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馬雁
(珠??萍紝W院 廣東珠海 519041)
近年來,珠海以橫琴為重要載體和平臺,積極采取舉措,在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臺,促進珠海與澳門產業多元發展。隨著珠海與澳門兩地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兩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生活深度融合。為了讓珠海在合作區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斷提高,城市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不可忽視,家庭服務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讓珠海在與澳門的對接合作中,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解決在珠海的澳門人才的后顧之憂,積極發展家庭服務業是必要之舉。
1.2.1 調研目的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老齡化社會的快速發展,家庭服務逐漸成為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需求,家庭服務業是指主要從事家庭服務活動的各種經濟單位的總稱。隨著珠海與澳門之間經濟發展的合作程度不斷加深,兩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生活深度融合,澳門居民到珠海創業、結婚、置業、生活等愈發普遍,珠海市涉澳家庭對于家庭服務的需求程度和內容也向著深度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本文以珠海市涉澳家庭為對象,包括:家庭成員都是澳門居民;家庭成員一方是澳門居民。通過問卷及訪談的方式,確定在珠海生活的涉澳家庭服務需求,包括自我發展、夫妻關系、親子教育、老人贍養等方面,解決在珠海的澳門人才的后顧之憂,助力珠海形成灣區人才聚集高地。
1.2.2 調研意義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2019年,橫琴對澳合作從產業協同走向了社會民生融合。
此外,珠澳兩地經濟合作不斷深化,人民生活深度融合,人員往來日益頻繁。據統計,2019年澳門居民往來內地出入境已達5358萬人次,人均達78次。澳門居民到珠海創業、結婚、置業、生活愈發普遍,在此背景下,了解在珠海的涉澳家庭服務需求,提高涉澳家庭幸福感,對于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促進珠海服務業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此外,切實關注涉澳家庭服務需求,提高服務品質,解決在珠海的澳門人才的后顧之憂,為形成珠?;浉郯娜瞬啪奂叩?,為珠海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為各類人才在珠海施展抱負搭建廣闊的舞臺,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1.3.1 相關概念界定
家庭需求:指的是家庭成員對于社會當中各種物質或精神方面的需求。例如,除了日常必須消費的商品和服務之外,類似組成家庭、生育兒女、子女的教育問題及長輩的養老問題都屬于家庭需求的范疇之內。家庭需求是一個家庭經濟運轉的內在動因。
按照成員進行分類,可分為個人家庭需求、共同家庭需求;按照需求的性質進行分類,可分為自然需求、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按照實現方式進行分類,則可分為直接實現的、間接實現的和不能實現的需求。本文當中的家庭需求特指從個人、夫妻、親子、三代的四個維度出發,在珠海市的家庭生活生產及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物質需求。
家庭服務業:在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將家庭服務定義為:指為居民家庭提供的各種家庭服務的活動。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姜長云在2010年進行了關于家庭服務業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討論,文中對家庭服務業的若干概念進行了梳理,將傳統家庭服務業定義提出了外延,認為家庭服務業是指主要從事家庭服務活動的各種經濟單位的總稱。
1.3.2 研究現狀
關于家庭服務需求的研究主要可分為自我發展、夫妻關系、親子教育、老人贍養、住房貸款五個方面。盛麗華,湯引娟,儲蘇平(2015)調查了上海城郊新場社區老年人養老現狀及衛生服務需求,得出了農村社區仍有部分低收入、低保障人群養老在經濟方面的問題,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不足,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不能滿足日漸增多的老人的養老需求等老人贍養的家庭服務需求[1];安衛華(2012)認為在少兒及嬰幼兒的健康成長環境日益受到社會關注的情況下,社會對親子教育的關注度及開展親子教育的必要性,將研究目標著眼于親子教育相關的家庭服務需求研究上[2];鄭丹丹,狄金華(2017)指出,夫妻感情越好的子代家庭對父系家長和母系家長的經濟支持就會越多;夫妻關系越好,妻子的家庭權力對父系代際支持的反向作用越小[3];陳佳祺(2022)從住房增值、住房貸款和住房總值三個方面對居民家庭風險金融市場進入和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進行研究。并指出,幸福感、安全感及家庭未來預期與居民家庭是否存在住房貸款、是否參與金融市場及是否參與住房增值存在著部分調節效應[4]。
綜上所述,目前研究領域對我國家庭服務需求中親子教育、老人贍養、住房貸款等方面已經做出了較系統的理論研究[5],同時,對夫妻關系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針對珠海市涉澳家庭在珠海市社會生活中的家庭服務需求現狀的研究較少,不過,以上研究內容和經驗為本次調研的展開提供了方向。
本研究以珠海市涉澳家庭在珠海市社會生活中的家庭服務需求現狀作為研究對象,擬采用文獻研究法、實地調研法、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的方式進行研究與調查,調查對象為珠海市香洲區關閘社區、北嶺社區、桂花社區、昌平社區中的500個家庭。以期確定在珠海生活的涉澳家庭服務需求,包括自我發展、夫妻關系、親子教育、老人贍養等方面,解決在珠海的澳門人才的后顧之憂,助力珠海形成灣區人才聚集高地。
2.2.1 文獻研究法
為了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務需求的情況,筆者大量閱讀國內外關于家庭服務的文獻與研究著作,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整理和分析,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經驗,結合當下珠澳兩地經濟合作不斷深化的現狀,為明確本次研究的方向、框架構建提供了相關理論支撐。
2.2.2 實地調研法
為了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務需求的情況,本文在撰寫過程中,以珠海市香洲區關閘社區和北嶺社區為中心,進行實地考察,并且搜集了大量有關于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務需求的相關資料用以統計分析,從而找到影響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務需求的原因。
2.2.3 問卷調查法
為了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務需求的情況,本文從珠海市涉澳家庭的角度出發設計調查問卷,通過紙質問卷進行線下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樣本數據,進而對量表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判斷數據的可靠性,本研究所用問卷結合了我國現階段珠海市涉澳家庭的需求和特征,以及本研究的訪談內容。
數據處理:主要檢查問卷上的數據填寫是否完整準確,以及是否存在異常值,并以此為標準,剔除不合格的問卷;錄入數據后,運用SPSS軟件查找不合邏輯或錯誤的數據,然后進行一致性檢驗,對數據進行凈化和整理工作,以保證數據的質量。
問卷信度檢驗:根據得到的初步數據對量表進行信度檢驗判斷數據的可靠性,采用Cronbach α系數來判定。本文收集到的數據的Cronbach系數α達到了0.791接近0.8的水平,說明本文收集到的數據的信度水平整體來說較好,可以接受。
問卷效度檢驗:本文運用KMO與Bartlett球形檢驗問卷的結構效度。用KMO與Bartlett球形檢驗量表中的各項能否進行因子分析,本文收集到的數據的檢驗結果為KMO=0.682,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小于0.05,說明數據信度系數良好。
2.2.4 訪談法
由于調查問卷具有隨機性,為了使所獲取的數據更加真實有效,能夠更好地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務需求的情況,本文在撰寫過程中,通過線下走訪珠海市涉澳家庭成員的形式,收集到了一部分更加真實、客觀的數據。
本文調研報告選擇調查對象為珠海市香洲區關閘社區、北嶺社區、桂花社區、昌平社區等珠海市涉澳家庭群體。調查人數500人,男性250人,女性250人,發出調查問卷500份。在回收到的調查問卷中,回收男性問卷249份,占總數的50.1%,女性問卷248份,占總數的49.89%;其中,家庭中男方是澳門人士的占總數的32.5%,女方是澳門人士的占總數的42.8%,雙方皆是澳門人士的占總人數的24.7%。
本次調研中,家庭結構屬于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組成家庭的核心家庭占總數的41.2%;家庭結構屬于由爺爺奶奶、父母和未婚子女組成家庭的主干家庭占總數的29.5%;家庭結構屬于由父母和兩對以上已婚子女及子孫組成家庭的聯合家庭占總數的16.8%;單親家庭占總數的5.8%;爺爺奶奶與子孫組成家庭的隔代家庭占總數的6.7%。與老人共同居住的涉澳家庭受訪者認為需要社區或家政企業幫忙照顧老人的家庭占總數的68.4%,其中,由于老人臥床而導致生活不便、需要日托服務的涉澳家庭占11.5%,需要家庭輔助性工作的涉澳家庭占8.6%,需要送餐服務的涉澳家庭占9.4%。大部分老人尚有余力幫助子女照看孩子,事實上,這也是部分老人來珠海定居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于親子教育方面,85.6%的涉澳家庭表示非常需要放學后的托管照顧服務;至于作業輔導,只有46.8%的家長表示一定要有,其余家長則認為自家孩子年紀尚小,對于作業輔導的需求不是很急迫;假期的托管照顧也是各核心家庭結構的涉澳家庭有所需求的服務之一,32%的涉澳家庭會選擇在假期將孩子送去日間托管機構;由于家庭經濟需要,夫妻雙方都需要上班,因此,未上幼兒園的幼兒需要臨時性托管照顧的涉澳家庭占總數的22.8%,而其余的幼兒則多數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
夫妻關系對于家庭服務需求的影響十分重要,在本次調研中,夫妻雙方工作的占總數的52%,此類家庭對于贍養老人和親子教育方面的家庭服務需求更強;夫妻雙方只有一方工作的占總數的31.6%,此類家庭普遍為女方為了照顧孩子或贍養老人選擇了居家兼職或家庭主婦;夫妻雙方均為散工的家庭在親子教育和贍養老人方面都比較有余力,但是經濟狀況相對較差,占本次調研總數的16.4%。
4.1.1 基本信息總結
本次調研以珠海市香洲區關閘社區和北嶺社區為中心,覆蓋桂花社區、昌平社區的調研涉及其中497戶涉澳家庭,由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相對于男性,來自澳門的女性選擇在珠海市定居的更多,在訪談中,受訪男性表示,在珠海市定居主要是因為工作的關系,同時,困擾他們的主要是房價問題,有受訪者調侃,珠海市的落戶補貼形同虛設,對他們的幫助不大。而由于女性在婚姻關系中承擔的購房壓力較小,因此,來自澳門的女性選擇在珠海市定居的要更多一些。此外,夫妻雙方皆為澳門人士的在本次調研中也不在少數,受訪者表示,選擇共同來珠海市是為了謀求更好的個人發展,而節假日和休息的時候,夫妻也可以一起回到澳門探親。
4.1.2 不同因素對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響
(1)不同經濟收入的家庭,對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響。整理本次的調研結果可以發現,不同經濟收入的涉澳家庭,對家庭需求會造成重要的影響。夫妻收入不超過1萬元的涉澳家庭占總數的9.5%,這部分家庭對個人發展的需求要大過其他家庭服務需求;收入在1.5萬元以下的涉澳家庭占總數的12.6%,這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主要來自住房貸款;收入在1.5萬~2萬的涉澳家庭占總數的25.8%,這部分家庭的家庭服務需求主要是子女的教育和照顧問題;收入在2萬~2.5萬元的涉澳家庭占總數的31.5%,這部分家庭妥善地處理了親子教育的家庭服務需求,對贍養老人的需求則明顯高于其他家庭服務需求;收入在2.5萬元以上的涉澳家庭占總數的20.6%,這部分家庭的家庭需求重新回歸到了個人發展方面,對于贍養老人和親子教育及住房等問題已作規劃并順利解決。
(2)不同婚姻階段的家庭,對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響。在婚姻的不同階段,涉澳家庭的家庭服務需求各有不同。整理數據發現,在結婚1~3年的涉澳家庭問卷中,對于贍養老人和親子教育等內容基本沒有需求,而對于個人發展規劃和住房貸款問題則考慮得比較多。其中,有58.9%的受訪涉澳家庭尚無子女,受訪者表示,不想太早進入三口之家,主要是因為經濟條件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擔心育兒和房貸疊加在一起會導致生活壓力過大;有27%的受訪涉澳家庭育有一孩,這其中,將孩子大部分時間交由老人照料的占總數的40.5%。而對親子教育的家庭服務有所需求的是受育兒影響,不得不退出職場的女性受訪者,她們中的67%對這種狀態感到不滿意,表示如果有可能其更希望返回職場,分擔家庭經濟負擔。
(3)不同子女數的家庭,對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響。因子女數量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家庭服務需求十分明顯。家中育有一孩的涉澳家庭是本次調研的大多數,占總數的35%,這部分家庭對于親子教育有需求的只有26%,大部分家庭選擇由母親或祖輩照顧孩子;選擇生育二胎的涉澳家庭數量則占總數的32%,這部分家庭普遍收入較高,且與老人生活在一起,主干家庭占據46%,而大部分老人尚不需要家庭服務的照料,能夠幫助子女照顧孩子,減輕了家庭負擔,也減少了部分家庭需求;尚未育有子女的涉澳家庭也不在少數,占總數的25%,對于個人發展和贍養老人的家庭服務有需求是他們的特征;育有三胎的屬于鳳毛麟角,占總數的6%,這部分家庭89%的夫妻收入大于2.5萬元,且家庭中的女性有85%在家全職照顧孩子,兼職工作,不過,親子教育仍舊是他們最大的家庭服務需求;育有三胎以上的家庭只占調研總數的2%,有親子教育需求的占其中的100%。
4.2.1 加強經濟合作,創造個人發展機會
當今社會,經濟基礎是解決家庭服務需求的根本方法之一。而城市的建設離不開人才的付出和經濟的活躍。珠海想要成為一座高質量發展示范全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特大城市,就必須大幅提升其樞紐和核心功能,提高城市綜合實力。加強經濟合作,以活躍且不斷增強的經濟發展態勢創造涉澳家庭中個人發展的機會,對于解決涉澳家庭的家庭服務需求有著重要幫助,同時,家庭服務需求的活躍也可以帶動家庭服務業的積極發展,為城市經濟注入活力。
4.2.2 增強政府重視,給予落戶優惠政策
為了促進珠海市經濟與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高珠海市涉澳家庭居民的生活品質,珠海市政府應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建立高層次專業人才序列檔案。建立高層次人才激勵措施,落實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在落戶、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切實關注涉澳家庭服務需求,提高服務品質,解決在珠海的澳門人才的后顧之憂,形成珠海粵港澳人才聚集高地,為珠海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為各類人才在珠海施展抱負搭建廣闊的舞臺。
4.2.3 開展社區服務,試點實施社區養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養老服務逐漸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的老人仍是以傳統的家庭養老形式為主。不過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推行的社區居家養老都有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效,切實解決了許多家庭因養老帶來的經濟和生活負擔,不過目前珠海市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基礎建設和機構數量尚有不足,不能滿足當下日漸增多的涉澳家庭中高齡、體弱老人的養老需求,因此,建議珠海市開展社區服務,試點實施社區養老。同時,涉澳家庭中高齡、體弱的老人對于養老醫療需求是主要的,社區指派醫師進行家庭負責制的建立和落實會給涉澳家庭中高齡、體弱的老人帶來一定的幫助。
4.2.4 增設公益托管,關注下一代的教育
目前,學生課后托管這一塊民生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對于職工家庭,小孩中午放學需要一段時間的安全看護,晚上放學的時間普遍比父母下班時間早,自己回家則面臨著教育和安全的雙重問題。因此,托管成為家庭服務中必不可少的需求,但是,校外多是一些不正規、無資質的托管,因此,增加公益性托管是幫助涉澳家庭育有子女的人群解決家庭需求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