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振華
共同富裕關乎“國之大者”。當前,促進共同富裕已經進入實質性的推進階段,清晰呈現在實現中國夢的日程表中。助推共同富裕不僅是人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必然要求,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體現,也是發揮人大制度優勢的重要抓手。可以說,探索促進共同富裕“大場景”下的人大工作新路徑,深刻回答好“人大該怎么干、代表該干什么”,已成為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新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解決好這一主要矛盾,既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也成為新時代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設的必然努力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將其作為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之一。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黨的基本路線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推動社會主要矛盾解決的進程中,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發展理念。在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在人民廣泛的民主參與實踐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解決民生福祉問題,都體現得很充分,是真實的、具體的、一貫的。
隨著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當家作主意識愈加強烈,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期待也越來越高。一方面,為實現共同富裕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直接惠及全體人民,需要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地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保證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有效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需要具備充實的物質條件,又需要具有良好的社會氛圍,這就要求在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地方人大要立足自身定位和職能優勢,完整、準確、全面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和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正確認識和把握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作用,圍繞促進共同富裕依法履行人大各項職權,努力推動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積極助力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收入差距等壁壘藩籬,使人大工作更好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助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要論斷指明了共同富裕的努力方向和實現途徑。蘇州市吳江區歷來注重富民惠民,擁有實現共同富裕的堅實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自2018 年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蹄疾步穩,特別是全域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來,吳江區堅決扛起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探路責任,全力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堅持以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走在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最前列。吳江區十四屆黨代會一次會議提出要“打造共同富裕新樣板”的目標要求,制訂實施《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走在前列三年行動計劃》,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個方面提出實施方案,重點提出了五個方面主要目標和五大方面主要任務,初步構建起了共同富裕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努力打造生態綠色是底色、創新引領是亮色、文化底蘊是彩色、高質量發展是成色的共同富裕的吳江樣板。
該行動計劃指出,“要充分發揮新時代人大指導監督和政協參政議政的作用,完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保證人民群眾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共同富裕工作”,強調“要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人民當家作主體現到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各領域全過程”。吳江區人大常委會緊扣區委中心大局,堅持將“促進共同富裕”作為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新指向,把人大工作放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共同富裕的大局中思考和謀劃。立足縣級人大主要職能定位,秉承“抓重點、議大事、促發展、求實效”的原則,對標一體化示范區建設要求,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聚焦共同富裕主題,通過“方法疊加+內容疊加+力量疊加”,有效提高了人大助推共同富裕的深度、廣度、力度,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良好開局、穩健起步。
聚焦就業創業,助力經濟高質運行。面對疫情沖擊和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開放再出發的重大機遇,區人大常委會適時通過常委會聽取全區促進就業工作情況報告、主任會議聽取全區創新創業工作情況報告的形式,針對就業和創業工作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系列監督。同時,輔以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考察和座談的形式,共聽取了15個部門和區鎮的情況匯報,形成《新發展理念引領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關于吳江區促進就業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為全區中心工作建言獻策。此次專題系列監督,緊扣奪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的關鍵節點,緊貼全區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中心大局,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創業問題,系統性促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改善,為企業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添加了動力“助推劑”。
聚焦社保醫保,推動民生普惠優質。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急難愁盼”問題的關切。2021年,區人大常委會選定社保、醫保兩大課題,共同探討其中的難點問題與解決對策。針對社保問題,開展社會保險法執法檢查,專題聽取區政府關于全區社保基金管理運行情況報告;針對醫保問題,主任會議專題聽取關于全區醫療保障基金管理運行情況的報告,并圍繞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醫保政策一體化進程開展調研、撰寫報告。通過對社保、醫保兩件民生實事進行持續監督,進一步摸清當前政策落實情況以及存在困難,督促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后續工作給出明確時間表,有力推動了“看病難、看病貴”,異地就醫,重點人群醫養康護等難題的破解,助力全區社保和醫保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聚焦法治公正,推進全面依法治區。著眼于用法治力量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公平正義底線,區人大常委會分別專題聽取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在內的政法系統關于依法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督促公檢法以“一盤棋”的思想不斷完善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一體化格局,加大對侵害民營企業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維護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做民營企業的“貼心人”,有力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著眼于用營商環境的優化打造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按照蘇州市人大統一部署,深入開展“代表評營商,助力最舒心”專項工作,并開展“營商環境調研月”系列活動,組織5個調研組,由常委會領導帶隊前往全區各鎮、街道開展調研,收集各方意見建議44 條,并形成專題報告交區委、區政府,專項工作獲全區改革創新獎,有效促進全區民營經濟再攀新高峰。
聚焦治水護水,厚植生態綠色基底。專題聽取河長制工作報告,對全區太湖圍網拆除工作和水源地保護情況進行視察,通過“視察+專題詢問”的方式進一步就污水治理等問題進行監督問詢,推動政府持續保持全面整治態勢。對《水污染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蘇州市河道管理條例》和《節約用水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執法檢查,督促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完善水治理體系,解決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生態安全。在將全區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列為政府每年向人大常委會報告的固定事項基礎上,又將突出環境問題整治整改落實情況的報告列為人大常委會審議固定議題,全力督查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環境問題的解決情況,確保重點突出問題在規定時限內全面整改到位。按照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人大常委會合作框架協議,圍繞“一河三湖”水環境質量狀況開展三地人大協同視察調研,共同繪就示范區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促進共同富裕本質是一場社會變革,動力在于深化改革。以吳江為例,建設一體化示范區、打造共同富裕新樣板,都沒有可供借鑒的范例,必須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通過靶向精準、攻堅有力的制度創新,著力破除制約社會公平、發展共享、城鄉協同等體制機制障礙,努力實現群體共富、城鄉共富、區域共富、物質精神共富。
共同富裕是一個全局性、系統性概念,涉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從吳江區人大的主要職能來說,促進共同富裕可以說是一次人大監督的“大會戰”,需要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共同努力,探索構建“大監督”體系,形成綜合集成、環環相扣的監督鏈條,才能充分發揮人大助推共同富裕的作用。
步入新時代、走好共富路,對于地方人大而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聚焦共同富裕,聚力履職擔當,自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一步做實立法和監督工作、做深決定和任免工作、做優人大代表工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打好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的“大組合拳”,逐年逐項開展好人大相關工作,持續系統地助推共同富裕。
以完善法規體系助推共同富裕。當前,對于共同富裕的頂層設計主要表現為各種決策部署和政策規劃。由于法律在調整社會關系、分配社會利益、規范社會行為、配置權利義務責任等方面更具有規范性、強制性和權威性,因此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要善于通過法定程序及時把黨關于共同富裕的政策主張轉化為法規制度,用良法善治保障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要根據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的原則,貫徹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的要求,對照共同富裕的新目標、新任務,對直接或間接關涉人民福祉、人民權益、人民共同富裕的法規進行全面梳理,依法及時開展立改廢釋工作,更好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法規依據。要加強共同富裕重點領域立法,進一步健全完善教育、醫療、養老、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的法規制度,牢牢守住共同富裕的底線標準。要強化共同富裕法規制度的系統設計和集成供給,推進人大協商、立法協商,把共同富裕的各項要求全面納入法治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用法治方式引領、推動和保障共同富裕充分實現。
以強化監督問效助推共同富裕。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監督重點,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創新監督工作方式方法,圍繞“盯住法、管好錢、把牢圖”等關鍵領域和環節,全力助推共同富裕重大舉措和指標體系落地落實。要圍繞地方黨委中心工作,踩準節點、踏準節拍,統籌謀劃好五年監督規劃和年度監督計劃,抓住共同富裕建設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目標任務,開展持續監督、跟蹤監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要突出共同富裕制度創設、工作推進和指標落實,進一步找準人大履職的著力點、結合點,用實用好法定監督手段,推動法律法規有效執行和目標任務落地見效。要聚焦區域共富、城鄉共富、群體共富、物質精神共富、協作地區共富等目標,關注城鄉一體化、鄉村振興發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建設文明和諧美麗家園等重點,積極組織開展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專題調研、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工作評議等監督活動,加強法定監督方式的系統集成,打好人大監督“組合拳”,助力解決共同富裕建設中的短板和弱項。
以依法討論決定助推共同富裕。圍繞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和任務,立足人大助推共同富裕的定位和作用,從本地區實際出發,認真研究謀劃人大行使決定權的思路和措施。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正確把握和處理好“系統推進”與“重點突破”、“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傳承發揚”與“大膽創新”之間的關系,找準人大助推之舉、拿出人大助力之策。聚焦影響制約共同富裕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組建工作專班,廣泛深入調研,及時起草和審議通過相關決議決定,組織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充分發揮人大依法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職能優勢,將黨委決策部署及時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持續抓好決議決定實施情況的跟蹤督查,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厚實的民意支撐和有力的措施保障。
以發揮代表作用助推共同富裕。人大代表是各行各業的先進分子和帶頭人,在促進共同富裕上承擔著重大責任、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加強政治引領,支持代表立足本職工作,積極發揮代表作用,在促進共同富裕中不斷立新功。廣泛邀請、深度推進相關專業和領域代表參與共同富裕方面的立法、監督等工作,定期組織代表問政會等活動,推動政府及職能部門有效履行法定職責,合力構筑共同富裕建設的法治保障。迭代升級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載體和機制,以促進共同富裕為主題深化和拓展“代表主題行”等活動,廣泛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愿,組織代表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抓好議案建議辦理落實,充分展現人大代表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擔當作為。
以健全評價體系助推共同富裕。圍繞完善共同富裕評價指標體系等扎實開展調查研究,積極開展各類主題走訪活動,廣泛聽取人民呼聲,征集群眾意見建議,以條目式、清單化形式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及時反饋給黨委政府。積極發揮人大資源優勢,善于借助第三方智庫等助力探索構建共同富裕的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為共同富裕體制機制創新釋放更大的制度空間。堅持問題導向,促進政府及相關部門制訂可實施、可操作、可持續的項目清單,推動共同富裕建設按照評價體系有效貫徹落實。擴大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把公眾意見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相關決策的重要參考,作為執行、監督落實的重要標準,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共同富裕這個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在現代化建設中充分彰顯,讓人民群眾更加真實可感。
注釋:
[1]王萍等:《江蘇人大新成果:繪就履職藍圖 提供法治保障》,載《中國人大》2021年第14期。
[2]王萍、宮宜希、馮添:《透視全國首個省級人大五年工作規劃》,載《浙江人大》2021年第8期。
[3]孫賢龍:《把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貫穿于重大決策全過程的實踐與思考——以審查批準湖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為例》,載《人大研究》2021年第10期。
[4]王林:《江蘇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的編制與概要》,載《新華日報》202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