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紅梅
(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甘肅 隴南 748500)
在培養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方面,音樂教育是首當其沖的,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音樂課程也能豐富學生情感,增強學生的藝術感染力和對美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甚至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音樂教育至關重要,所以它對于音樂教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尤其是教師的音樂素養及其自身的音樂教學綜合能力。通常情況下,音樂教師并不會按部就班地教授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會在課堂上運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以此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所謂的理實一體化,其實就是將專業性很強的理論課與需要實際動手操作的實習課進行結合,運用兩種課程模式交互相疊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一體化,更是授課教師在自身技能、知識和教學能力方面的一體化。好的教師不僅能傳授知識與技能,還能引導學生主動發現、探索和解決問題,使其綜合素質與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時要以“必需”為原則,強調“夠用、適度”等。
歌曲是極具普及性以及能夠被快速掌握的音樂藝術形式,一首歌曲不止具有節奏、旋律等方面的美感,還擁有語言聲韻與文學意境等方面的獨特韻味。培養學生體驗與鑒賞音樂魅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教他們唱歌。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不同題材、風格的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讓學生更加了解與體會創作者的心境,并且在學生演唱歌曲時引導其掌握正確的發聲方式,比如姿勢、咬字、發聲部位等。如果時間充足,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根據聽到音樂后腦海里浮現的畫面即興創作,這對于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是一種很好的啟發。當然,理實一體化在音樂教學中還有很多不同的應用方式,這需要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敏銳的洞察力等不斷調整教學方法。
理實一體化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之間不連貫的問題。這種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了現有的教學場地和有限的教學時間,積極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把課堂上枯燥抽象的知識點融入生動有趣的實踐中,讓學生在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通過實踐的方式不斷驗證,從而更牢固地記憶知識點。同時,學生以理論知識為指引,能夠更好地明白實踐的原理構造,從而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也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理實一體化也是能夠有效提升師資隊伍能力的一種方式。部分音樂教師理論強而實操弱,有的則剛好相反。理實一體化能夠優化傳統教學模式,從“教師講、學生學”轉變為學生和教師一起探索音樂學科的奧秘。因此,理實一體化的普及會督促教師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掌握新的教學方式等,也從側面加強了音樂學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學生更容易學到真正的知識與技能。
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如果想要實踐與理論一手抓,難免會面臨教學不系統的問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知識的碎片化。音樂本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關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相較于其他專業來說難度更大。畢竟在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授課的過程中,有的教師可能只會專注于音樂技巧方面的傳授,導致關于音樂知識的普及存在缺失。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只注重音樂技巧,而忽視音樂本身的內涵。音樂理論有一套完整的系統鏈,如果稍有缺失,就會使學生無法順利銜接知識,導致知識體系變得較為混亂,直接影響學生后期對于音樂學科的深層次掌握。
一些學生對在短期內提升音樂技巧抱著很大的興趣,在他們感興趣的技巧提升環節里,只要教師結束示范,不用提示和催促,這些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始行動,因而能夠很好地完成技巧訓練。但是對于那些時間成本高、效果不明顯的理論課程,學生就會更加缺乏耐心,進而導致技能背后的理論支撐的缺失。比如很多學生在樂器彈奏課堂上十分積極,但在基礎樂理課堂上卻無精打采。
一些學校因為經濟條件等方面的限制,用于音樂學習的活動器材極為有限。在這種背景下,教師為學生安排理實一體化教學就變得極其不易,畢竟實際操作課程中的器材設備是缺一不可的,有限的條件會導致學生的體驗感不強烈。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一般都會存在重科研、輕藝術的情況。許多學校對于學前音樂教育都持有一種不樂觀的態度。在這一背景下,許多教師都比較墨守成規,喜歡甚至習慣采用傳統方法進行教學,對于理實一體化教學則比較排斥,不敢嘗試新的事物,更遑論去學習和研究新的教學模式。
對于接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實踐部分的考核并不像理論知識方面那樣輕而易舉地單憑一張試卷就能完成。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與技能是他們自己心里才能夠清楚的事情。音樂教育的實踐練習需要學生長期積累。這種情況下,考核學生是否牢固掌握知識技能本就極為困難,但又必須保障考核檢查的準確性。由此可見,考核學生是否牢固掌握了知識技能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痛點。
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要不斷普及理實一體化概念,教師不僅需要貫徹執行這一方針,還要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傳遞這一理念。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領會音樂學科的精髓。比如在某校的音樂模擬課堂上,音樂教師就先邀請了一位學生上臺教唱兒童歌曲《小老鼠上燈臺》,讓剩下的學生對其課堂表現進行分析并給出各自的評價,從而發現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并獲得不同的解決方法。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將哪些學科與當下所學的歌曲結合起來,以便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之后再邀請這些學生上臺示范,對比不同教學方法下,大家能夠掌握多少知識與技能。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進而更好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營造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從消極被動轉為積極主動,加深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的理解,增強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實踐能力等,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音樂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情景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模擬教學方法等,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產生新鮮感和趣味感。
對于學校而言,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其首要任務,而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如果將理實一體化運用得當,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要想輸出音樂素養高、技能知識掌握牢固的人才,就應該重視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因而創建適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環境至關重要。學校應該加大對于理實一體化教學建設的經濟投入,用于實踐的實訓場所及相關設備和工具都是不能忽視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前音樂教育理實一體化學習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更好地投入其中。
優質的師資隊伍對于學前音樂教育理實一體化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稱得上是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骨骼與靈魂。建設一支兼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能力的綜合性師資隊伍也是對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基礎保障。音樂教師不只需要擁有扎實、豐富、系統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在音樂技能提升方面得心應手。畢竟只有同時擁有豐富實踐經驗與相關理論知識的教師,才能將理實一體化很好地落實并運用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在開展音樂理論教學時,學校應該針對學前音樂教育實行多元化考核措施。不僅要關注學生在校期間對于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對于經典音樂曲目的賞析能力,還應該從音樂技能掌握方面下手,在平時的教學中督促學生進行音樂考級,加強對于學生音樂素質方面的培養。一位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是理論與技能兼備的,單一化考核方式并不能直觀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
通過對理實一體化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實踐應用的探析,我們不難發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在國內任重道遠。部分學生對于理實一體化的了解流于表面,而音樂教師在理實一體化的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將情感與技巧相結合的學科。特別是針對學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來說,他們今后教學的對象是學齡前兒童,這些理解能力還不夠強的孩子對于音樂最直觀的感受便來自教師。因而,教師對于音樂演奏技能的掌握和對音樂知識背景的了解都影響著學生今后對于音樂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