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芬
【摘要】目的:調查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并進行影響因素分析,以促進早期預防小學生視力不良的發生。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選擇在某某地區進行就讀的小學生4538人作為研究對象,檢查所有小學生的視力并判斷視力不良狀況,調查小學生的一般資料并進行影響因素分析。結果:在4538例小學生中,檢出視力不良2502人,視力不良率為55.13%,輕度視力不良779人,中度視力不良1030人,重度視力不良693人。其中女生2171人中,檢出視力不良1208人,視力不良率為55.64%;男生2367人中,檢出視力不良1294人,視力不良率為54.67%,小學生男生與女生的視力不良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比較高,多為中度視力不良,生活行為與習慣為影響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生活行為與習慣;多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poor eyesigh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pupils in a certain area in 2021
CAO Jingfen
Clinic of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Xicheng Normal School, Beijing 10012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or eyesight of pupils in a certain area in 2021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mote the early prevention of poor eyesight among pupil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4538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tudying in a certain area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Checked the eyesight of pupils and judged the poor eyesight, investigate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upils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Among 4538 pupils, 2502 had poor vision, the rate of poor vision was 55.13%, 779 had mild poor vision, 1030 had moderate poor vision, and 693 had severe poor vision. Among 2171 women, 1208 had poor vision, with a poor vision rate of 55.64%. Among 2367 males, 1294 had poor vision, the rate of which was 54.67%.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poor vis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upils(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oor eyesight among pupils in a certain area in 2021 is relatively high, most of them are moderate poor eyesight. Life behavior and habi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poor eyesight among pupils in a certain area in 2021.
【Key Words】XX region; 2021; Pupil; Poor eyesight; Life behavior and habits
視力不良是屈光不正的一種常見類型,在臨床上有時候也可稱為視力低下,包括近視、遠視、斜視,其中絕大多數為近視[1]。近視多發生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及青少年,特別是當前在小學生的發生率比較高,是損害小學生視力的常見眼科疾病,也是眼科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2]。近視會對小學生的健康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可影響小學生的正常生活與學習,也是當前社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近視如果不注意控制,容易發展成為病理性近視、高度近視等,甚或導致小學生出現視網膜脫離、黃斑劈裂、黃斑裂孔,若未能及時治療甚至可致盲[3]。某某地區小學生相對特殊的學習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可能導致視力不良的影響因素與其他地區存在差異[4]。本文具體調查了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并進行了影響因素分析,以促進早期預防小學生視力不良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本次研究得到了所有小學生家長的知情同意,在小學學校共同組織下完成。2021年1月—2021年12月選擇在某某地區進行就讀的小學生4538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在某某地區小學全日制就讀。排除標準:①具有屈光手術史的小學生;②調查資料中具有缺項、遺項、漏項的小學生;③眼部有器質性病變的小學生。
在4538人中,男性2367人,女性2171人,年齡6~13歲,平均年齡(9.22±0.25)歲,讀寫姿勢端正2133人,堅持每日眼保健操2733人,堅持戶外活動1h1832人,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小于2h1422人,身高118~150cm,平均身高(135.20±11.38)cm,體重27~32kg,平均體重(29.48±1.11)kg。
1.2 視力檢查
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檢查所有小學生的視力,標準對數視力表的照度為300~500lx。所有檢測人員經過統一培訓后上崗,檢查時,學生站在距離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5m遠處,矯正視力者摘下矯正物,用遮擋板遮住右眼,單獨用左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凹口方向,記錄左眼視力,對右眼視力也采用此方法進行記錄與判定。
判定標準:雙眼視力不等以最低眼視力計算,雙眼裸眼視力均≥5.0 為正常,單側裸眼視力<5.0 為視力不良,4.5及以下為重度視力不良,4.6~4.8為中度視力不良,4.9為輕度視力不良。
1.3 調查資料
調查所有小學生的一般資料,采用專業人員自行設計的《某某學生用眼情況調查表》進行調查,包括性別、年齡、體重、身高、讀寫姿勢、每日眼保健操、戶外活動、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等。在調查中一一核對與檢查調查內容,確保無遺漏項目,調查的有效率為1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視力不良發生率對比
在4538例小學生中,檢出視力不良2502人,視力不良率為55.13%。其中女生2171人中,檢出視力不良1208人,視力不良率為55.64%;男生2367人中,檢出視力不良1294人,視力不良率為54.67%,小學生男生與女生的視力不良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2.2 視力不良分級情況
在2502人視力不良小學生中,輕度視力不良779人,中度視力不良1030人,重度視力不良693人。
2.3 多因素分析
在4538例小學生中,以視力不良作為因變量,以調查的資料作為自變量,二分類Logistic 回歸法分析顯示讀寫姿勢端正、堅持每日眼保健操、堅持戶外活動1h、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小于2h為視力不良發生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1。
視力低下當前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目前臨床上尚無較好的延緩近視進展的方法,小學生一旦產生近視,特別是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在后續學習中更加容易發展為高度近視[5-6]。調查顯示,我國很多大中城市小學生的近視率在40.0%以上,近視率呈現逐年增加趨勢[7]。并且很多小學生已經戴上了眼鏡,即使是配戴了合適的眼鏡,部分小學生的矯正視力也到達正常水平,但是鏡片不能隨眼球轉動則限制視野,實際獲得的視覺質量比較差,也容易出現視物變小、視物變形等不良情況的發生。有調查顯示,小學生近視的快速進展已成為視力健康的巨大威脅,已成為一種公共衛生問題[8]。本研究顯示在4538例小學生中,檢出視力不良2502人,視力不良率為55.13%,輕度視力不良779人,中度視力不良1030人,重度視力不良693人。其中女生2171人中,檢出視力不良1208人,視力不良率為55.64%;男生2367人中,檢出視力不良1294人,視力不良率為54.67%,小學生男生與女生的視力不良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比較高,多為中度視力不良。
小學生視力不良是一個復雜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是諸多公共衛生問題的集中體現。小學生視力不良的發生是由眾多因素共同引起的,不僅受社會、心理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也與個人的生活習慣、生理行為、遺傳等存在相關性。尤其是遺傳因素在近視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近視小學生的屈光狀態與其父母的屈光狀態存在明顯相關性,但是此次研究沒有涉及到家長,所以沒有明確這一結論。本研究二分類Logistic 回歸法分析顯示讀寫姿勢端正、堅持每日眼保健操、堅持戶外活動1h、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小于2h為視力不良發生的影響因素(P<0.05),表明小學生的生活行為與習慣為影響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的重要因素。從機制上分析,課桌椅是小學生養成良好坐姿習慣的前提條件,讀寫姿勢端正對小學生的用眼有保護作用。讀寫姿勢不端正可引起脊柱側彎、腰背不挺直,引起學生近視發生。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會造成睫狀肌的痙攣進而造成假性近視,然后造成眼軸的快速發育,形成真性近視[9]。積極的戶外活動與堅持眼保健操對防止視力不良存在一定保護作用 ,可以抑制眼球的伸長,可以誘導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從而防止視力不良的發生。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視力不良防控應貫穿于健康教育的各個環節,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負責人,各方面也需要積極進行通力合作,才能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學校應指導小學生合理用眼,愛護雙眼,提示老師適時根據學生身高調整課桌椅高度。小學生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后應該遠眺一會兒,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頻次。鼓勵學生多去操場等室外場所放松,周末可進行郊外或戶外活動,防止用眼疲勞。學校為了控制學生們的視力不良檢出率,提高學生們用眼護眼能力,在更好的環境下學習,對各班教室進行了照明改造,教室內全部更換為LED護眼燈。開展專家進校園的活動,以預防近視為主題,為學生從專業的角度講述近視預防的相關措施和預防近視的相關原理。每學期初按學生身高調整課桌椅的高度,每兩周換一次座位,并且做到桌椅隨人走。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增加了大課間,保證每個孩子在校期間戶外活動達到1h以上,老師上課時,使用多媒體教學不超過10min。疫情居家網課時,每節課不超過25min。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并且做到眼操后向窗外遠眺一分鐘。每學期檢測一次視力,將視力檢測結果及時反饋給班主任,并以家長信形式通知家長,以便家長掌握孩子的視力情況,做到對孩子不好的用眼習慣加以改正,有潛在近視的孩子及時到醫院治療。本研究由于調查人手的不足,沒有對小學生的年級進行區分分析,也沒有對家長進行調查分析,將在后續研究中探討。
總之,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比較高,多為中度視力不良,生活行為與習慣為影響某某地區2021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呂若然,宋玉珍,段佳麗,等.北京市2017年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現狀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 40(4):457-460.
[2] 王淑玲,杜業君,李韻平,等.2016-2020年日照市區小學三年級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分析[J].中國校醫,2022,36(8):591-593.
[3] 魏念伊,薛春洪,應俊強.2021年內江市中小學生近視現狀調查[J].應用預防醫學,2022,28(4):355-357,399.
[4] 賴晉鋒,蘇勤,宋天銀,等.瀘州市中小學生視力及屈光狀態調查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2, 39(4):61-63.
[5] 王麗茹,李鳳娟,許鳳鳴,等.河南省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 2022,33(3):167-170.
[6] 郭輝,呂中良,郭穎蘭,等.2018-2020年南陽市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結果分析[J].臨床醫學,2022,42(7):28-30.
[7] 牟敬鋒,劉美洲,嚴宗輝,等.深圳市小學生視力不良流行現狀及其地域空間特征分析[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22,40(6):556-561.
[8] 田向杰,李江,張靜,等.2019年蒙自市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22,36(2):86-88.
[9] 張景,黃瑄.2020年江蘇省射陽縣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22,33(4):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