期。如果澳大利亞想用220枚巡航導彈去主動招惹大國,相當于捅馬蜂窩。不過,專家認為,應密切關注美英通過多種手段武裝澳大利亞的動態,這是很危險的信號。
獲得偵察監視的前哨陣地
美在澳的軍事布局還將發揮多種作用。一是充當美偵察預警的前哨陣地。美在澳部署的松峽聯合偵察基地正進行重大升級改造。有消息稱,在過去7年里,該基地內的天線陣地已經增加了1/3以上,這些強大天線可以用來竊聽外國衛星并探測導彈發射情況。
二是協助美開展聯合太空監視活動。澳地處南半球,太空監視的環境條件優良,美國著意把地基光學型空間目標監視裝備部署在澳大利亞。2014年,美國將d-波段太空監視雷達由中美洲安提瓜島遷往澳大利亞霍爾特海軍通信站,把部署在新墨西哥州的光學太空監視望遠鏡遷至澳大利亞,專門用于監視小型太空目標。
三是強化彈藥生產和補給能力。從俄烏沖突的戰場看,現代戰爭對彈藥的補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澳政府2021年已宣布投入10億澳元建設制導彈藥工廠,實際上是準備與美國實現聯合彈藥生產,這將極大方便美軍彈藥補給。
實現對澳戰略捆綁
按照'奧庫斯“協議確定的路線圖,澳將實現從美采購最多5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并逐步具備自主建造“奧庫斯”級核潛艇的能力,看似澳方受益最大,但實際上,此種安排最大受益者是美國。
首先,美國徹底實現了對澳大利亞的戰略捆綁。此前,澳政界和戰略界對于是否跟隨美國對華實施戰略圍堵存在諸多爭議。一些澳專家學者認為,澳應保持戰略自主地位。但“奧庫斯”協議執行路線圖的推出,意味著澳將至少被美完全捆綁30年
其次,美國借機實現在澳保持攻擊核潛艇力量存在。根據協議執行路線圖,從今年開始,美海軍“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將增加對澳港口訪問頻次,美其名曰“幫助澳訓練艦員”。自2027年起,美英海軍的攻擊核潛艇將在澳西部的斯特林海軍基地實施輪換部署。美海軍至少4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英國海軍1艘“機敏”級核潛艇將擔負輪換部署任務。
美《防務新聞》就此評論稱,盡管距離澳實現自行建造核潛艇還有20年時間,美海軍卻能在短期內實現收益,實現在澳海軍基地內駐泊并維護保養美海軍“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美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近日在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稱,美海軍將借助“奧庫斯”協議提升在印太地區的潛艇力量存在。托羅強調,對美海軍而言,澳將成為美潛艇力量部署的重要節點,從潛艇建造到維護保養,再到遂行任務,美海軍可以此為依托全面監控亞太地區水下活動。
再次,美軍工復合體獲取了巨額資金。為了執行“奧庫斯”協議,無論是從美采購“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從美獲取技術轉讓和建立生產線,購置潛艇用核動力系統、作戰系統以及相關武器裝備,對艇員和企業技術工人進行培訓以及升級配套的海軍基地基礎設施等,澳需要向美付出千億美元量級資金。
布局基地 復制關島角色
自冷戰結束后,美軍事戰略重心東移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美軍在關島陳重兵。關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美戰略轟炸機和攻擊核潛艇可以此為依托對西太地區實施快速軍事介入。同時,關島預置了大量作戰物資、燃料和彈藥,可有效充當美海空力量持久介入東亞地區事態的部隊集結地和發起地。
隨著中國導彈力量的持續快速發展,美國對關島的作用越來越擔憂。因此,美軍在持續加強關島導彈防御能力的同時,也開始尋找能夠部分替代關島作用的軍事節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從美軍在澳大利亞的布局來看,顯然澳已成為重要選擇,對于美國的軍事作用越來越類似于關島。
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的相關基地值得高度關注。一是可用于美海軍攻擊核潛艇前出的澳基地。除了澳西部的斯特林海軍基地將供美海軍輪換部署使用外,澳為承載本國攻擊核潛艇建造的新基地也必將對美海軍開放。當前,澳政府正沿澳東部海岸線積極進行選址工作,布里斯班港、紐卡斯爾港、肯布拉港等17處地點進入待評估狀態。一旦美攻擊核潛艇能夠實現通過澳東、西部海岸線港口雙進雙出,其在東亞地區活動的“自由度”將會更大。
二是有助于美空軍戰略轟炸機在澳實現部署的基地。美空軍.已經制訂方案,在澳北部的廷德爾空軍基地為B-52戰略轟炸機建造專用設施,包括維修中心和停機坪,以便部署6架B-52戰略轟炸機。此外,澳北部的達爾文空軍基地早已具備駐扎美空軍B-1和B-52戰略轟炸機的能力,該基地同時還能停靠美軍KC-10和KC-135加油機。
三是已實現輪換部署美海軍陸戰隊的基地。根據美澳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自2012年4月起,美海軍陸戰隊開始在澳北部城市達爾文實施輪換部署,部署規模已從最初的200人增加到現在的2500人,分別駐扎在羅伯遜海軍陸戰隊基地和達爾文空軍基地。根據去年美澳外長、防長2+2會談結果,美防長奧斯汀宣布,美陸軍也將在澳實現部署,但并未具體透露細節。
此外,美軍還在澳大利亞大規模興建作戰物資預置設施。如美軍在達爾文東部正建設11個巨型儲油罐,預計將于今年9月完工,具備儲存8000萬加侖燃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