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欣
(黑龍江財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會展”這個名詞出現時間相對較早,但早期會展是一種無序的、對行業影響相對較小的活動類型,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及會展行業本身的發展,于任何國家及地區而言,會展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市場活動,而成為一種能夠對行業發展產生較為顯著影響的活動。當前,會展活動不僅能夠用于展示行業的發展、展示新的具有技術優勢的展品,同樣會展活動中展示的產品及技術,能夠代表行業當前的發展水平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國會展行業近些年發展較為快速,已經實現了帶動區域相關行業快速發展的作用,不僅展會等行業通過會展活動取得了發展,包括文旅等相關行業同樣受到了一定的正向促進。
會展活動與會展舉辦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發展基本情況等存在一定關聯,因此在研究會展活動的影響時,須根據會展時空分布情況對我國會展行業的發展進行整體分析。會展行業時空分布分析的基本理論包括:
(1)區位:現代社會經濟體系中區位理論包括中心地及其功能、中心度等概念,區位理論能夠用于分析空間結構及其影響等內容。
(2)空間結構:空間結構這一理論由古典區位理論發展而來,當前空間結構理論包含空間均衡、空間聚集及空間一體化等基本內容。
(3)時空思維:作為一種常用的思維模式,時空思維同樣能夠用于探討旅游發展的相關內容,因此在會展行業發展方面這種思維模式同樣具有一定作用。
(4)空間布局: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當地自然因素等均能對本地區會展行業的空間布局造成一定影響,并使得會展行業形成不同特征。
在會展行業中,能夠反饋某一地區會展行業發展情況的因素包含該地區會展活動的總數量、會展活動的總計展覽面積、能夠用于舉辦會展活動的展館總計數量,以及會展的平均展覽面積等。對比上述會展活動考量需要參考的普遍性因素,能夠分析不同地區會展行業的基本發展情況。本文在分析過程中,選擇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對會展行業發展各個變量進行分析。Pearson相關系數即積差相關系數,該系數能夠用于分析直接相關的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該系數的數值在-1~+1之間變化。系數為正值,代表兩個變量之間呈現正相關;系數為負值,代表兩個變量之間呈現負相關。當兩個變量之間的系數絕對值超過0.8,則兩個變量之間的作用較為顯著;當兩個變量之間的系數絕對值在0.3以內,則兩個變量之間的影響較小;處于0.3~0.8則表兩個變量之間的影響處于一般范圍。對我國會展行業進行分析,能夠確定展館數量及面積與會展行業發展情況關聯最為顯著。
鑒于會展活動本身具有顯著的時間及空間聚集性,因此研究會展行業發展情況及影響時,必須充分考慮時空對會展活動造成的影響。本文采用斯泰恩斯飽和度曲線對時空因素影響情況進行分析。從時間角度分析會展行業發展情況,目的在于明確時間對會展的影響表現。
飽和度曲線為一種遞減曲線,通過飽和度曲線變量在曲線上的表現能夠判斷變量在時間層面造成的影響。使用斯泰恩斯曲線進行分析時,能夠通過不同節點斜率情況對變量的影響進行分析。斯泰恩斯飽和度曲線的計算公式為:
式(1)中:Mn為斯泰恩斯指數;u1為月會展最大數量;un代表第n月會展數量。根據公式,Mn越大代表該地區會展集中性表現越為顯著。我國的斯泰恩斯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我國斯泰恩斯飽和度曲線
由圖1可知,我國斯泰恩斯曲線變化相對較為緩和,即不同月份之間會展總數量變化情況相對較小,并不存在會展活動集中出現的情況。統治周期內僅3月會展活動總量相對較高,而其他時間會展活動的總量相對較為均勻。斯泰恩斯指數最高值為100,該指數越高代表會展集中性越高,而統治周期斯泰恩斯指數僅為82.28,說明這一周期會展活動集中性相對較低。
會展是否存在季節集中性是研究會展時間集中性的重要判斷指標之一,季節指數G是明確季節集中性的標準,指數G的計算公式為:
式(2)中:xi為第i個月會展活動舉辦量;T為會展活動舉辦總量;j為考量時間段季節總量(即j=4)。季節指數最大值為100,G值越高代表活動季節集中性越大,G值與50越接近代表活動均勻性越高。
以華東、華中、華北、華南、東北、西北、西南及港澳進行分區時,我國各個地區G值均在50以上,其中G值最為接近50的是華南(51.78)及港澳(50.47)地區,兩個地區受到本地區區位影響,因此地區會展活動季節變化相對較小。G值最高的東北地區(62.57)季節變化顯著,而且冬季氣候環境并不適于舉辦活動,因此該地區會展活動季節集中性較高。對上述八個地區不同季節會展活動的統計顯示,所有地區會展活動均偏向于春季舉辦。
不同地區的產業空間存在顯著差別,產業空間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人文乃至自然環境等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產業空間影響,目的在于對某個地區產業發展進行一體化的分析。產業空間分析時,本文選擇使用信息熵結合ARCGIS分析方法,嘗試揭示產業空間中各個因素的相互影響。
目前,我國相對較為完善且成熟的經濟帶包括京津冀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帶及珠三角經濟帶,另外以成都為核心城市的西南會展經濟帶近些年取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作為經濟極為發達的地區,這四個地區會展行業發展較好。而我國西南、西北及東北三個地區會展行業從數量、規模及專業性等方面,發展均相對薄弱。這三個地區同樣并未出現跨省份的會展聚集表現。
為進一步明確會展數量、會展平均面積及會展展館數量之間的關聯,本文使用了ARCGIS這一分析方法對上述不同地區的會展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使用這一分析方法能夠將數據轉化為圖像,會展行業發展較好的幾個省份,均呈現以核心城市為基礎發展的狀態,而會展發展較為薄弱的地區發展表現則相對較為均勻,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性并不顯著。
根據國際博展聯盟的劃分,會展可分為綜合型、專業型以及消費型三種主要類型。專業型會展包括農業、林業及與其相關的深加工等行業,設備及餐飲等行業會展同樣大都為專業會展,在會展行業中專業型會展類型最多且占比最高。對我國各類型會展的占比情況進行統計能夠發現,我國所有地區會展占比最高的為工業、貿易及新技術。此外,不同地區占比相對較高的會展類型也不同:華東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服裝及健康等;華中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公共工程及建筑裝飾等;華北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運動娛樂休閑等;華南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運動娛樂休閑等;東北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交通運輸及公共工程等;西北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公共工程及建筑裝飾等;西南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運動娛樂休閑等;港澳地區占比次高的類型包括運動娛樂休閑等。不同地區會展類型的差別,與該地區行業發展水平相關,即每個地區除基本占比較高的會展外,占比同樣較高的會展所屬行業即為該地區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行業。由此可見,行業發展水平能夠影響地區會展發展狀況。
對會展展館面積、展館數量等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兩者與會展舉辦總量的關聯系數分別為0.726及0.699,據此能夠確定展館的數量與展館的面積對本地區會展發展情況能夠造成一定影響。當某一地區會展展館建造數量較高且面積較大,則一般情況下該地區會展能夠取得相對較好的發展。建造質量較高的展館能夠吸引要求更高、品牌影響力更大的企業舉辦展會,相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往往能夠建造更具優勢的展館,因此我國會展發展較好的幾個地區會展活動向北京、上海、廣東及成都集中表現相對極為突出,而會展發展較為落后的幾個地區會展活動范圍并未呈現大面積集中的現象。
會展活動舉辦總量與舉辦時間的氣候條件同樣存在一定關聯,同樣為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會展行業發展相對較好的地區,與華南地區相比,華中地區的會展季節集中性相對較高,主要原因即在于華南地區受季節影響相對較小,不同地區的季節差別并不大,而華東地區依然存在一定的季節差異性,雖然并不存在真正限制會展活動的季節,但華東地區舉辦會展活動時依然需要選擇在更為適合的季節舉辦活動。而東北及西北地區會展行業發展相對較差,不僅在于兩個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同樣在于兩個地區受季節影響均較為顯著,兩個地區由于冬季溫度過低且冬季持續時間較長,因此會展行業發展本身限制較為顯著。
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我國會展行業呈現中心明確、圍繞中心向四周輻射發展的情況。如我國北方地區會展的中心城市為北京,西部中心城市為成都,西南及南部沿海地區的中心城市分別為上海、廣州。四個中心城市承接了本地區絕大部分會展活動,如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尤其是陸地貿易主要通過東北展開,但中俄之間的會展貿易活動主要在北京舉辦。浙江省尤其義烏市是中國小商品生產及海外貿易的核心地區,但小商品相關貿易的舉辦地幾乎集中在上海地區,部分出海口以廣東為主的商品可能選擇在廣州舉辦對應的會展活動。在我國會展行業中,城市本身的經濟發展對該城市在會展行業當中的位置能夠產生直接的決定性作用。
除經濟因素外,對會展行業區域分布乃至時間分布能夠產生影響的另一個主要因素為交通運輸發展及交通成本。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相較西北地區并不存在較為顯著的優勢,但與西北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的會展發展相對較好,主要原因即在于東北的交通條件更為便利,因此會展活動舉辦更為便利。遼寧省大連市作為港口城市,夏季會展活動舉辦數量更多,主要原因即在于該城市夏季海運更為便利,而同樣為港口城市的上海,不同季節港口運輸活動并不存在較大差別,因此上海交通成本對會展活動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我國不同地區會展行業的發展情況存在一定差別,如作為我國經濟及政治中心的京津冀地區會展類型較為豐富,而且這一地區的會展活動覆蓋了大部分行業,能夠代表這些行業當前的最高發展水平,而西南地區的會展活動則大多為涉外會展,以與東南亞經貿活動為主要類型。雖然我國會展行業整體規模已經取得相對較大的發展,但發展不均衡問題同樣真實存在。對于會展行業而言,需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采用更具針對性的發展策略。首先,如西南地區能夠開展針對東南亞地區的專門性會展活動,東北地區能夠開展針對俄羅斯地區的會展活動,上述針對性活動能夠直接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其次,會展與旅游相結合,能夠提高會展活動的影響力,使得會展活動促進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最后,通過跨地區合作,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地區的會展活動,能夠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每個省份均需通過城市之間的合作,培養滿足本地區會展需求的人才,建立省內的系統性會展體系,改善會展活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