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山
摘 要|為了滿足工程教育認證制度對高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從測繪工程專業實際出發,對 2014 級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在介紹課程體系構建背景的基礎上,對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 版)的要求,簡要說明了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畢業生獲取知識和能力、學位授予標準。詳細闡述了課程體系優化的背景、課程體系構成與課程體系結構。經過對課程體系的優化能夠滿足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對課程體系的要求,為培養符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畢業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專業認證;測繪工程;課程體系;優化;教育平臺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我國的工程教育認證始于 2006 年 5 月,教育部自啟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以來,專業認證工作的認同度不斷提高。課程體系是《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 證標準(試行)》中7項一級指標中的重要內容。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不斷調 整學科結構和課程設置、更新知識結構和課程內容、拓寬相關領域的知識,適 應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測繪工程本科人才的培養質量。圍繞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一些學者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周秋生以就業為導向,構建有利于人才培養和就業的測繪工程專業教育知識體系、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孔維華等以山東理工大學為例,在分析測繪行業崗位能力需求的基礎上,構建了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于勝文等結合山東科技大學的具體情況,闡述了測繪工程專業需要加強建設的想法。張明華等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宗旨,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進行教學內容整合與優化。汪志明等針對信息化時代對測繪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以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從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理念、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進行探討和總結。范強等對構建職業認證制度下的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研究。2012 年以來,已經有9所學校通過認證,依據學校特色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
1 課程體系構建的背景
2009 年開始,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開始進入普及推廣階段。2012 年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認證開始試點,2013 年與 2014 年分別有四所和五所學校通過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測繪工程專業特 點就是應用型學科。我校測繪工程專業有近 30 年的辦學歷史,自 2000 年開始 本科辦學,2012 年開始準備專業認證工作,對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2012 版) 與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對課程體系的要求,對 2010 級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由于認識的局限性,在課程體系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在學校統一組織的 ?2012級與 2014 級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中,針對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重點參考了認證標準,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與調整。2014 年 9 月已經向有關管理部門遞交了認證申請。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
1.1培養目標
在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 版)中,培養目標的基本含義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培養目標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具體要求包括:①專業應該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②培養目標應包括學生畢業時的要求,還應能反映學生畢業后 5 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③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并定期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應該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基于學校 2014 級培養方案修改的原則, 結合國際教育認證標準中的培養目標,制定了符合學校定位與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與知識,掌握工程測量、地理信息工程、海洋測量等方面的技術,適應以 3S 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地理空間信息技術發展,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在城市與工程建設等行業、部門從事測繪工程技術方面的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逐步建立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評價標準體系,結合學校培養方案的修訂(一般 2 ~ 4 年),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在評價與修訂過程中邀請企業專家參與。
1.2畢業生獲取知識與能力
在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 版)中,畢業要求的基本含義是對學生畢業時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描述,包括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所掌握的技能、知識和能力。具體要求是專業必須通過評價證明所培養的畢業生達到 10 個方面的要求。依據認證標準要求,為反映學生畢業后 5 年左右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培養方案中制定了對畢業生的基本要求,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應獲得9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3學位授予標準
在 2014 級培養方案中對畢業生獲取學位做出了詳細規定,同時出臺了《淮海工學院授予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工作實施細則(2014 版)》。畢業標準主要包括: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體素質,符合學校規定的德育和體育標準,《國家學 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測試成績達到 50 分(含 50)以上;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所有課程和環節,取得 170 學分;取得規定的第二課堂 10 個素質拓展學分。學生必須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取得大地測量員或工程測量員職 業資格等級證書(由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組織考試)。符合淮海工學院學士學位授予條例規定,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2課程體系的優化
在認證標準中對課程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課程設置應能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應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課程體系主要包括:①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不少于總學分的 15%);②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 30%);③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 20%);④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不少于總學分的 15%)。
3結束語
為培養合格的國際工程教育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對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2 版)的要求,針對 2014 級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制定了測繪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提出了畢業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經過課程體系的調整使之符合認證標準的要求。依據認證標準,課程體系需要不斷持續改進,因此,在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應該不斷找問題,定期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張明華,肖桂榮,張愛國,等.面向經濟建設的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探討[J].測繪工程,2013,22(3):93-96.
[2]汪志明,許才軍,張朝龍,等.信息化測繪下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 探討[J].測繪工程,2014,23(6):75-76.
[3]范強,裴亮,陳穎.職業認證制度下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 測繪工程,2014,23(6):77-80.
Analysis of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Li Jingshan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2014 grade training program was optimiz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mpar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 (2012 edition), this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ajor,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graduates, and the degree awarding standard. The background,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are expounded in detail.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graduates in line with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Education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