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龍園小學 王永芳
我國教育領域與信息技術實現了深層融合發展,諸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都已在教育工作中逐漸普及。在我國網絡技術持續推廣普及的背景下,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模式也逐步完善,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應用提供了多元的教學環境以及學習工具。
本文基于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模式進行研究,簡單分析當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暴露出的不足,闡釋云環境下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并分別從云環境下的學生閱讀線上線下發展、知識資源的拓展和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三個方面提出語文個性化教學的具體策略,以便為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工作優化提供參考。
一是教師忽視了云環境的整體應用。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云環境,包括常見的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還有與之相對應的智能平板和其他的學習軟件。但以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來看,教師對于云環境的應用出現了明顯的割裂發展傾向。簡單而言,教師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只是單純利用已經設計完成的教學課件和多媒體設備引領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和學習。在課后依舊是以教材中的習題練習為主,忽視了線上教學平臺教學資源整合以及信息發布作用的發揮。這種教學行為的存在,使得云環境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整體性受到明顯影響,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智能化發展。
二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依舊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尊重學生的課堂知識學習主體地位。簡單而言,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環節中知識的自主探究和學習,但實際上,部分教師即便利用云環境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卻仍舊占據著課堂學習環境中的主導地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設計的課件和提出的各種學習任務被動進行學習,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的發展和培養。
一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層次化發展。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結合不同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進行教學內容和目標的科學調整,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語文課堂的知識學習中。隨著我國教育領域云環境的持續發展,諸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沃希白板等常見的智能設備得以在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工作中逐漸普及,完全符合學生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隨著云環境下的個性化教學開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真實生活以及個人能力差異設計層次化的教學內容。教師使用多元化形式開發各種語言材料,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發展需求選擇教學資源和內容,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在拓寬學生學習容量的同時,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層次化發展。
二是促進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收放自如。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模式通常會利用諸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各種終端,但因為小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不夠成熟,在接觸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時會產生影音娛樂沖動。教師完全可以利用云環境下的總體控制平臺對學生學習終端進行管控,確保學生能夠利用終端進行自主學習,保障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行知識探索、應用,以教師提出的教學主題開展教學活動,實現語文教學工作的收放自如。
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工作可以幫助教師綜合利用線上學習平臺和課堂教學環節,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深層發展。學生的在線學習環節可以對學習的時間、地點、進度自主控制,教師上傳的各項學習資料也能夠反復地進行應用,從而形成一種整合式的學習體驗。閱讀環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教學模式使得閱讀教學帶有明顯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在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根據不同學生能力發展的差異,設置對應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的知識深層發展。
例如:《猴王出世》這篇文章節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第一章節,在教材中收錄的這一章節的內容相對有限,教師可以在課堂學習環節引領學生使用智能終端,通過運行教學輔助軟件將云服務平臺下的數字教材資源進行整合應用,由學生結合個人狀況選擇性觀看終端上的學習資料,對于作者資料、創作背景以及章節內容的梗概等知識形成初步了解。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影視片段播放的方法與學生共同品讀《猴王出世》中的精彩片段,并將教學資源推送到學生的智能學習終端上,深化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
從學生的在線學習層面看來。教師可以結合《西游記》這一名著和教材中收錄的文章內容設置對應的討論主題和學習任務,具體可以設置取經故事會、唐僧師徒人物形象評價等學習任務區域,在文章內容主題下進行基礎知識細化,由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集體討論,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選擇空間,促進學生閱讀的深層發展。在課堂外的學生自主閱讀環節,教師可以利用智能終端為學生提供在線學習和課堂學習的任務指引,引導學生對于章節文字內容進行針對性研讀,通過學習任務探究提升其思維能力。
從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看來,學習興趣是學生認識世界萬物、逐漸獲得文化基礎知識的有效方法,也是學生基礎知識不斷深化的重要推動因素。學生只有在對基礎知識學習產生興趣之后,才能夠集中注意力積極地進行思考。教師在云環境下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中,同樣需要摒棄之前理論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能夠逐漸擺脫之前枯燥、被動的教學方式,綜合使用教學資源以及移動終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綜合使用圖像、聲音、視頻這類感官資料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提升學生思維活躍性的同時,促進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個性化、專業化發展。教師可以將平板電腦引入課堂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在線發放,確保學生能夠利用移動終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憑借教學資源體系的擴張幫助學生實現其語文能力的個性化發展目標。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北京的春節》這一課時,可以先提問文章中有關北京春節傳統習俗的內容,在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將其他相關的文章和歌曲向學生進行推送。學生可以借助移動智能終端下載本節課的教學課件或者是音頻等教學資源,避免之前單一化的紙質資源應用弊端,為學生提供資源學習的自主選擇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提升。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工作模式中,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界限十分明確,彼此之間沒有建立聯系,單一化的專科人才不符合當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需求。教師在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工作,必須要拓寬基礎知識學科學習和應用的領域,通過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保障學生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能夠不斷發展。組成云環境的移動智能終端和各種軟件有著十分強大的學習、繪畫等功能,能夠對各學科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帶來良好的虛擬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桂花雨》這一課時,為了促進學生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內容,可以讓學生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之后,利用云環境下的各種移動智能終端進行課后美術作品的拍照上傳,或者可以借助移動智能終端繪畫軟件的原有功能,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繪制有關教學內容的畫面。這種圖文并茂的課后作業實現了語文和美術知識之間的有效融合,教師可以在給出客觀評價的前提下,讓學生通過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云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基于學生學習狀況全面調查,綜合應用云環境的基礎硬件設備、軟件系統,在拓展基礎知識資源的同時,促進不同學科知識資源的整合,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此外,云環境下的個性化教學能夠實現學生閱讀教學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確保不同學生能夠結合自身能力發展,有選擇地進行閱讀知識的學習、應用,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