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佳
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飛速發展,電商人才的需求發生轉變,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直播電商人才緊缺。自2019年教育部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以后,電子商務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呈現爆發式增長,電子商務類專業細分更加明確。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政策環境,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能力不足、職業培訓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為了解決企業人才需求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需要轉型升級,加強新專業建設、開發職業技能培訓教學資源,打造創新型教學團隊。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助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勝利,呈現出在線服務業電商快速增長、社交電商發展勢頭強勁、電商加快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跨境電商創新取得新突破、絲路電商合作取得新進展為我國的對外貿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飛速發展,跨境電商、直播電商、農村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企業對電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對電商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多樣化,而目前電商人才的儲備量和培養質量還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一)電商人才需求的轉變。隨著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的迅速發展,更多企業進入直播領域,發展直播電商相關的業務,帶動了選品、腳本策劃、助播、場控等崗位的就業。根據人社部數據,截至2021年,全國直播行業從業者已經超過1000萬,行業主播從業人數已經達到123.4萬,從業人員數量以每月8.8%的速度增長,覆蓋用戶規模達到8億以上。然而蓬勃發展的直播行業卻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據巨量引擎《2021中國短視頻和直播電商行業人才發展報告》預測,2021年至2023年,短視頻和直播電商領域從業人員缺口分別為181萬、378萬和574萬。另外,在全面鄉村振興的政策指導下,電商行業的品類發生了巨大的方向性調整,農產品電商交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長期趨勢,農村電商各項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根據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2020年的數據,全國農村電商的人才缺口高達350萬,主要缺少運營推廣、美工設計等技術類人才。在目前的農村電商人才中,人才梯隊也偏向于低學歷、低技術儲備的初級人才,農業電商實際應用場景中的需求比數據統計的情況更緊張。近年來,外貿進出口行業商業模式積極升級,跨境電商依靠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和交易鏈條短等優勢為外貿企業應對外部突發情況發揮重要作用。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1外貿行業人才形勢研究報告》,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同比增長31.1%,疫情下跨境電商運營招聘需求量較2020年同期增長190.9%。相比傳統網店運營人才,新業態電商人才的需求更加緊缺,學校如果單純培養傳統電商人才,已經不能適應電商人才需求的變化。(二)“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了緩解電商人才的就業壓力、提升高職院校的就業質量,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經過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相關的證書種類增長迅速,證書細分領域越來越多,由傳統電商向新業態電商向轉變。到2022年初,電子商務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已經包括“社交電商運營”、“跨境電商多平臺運營”、“移動互聯網運營”直播電商”“新媒體營銷”等十多個種類。各職業院校根據各自所在區域人才需求狀況和專業培養目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X證書,也鼓勵學生綜合考慮所學專業、個人能力興趣、未來就業意向等因素積極考取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于學生而言,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能夠提高自身的知識技能儲備和就業競爭力,擁有更廣闊的就業前景。然而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種類不斷增加的形勢下,學生如果職業目標和規劃不明確,就會出現盲目考證的現象。(三)專業目錄的調整。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為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對職業院校優化專業設置、推動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提出了更高和更具體的要求。教育部從2020年開始新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的研制,歷經10個月,于2021年3月19日印發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對電子商務類專業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新目錄保留了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商兩個專業,保留專業符合產業人才需求,職業成熟穩定,就業面向明確,新增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三個專業,新增專業面向“十四五”時期新業態、新技術、新職業等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根據產業轉型升級,將網絡營銷專業更名為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專業目錄是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性教學指導文件,專業目錄的變化要求職業院校重新審視自己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建設能力不足。電子商務專業是教育部最早開設的電子商務類專業,職業成熟穩定,就業面向明確,所以全國很多職業院校都開設了該專業,2020年經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高職專業設置數據顯示,全國有1109所高職院校均開設了此專業,而農村電商、跨境電商、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等專業由于是近幾年才新設的專業,所以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還不多。“職教20條”規定高職院校依照相關規定要求自主設置和調整高職專業,自主論證設置專業方向。自主設置和調整專業設置一方面給學校很大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給學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新專業的開設需要學校具備一定的教學設備和師資隊伍,通過行業調研、企業調研、高校調研等一系列的程序進行可行性論證,然后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文件。部分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學校,即使了解電商人才需求的變化、專業目錄的變化,也沒有開設電子商務類新專業的條件。(二)職業培訓能力不足。書證融通的主要問題在于課程設置與教學實施,電子商務的專業課程并未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完全融入和銜接。早期電商類X證書種類不多的情況下,書證融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X證書考核的技能點和知識點分散在多門課程中,而課程開設在不同學期,或者有些課程學校還沒有開設,那么學生在面臨考核時無法完整地、綜合地運用相關知識。目前的對策是將一個證書的知識點進行分解,找出對應的課程,采取課內補休與課外階段性強化相結合的方式。然而隨著電子商務類專業的細分和職業技能證書的多樣化,專業和證書的交叉領域越來越復雜,一個專業的學生可以考多個證書,一個班里的學生考的證書可以各不相同,學生考證的多樣性和盲目性給課程設置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大部分高職院校將學歷教育作為教學主體,三年學習生涯包括公共課、專業課、專業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等諸多課程或環節,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又多,很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關的知識點找不到對應的課程。如果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想考取直播電商的證書,而學校沒有開設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那么證書知識點對應的很多課程學校可能都沒有開設,那么學生就只能自學考證。學生自學考證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學生自學能力不足、缺少學習指導和教學資源。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是與課程體系相匹配的,沒有針對職業技能證書的需要進行調整,學校專任教師由于只接受了部分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或只參與了線上培訓,對學生考多個證書并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
(一)加強新專業建設。為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滿足市場人才需要,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建設新專業,培養更多新業態的電商人才。高職院校應以“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契機,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走訪行業企業調研,與行業專家深入交流,從企業獲取對電商專業人才崗位的最新要求,明確新專業的開設方向,同時提升電商專業老師的實踐能力,創造開設新專業的師資和教學設施條件。再結合國家職業標準和相關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內容,全面梳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將X證書的獲取與人才培養計劃、專業課程、畢業設計等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二)開發職業技能培訓教學資源。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應該根據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要求,結合學校專業特點和學生能力情況,與當地其他學校和校企合作企業聯合,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學生在課外可以在線學習技能證書培訓的教學資源,學校老師也可以在線提供指導,為學生獲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供幫助。(三)打造創新型教學團隊。為加強學校“1+X證書”的培訓能力,學校應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參與“1+X證書”各類線上線下師資培訓,考取專業相關的各種證書。大力支持專業教師進入企業實踐,了解實際崗位任務和工作內容,豐富企業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根據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1+X證書”指導方案,聘請企業專家加入兼職教師隊伍,打造一支職業技能培訓方向的創新型教學團隊,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研究“1+X證書”的教學實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