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雄
(許昌學院 河南許昌 461000)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旅游質量和形式的提高,旅游業逐漸向縱深發展,成為許多地區的重要產業甚至支柱產業。我國的旅游業發展迅速,規模位居世界第三。河南省地處中原,歷史文化名城眾多,旅游資源豐富,早在2009年,河南省就確立了“旅游強省”的發展戰略,旅游業是促進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
河南省有著“華夏文明發源地”的稱號,中華文明在此產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量大、種類多。非物質文化資源體現了華夏文明的經典內涵,展現了中國人的思想特點、心理活動、內心情感等各個方面的特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既是對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的傳承,又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體驗;既能讓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放松心身,又能激發游客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使思想得到洗滌。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繁多且形式多樣,覆蓋地域廣闊,包括傳統技藝、民間美術、傳統醫藥、民俗、傳統體育、傳統舞蹈、傳統曲藝、戲劇、民間文學等十個方面,可供開發的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近年來,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對其進行了開發。
河南省的民俗活動和慶祝活動豐富多彩,歷史悠久,體現了中原文化的鮮明特點和生活習俗。最具影響力的當屬新鄭黃帝故里祭祖大典。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影響深遠。全球華人都是華夏炎黃子孫,每年春季,來自全球各地的華人,齊聚鄭州新鄭的黃帝故里,祭拜黃帝,緬懷祖先。自春秋戰國以來,就有黃帝祭拜的盛會,到唐朝時升格為國家性祭祀典禮。河南省也每年舉辦黃帝祭祖活動,影響深遠。
民俗文化演出是旅游和文化結合的表演形式,是旅游的一種新形式。它以當地的民俗文化和實景相結合,以文化表演的形式展現當地特有的文化活動。通過吸引游客觀看,在提升旅游景區知名度、聚集人氣的同時,也對該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了很好的保護、開發和推介作用。此類型的代表是《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和《大宋·東京夢華》。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是享有盛譽的景區戶外演出,演出地點位于鄭州登封市的嵩山,演出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因少林寺坐落于嵩山,故命名《禪宗少林·音樂大典》。該項目總投資額巨大,僅演出項目投資就達到一億元人民幣。參演人員達600余人,演出面積延綿七公里。演出地點位于少林寺所在的嵩山,表演內容以禪宗文化和武術文化為主,結合禪宗佛教音樂,將文化、自然和民俗有機結合,是一種讓游客耳目一新的藝術表演形式。
《大宋·東京夢華》是河南省的另一個民俗文化表演的知名品牌,演出地點位于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首次投資1.35億元人民幣,演出時長70分鐘,參演人員達到700余人之多。因開封歷史上曾是北宋的都城,該表演完美再現了北宋王朝國力強盛、經濟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的歷史盛世,成功地將《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的盛況通過舞臺重新展現。畫面優美、氣勢恢宏,游客觀看之后為之振奮,由衷地為中華民族輝煌的文化備感自豪。
2.3.1 品牌意識不強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介主要以個體為主,多是單打獨斗的形式,整體意識不強,沒有形成統一的對外推介主體,導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雜亂、競爭力不強、影響力較弱。這和河南省作為文化大省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極為不符。我們應加強品牌建設,著力打造和宣傳層次高、影響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3.2 開發體制不健全
目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體制尚不健全,體系也尚不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開發涉及多個部門,但各個部門因為職責與責任劃分不明確,在具體的管理和運作中存在相互推諉甚至扯皮現象。同時,也存在著多頭管理、重復管理的現象。
產業體系不健全,管理存在僵化的問題。本應由市場來決定的事務,卻由多個部門重復管理。開發管理形式較僵化,缺乏活力。開發沒有面向市場,推介和營銷的體制落后,員工的積極性受挫。
2.3.3 內涵建設滯后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資源豐富,但在開發和發展的過程中,多是粗暴式,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各自為政,集約型內涵式發展不足,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了負面品牌效應。
以開封市的汴繡為例。開封曾作為北宋的都城,古稱汴京,開封的汴繡曾聞名于世。但近年來,汴繡的發展卻令人擔憂。首先是品牌維護,因為汴繡是我國刺繡的一個種類,無法在國家工商管理局注冊“汴繡”商標,因此在開封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出售汴繡的商鋪。由于汴繡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和品牌要求,導致現在汴繡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商鋪存在以次充好、做工粗糙的現象,這嚴重損害了汴繡的形象,影響了汴繡的可持續發展。
周口市淮陽縣的泥泥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美術作品。同樣由于缺乏統一的創作和生產標準,導致淮陽出產的泥泥狗工藝和質量良莠不齊。銷售泥泥狗的商鋪比比皆是,商家也打起了價格戰,使這一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內涵,知名度不高。相關部門應統一規劃,制定行業標準,推動其可持續發展。
3.1.1 獨創性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某一地區人民獨特的生活方式或地域文化,具有唯一性與不可替代性。其表現形式或為具體的物質形式,或是民俗、藝術、體育、文學等形式,表現形式獨一無二,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開發中必須應該堅持獨創性原則。
在設計、包裝、宣傳等方面,旅游資源或旅游產品都要堅持獨立性原則,要突出與其他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別,體現當地的特色和文化。給游客帶來一種全新的、耳目一新的感覺。如許昌禹州的鈞瓷,雖然也是陶瓷的一個種類,但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特點,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陶瓷的獨特之處。再如南陽的烙畫,是在竹子、絲綢絹子、宣紙等多種物品上創作,將傳統的中國畫技藝與烙畫的手法相結合,手法創新,獨具匠心。我們在開發時應根據其獨特的性質研究專門的開發方法。
3.1.2 游客參與性原則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游客已不滿足于在旅游活動中被動地參觀游覽,而是更希望主動參與到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在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時,如果能讓游客參與其中,體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或特點,比僅僅讓游客簡單地觀賞成品將產生更大的旅游效果和影響。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經歷與游客的滿意度呈正比,是開發推介的一個重要閃光點。
以許昌的鈞瓷為例。鈞瓷是我國陶瓷藝術的完美體現和藝術結晶,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古就有鈞瓷物價值萬金之說。它獨特的窯變藝術,以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藝術特點而被世人視為珍寶。鈞瓷的發源地位于許昌市西部山區的神垕鎮。神垕古鎮作為“活著的古鎮”,形象地向八方游客展示鈞瓷的藝術魅力和精美作品。在神垕古鎮旅游的同時,可以增加鈞瓷實地制作或陶瓷制作環節,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指導游客全程參與彩瓷制作,從練泥、拉坯、印坯、利坯、刻花等過程,讓游客全程體驗。
針對兒童游客,開展陶瓷制作的親子體驗活動,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提升孩子的形象思維和藝術品位,體會到傳統的中國文化;又能增進和父母、家人的感情,是一種一舉多得的旅游形式。
3.1.3 增加投入、完善市場運作原則
目前,鑒于部分非遺傳承人數量銳減,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的危險,相關部門首先應做好頂層設計和發展規劃,從政策制定和經費保障上保護和幫扶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指導、幫助其日常維護、對外推廣和市場營銷;其次,要讓該旅游資源的開發面向市場,通過市場運作促進開放,以此為旅游活動注入活力,招募資金。通過市場化運作優化資源配置,從保護、維護和開發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再次,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宣傳。通過網絡、報刊、媒體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社會知名度,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人人關心、人人幫扶的社會氛圍。吸引更多游客參觀,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的軟文化實力,進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3.2.1 保護第一、統籌規劃、整體發展
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首要的任務是保護好。只有在保護好的前提下才能開發利用其作為旅游資源的作用。政府相關部門要堅決制止和查處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其的損害或破壞活動。對于面臨失傳或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要加大資金投入和保護力度,不得用于商業開發。
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做好頂層設計與理論認證,統籌規劃保護、開發的整體方案和具體措施。因地制宜,在充分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可制定符合河南省實際情況的地方性法規,從法律層面上保護好這些遺產。同時,認真參考國外的相關做法,學習借鑒國內其他地方在非遺保護和開發方面的成功經驗,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通盤籌劃,一物一案、有針對性地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開發工作。使該項工作科學、有序、全面地進行。
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制定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性法規,謀劃建立制度保護和政策保障融為一體的保護體系,政府投入須與個人經濟投入相結合,遺產保護須與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相結合。切實監督企業在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堅守原則,不觸碰紅線,不得以損害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價。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升非遺傳承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健全非遺傳承人的生活保障制度,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
3.2.2 樹立特色、創造精品
獨具特色、高質量的精品游已成為當今旅游業的發展方向。推進建設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研究機構,旅游示范區、民俗街、民俗村、特色公園等的建設,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一批獨具特色、質量上乘的旅游體驗區,樹立典型,提升游客的體驗度和滿意度。以許昌市的神垕古鎮開發為例。依托神垕古鎮的傳統特色,開發古鎮傳統游線路;結合中共禹郟縣委舊址,開發紅色旅游線路;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故里的優勢,重點打造鈞瓷特色精品游線路。讓游客零距離體驗鈞瓷歷史、設計、制作、開發的全過程,在游玩中感受鈞瓷的魅力,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河南省各地在挖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應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設計一批精品旅游線路,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點,生產一批特色旅游產品,推出一批當地特色餐飲小吃,建設一批高質量的文化旅游區。
具體來說,政府制定規劃和發展方案,同時加強資金投入,規范管理和監督,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統一行業入門門檻,對不符合行業標準的低質量產品堅決予以取締,不能讓有損旅游環境的行為發生。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極其重要的思想價值和經濟價值。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豐富,數量繁多。作為旅游大省的河南,應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從而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