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文璽
本文通過將物資供應管理過程分事前預判、事中把控、事后監督三個階段,針對如何由經濟采購向價值采購轉變,充分發揮計劃提報、采購、倉儲、配送等作用,樹立科學管理、合理采購的理念,優化全流程管理方案,將物資供應全過程實行分階段管控,全面提升華北油氣分公司物資供應管理能力,使得物資綜合管理在油田企業中達到較高水平。
物資供應在華北油氣分公司油氣勘探開發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在陜西、內蒙古、甘肅等地的油氣田生產建設和運營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目前物資采購供應管理存在一定缺陷,急需要一套體系完善、制度規范的物資供應管理流程作為有效保障,才能掌握好龐大的資金流量,確保油氣田生產建設高效運行。
一是轉變物資管理思想,由經濟采購向價值采購轉變,樹立科學管理、合理采購、物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想。二是將整個物資供應管理過程分為事前預判、事中把控、事后監督三個階段。三是具體優化設計高效的管理方案,對采購管理按階段進行細分,做到分段管控。形成具有華北油氣分公司特色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建立安全便捷、功能完備的綜合物流管理體系。
2.1 事前預判。針對華北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中所需不同材料的特性,剖析外部環境和內部需求的特點,將管理重心前移,將目前的操作型采購向策略性采購轉化[1-2]。針對不同材料屬性建立差異化的采購策略模型,如通過對同類產品的綜合分析或投入產出的對比,針對設備、機電等使用周期較長的產品,加強對總成本構成因素的研究,綜合考量生產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折舊消耗,達到供應總成本最低的目的;通過廣泛的加工分析、原料市場跟蹤等方式,針對采購金額大、材料復雜、專用性強的材料,進行不同種類、定量、定性的采購費用構成分析[3]。并加強價格構成分析成果與中石化內部兄弟單位的交流,減少重復無效勞動,實現信息共享,嚴格做到主要材料成本構成心中有數,使控制材料價格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2.2 事中把控。事中把控主要有三個階段:一是需求方案及報批階段。需求計劃由生產單位提出并上報,需求計劃經物資供應中心審核后平衡庫存,形成采購方案。本階段的重點是合理確定采購周期、嚴控非標準采購,同時加強需求計劃提報的及時性、準確性和規范性。二是合同簽約履行階段。優選供貨商,按合同組織招標、簽訂采購合同、接收貨物。對供貨商進行科學篩選,在招投標、合同簽訂等環節嚴格把關,對合同文本進行科學約定,對合同審批過程嚴格把關,切實履行合同。三是物資發放和結算階段。根據物資種類和需求方向,對物資進行分類驗收、入庫、配送和結算,嚴抓物資質量、進度控制和后勤保障,確保物資質量安全和資金安全。在全過程管理中,對計劃、采購、過程控制、價格質量管理等部門的職能定位進行了調整,按照采購業務流程分段控制的原則,明確劃分了責權。除了需求計劃的制定外,計劃部門還負責監督采購部門的業務操作,采購部門對計劃部門制定的需求計劃、供應商推薦方案需提出意見并組織合同簽訂,從項目立項、合同簽訂履行到付款結算,全程都有專門的過程控制部門負責把控和管理。合同執行及到貨后的質量問題均由質量管理部門對相關部門開展監督管理。
2.3 事后監督。一是對物資消耗建立動態跟蹤管理機制。針對物資特點和物資管理的實際需要,入庫后加強物資動態管理。根據物資品種、使用方向、消耗規律等特點對物資全生命周期開展單一跟蹤、總量跟蹤和成套設備拆分跟蹤等多種形式的動態跟蹤管理。二是加強使用單位的基層物資管理責任。嚴格物資接收、發放、儲存管理,強化領用審批管理,杜絕借料、代領、代用現象的發生。制定物資使用情況檢查計劃,開展生產、領用、消耗等情況的檢查與抽查。加強基層單位橫向、縱向對照分析,建立需求計劃、儲備管理等考核指標,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三是完善廢舊物資回收制度。在公司降本增效工作中,修舊利廢是減少支出、降低成本,提高設備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效益提升的重要舉措之一。公司根據生產建設特點和現場設備實際情況,按照厲行節約、效益優先的原則,完善修舊利廢管理工作。在經營過程成本核算中,專門制定了相應流程,對廢舊管材、井口等物資進行回收、修復、再利用。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建立材料回收管理和成本核算全套體系
物資供應全流程管理方案的推廣應用,有望在提高華北油氣分公司物資采購供應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也將為其他油田物資供應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物資供應全流程的管理方案在實際工作開展中,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跟蹤,不斷完善具體的管理方法,以確保物資供應工作低成本、高效率地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