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蘋,伍紅菊
(青海大學,青海 西寧 810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政府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提出的重要戰略,關系到我國在新時期內是否能取得重大建設成果,也是對以前關于“三農”工作內容的有效補充與完善。鄉村振興戰略主要包含5 方面內容,即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宜居;包含了5 個振興,即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其中鄉村產業振興尤其重要。做好鄉村振興不僅是為了切實履行黨和政府的相關政策,也是為人民負責。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是爭取早日實現全面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舉措,需要繼續深入并長期堅持。
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為農村地區推進鄉村振興、優化升級農村產業以及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是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服務業中的重要部分,在發展鄉村經濟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發展鄉村旅游在提供就業機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一方面,在發展鄉村旅游時需要大量從業人員參與其中,可以帶動部分剩余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增加就業機會與收入;另一方面,大量游客來到景區,必然會在當地消費,將當地資源轉化為經濟收入,從而增加當地居民(個體)收入。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工具、交通線路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在完善當地基礎設施時,可帶動當地居民就業,有利于提高當地居民收入。可見,發展鄉村旅游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1]。
南充市作為四川省東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文化歷史底蘊,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有著較大優勢。鄉村的秀麗風景加上歷史文化底蘊,南充市的鄉村旅游本應發展較好,但實際上南充市的鄉村旅游發展情況欠佳,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發展規劃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人才不足等,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并解決南充市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南充市鄉村旅游良好發展[2]。
南充市地處四川省東北部,是四川省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主要包括嘉陵區、高坪區、順慶區、儀隴縣、南部縣、西充縣、蓬安縣、閬中市等縣級行政區域。由于南充市歷史上發展蜀繡、絲綢,又被叫作綢都。南充市擁有以三國歷史文化為主的眾多文化歷史傳承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風景秀麗、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的城市,區域內的著名景區有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閬中古城、三軍總司令朱德元帥故居、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故居等景區。
南充市政府積極開展鄉村旅游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經濟發展迅速且獲得了省內以及全國眾多榮譽。發展鄉村旅游極大地促進了南充市的經濟發展,對南充市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堅持發展鄉村旅游不僅是在貫徹落實黨的鄉村振興戰略,而且能帶動人民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3]。
南充市鄉村旅游呈現“粗放型產品多,精細化產品少”的產品結構,開發程度較低,產品缺乏創新性,發展動力不足。南充市現有的有機農業普遍存在企業實力不足、投資能力不高、對鄉村旅游發展認識不足的問題,造成南充市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產品開發程度不夠與開發層次較低。
南充市鄉村旅游開發的旅游項目以農業景觀觀光、果實采摘、生產體驗(挖地、耕作)、農家樂餐飲為主,以鄉村民宿、休閑運動、鄉村度假、特色紀念產品為輔。但其產品結構不完善、發展不成熟,沒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產品,很難提高游客的旅游興趣,很難鞏固自身的旅游市場。與此同時,區域內資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區域內的每個鄉村旅游景點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性,主要體現在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以及鄉村旅游產品上,盲目競爭現象比較普遍。由于各個景點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相似性,為了吸引顧客,更多的是通過降低價格吸引顧客,往往會形成不利于景點長遠發展的局面,即剛開業的時候通過抓住顧客的新鮮感來吸引客源,后期客源顯著減少,簡單來說就是不具有長期穩定發展的特點,不符合長期健康發展的目標[4]。
鄉村旅游主要是結合發展農業與旅游,通過有機農業觀光、農業果實采摘等項目來發展鄉村旅游。農作物生產過程有著明顯的季節特征,農作物發芽—開花—結果季節性特征明顯,發芽、開花在春天,結果在夏天或秋天,適合游客旅游的時間期限較短,在桃花、梨花、荷花等花開時節和瓜果成熟采摘時節的游客較多,但是時間較短且較集中,景點的接待能力有限,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從而影響游客對景區的滿意程度,如若滿意程度不高,很難會有老顧客光顧,例如一些花海景點,在春季開花時游客較多,其他時節基本沒有游客。景區開發旅游產品時要做好規劃,盡可能做出景區的特色產品,吸引游客[5]。
發展鄉村旅游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需要政府投入資金并建設基礎設施,特別是提高景區檔次和擴大景區規模都需要大量資金。由于南充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區域內景點較多,大量投入建設資金較為困難,造成部分景區基礎設施不完善。現有設施急需維護,部分設施老舊,存在安全隱患,還有一些景區的停車場空間有限,停車位不足,導致接待能力低,難以吸引游客[6]。
發展鄉村旅游離不開服務,服務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景區的發展質量。因為發展時間較短,發展經驗不足,南充市部分鄉村旅游景點存在一些問題,包括食宿、衛生等問題。
一些景區內廚房簡陋,沒有充分消毒殺菌,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一些農家樂的經營者缺乏專業的經營能力和素質,缺乏合作意識,喜歡單獨發展,不愿意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單純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沒有注意到本身缺乏經營才能的問題,服務游客意識較弱,小農意識嚴重,沒有長遠發展的大局觀念,經常出現欺詐游客的現象,這些都不利于南充市鄉村旅游健康發展。
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相關人才的支持,但是在實際經營活動中,都是為了追求利益而自發進行。很少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基本上是依賴以往的經驗,而經驗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經營者的能力,缺乏深入研究鄉村旅游項目和產品,市場競爭力較低,沒有規范標準的服務,很難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造成游客的旅游滿意程度不高。沒有足夠的人才支撐,不利于南充市鄉村旅游的長期發展。
鄉村振興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實現共同富裕,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社區內的居民共同參與,讓社區居民有效參與、共同努力開發鄉村旅游項目。但是,地區利用扶貧資金開展鄉村旅游項目的過程中,很少有村民參與,大多數村民持觀望態度。主要是村民對鄉村旅游比較陌生,擔心其中的風險,還有鄉村旅游前期建設投入較多,資金回流速度較慢,短期內很難有收益,打擊了村民參與的信心與興趣。
科學有效的發展規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發展規劃質量的好壞決定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水平和質量。
在南充市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多數企業只顧自己單獨發展,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存在盲目競爭、旅游產品相似性較大的問題。在一些地方開發旅游路線和產品的過程中,有些企業不太認可政府規劃的旅游項目,依舊堅持自己的旅游開發理念,難以落實政府的相關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針對這種情況,南充市政府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保證相關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正確把握當地實際情況后,結合相關企業的發展情況與意見,合理布局南充市鄉村旅游,結合企業實際與地區特色,為各個企業設計出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減少旅游項目產品之間的相似性,讓其能個性化發展,提高當地鄉村旅游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充分利用政府主導作用,多種方式籌集發展鄉村旅游所需資金,可以通過貸款、股權投資、政策融資、信托投資等融資方式,解決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金困難問題。
整合相關惠農性專項資金發展項目,創新發展模式,通過改變經營模式,利用“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經營,提高經營管理質量。
首先,保障當地用以發展鄉村旅游項目的土地供應充足,為建設旅游設施提供土地支持,并增加旅游設施建設中所需土地,以便后期升級改造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其次,完善相關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規范當地旅游交通指示標志建設,主要是完善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景區入口等重點地區的引導標志,方便游客了解如何前往景區旅游,建設停車場,為更多開車旅游的游客提供停車便利,有利于提高他們對景區旅游的滿意程度。
再次,開展鄉村廁所革命很有必要,積極改造鄉村地區傳統旱廁,建設更加衛生的廁所,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并提高他們對景區的滿意程度。
有效的營銷體系是促進南充市鄉村旅游發展,增加鄉村旅游收入的重要保障,有效營銷需要把握好南充市鄉村旅游的目標市場,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吸引力與品牌影響力。
從游客來源市場空間分布范圍來看,客源以成都、南充、重慶等成渝經濟圈地區為主,并且旅游方式多為自駕游,旅游的主要類型是觀光旅游與農業生產體驗式旅游。
開發其他旅游類型,例如開發中小學生郊游與參與式旅游市場,結合生態農業開發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并結合不同層次消費人群的不同消費理念,針對性提出適應不同層次人群的旅游產品。需要加大市場宣傳力度,以政府相關部門為主導,發揮政府在鄉村旅游建設中的引導作用,更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細化營銷的具體策略。
通過建立鄉村旅游微信公眾號,適時更新旅游、資訊、公共服務等內容,尤其是要更新旅游路線、產品和項目以及相關優惠措施等內容,提高宣傳效果。與此同時,要精準把握旅游市場,利用多種宣傳工具,重點是利用好新媒體,推廣鄉村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
發展鄉村旅游需要結合相關科學技術等手段,積極開展“鄉村旅游+互聯網”建設工程,將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到南充市鄉村旅游行業中,加大力度建設當地標準化鄉村智慧旅游網絡。
在服務方面,發展智慧服務系統,覆蓋天氣預報、預定服務、信息搜索等內容。在支付方面,與支付寶、微信等平臺合作,培訓相關人員,提高便捷支付的能力,可以減少游客在排隊結賬上所用的時間,提高旅游體驗感。
積極開展相關政策講解工作,讓有心發展鄉村旅游項目的農戶或返鄉創業人員能夠更好地掌握政府相關政策,打消他們發展鄉村旅游的顧慮。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力度,讓當地農民知道發展鄉村旅游會給他們帶來更多收益。
通過政策引導,與商業銀行或企業合作,解決當地居民籌集資金的問題,幫助他們發展鄉村旅游,制訂優惠政策,提高其參與積極性。
加強旅游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引進、培訓等方式,發展一支致力于南充市發展鄉村旅游的專業人才隊伍,可以從南充市高校引進一些旅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才加入到旅游管理人才隊伍中,充實人才隊伍。
從人才培養來說,可與南充市的西華師范大學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結合星級酒店、社會培訓結構等發展人才培養基地,對南充市從事鄉村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開展服務技能、接待禮儀、經營管理、處理緊急問題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鄉村振興是基于鄉村建設新時期提出的新戰略,與以前建設鄉村相比,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更加注重發展的協調性、可持續性、整體性。發展鄉村旅游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更需要用長期發展的眼光看待鄉村旅游發展,要樹立長期的發展眼光,將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在發展南充市鄉村旅游時要保護好南充市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綜合研究、合理開發,從而實現南充市鄉村旅游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