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付明 楊海航
(西藏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 咸陽 712082)
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強調要把主動健康關口前移,堅持預防為主,全面統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而冰雪運動為人們共同追求美好健康生活與預防疾病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以盛世冬奧契機,充分利用盛世冬奧遺產資源和精神財富,擴大與提高我國冰雪運動創新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并打造出“以冰雪運動促健康、以冰雪鍛煉為預防”的健康服務體系。并用盛世冬奧之風,進一步點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以冰雪運動為載體助推健康中國快速建設和發展。
在后冬奧時期,冰雪運動已經走出賽道,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并打破四季與地域的限制,為人民群眾參與冰雪運動提供了資源保障,更為體育強國與健康中國建設鑄牢根基。因此,本文梳理盛世冬奧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表征價值,圍繞盛世冬奧助推健康中國建設提出行之有效的推進策略,意在為形成盛世冬奧與健康中國建設融合共生的健康治理提供理論參考。
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起點,也是幸福的前提;是強身之需,也是強國之基;是全方位促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源動力,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福祉的永續追求。在《“健康中國2030”建設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優先遵循健康第一的思想,把預防為主的關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不健康行為,促進資源下沉,實現可負擔、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基于國情,亟需將主動健康理念融入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全過程,加速人民群眾感知與體驗冰雪運動促進健康的內涵價值,共建共享主動健康與全民健身性協調發展的成果,因此提升國民主動健康理念和行為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任務。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個人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占到60%;還有研究表明,接近80%的心腦血管病、80%的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壓和40%的惡性腫瘤等慢性病都能通過合理科學運動得到有效預防。由于冰雪運動環境的獨特性,不僅對心理健康有促進作用,還能夠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心血管功能,預防諸多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功能也隨之增強,在新陳代謝下改善腦功能。通過堅持科學的冰雪運動鍛煉,踐行健康生活方式,能夠有效提升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而盛世冬奧成功喚起了我國人民群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潮,為樹立“終身體育”的生活理念奠定基礎,促進人民群眾追求物質文化生活注入新動力。同時,冰雪運動是人與自然高度融合的運動項目,成為了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新元素,極大地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向往激情與挑戰的精神需求。
在傳統的健康服務體系中,主要內容是關注人的疾病和醫療服務,而現代的健康服務體系需在傳統健康服務體系上滿足人的需求、期待與偏好。體育活動作為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體育活動納入健康服務連續體中,推動主動健康前移,讓體育健康服務資源下沉,使全民健康達到更高水平。
體育健康服務在促進人的健康,滿足參與者需求、期待與偏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充分利用盛世冬奧遺產資源,開展因地制宜的冰雪運動,推進體育健康服務體系均等化、科學化、法制化的建設,使全民健身走向縱深。將冰雪運動融入體育健康服務連續體中,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根據冰雪運動的刺激運動魅力和寒冷運動環境等特殊功能價值,通過全民參與冰雪健身的方式,將體質培養、營養、生活方式作為全民預防不健康行為的主要手段;二是通過冰雪運動改善身體柔韌性、增強心肺功能、調節情緒、促進深度睡眠、高效減脂和增強學習能力的高效性能,擴大健康服務領域,提升冰雪運動干預身體促進健康的效果;三是人們通過冰雪運動降低身體功能性障礙,使其感受到冰雪運動在功能性障礙康復中的特殊價值;四是將冰雪運動的理論健康知識和實踐運動技術納入健康教育,使參與者融入冰雪運動的生活方式,滿足參與者的個性需求、期待與偏好,達到身體健康的目標。
綜上所述,將預防、干預、康復、健康納入體育健康服務體系中,能夠提升全民平等參與和公平共享的意識,引導全民樹立“終身體育”的鍛煉習慣。以此培養全民通過體育活動預防疾病的習慣;通過運動干預功能性障礙的能力;通過體育活動感受身體康復的特殊作用;并通過提高全民健康意識、掌握融入體育活動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要積極構建冰雪運動的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政策保障為一體的冰雪服務體系,把冰雪服務體系構建落實到制度化的軌道,形成一套有規劃、有目標、有機制的冰雪服務體系,進而全面推進體育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
公共體育資源是公共社會資源,是國家賦予人民的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一種福利、享受公共健康資源的一種權利和促進人民主動健康的一種投資。在人民為主體地位的核心理念下,貫徹公共資源對社會共享,是政府對公共體育事業發展的責任、更是促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首要任務。首先,實現盛世冬奧資源對社會開放和共享,能最大程度解決場地與設施的資源匱乏問題,進一步推進我國共建共享冰雪運動資源供給;其次,通過冰雪運動促進我國群眾體育發展時,缺少專業的社會指導員,進而使得人民群眾在健身時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嚴重違背了健康中國的建設理念。鑒于此,動員專業運動員和教練員進入全民健身隊伍中,鼓勵人民群眾大力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引導人人自律,實現全民健康;最后,通過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實現了“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迎來了新的經濟發展點,使人民群眾公共體育資金日益雄厚,并為《“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全國人民體育場面積達到2.6m2以上,保障了我國公共體育資源共建共享的供給。要達到公平共享冰雪資源供給,需充分合理規劃利用冬奧會遺留的場地器材設施資源,保障全民健身場地更加方便可達,形成資源共享、豐富供給、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公共健康體育設施網絡。
黨的十八大以來,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體育產業已經開始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奮進,體育產業集約型發展模式逐步顯現,但大規模成熟應用還有一定距離。為此要力抓盛世冬奧背景下冰雪產業的新機遇,實現體育產業超越發展。近年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 年)》、《“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重要文件相繼提出,為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賦予了體育產業更新的、更高的機遇與挑戰,多維度為我國體育產業鏈發展固強補弱。讓盛世冬奧成為“促進體育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充分借助盛世冬奧的產業發展效應契機,不斷打造以人民群眾健身需求、競賽創新技術、場館智能化運營、裝備科技化制造、冰雪多元化旅游為一體的冰雪產業體系。在此基礎上,提高我國相關冰雪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研發能力,打造出具有與冰雪強國競爭的龍頭冰雪企業,完善優化我國冰雪運動產業結構,促進冰雪運動產業升級,協同推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使冰雪運動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穩固的增長點。目前我國冰雪運動如火如荼,冰雪產業方興未艾,所以實施冰雪+工程,加快我國冰雪健身消費,促進各區域戶外冰雪運動產業協調發展,共建冰雪產業與文化、旅游、康養、傳媒等其他產業融于一體,是促進我國冰雪產業從“冷資源”變為“熱產業”的基礎保障。
健身是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礎保障;健身是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促進人民健康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是盛世冬奧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目標與任務。在后冬奧時期,國家大力號召人民群眾走進雪場、走上冰道,為持續推進群眾冰雪運動更好地發展,在冰雪場館設施建設上,鼓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可開發土地資源,可采用新建、改建、擴建及數字化升級改造的方式,從而為群眾提供經濟便捷的公共冰雪物質資源。在專業社會指導員短缺問題上,一是退役與現役運動員加入冰雪指導隊伍中進行引導和示范,并聯合其他社會資源,搭建新型的冰雪指導人才培養平臺,擴寬冰雪指導員培養渠道,從而更加專業地指導群眾參與冰雪運動;二是通過高校直接定向培養冰雪市場所需的對口人才,為我國冰雪運動長遠發展奠定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助力我國快速填補冰雪人才的巨大缺口。所以,完善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場館和培養專業的冰雪社會指導員能夠切實提升群眾參加冰雪運動的積極性,引領人民群眾提高參與冰雪運動的素養,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幸福生活添色助彩。
公共體育社會化服務與供給模式是政府滿足城鄉人民群眾對社會美好生活文化需要的最重要實踐基礎。要想通過冰雪運動實現人民群眾對社會美好生活文化的需求,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拓寬冰雪運動服務供給和冰雪運動產品的領域,根據人民群眾健身多元需求與偏好,逐漸完善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機制,著重構建人民群眾身邊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不斷降低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要求。并以“以冰雪促健康、以鍛煉為預防”的冰雪運動體系保障為目標,全面實施“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以政府為引領積極主動實施因地制宜、各有側重開展群眾性冰雪運動,實現目標層與措施層協同共進,為我國人民群眾構建惠民的公共冰雪運動服務體系。
為了更好地優化公共冰雪運動服務體系供給,一是要為群眾參加冰雪運動提供方便可達運動場所和相關設施設備、器材和運動技術指導,顯現出它所有顯性服務和隱性服務的載體;二是要構建冰雪運動線上智能服務平臺,將運動項目信息管理和服務融為一體,極大地優化傳統線下找教練、報名培訓、場館預定等耗時耗力問題;三是構建冰雪體育公共服務協同供給長效推進機制,機制包括公民需求多元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公民需求表達機制是明確公民對冰雪體育需求信息,進而做出相應的策略;利益協調機制是促進地方政府與外部多方共同努力維持國家利益持續穩健快速發展,進而順暢運行及深化;績效考評機制是構建誰來評?怎么評?評什么?形成從評價到調整到再評價到再調整的循環評價體系,從而全面推動冰雪運動服務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積極規劃和利用盛世冬奧賽后場館器材設施,提高人民群眾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健康服務質量。
從申辦冬奧會到成功舉辦,國家始終對深化全國冰雪冬季項目運動領域改革及發展尤為重視,近幾年我國相繼出臺眾多文件,為我國加快冰雪事業創新發展指引方向。并在《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冰雪運動規劃2016-2025年》、《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明確提出,要加快我國綠色冰雪產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豐富各類特色冰雪賽事、積極調動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冰雪場館設施等,這一系列政策指導意見,指出要通過不斷改革創新,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發展格局。將進一步積極大力發展特色旅游、培訓、醫療救治等相關體系的構建;打造出集運動、餐飲、娛樂、休閑、度假、醫療保障于一體的中國特色冰雪運動;促進冰雪運動和保障系統可持續發展規劃的目標定位;幫助人民群眾參與冰雪運動提供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指導和政策保障;為我國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實現健康中國行穩致遠。因此,各地政府應以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文件為指引,發揮各地政府對當地冰雪運動發展的指導和監督作用,科學合理地制定發展冰雪運動的方針、政策和指示,進而構建經濟便捷的冰雪運動健康保障體系。
盛世冬奧是具有中國特色文化內涵的體育盛會,是向全球弘揚我國冰雪特色文化的會展,更是我國冰雪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時機。在打造我國特色冰雪產業鏈時,應重視與健身休閑業、醫療產業、旅游服務業、裝備制造業、文化創意業領域等企業聯合并進,形成國內冰雪產業聯動效應,推動冰雪產業與相關行業融合發展。隨之盛世冬奧的成功舉辦,使我國冰雪運動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在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中,需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傳統冰雪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多元化發展的冰雪產業聯動效應。目前,在打造我國特色冰雪產業聯動效應時,我國存在各區域冰雪產業發展水平失衡、與相關產業聯動不密切、冰雪產業創新研發能力不足等,這一系列問題亟需填充與完備。因此,通過因地制宜地拓展、增補相關產業、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大循環,形成由冰雪場地建設、冰雪器材裝備、冰雪場地運營和管理、大眾冰雪運動及培訓、冰雪旅游及冰雪賽事協調發展的完整冰雪產業鏈,來延伸拓展整個冰雪產業鏈,打造冰雪產業的新發展格局。綜上所述,將整個冰雪產業鏈往進行多元化、高質量、大型化等方向深入發展,并不斷深化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跨界融合,打造出全新的冰雪健康產業聯動業態,是我國冰雪產業鏈高質量的關鍵路徑。
冰雪運動由競技性擴展到群眾性,是健康中國建設的現實需要,是豐富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實施“冰雪惠民計劃”的關鍵路徑。鑒于此,應根據人民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需求、偏好和期許,加速冰雪運動設備精準投放,實行系統化管理,豐富冰雪運動活動形式,提高冰雪運動服務質量,完善輔助產業結構等,以此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健身需求,為我國全民健身統籌推進提供良好的內外環境。在全民健身戰略下利用冰雪運動構建體育健康服務體系,有利于將體育健康服務體系的各要素系統進行歸納、整合,這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關鍵路徑,對健康中國建設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