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者 李 雪
編者按:“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是中蒙俄經濟走廊東線鐵路走廊的中國段。從“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全局看,東線鐵路走廊中國段(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已基本建設完成,但尚需繼續優化路徑,蒙古段在政策層面基本不存在原則問題,在操作層面尚需中蒙兩國加強合作。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手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時任遼寧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畢德利老師提出了遼蒙共建“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的建議,并在2021年6月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長安智庫論壇暨第二十四屆全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聯席會議》上與會分享。本刊將畢德利老師的發言以專題論形式刊發,以饗讀者。
編者:畢老師您好,請您談談遼蒙共建“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的建議。
畢德利:習近平總書記在針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問題說明時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十四五期間,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和“推進沿邊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精神,現對遼蒙共建“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將錦州市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將錦州港的功能確定為服務東北四省區及蒙古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
一是從國內物流量看錦州港的重要性。
1.“陸海通道”沿線的錫林郭勒盟。錫林郭勒盟《白音華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已得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目前,園區已有48家煤炭、電力、冶煉、金屬采選、化工等領域企業入駐,這些企業都需要依托“陸海通道”將原料和產品內、外運。其中,“白音華國際物流陸港”規劃到2022年的物流吞吐量將達到6000萬噸,到2030年物流吞吐量將達到9500萬噸。
2.“陸海通道”沿線的赤峰市。在赤峰市高新技術園區規劃的四個工業園區中,東山工業園區已引進12個項目,其中建成項目3個,在建項目6個,推進前期項目3個,所有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物流量達7500多萬噸。另外,赤峰國際陸港是首批29個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之一,目前年貨物吞吐量已突破1000萬噸。
3.與“陸海通道”密切相關的通遼市。目前,通遼市霍林郭勒市的三個電解鋁企業,每年產品外運量為128萬噸,未來3~5年預計外運量為536~756萬噸;目前,鋁后加工企業每年產品外運量為111.8萬噸,未來3~5年產品外運量將超過250萬噸。
奈曼旗工業園區的經安鎳基合金新材料項目每年物流量達到4683萬噸,其中原料物流量2278萬噸,產品物流量為2125萬噸,水泥和熟料物流量為280萬噸。
4.與“陸海通道”密切相關的阜新市。阜新市的物流量主要以煤炭輸入為主,每年輸入的1000萬噸煤炭,主要用于本地電廠供電、供暖,待大唐煤化工項目投、達產后,每年的煤炭需求量將增加2200萬噸。2020年4月,遼西大宗倉儲(阜新)有限公司與新疆天富國際經貿有限公司簽署了《聯合打造阜新市新邱區智能物聯網平臺及園區建設框架協議》。該合作項目之一是與阜新大唐煤制氣項目合作,銷售其副產品乙二醇,該項目的年銷售額為100億元人民幣。
根據以上不完全統計,未來2~3年“陸海通道”的物流量將達到2.08億噸,其中大部分都需以錦州港為主進行內外運輸。因此,錦州港應未雨綢繆做好擴能準備,錦州市和錦州港的定位和功能也應在“十四五”期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是從中蒙俄合作看錦州港的重要性。
1.錦州港是“東線鐵路走廊”最便捷的出海口。早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前,“陸海通道”和錦州港就被國際社會稱為歐亞能源通道和最便捷的出海口。以錦州港為出海口的“陸海通道”,也被蒙古國認為是其東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陸海通道”被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東線鐵路走廊”,特別是在中美遏制與反遏制的角力中,加快“陸海通道”建設,打通“東線鐵路走廊”的重要性更顯得尤為重要,推動錦州港的擴能工作,完全符合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需要。
2.錦州港可為中俄聯合開發北極資源外運服務。一方面,俄羅斯存有中蒙聯合修建“東線鐵路走廊”會分流其西伯利亞鐵路運量的顧慮;另一方面,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外貝加爾邊疆區等西伯利亞地區的州、區及共和國,又迫切要與中國開展經貿往來。為消除俄羅斯的顧慮,堅定其與中蒙合作的信心,中方學者曾建議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季克西港,修建一條直線距離1800公里,連接貝阿鐵路路騰達站的鐵路,將中俄未來聯合開發的北極資源,通過“東線鐵路走廊”從錦州港出海,打造中國、俄羅斯和蒙古國的國際多式聯運聯合體。這樣,以錦州港為龍頭的“陸海通道”,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和遠東開發戰略,與蒙古國發展之路戰略對接的最佳交通運輸物流大通道。
從目前國際形勢來看,中蒙俄聯合推進“東線鐵路走廊”和“陸海通道”建設,有利于加強與蒙古和俄羅斯的全方位合作。因此,在“十四五”期間,將錦州市上升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將錦州港功能新定位非常必要。
第二,建議以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為主導,建立“陸海通道”沿線地方政府協作聯盟,共同推進“陸海通道”建設。
“陸海通道”涉及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6個市盟,幾年來,為了推進“陸海通道”建設順利進行,錦州市與錫林郭勒盟牽頭,與“陸海通道”沿線各市盟開展了多次友好協商。各市盟一致認為,有必要以兩省區政府為主導,成立“陸海通道”沿線地方政府協作聯盟(以下簡稱:協作聯盟)。
一是建立協作聯盟的目的。
建立協作聯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地區要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立協作聯盟的意義,是加快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東北三省一區重點領域合作,推動“陸海通道”建設,努力將“陸海通道”沿線地區,打造成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及對外開放的新前沿,為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和東北振興做出貢獻。
二是協作聯盟的性質。
協作聯盟是在錦州市和錫林郭勒盟的倡議下,由阜新市、朝陽市、赤峰市和通遼市積極響應并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建立的。聯盟是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下,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及東北振興建立的工作機制,各方本著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原則開展工作。
三是協作聯盟的任務。
(1)成立協作聯盟秘書處,秘書處設在錦州市,各方可向秘書處派駐常駐或臨時代表。各方應在各自的政府部門設立工作機構,有專人負責與各方的溝通聯系工作。(2)以輪值形式,每年召開一次聯盟全體會議并形成共同遵守的決議。(3)各方所轄的工業園區在規劃、招商等方面實現對接。在共同走出去的原則下,規范競爭、友好競合,以差異化發展為目標制定和修改規劃。(4)在對蒙、俄合作交流等方面,保持政策一致。(5)在各自的范圍內,為對方轄區內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供與本轄區內企業同等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6)將各自在蒙、俄的外事渠道向各方開放,為中蒙俄經貿、跨境物流及人文往來奠定基礎。(7)為推動“陸海通道”建設,在各自轄區內為基礎設施建設單位提供政策保障和工作便利。(8)聘請專業研究機構,作為“陸海通道”沿線地方政府協作聯盟的智庫支持單位。
待協作聯盟良好運行并推進“陸海通道”建設有序進行后,適時與蒙古和俄羅斯在“東線鐵路走廊”沿線的地方政府,建立“東線鐵路走廊”建設國際協作聯盟,為打通從錦州途經蒙古和俄羅斯直至歐洲的“中蒙俄經濟走廊新通道”做全方位的保障工作。
第三,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啟動《東北陸海新通道規劃》的編制工作。
根據中發37號文件關于“推動錫林郭勒盟、赤峰、朝陽、錦州等陸海通道建設”精神,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關于東北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講話,借鑒國家發改委轉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相關內容,建議將“陸海通道”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建議國家適時啟動《東北陸海新通道規劃》的編制工作。
一是將“陸海通道”作為《規劃》的主通道。
主通道途經的城市除37號文件明確的“錫林郭勒、赤峰、朝陽、錦州”四盟市外,還應該包括現有鐵路沿線的通遼市和阜新市。主通道從中蒙邊界的珠恩噶達布其口岸經巴珠、巴新、新義、沈山、高天鐵路和從珠恩噶達布其口岸經珠珠、錫烏、赤大白和錦赤這兩條鐵路,最終從錦州港出海。
二是將錦州和錫林郭勒作為“陸海通道”重要樞紐。
充分發揮錦州和錫林郭勒作為“陸海通道”主要出海口和連接蒙古的口岸承載作用,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增強錦州港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遼西地區國際門戶港。同時,發揮盤錦、葫蘆島港對“陸海通道”的支撐作用,健全“陸海通道”對出海口功能的多元化需要。
三是將“錫、赤、朝、錦、通、阜”設為核心覆蓋區。
圍繞“陸海通道”主通道完善東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在錫林郭勒、赤峰、朝陽、通遼和阜新市建設“內陸港”和物流園區,創新通道運行組織模式,提高通道整體效率和效益,支撐東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四是將內蒙東部和遼吉黑大部地區作為輻射延展區。
強化主通道與東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聯通沈陽、長春、哈爾濱等東北重要城市。結合東北地區稟賦和特點,充分發揮鐵路長距離運輸優勢,協調優化運輸組織,加強東北陸海新通道與京津冀經濟圈的銜接,提升“陸海通道”對東北和華北地區的輻射聯動作用,促進東北地區開發開放和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編者:關于遼蒙共建“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的建議,畢老師提出了三點建議:重新定位錦州市和錦州港的發展定位;建立“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沿線地方政府協作聯盟;啟動《東北陸海新通道規劃》編制工作。相信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可以推進“錫赤朝錦等陸海通道”建設,帶動遼蒙以及東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