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亮 趙林艷 姜小文 羅慧敏
從2012年開始,我國將現代學徒制試點納入了教育部年度工作要點中。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5年,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首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7年與2018年,分別公布第二批、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這表明,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全新的育人模式,在我國高職院校中的推廣從點到面,已經步入實質性推進階段。現代學徒制不僅由專業師傅為學生提供現場指導,也將學校教育融入其中,倡導企業的“參與式管理”,企業也成為現代學徒制的設計者,由校企雙方根據專業需求來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比之傳統的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解決了“兩頭熱,中間冷”的問題,提高了企業的參與積極性,為學生賦予了更多選擇權,更有助于深化工學結合,已成為高職院校培育優質人才的重要渠道[1]。
“127工程”[2]即以湖南某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工作為契機,與廣東百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格林沃德園林設計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深度產教融合,依托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園林產業園這1個平臺,打造“學生——員工身份轉換”“企業員工技能提升”的“雙螺旋”2個中心;開展“圍繞一個‘中心’、實施二項‘改革’、做到三方‘融合’、打通四條‘通道’、實現五類‘雙重’、規范六項‘制度’、制定七種‘標準’”等7個方面的工作。根據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該校以“127工程”的實施為契機,邀請合作企業一起參與人才培養目標設定,共同制定育人方案和考核體系,并深度研究現行課程內容的不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重構課程體系,開發多元化的教學資源,規范學徒制實施模式,帶領學生成長、成才,主動對接鄉村振興、美麗中國與綠色湖南的建設。
在“127工程”中,學生有著“學徒”“學生”的雙重角色,在校期間是學生,需服從學校安排,完成學校的考核與評估,進入產業園后是學徒,依法享受規定待遇,服從企業管理。因此,在實踐中,由校企合作共育,一起完成育人工作,提前簽訂合同。一是學校與企業的合同,明確雙方責任與義務;二是勞務合同,由學生與企業簽訂。在風景園林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中,學生通過現代學徒制可獲取到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幫助學生逐步熟悉企業和職業。在人才培養方案上,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體現出當地行業發展特色,吸收發達國家學徒制的實踐經驗,從育人目標、育人內容、育人方式、質量評價幾個方向來改革。根據風景園林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邀請當地行業專家共同參與制定育人方案,明確學生學徒的畢業要素與標準。
課程體系屬于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彰顯“127工程”特色的重要方面。湖南某職業技術學院以“127工程”為指導,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將職業倫理、人文素養、職業精神等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將以往的單一專業課程轉化為融通課程,依據知識技能養成規律對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并每年進行動態調整,近年實踐課占比逐年提高,達到73.73%。
第一部分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屬于“127工程”實施的基礎階段,這一時期要求學生學習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基本的專業素質,在大一第一學期與第二學期開展。本階段主要為學生提供德育課程與文化課程,專業課程有景觀植物、風景繪畫、園林藝術、園林制圖與CAD、園林景觀材料、園林構成設計等。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建立起學習自信心,逐步培育專業基本素養,為下一階段的專業學習做好準備。
第二部分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屬于風景園林設計專業的核心模塊,充分體現出“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念,要求學生完成對應的崗位訓練,在第二、三、四學期中開展。本階段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可獨立完成崗位工作,掌握各項操作的流程,由校企共同參與,將課程劃分為不同的崗位模塊,讓學生通過任務1到任務N的學習來完成模塊化學習。開設 的 課 程 包 括 手 繪 技 法、Photoshop、Sketch up、Lumion、Illustrator+Indesign、園林建筑設計與構造、園林工程施工圖設計、植物造景設計、風景園林設計等。
第三部分為專業綜合素質拓展模塊,彰顯“能力本位”理念,要求學生不僅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崗位對應的職業心理、業務知識、敬業精神、職業態度等,在第四、第五學期中開展,依托產業園、實訓室、機房、多媒體等來鍛煉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這一階段的關鍵是開發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組織各類技能競賽活動,通過現場操作、成果演示、面談、口試等方式考察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
第四部分為實訓階段,以“產學研推訓旅”為切入點,在第六學期集中安排學生參與跟崗頂崗實訓活動,通過學生在實訓環節的表現,看其是否適應崗位工作,綜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學生可得到企業師傅、學校教師的雙重指導,在該種模式下,學生對于崗位內容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在“127工程”中,教師(師傅)起著重要作用,師資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在雙導師隊伍的建設上,無論是校內導師,還是企業導師,都要求其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經驗,要求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可以在各職業崗位之間輪流切換,且導師需取得一個至少與本專業相符的職業資格證書。針對企業中部分學歷較低但技術過硬的師傅,可適當降低準入門檻與選拔標準,對于此類師傅,在后續培訓中要夯實理論和教學能力,為其提供科學指導。在制度和管理上,該校制定了對應的雙導師激勵機制,除了以合同方式明確企業師傅、校內導師的津貼、課酬之外,還將其作為崗位晉升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表現優異的企業師傅和導師予以表彰,激活校內、校外導師的工作積極性。
同時,創建園林景觀設計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生態景觀工程與設計科技創新服務團隊,要求校內外雙導師依托大師工作室和科創服務團隊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科學利用各類工作資源。針對校內導師,要重視其“職教能力”的培養;針對企業師傅,重點培育其“執教能力”。要求校內導師參與掛職鍛煉,在實踐中掌握所學技能和知識[3],對于在這一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可享受企業福利。對于企業師傅,通過流動編、校外編制的方式管理,在接受完學校的培訓且通過考核后,即可進入學校任教,享受校內導師同等的待遇水平。除此之外,為了提升教師能力,該校還采用了多種培訓方式,借助智慧職教、愛課程、超星學習通網絡平臺等渠道,指導教師線上線下授課,不斷夯實教師的知識技能儲備。雙導師也定期通過示范課、公共課、研討會、技能大賽等方式學習討論,促進“雙師型”導師隊伍的發展[4]。
在“127工程”中,高職院校、合作企業是現代學徒制實施的“雙主體”,園林產業園是實施的基站與紐帶。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嘗試采用“四種通道”“五類雙重”的人才培養架構。“四種通道”即“學歷非學歷通道”“招生招工通道”“教師師傅通道”“成長成才通道”;“五類雙重”即“雙重主體”“雙重支撐”“雙重身份”“雙重導師”“雙重本位”。“雙重主體”即“園林企業”與“職教院校”;“雙重支撐”即“景觀文化”“職教理論”;“雙重身份”即“高職學生”與“企業學徒”;“雙重導師”即“高職教師”與“企業師傅”;“雙重本位”即“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在實踐中,由學校與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建立共有的園林產業園,遵循“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共享成果、共擔風險”原則,由企業師傅將項目帶入到產業園中,指導學生參與到項目全過程中,促進理論學習、實踐活動的全程結合。在該種模式下,從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著手,由校企共同建立“項目談判、可行性分析、方案設計、景觀表現、工程設計、施工咨詢服務”的人才培育產業鏈,達成共享、共建目標。學生在入校時,就簽訂協議,進入現代學徒制班,由學校、合作企業共同負責教學,通過理論教學,發揮出職業教育的引領作用。在學生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后,即可進入產業園,體驗職業活動,由校內導師、企業師傅共同傳授知識、訓練技能,讓學生成為能文能武的優質學徒。
與傳統的育人模式相比,在“127工程”下的現代學徒制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出現了明顯差異,學生擁有“學生”“學徒”的雙重身份,可得到校內導師、企業師傅的雙重指導,學生需在完成學業的過程中完成對應的生產任務,更加側重于工作過程,在評價上,從幾個方向進行改革。
一是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在“127工程”中,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理論教學和實訓中基礎知識的講解,企業師傅則集中為學生講解對應的職業技能和素養,在評價時,引入多元主體,除了由學校導師和企業師傅之外,還可引入輔導員、班主任、學校管理者等,并推行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用人單位評價、家長評價的模式,以確保評價的精準、客觀。
二是豐富評價內容。在評價內容上,結合不同評價主體來確定,校內導師的評價內容有基本技能、基本素養、理論知識,評價權重占比30%;企業師傅評價內容主要為職業素養和職業水平,占比40%;第三方則提供整體性評價,占比為30%。
三是豐富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充分彰顯出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囊括基本指標、選擇指標和重點指標。其中,基本指標為學徒培養制度、教學運行制度、教學任務、教學組織、教學實施等;選擇指標有激勵保障、學徒評價、目標崗位涉及、學習場所時間分配等。
四是創新評價方法。在校內導師的評價上,采用口試、試卷測試、日常考察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聽課情況、基本素養、日常表現做出評價;在企業師傅的評價上,采用任務考察、日常考核、成果作品測試的方式;在第三方評價上,采用技能測試、面試等結合的方式來評價,具體根據評價主體來確定。在評價完畢后,及時向校內導師、企業師傅、學生、教育行政部門反饋評價結果,虛心接受各方意見和建議,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分析,共商解決對策。同時,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及時完善考核評價標準,督查教學完成的質量情況,保障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效果。
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是提升高職院校育人質量的有效舉措,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湖南某職業技術學院在201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后,現代學徒制下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提高企業的參與能效,創新育人方法,制定出與之相關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多個渠道的方式來提高育人質量。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在實施“四種通道”“五類雙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后,新生報到率2020年為92.59%、2021年為91.30%,就業率2020年為92.86%,2021年為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