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雯月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融媒體電商直播制作中心的對策,以期能夠滿足融媒體時代下電商直播行業的需求,為電商直播行業培育應用型人才。本文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分析可知,應從建立自媒體運營中心、采用校企合作直播形式、提高學生的直播水平等方面入手,來提升融媒體電商直播制作中心校企共建的有效性。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已經成了電商行業的重點發展渠道,而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對我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基地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充分發揮產教融合的重要作用,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從而培育滿足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已經成了當前國內外相關人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三點相應的對策,這對于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定位。與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學科非常多,最突出的是計算機專業。由于這些學科之間所存在的交叉性知識,使電子商務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缺乏明確的定位,難以抓住人才培養的目標。很多職業院校在開展實踐實訓課時,往往沒有與企業的實際生產作業進行掛鉤,導致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很難應用到企業實際工作中,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1.2 缺乏“雙師型”師資團隊。現階段,職業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很多任課教師都不具備豐富的電商實踐經驗,有些教師在畢業后即進校任教;還有些教師是從計算機專業或者管理專業調任過來的。因此,“雙師型”師資力量的缺失,導致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水平很難保證。
1.3 校企合作難以真正貫徹落實有些高校在開展電商實踐教學活動時,往往采用的是虛擬技術,利用相關軟件來完成實踐操作。但近些年來,電子商務行業的營銷模式正在不斷更新,所涉及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虛擬教學平臺中的技術已經難以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導致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弱化,缺乏足夠的職業素養,從而很難適應真實的職業崗位。此外,一些企業在安排學生頂崗實習時,也沒有將學校的知識結構與人才培養目標有機融入工作內容中,而是將重點放在了自身的生產經營上,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意義,從而導致校企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化,難以真正的貫徹落實。
首先,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崗位技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將在校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應用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有利于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其次,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不再停留于表面化,而是隨著合作項目的深入,不僅使學生的綜合能力隨之增長,也會使電商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隨之提升。在電商直播制作中心中,教師能夠與企業的精英技術人員進行深入溝通,從而汲取先進的專業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專業實踐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企業人員在教師的影響下,也能夠重視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使雙師優勢得以互補,有助于構建“雙師型”師資團隊。最后,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能夠加強校企雙方的緊密合作,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可靠保障,還可以提高校方的核心競爭力與社會影響力,有助于高校的招生宣傳。而企業通過與高校的合作,不僅能夠增加自身的業務量,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而且也為企業日后招聘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學生通過在電商直播制作中心的鍛煉,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還能夠豐富自身的職業經驗,同時有助于就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由此可見,產教融合模式可促進三方共贏,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3.1 建立自媒體運營中心。在校企共建的融媒體電商直播制作中心建立自媒體運營中心,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企業真實辦公環境。在自媒體運營中心,學生能夠對微信公眾號、微博、百度、今日頭條運營等進行全面了解,從中熟悉先進的運營技巧。通過建立自媒體運營中心,實現課程教學內容與文案智能創作分析系統的有機結合,開展有效的融媒體實戰教學。融媒體實戰教學包括理論講授、示范操作、模擬演練、科學評價等環節,使學生能夠掌握融媒體的常規操作方式、變現途徑、編輯方法、創作模式、運營手段等,使學生對融媒體有了全面認識。此外,學生還可以在融媒體運營實戰項目中,積累自媒體運營經驗,逐漸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企業的新媒體運營訂單項目也可以引入到自媒體運營中心,學生通過競爭方式,爭取與企業導師共同參與項目的機會,項目完成后,根據表現獲得一定的利潤。
3.2 采用校企合作直播形式。隨著融媒體的深入發展,很多涉及電商直播的企業都存在技術型人才缺口,而一些高職院校由于受傳統教育所限制,尚未開設有關電商直播的課程。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則可彌補這一短板。首先,高職院校應增設電商直播的相關課程,并聘請企業精英來校輔助電商直播教學。課程內容以鏡頭表現力、視頻編輯、視頻處理等為主。其次,電商直播制作中心直播間的建立可參考企業實際直播間的標準,如根據相關標準進行產品陳列、道具展示應遵循一定的規范、直播間內保持衛生,做到干凈整潔等。最后,校企共建電商直播制作中心應進行規范化管理。具體可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應對直播間的環境進行有效維護,關于直播前的準備階段、直播中的進行階段以及直播結束后的整理階段,直播間應建立明確的管理制度。同時,引進合理的獎懲機制,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校方與企業應對其予以獎賞鼓勵;對于違反制度的學生,應對其進行適當的處罰。這種管理制度也與大部分企業的實際管理機制較為一致,有助于學生盡快適應職場規則。第二,應對直播流程予以規范。如在開播前,學生應自覺完成妝容準備,提前做好電商話術練習,對主播宣導流程進行預演。第三,應做好直播結束后的運營工作,如,直播廣告應如何選擇投放渠道、如何策劃直播活動方案、如何對直播活動進行有效復盤等。第四,校方與企業應針對學生的直播行為加強監管。如學生在直播過程中有不當承諾、違反平臺規定、侵犯他人權益等行為,應對其予以處罰。無論是校方還是企業,都應加強對學生直播行為的監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3 提高學生的直播水平。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了電商直播行業中,而看似比較簡單、門檻較低的直播,確是一項具有較強專業性的技能,需要經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長期鍛煉,才能提升主播的專業水平。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學生應加強對企業的了解。學生應充分掌握企業的概括,如企業的技術團隊、規模、職工數量、職工的基本素養等;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如企業當前的發展速度、企業已經獲得了哪些成就等;明確企業的主營業務,如企業的產品、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產品的售后服務等;了解企業文化,如企業的發展目標、企業的運營理念、企業的服務宗旨以及企業的愿景等。學生只有對企業充分了解,才能認同企業文化,才能與企業建立相同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融入企業工作。(2)學生應充分掌握主播的基本要素。首先,直播間的營業時間、主播的昵稱、直播間的封面等;其次,直播間的背景、燈光、主播應搭配的服飾與妝容等;最后,熟練操作主播軟件、掌握直播技巧、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等。(3)學生應充分掌握直播的專業術語。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帶節奏、滲透率、坑位費、服務費等直播的專業術語,才能切實運用到電商直播中,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4)學生應了解直播的展示形式。直播的展示形式多樣化,如講段子、聊八卦、展示生活日常、展示個人才藝等,學生應挑選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直播展示,樹立自身的人設,為電商直播奠定基礎。(5)學生應掌握直播腳本的編輯方法。編輯直播腳本能夠使學生在直播過程中更具條理化,避免出現尬播現象。另外,在進行電商直播時,編寫腳本能夠幫助學生將產品描述的更加詳細與精準,從而突顯產品的特點,有助于提高電商直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通過對產教融合背景下融媒體電商直播制作中心校企共建的研究,拓寬了校企合作的領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校企共建融媒體電商直播制作中心的發展與進步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