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欽派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 廣東 肇慶 526060)
近年來,國家對于跆拳道競技項目更加看重,已把跆拳道項目明確為我國的優勢比賽項目?;趹鹦g打法而言,跆拳道已由技巧靈活性逐漸向強對抗型轉變,如此對運動員體能就具有更高的標準,因為競技比賽十分消耗運動員體力,若運動員體能無法跟上體育項目,在競賽當中就極易失利。可見,強化運動員體能訓練非常關鍵。針對跆拳道項目的運動員來講,體能對于其在比賽當中的表現至關重要,唯有對其展開合理有效的訓練,持續提高其體能,讓其了解合理的比賽技能,其在競賽當中才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數。
對競技跆拳道項目體能訓練展開分析探究,首先需要掌握跆拳道項目的獲勝規律。此競技項目的獲勝因素就在于快、準、高、變、控,需要運動員能夠在體能方面有著迅速的活躍速度以及移動速度,有著一定力量的支撐性以及穩定性,有著快速極強的力量、耐力、較高的柔韌性、靈敏性以及協調性。快重點指的是技術動作擊打迅速、回收迅速,同時啟動、變換、銜接、判斷都要迅速。高指的是高位技術與擊頭動作,其是此項目技術發展與規則轉變所形成的。變指的是戰術方面應當善于隨機應變,重點體現在體能方面就是經過迅速的步伐轉變,陸續調整步伐尋找擊打對方的機會。控指的是在競技雙方在控和反控的對戰形勢下,對于距離、時間差、技術動作、節奏、戰局形勢、體能分配與心理狀態等各個方面的有效控制。準指的是得分要素,是擊打對方時機的精準掌控。能夠看出競技跆拳道最主要就是快速力量,是神經系統在短時間內形成的最大力量能力,更是易總體現在務必對信號進行瞬間反應的能力,快速力量是此項目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核心內容。經過對跆拳道主教練以及教練員的訪談能夠看出,對于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問題主要是在幾個方面。其一,體能訓練未能精準定位、缺少重視度;其二,盲目尋求強度大、運動量高的訓練;其三,缺少和專項特征與個人特征有效融合的訓練方法;其四,缺少系統性訓練;最后,缺少體能訓練對防傷防病功能的重要認識。
基于競技跆拳道項目比賽過程中的單一動作而言,運動員重點通過腿部技術,在適當的時間與距離內進行有效擊打,從而獲得分數。根據相關統計,運動員使用技術頻率超出兩位數的有橫踢在60.20%、前踢在18.57%、跳踢在14.05%。在各種基礎技術應用中,橫踢依舊是核心技術與賽制得分的關鍵方式,其利用率達到60%以上。當中,在使用橫踢技術過程中,橫踢占據90%以上,其余基礎技術應用總占比將近8%。通過相關研究顯示,橫踢與跳踢是競技跆拳道項目比賽得分的關鍵方法,重點在有支撐與無支撐情況下進行的踢擊技術動作。橫踢技術應用中,單腿穩定支撐情況下,重點憑借肌肉近端固定爆發式收縮讓身體下肢構成鞭打式的踢擊動作。跳踢時,在沒有支撐的條件下,也會根據肌肉近端固定爆發式收縮讓下肢構成此種動作。運用拳法依舊不能得分,這和國家賽制中使用拳法得分有所區別,體現國內的教練對于跆拳道項目拳法方面的訓練并不多,出拳擊打需要強化訓練,讓其不單一是防守技術,也是得分技術。在此當中,上肢力量應當充分重視,其格擋防守用途非常大,并且上肢力量也和身體其余部分力量構成完整動力鏈,以便力量的整合與傳遞,有效維持身體平衡。出拳進攻和防守動作應當有胸大肌、肱二頭肌與三角肌等部分近固定向心爆發式收縮動作。在體育項目中,單一肌肉或是單群肌肉運動是非常少見的。即便是單一簡便的工作,也是通過多塊肌肉同時完成。在得分方式上分析跆拳道項目是經過上下肢獲得有效分數,可是人體是協調的整體,所有動作的完成均需要肌肉之間的協調做到的。所以,在對跆拳道項目展開肌肉工作方法的分析中,不但要考量全身肌肉力量之外,也需要考量最關鍵的力量訓練。其重點是骨盆、髖關節與腰構成的整體,這三個部分包含幾十塊肌肉,在人體運動過程中具有傳導力量、穩定、發力減力的作用。并且也應當考量跆拳道項目的神經肌肉傳導特性,所需的快速反應力量重點憑借提升運動員的肌肉協調性能力,由于跆拳道是按照體重劃分等級展開比賽,不可單一憑借提高肌肉橫斷面,特別是應當減重的運動員,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務必要進行全面的考量。
跆拳道項目競賽基于是否交手分成相持期與交手期,交手期每次進攻與防守時長只有0.41-0.54s間,單一動作完成時間約1.08s。整場競賽攻防頻次多,時間較短,攻防之間步法不斷調整,每場競賽步法調整頻次約在75次,次均時長約在7s左右,如此也體現應當在短時間內把自身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快速擊打對方。在相持過程中,運動員重點憑借技術與靈活性,經過靈活的步法躲閃與進攻對手,在這一過程中運動員重點通過有氧代謝形式,經過對運動員相關測定結果分析與統計顯示,男子運動員三個回合的最高心率在173.6次/min,平均HR為170.9次/min;女子運動員三個回合的最高心率在165.5次/min。從而能夠看出在競技跆拳道比賽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體能與力量給予支撐,唯有如此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施展出最大且快速的力量,擊敗對方。給予跆拳道項目供能特征而言,此競技項目對于運動員速度力量以及力量耐力具有極高的標準,需要運動員在短時間內施展出最大力量。
(1)跆拳道腿法技術體能特征。
腿法是競技跆拳道項目比賽當中獲得分數最關鍵的方法,其腿法技術分為橫踢、下劈、后旋踢、雙飛以及側踢,尤其是橫踢技術獲得分數,在2006年的全國競技跆拳道項目錦標賽制當中得分占比高達81%。橫踢技術在穩定支撐條件下展開快速重力的擊打,對于腿部穩定支撐力量、快速力量以及最大力量具有較高的標準,下劈擊頭技術對于運動員柔韌性具有極高的要求;后旋踢與雙飛是在沒有穩定支撐前提下需要完成連續踢擊的動作,對于運動員穩定支撐性、協調性以及核心力量具有極高的標準。不管是高難度技術動作,或是連續進攻水平,乃至是最后擊打效率均必須要運動員有著敏銳的啟動速度以及精準掌握空間感移動速度,需要其有著的極強的反應力量,肌肉運動形式基于向心與離心為重點。例如,后退防守攻擊過程中,運動員后退在退后時制動,臀大肌、股四頭肌等部分展開離心收縮,之后及時展開爆發性的向心收縮,如此也是拉長和縮短的周期,體現在后腿橫踢快速搶攻。
(2)競技跆拳道項目步法技術體能特征。
步法是跆拳道項目技術的關鍵,靈活的步法對運動員技術水平的全面施展具有極大程度的影響。其技術步法包括前滑步、后滑步、側滑步、上步、墊布、撤步等,其步法的應用主要目的是為維持身體的平衡性,經過移動身體調整與對手之間的距離、尋找進攻時機與躲避對方攻擊。跆拳道運動員通過步法展開迅速的轉向、急?;蚴羌惫?,在步法之間的合理組合當中綜合拳法、腿法做到進攻、反擊、防守,從而擊敗對手。迅速轉向、急?;蚴羌逼鸬募夹g動作,迅速靈活的步法對于肌肉的起動力量、反應力量以及協調性具有極高的標準,對于肌肉能量代謝標準極高。通過相關研究顯示,在競技跆拳道項目的每場競賽當中,步法攻防轉變頻次高達71-75次,為此項目展開步法練習提供必要的參考。
(3)競技跆拳道項目拳法技術體能特征。
經過對2008年的邀請賽以及全國競技跆拳道錦標賽的相關統計,拳法技術的得分是零,可是使用頻次比較高。競技跆拳道賽制當中,允許運用正確緊握拳頭的中指與食指部位攻擊對方的有效部位,只要是正確姿勢,精準極大身體有效位置,符合賽制標準的力度就能夠得到分數。在項目競賽過程中,拳法技術的運用重點是貼靠后的沖拳進攻與對方進攻此時的格擋防守。沖拳與格擋均有著一定的爆發力,沖拳屬于近固定離心收縮方式,格擋屬于等長收縮方式。伴隨競技跆拳道項目的不斷發展,拳法技術在進攻與防守時的作用越發顯著。
競技跆拳道項目比較有著一定的階段性與周期性特征,體能訓練應當根據此特征計劃,具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訓練。通常狀況下,跆拳道訓練應當綜合賽制安排與比賽在何時舉辦等,進行階段性的體能訓練。首先,第一階段重點是為使運動員恢復自身體能,通常會安排基礎性訓練任務與訓練內容。其目的就在于讓運動員身體各項技能能夠盡快恢復,確保不會對后續的專業訓練造成影響,并且有效防止在后續高強度訓練當中發生損傷的情況。在訓練當中發覺運動員初選不規范的動作,要及時進行糾正,從而使得其各項運動器官與身體技能處于良好的運動狀態;其次;第二階段就是基礎訓練,應當利用針對性的基礎訓練,讓運動員的集體關節肌群力量(基礎力量)能夠達到運動訓練的標準。另外,基礎的體能訓練還應當要進行力量耐力的訓練,讓運動員力量有著極高的爆發力以及持久力;最后一階段就是專項體能訓練,需要讓運動員處于最大力量狀態下,在此前提下讓其可以迅速做出反應,加強此方面的力量。另外就是保證力量耐力的快速提升。在此方面的體能訓練當中,應當和專項技術同時開展,持續提升運動員的專項力量。
競技跆拳道項目體能訓練進行相應的評價,此環節具有一定的特征,在組織訓練前經過全方位的分析,確定跆拳道運動員在體能上的普遍性以及個性化特征。在全面了解此種情況的前提下,根據此項目比賽當中取勝需要的各項條件因素,明確評價指標。對于體能訓練進行評價,進而確定運動員體能需求,綜合此目標進行必要的體能訓練。競技跆拳道體能訓練當中的評價特征,重點體現在運動員形態、運動水平、身體各機能等方面。在分析當中能夠看出,競技跆拳道項目運動員的力量水平、快速力量能力以及力量耐力能力等,對于運動能力具有極大的影響。每一位跆拳道運動員在此方面會有所禪意,訓練之前應當明確規范的體能評價標準,對于各個運動員體能進行整體的評價。在掌握運動員體能之后,就能夠按照具體體能狀況,制定針對性的加強體能訓練的規劃。根據運動員的體能差異性特點展開訓練,加強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也能夠得到更好的體能訓練成效。
競技跆拳道項目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過程中,往往會開展個性化設置,如此也是訓練的關鍵特征。個性化設置往往對于兩個群體,其一是主要運動員,其二是帶有傷痛的運動員。主要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會有極大的獲勝概率,各方面水平與技能均較強,因此對于此類運動員,設置好體能訓練方案,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讓其可以在項目競賽當中不會由于體能丟失分數。跆拳道項目體能訓練當中帶有傷痛的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應當合理減少強度訓練,以此避免使傷痛更加嚴重??墒且膊豢刹婚_展體能訓練,由于這樣會讓其很難保持原有體能。
跆拳道項目的體能訓練重點分成基礎體能訓練以及專項體能訓練。當中,基礎體能訓練是體現跆拳道各項技能的關鍵保障,重點包含力量、速度、協調性、耐力、柔韌性等訓練。當中速度訓練是體現技術的重點,即便此種項目的比賽當中,雙方之間的對抗通過手腳并用的形式,可是經過快速的擊打對手有效部位才可以得到指定的分數,因此速度是十分關鍵的。速度訓練可利用任意靶、互相摸肩以及防守反擊等形式,可是開展此種訓練過程中,務必要在速度方面進行嚴格的標準要求,同時基于實戰的規則為標準,保證在實際對戰過程中可以達到同樣的標準。力量是競技跆拳道項目比賽當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同級別的運動員,力量更強的一方絕對占據優勢,因此力量訓練至關重要。上肢力量訓練可經過健身球與俯臥撐等形式開展訓練,每一項運動進行4組,每組15-25次。下肢力量與上肢力量對比應當加強訓練的強度,因為競技跆拳道項目主要是腿部攻擊動作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可通過臺階跳、青蛙跳或是負重深蹲等形式,應當特別注意,下肢力量的訓練強度提升也對于踝關節與膝關節等部分造成相應的損傷,務必按照運動員個人身體素質展開合理的選擇。柔韌性是體能的主要支撐,也可以確保力量的充分釋放,在訓練當中可通過前后壓腿以及抓壞關節體前屈等形式進行,訓練過程中應當循序漸進的開展,防止用力過大導致韌帶拉傷等情況。耐力訓練是體能訓練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唯有具有良好的耐力才可以充分施展體能,并且體能消耗與保持和器官功能以及代謝系統具有極大的關聯,因此耐力訓練過程中務必要展開全面的考量,才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耐力。
基礎體能訓練是運動員在競賽當中的根基,專項體能訓練是比賽獲勝的關鍵,也就是專項體能訓練是按照各項技術在體能當中的標準以及對戰強度展開相應的體能訓練,如腿法、步法以及拳法等。當中拳法是此項目競賽當中運用較為頻繁的主要技術之一,唯有進行拳法與腿法的綜合應用,才可以獲取更高的分數。在拳法體能訓練過程中,看經過拳靶、模擬施展等形式展開練習,提高拳法力量以及速度。腿法是此項目比賽當中關鍵的得分方式,一般狀況下,運動員會利用腿法擊打對手有效部位獲得相應的分數,因此腿法的體能訓練是非常關鍵的。在此項目當中對于運動員步法有著極高的要求,應當根據賽場變化,靈活快速地移動。如此就需要在日常訓練當中進行不斷的強化。在訓練過程中,還應當把腿法、拳法以及步法綜合進行訓練,讓運動員展開進攻與防守,在此當中尋找對方方漏洞,進行反擊。長期通過此種訓練方法,運動員步法會更具靈活性,其肌群力量以及反應能力也能夠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競技跆拳道項目是一項具有較強對抗性的體育運動,對于運動員有著極其嚴格的標準與要求,運動員不單單需要體魄強健,還務必要具有一定的快速反應能力。因此,強化運動員體能訓練非常關鍵。在競技跆拳道項目的體能訓練過程中,要按照運動員的個性化特點與跆拳道項目特點開展訓練,選用合理適宜的訓練模式,構建合理的訓練計劃,從而相應的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與能力,讓其可以在項目比賽當中充分施展其優勢,進而獲得分數,取得比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