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杰 陳蕾 吳曉虹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沈陽 110168)
該文在充分認識我國高校教育網絡化教學資源優勢及在其教學創新能力的基礎上,以球類課程為例,采用文獻檢索、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對網絡教學時代背景下,我國當前的高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建設現狀、造成該現狀的成因以及相應的發展策略進行探索。研究認為,當前我國高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全面化發展和教學成效的提升貢獻了綿薄之力。
該文采用文獻檢索法,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和龍源期刊等平臺以高校球類網課教學、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庫、高校球類網課教學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明確我國當前在高校球類課程的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師資隊伍培養、教學實施情況和教學成效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共檢索到相關論文15篇。
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國高校球類網課教學實施和網課較早資源庫建設的區域情況、地域差異,該文選取北京、西安、河南、新疆4地20所高校為北上廣片區、西北片區和東部片區高校代表,對50名教學負責人和120名一線體育教師,就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庫構建情況、現存問題和未來發展策略進行訪談。
對選取的20所高校的300名大一到大三體育選修學生,就本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構建、教學現狀、學習需求、改進策略與建議等主要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90份,有效問卷280份,有效率為96.55%。
根據文獻檢索、專家訪談結果,當前被訪談的高校負責人對網課教學資源有著清晰的認識,并給予了支持。當前被調查的全部高校已構建了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從門類分布上看,資源布局較為全面,共分為大球與小球網課教學資源,大球包含足球、籃球和排球,小球以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為代表,網課教學內容對主流球類運動均有涉及。關于制作精良度、教學內容有效性和教學資源來源的調查結果見表1。
根據表1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內容結構調查結果,當前被調查的高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建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問題:第一,在教學內容有效性上,三大球與小球網課教學資源投入比重不科學。從網課教學資源比重上看,三大球投入比重過多,小球運動投入比重過少。從教學資源結構上看,當前被調研的學校整體偏向三大球,在小球網課教學資源構建上所投入的精力、人力、物力的比重相對較低,小球類網課教學主要以競賽視頻展示、常規運動技能的教授為主,而在更新速率上,大球教學資源的更新速率較快,小球網課教學資源的更新速度明顯過慢,呈學期靜態化管理狀態,不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要求。第二,在教學內容結構上,MOOC中國網絡課程直接應用和精品課程展示占70%,教學自編內容占比僅為30%,且主要以運動技能動作展示和講解為主,理論與文字教學內容占比過低,存在教學內容設計結構不合理問題。第三,網課教學資源管理模式上,當前球類網課教學資源整體上呈學期靜態化管理模式,缺乏動態化互動管理,學生參與度低,不能有效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陣地。
表1 球類網課教學資源現狀
根據對教學資源內容結構的調查問卷結果也不難看出,當前學生群體對教學考核設計和實施過程整體滿意度不高。被調研的高校學生認為,球類網課教學資源普遍能將課堂教學和網課教學視頻、訓練視頻進行結合教學,所以在增強學生對球類運動動作的認識,特別是難點動作的運動過程、運動技巧掌握程度方面有較好的效果。
但就施教策略以及施教過程來看,尚未具有科學性設計,教學過程、網課教學資源使用過程及課后反饋等多個環節極少進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設計,缺乏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感受和參與度的關照。根據表1的調查結果,在內容精良度調查結果中,有45%的學生認為內容設計隨意性大,缺乏標準化,教師間制作水平差異大;有55%的學生認為教學設計缺乏引導與賞析指導,教學成效不高。在教學內容有效性的調查結果中,有50%的學生認為當前的網課教學資源的人文教育占比不高,教學缺乏落實;有27%的學生認為三大球占比高,小球占比低,缺乏體系化、成長化內容構建;有13%的學生認為缺乏多樣化教學手段。
考評機制對教學內容落實、教學實施和教師的教學能力成長都具有較高的約束力和激勵價值。因此,探索高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構建現狀,需要關照考評機制構建情況。為了充分反映被調查高校的球類網課教學資源構建情況,該文設計了“網課+課堂融合教學實施情況”“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實施情況”和“課下指導及競賽組織”3個最能體現網課教學成效和教學影響的考評構成要素,對20所高校的300名學生進行考評機制設計與執行問題的探索,具體結果見表2。
根據表2的統計結果不難看出,高校學生對于當前的“網課+課堂”融合教學實施情況的相應考評機制整體滿意度不高,有75%的學生認為網課教學資源與課堂教學未形成有機體,不能很好地發揮網課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作用?!罢n內外一體化”教學實施情況的滿意度也不容樂觀,滿意度僅為30%;“課下指導及競賽組織”的調查情況更不樂觀,其中具有完備的競賽或訓練機制的學生占比僅為5%,且多集中在運動天賦較高的學生群體,所以從參與度和指導惠及面來看,有95%的普通高校學生很難享受到教師的課下球類運動指導和參與競賽的機會。根據補充的專家訪談結果,被訪談的120名一線體育教師中,只有12人設計了球類課程網課教學資源與課堂教學融合評價機制進行日常教學考評,有90%的體育教師未對網課教學進行考評機制和監督機制設計。這也是導致當前網課教學資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缺乏較高的教育效果和影響學生體育運動能力拓展的重要成因。
表2 球類網課教學資源考評機制調查表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當前我國高校的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在構建和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在教學內容層面,存在教學內容結構和課堂與網課教學資源之間的內容聯系不足、拓展認識不足的問題,導致內容制作精良度、教學內容有效性和教學內容構成之間存在諸多不合理現象,不利于教學資源的廣泛應用和課內外教學一體化的拓展;二是在教學實施階段,網課教學資源不能與課堂教學形成有效的統一體,無法成為學生拓展專業知識,促進課下自主鍛煉的有效途徑;三是在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上,缺乏構建意識和構建標準,無法讓學生在課下指導及競賽組織中充分拓展自身在球類運動中的能力和素養。
造成上述三大教學問題的主要成因在于缺乏職能部門的教學規范和實施指導。隨著教育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課教學資源在拓展課堂教學時空局限,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成為當今高校教育競爭的新賽道[1-2]。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當前,我國高校的球類網課教學資源,無論從資源整合途徑、與課堂教學的融合程度,還是課內外教學的拓展實施水平上來看,都無法滿足高校學生的網課學習需要,無法充分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拓展途徑和多元化教學的有效補充價值。根據專家訪談結果可知,導致當前網課教學現狀的現實成因主要在于,學校網課教學資源的研究與教學實踐當前處于教師自主探索和自發投入階段,20所高校中,未有1所高校對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庫的構建和教學實施提供專門的財政支持和教學政策支持,所以體育教師的教學資源獲取途徑主要來自國家精品課程、MOOC中國等網絡教學資源;高校教師缺乏課改參與熱情,教師之間缺乏合作機制,造成共享意識、教學合作交流缺失,無法持續性提升高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創建能力和創新教學拓展手段;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教育途徑尚未構建,影響了教師資源的與時俱進和自主成長[3-4]。
國家政策是教育實施的根據和重要規范,因此,探索高校網課教學資源發展策略,教育職能部門必須要進行教學政策和策略實施準則規范。我國教育部于2001年6月成立了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啟動了網絡課程評價標準相關的研究項目。著手進行包含學習對象元數據、課程編列、內容包裝、測試互操作、教育資源建設、基礎教育資源元數據等教學資源類標準的構建,但發展至今未對各學科進行網課教學資源構建和教學實施規范策略。
參照美國2000年頒布的《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研究報告所提出的網絡教學質量評估7個方面的系統,將教學評估細化為24個必要核心指標項和21個非必要可選項。通過其指標細化策略不難看出,標準細化對教學實施和資源構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教師施教策略探索和教學評價標準制定具有重要的影響價值。而英國基于QAA(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所制定的各學科相應的質量標準,則為該國網課教育的廣泛實施和教學資源的合理構建提供了參照標準。
基于上述文獻檢索結果,不難看出,當前要想提升我國高校球類網課教學資源發展速率和教學成效,必須要從頂層設計上進行整體構建和規范建設。筆者認為,可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探索。
首先,教育職能部門加快構建學科網課課程資源研發小組,加快對網課課程資源構建原則、制作標準和教學實施規范的構建,提升網課教學資源的整體設計與教學實施水平。通過專門化工作小組的設置,為網課課程資源開發建設探索標準化指導原則和學科施教目標,統一網絡課程資源建設認識,為后續網課教學資源的持續開發和課程拓展提供堅實的支持。其次,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大專項策略支持和投入,為高校教師研發資源的投入和專業師資隊伍的成長提供動力支持。最后,加快探索多方教育資源合作機制,構建多元化網課教育資源成長機制和拓展能力[5-6]。
我國網課教學探索自2001啟動至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補充形式,為高校學生帶來了教學資源拓展和自主學習的可能。根據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結果可知,被訪談的高校雖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球類網課教學呈現、教學實施策略探索,但在教學成效上仍未與課堂教學形成相得益彰的教學成效,也未能充分調動學生課后自主參與球類運動學習的積極性,提出促進學生自主成長的有效途徑。因此,應充分拓展社團、校外付費機構和區域內球類運動優質網課與球類運動社會實體之間的資源共享機制,進行資源共享以及資源合作機制的探索,使多主體能夠在高校球類網課教學中充分發揮優勢,形成互補態勢,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興趣,并進行專項人才的拓展教育,盡可能實施多樣化教學,以提升網課的教育成效。
網課作為信息化、網絡化教育技術深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代產物,在教學資源建設、教育拓展和實現人才多元化成長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價值,所以我國自2006年起加快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的步伐,積極探索網課教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策略。該文對球類網課教學資源構建現狀和現存成因進行分析,探求了具有可行性和可能性的教學策略,期待能為我國高校球類運動的發展和學生球類運動素養的培養提供施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