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久磊 郭露萍 _ 北京市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心小學
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是根據國家統一要求列入地方課程實施的重要專項教育,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學校以民族團結教育為特色,在辦學實踐與研究中形成了以“五個滲透”為內容的民族團結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辦出了山鄉滿族小學的特色。
學校通過使用《民族知識知多少》《民族優秀人物故事傳說》等校本教材,讓學生全方位地了解各個民族,并自編《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系列校本教材(包含滿族文化、滿族藝術、滿族體育、滿族剪紙、滿鄉風情等內容),創造性地實施課程內容。
學校努力抓好民族團結教育與民族傳統節日、民族體育、民族藝術之間的結合,定期召開主題班會,辦好“民族團結大家庭”墻報,并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學唱一首民族歌曲、學跳一支民族舞蹈、畫一幅民族風情畫、講一個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做一件民族工藝品等活動。通過舉辦民族藝術節、民族體育節,充分發揮文體活動的德育載體功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營造民族團結教育氛圍。制作了以“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文化長城”,將56個民族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給師生;在門牌設計中突出民族元素,形成民族團結教育門牌文化;在教室中制作以滿族飲食、滿族服飾、滿族體育、滿族節日、滿族禮儀、滿族藝術為主題的文化墻;在操場圍墻上繪制民族體育項目;樓道用師生的滿族剪紙作品進行裝飾。這樣的校園文化設計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民族文化氛圍。
學校深入開展以民族體育、民族藝術為主的課外活動。開設了珍珠球、角球、蹴球、二魁摔跤、舞龍、舞獅、二胡、葫蘆絲、河北梆子、滿族剪紙等多個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民族體藝項目,學校師生多次在北京市民族體育運動會比賽中獲獎。
民族團結教育是一項覆蓋面較廣的工作,學校積極與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懷柔區滿族風情節,走進喇叭溝門滿族民族博物館、原始森林等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