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剛剛在東京接待了韓國總統尹錫悅、德國總理朔爾茨,3月19日又馬不停蹄地趕赴新德里,據悉將當面邀請印度總理莫迪參加5月份在廣島召開的七國集團(G7)峰會。十分活躍的日本外交引人注目,這并非什么問題,如果真的在推動地區和平與穩定,那更是一件大家樂見其成的好事,但不得不說,日本外交緊鑼密鼓著力的特定方向無法不引起我們的懷疑和警惕,并已經對地區互信與和平氛圍構成嚴重破壞。
無論是面對同在東亞的韓國,還是遠在歐洲的德國,或者澳大利亞、印度等國,日本都重點推銷了同一套說辭:從東京的角度渲染東亞的安全環境,為其軍事松綁做國際輿論鋪墊,推動與這些國家的防衛合作,極力引入并利用域外力量來針對中國。這些言論及實際動作已經不加遮掩了,都是亞太“新冷戰”的催化劑。日本一面充當著華盛頓“總壇”設在東亞的“分舵主”,一面打著自己的陰暗算盤。這樣的日本外交,我們堅決反對。
近年來,日本在追求所謂“國家正常化”方面顯得十分急迫,但事實上卻在推著日本一步步走向“不正常化”。推動與自己的最大貿易伙伴”在政治和安全上對立對抗,這正常嗎?經濟民生停滯不前,卻要花那么多錢去買美國昂貴的進攻性導彈,這正常嗎?自己身在東亞,卻依附于華盛頓的地緣政治戰略,這正常嗎?如今日本不正常的地方太多了,不正常的程度還在加重,這都是令人擔憂的點。
如果不出意外,這個月底將自動生效的預算案中,日本國防預算將同比增加20%,達到創歷史紀錄的約500億美元,其中包括將用于采購和部署400枚美國制遠程“戰斧”巡航導彈的約15.5億美元專款。與此同時,岸田政府還宣布,未來五年日本的國防開支將翻一番,一個防衛政策“由守轉攻”的日本,還能以“和平國家”自詡嗎?有日本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更具侵略性”了。
作為軍事松綁的借口,日本強調其面臨著“二戰結束以來最嚴峻和復雜的安全環境”,但必須指出的是,這里的“嚴峻和復雜”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是日本自己造成的,并且它現在的所作所為以及持續性的錯誤路線,都不是一個和平國家應該有的舉動,極大惡化了整個地區的安全環境,對它本身也不可避免地形成反噬。在東亞安全形勢的惡性循環風險中,日本起到了非常壞的.作用。
日本很想成為一個政治大國,這無可厚非,但通往政治大國的道路決不是窮兵麒武,尤其對于日本這樣一個曾經犯下軍國主義戰爭罪行的國家、一個有著和平憲法的國家,更要始終保持警惕。日本如果想借日美同盟為蛋殼,來孵化軍事,力量,那么未來有一天破殼而出的將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政治怪物,而不可能是政治大國。美國對此也應有清醒認識。
廣島G7峰會還有一個多月才開,但它身上散發出來的異味已經濃得嗆鼻了。日本對這次做G7輪值主席國的機會十分重視,圍繞它展開了一系列穿梭外交,算是本屆G7會議的“調味師”。作為G7組織里唯一的亞洲成員,日本不但沒有在G7里為亞洲代言,反而成為域外力量干涉亞洲事務的橋頭堡。這同樣也反映出了日本外交的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