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晨
(四川工商學院 四川 成都 611745)
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中的重要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不是為培養鋼琴演奏家,而是在鋼琴基礎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養。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為了以后能夠更好地從事幼兒教學工作,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具備全面的綜合素養,這對于學生來說,挑戰是巨大的。而對于教師來說,要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從零基礎發展到能夠完整流暢地彈出一首鋼琴作品,除了保留傳統的一部分鋼琴基礎教學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對課程框架、內容進行改革和創新。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依然需要不斷改進。筆者依據多年教學經驗,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對策。
課程開設目的是培養學生彈奏技巧,視奏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初步熟悉不同類型的鋼琴作品,以及為兒童歌曲配簡易的伴奏,從而為將來幼兒教育工作做充分準備。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要求學生較全面地掌握鋼琴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正確的彈奏方法,培養良好的識譜及彈奏習慣,提高對樂音的長短、音高、強弱、快慢的辨識和控制能力,能夠具備基本的鋼琴彈奏技巧和簡易曲目的演奏能力。第二階段:通過不同類型的鋼琴作品的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彈奏技能,獲得彈奏能力的提升。第三階段:利用前兩個階段所學習的鋼琴基礎知識進行簡易的兒童歌曲配奏。
1.了解鋼琴的起源與發展,熟悉鋼琴基本構造,掌握鋼琴基礎知識,具備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掌握鍵盤與五線譜對應的位置關系,獲得快速的識譜能力。
2.掌握鋼琴的基本彈奏方法。學習指法的基本運用、基本的彈奏姿勢和方法,并能將理論和實際彈奏相結合。
3.掌握即興配奏技能技巧,識別彈奏不同調式調性以及和弦、音程的方法,學會對不同風格的兒童歌曲進行即興的配奏,通過配奏的歌曲進行歌曲演唱與雙手配合彈奏,從而實現對幼兒歌曲的初步彈唱的學習。
1.能夠對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進行創作背景的了解和挖掘,并就不同類型的鋼琴作品的不同音樂表現進行歸納與分析。
2.具備一定的雙手配合彈奏能力和彈奏技巧,完成簡單練習曲及樂曲的彈奏。
3.通過學習簡易曲目的彈奏,獲得一定演奏技能的提升,學會將技術技巧運用于其他曲目的彈奏和音樂表現當中并提升視奏能力。
4.大力提高認識五線譜的能力,發展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最后應用于幼教以及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逐步提高彈奏技能、伴奏水平。
1.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同時能夠將音樂對于自身藝術修養的內化影響,運用到幼兒音樂課程的教育當中。能夠針對不同階段、不同氣質的幼兒群體,使課堂集趣味性、音樂性和知識性于一體,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挖掘創造性,鼓勵學生參與體驗來創造音樂實踐。
2.運用形象鮮明、生動有趣的音樂形象,啟發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與想象力,以培養和塑造幼兒的審美能力,實現素質教育。
3.通過感受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以及對真善美行為的贊揚,讓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正確的音樂審美以及對音樂藝術的理解、鑒賞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同時能夠將音樂對于自身藝術修養的內化影響,運用到幼兒音樂課程的教育當中。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整個鋼琴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基礎的樂理知識,包括音高、節奏、音樂記號、基本彈奏方法等,同時也能了解鋼琴的發展歷史、結構、音樂流派、各時期的作曲家。學生在此過程中,通過了解文化課之外的藝術世界,欣賞各個時期的優秀音樂作品,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鋼琴是一門復雜的樂器,我們在演奏時需要運用腦、眼睛、耳朵、雙手、手腕、手臂、腳等多個身體部位。表面上看,我們只需用雙手彈奏,但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大腦的參與。換句話說,我們演奏的每一個音符都是需要經過思考的,小到音高、節奏,大到音樂句子、音樂性格等。學生在準確識譜的前提下,還需要考慮情感色彩。經過反復練習,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鋼琴課的學習不只要有樂理知識作為鋪墊,更重要的是,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因為我們的手指機能只有在反復練習中才能夠得到有效訓練,樂曲中的某些片段也需要練習幾十甚至上百次才可能達到完全熟練。這個過程必然是枯燥無味的,需要學生耐得住性子,刻苦練習。而在能夠熟練彈奏樂曲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就有了莫大的成就感。
現階段的一部分教師,尤其是老教師,過于注重理論化的教學,忽略實踐的重要性。鋼琴這門課,在很大意義上,實踐教學遠勝于理論教學。教師在一節課中花費大部分精力講授理論,讓學生課后再進行練習,而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示范操作下,很難準確地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演奏當中。學生無法正確操作,這就直接影響了學習質量和效率。再加上學生平時還要進行心理學、教育學等多門學科的學習,課業十分繁重,導致每周能夠練習鋼琴的時間有限,實際演奏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水平和彈奏能力相差太大。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鋼琴,沒有實際彈奏經驗。而剩下的少部分學生也只是零星學過一部分內容。而對于教師來講,因為要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水平,進行針對性教學,挑戰是很大的。一部分教師忽略個體差異性,一味追趕進度,導致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
由于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零基礎”水平,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演奏訓練,對鋼琴非常陌生,加之對之前學過的音樂理論知識有不同程度的遺忘,或因為手指不靈活,雙手不協調等因素,導致他們對鋼琴這門課程有一定的畏懼心理。而一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又只追求教學進度,無視學生個體差異性和畏懼心理,加深了學生的抵觸情緒,對學習鋼琴缺乏興趣和自信,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嚴重阻礙著教學活動的開展。
目前,一部分教師在鋼琴課教學中,依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單一的授課模式,忽視了集體、個別、小組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教師與學生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互動,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不能從實際情況入手,缺乏對學生差異性的關注,導致教學缺乏針對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想讓鋼琴教學取得比較良好的效果,教師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換一種講授方法,學生也能學得津津有味。比如,在學習關于鋼琴的結構時,不要只是用電子課件展示抽象的圖片。教師可以讓學生幾人一組上臺來觀摩真實的鋼琴。在講到琴弦分組時,可以將琴蓋打開,讓學生小心觸摸琴弦,觀察琴弦從左到右有什么變化。再比如,在學習復調內容時,由于此內容本身難度大而且難理解,教師可采用“舉例代替法”進行講述。比如,可把學生們都熟悉的合唱團作為例子,復調中的四個聲部就是合唱團的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低音,各個聲部可以獨立存在又是團結的一個集體。在講到模仿復調的含義時,教師可播放《黃河大合唱》中的某些片段,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形象感知什么是“你追我趕”的模仿復調,還能真切感受到中華兒女面對外來侵略者的無所畏懼、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精神。在講到對比復調時,以賀綠汀先生的《牧童短笛》作為切入點,先講述作品的創作背景,再帶領學生欣賞整首樂曲,讓他們運用自己的語言將牧童放牧、吹笛、玩耍、放牛、回家等中國山水畫畫面描繪出來,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這樣不僅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無形之中將思政元素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起來。
鋼琴課是一門實踐課程。一部分教師過于重視理論而忽略實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們不僅喪失學習興趣,學習效果還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多種合作模式,讓學生們參與到實踐中來。比如,在學習一首全新的樂曲時,學生下意識是畏懼的,這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兩兩分組拍打節奏,一人拍打高音,另一人拍打低音,經過各自的準備練習后,兩人便可以進行合作。拍打無誤后再進行高低音互換。同理,可以分組唱音高。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在彈奏一首新樂曲之前,對它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至于完全陌生到不敢上手彈奏。這在無形之中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鋼琴課,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集體課,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老師只關注自己的授課內容是否順利完成,忽略學生感受,造成一堂課只有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教師在平時授課中,應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除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當小指揮,與老師四手聯彈等來活躍課堂氛圍。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學習鋼琴課、聲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之外,還要兼顧繁重的文化課程。而鋼琴彈奏能力又是必須進行一定量的實踐操作才可以取得長足進步的。如何平衡練琴和文化課的學習時間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筆者在此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基礎差的情況,循序漸進展開教學內容。第二,教師在布置課后樂曲時要仔細且慎重,不應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讓學生練習遠超他們實際水平的作品,這樣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還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第三,培養科學的練琴習慣。學生在拿到一首全新的樂曲時,教師應幫助學生規劃好練習計劃。比如,在正式開始上琴之前,先要保證正確的識譜和拍打節奏等。在練習時,需要先分手后合手。重難點部分應單獨挑出來反復練習直至熟練。第四,合理規劃練習內容。由于學生每周的練習時間有限,假如一天有四十分鐘的時間可利用,那就要先制定一個目標然后合理分配好練習的內容。
本文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入手,分析了其課程設置、培養目標、開設目的、開設的重要性以及現狀和對策。現階段的鋼琴教學依然存在授課形式單一,學生興趣不大以及課堂氛圍不活躍等情況。筆者據此給出了合理的建議和對策。具體來說,可通過推陳出新,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進行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增加師生互動,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幫助學生科學地開展實踐操作等,讓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事業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