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德 孫淑秋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湛江 524088)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作為紅色基因、革命記憶和革命精神的承載體,南路革命文化具有顯著的育人作用,應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并應用于本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讓當代青年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被其深厚的精神內涵打動,這樣既能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革命文化的弘揚者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的賡續者,又能激勵他們以時代責任為使命擔當,立志弘毅,不負韶華,讓青春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綻放光彩。
南路位于廣東西陲,是歷史上的高雷(高州、雷州)、欽廉(欽州、廉州)和兩陽(陽江、陽春)的統稱,包括茂名、電白、廉江、欽縣、合浦、靈山、防城等15 個縣市。南路革命是指發生于20 世紀20 年代,由中國共產黨早期骨干黨員和廣東省農民運動著名領袖黃學增等人在雷州半島發起的,一直延續到解放戰爭時期,席卷中越兩國、橫跨粵桂滇黔四省的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南路地區人民群眾在將近28 年血與火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以抗擊帝國主義入侵和反抗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為己任,前赴后繼,無畏犧牲,涌現出一大批為挽救民族危機和幫助人民擺脫剝削和壓迫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英豪,演繹了一個個可歌可泣、令人備受鼓舞的革命故事。他們以頑強拼搏的精神克服了革命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在艱苦奮斗中走向勝利,最終實現了革命的目標,創造了豐厚絢麗的革命文化,形成了以銳意進取、勇往直前、務實求真、赤誠為民、堅苦卓絕、矢志不渝為內涵的南路革命文化。南路革命文化是浩瀚的紅色文化寶庫中璀璨的一分子,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南路革命文化去熏染大學生,對于激勵大學生勤習知識、苦練技能、立志報國具有深遠意義。
南路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南路地區人民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先進文化,蘊含著救國救民、不畏犧牲的強大精神動力,彰顯著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的本然價值。當前,國際形勢波譎云詭、紛繁復雜,外國敵對勢力對中國的造謠抹黑從未停止,并通過各種途徑試圖搶占意識形態陣地,企圖控制青年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淡化他們的愛國情懷,弱化他們的理想信念,以對中國年輕一代造成影響,因此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亟待加強。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將南路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向大學生講述具體的南路革命事跡,以典型南路革命英雄人物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來熏染他們的感情世界,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更加明晰家國觀念,對愛國主義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迸發出心中更加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同時自覺以革命英雄人物為榜樣,以革命英雄人物所表現出的革命精神為指引,主動賡續革命先輩的精神血脈,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立志做新時代的有為青年。
為了真實了解南路革命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情況,本問卷調查以南路革命文化資源為主題,采取線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向廣東南路革命策源地湛江市范圍內的5 所高校,即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嶺南師范學院、湛江科技學院、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的在校學生發放問卷885 份,回收問卷885 份,其中有效問卷881 份,有效回收率為99.55%。在調查對象方面,男、女生的比例分別為40.45%、59.55%;在政治面貌方面,黨員(含預備黨員)、共青團員、群眾的比例分別為11.19%、75.71%、13.11%;在學歷方面,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比例分別為3.28%、85.88%、10.85%;在專業類別方面,人文社科類、理工農醫類、藝術體育類、其他學科類的比例分別為33.85%、45.83%、5.58%、11.41%。總體來說,調查樣本兼具合理性與代表性。
1.學生的了解程度較低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的主體,大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認知和了解程度,可以從側面體現出高校將南路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根據問題“您了解廣東南路革命文化資源嗎?”的調查結果顯示(圖1),只有5.88%的學生表示非常了解,16.95%的學生表示比較了解,29.38%的學生表示有點了解,37.06%的學生表示不太了解,10.73%的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從結果可以看出,有接近八成的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認知和了解程度較低,這從側面說明高校將南路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待提高,如何加強南路革命文化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認同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1 “您了解廣東南路革命文化資源嗎?”的調查結果
2.課堂的教學形式單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利用南路革命文化教育大學生的基石,南路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育人作用。根據問題“您所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上一般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和學習‘廣東南路革命文化’相關內容的?”的調查結果顯示(圖2),老師課堂講授占比為64.63%,觀看紅色主題影視作品為61.69%,同學自主分享、閱讀黨史文獻、小組研討、組織實地考察、瀏覽“廣東南路革命文化”相關網頁及其他方式的比例分別為32.77%、37.79%、33.90%、23.62%、32.20%及7.12%。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授課形式仍以傳統的老師講授和觀看紅色主題影視作品為主,課堂的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氛圍沉悶,不足以引起學生對課堂所講授的南路革命文化內容的興趣,導致南路革命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發揮的育人效果不甚理想。

圖2 “您所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上一般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和學習‘廣東南路革命文化’相關內容的?”的調查結果
3.課外實踐組織率不高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課外實踐是南路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根據問題“您所在高校有組織師生前往廣東南路革命紀念類設施開展紅色教育嗎?”的調查結果顯示(圖3),17.40%的學生表示經常組織,45.54%的學生表示偶爾組織,10.96%的學生表示沒有組織過,26.10%的學生表示不清楚。由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高校課外實踐組織的次數少,從側面可以反映出,當前高校課外實踐的組織率不高,沒有能夠很好地將南路革命文化以課外實踐的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圖3 “您所在高校有組織師生前往廣東南路革命紀念類設施開展紅色教育嗎?”的調查結果
1.對南路革命文化內涵和價值的挖掘、開發不夠全面
為了更好地弘揚南路革命文化所彰顯的革命精神、賡續南路革命先輩的精神血脈,高校必須對南路革命文化所承載的教育人、啟發人、引導人的深厚內涵與教育價值進行充分的挖掘與開發,這是高校運用南路革命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緊要工作。近年來,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于紅色文化的一系列論述,紅色文化備受各方關注而得到挖掘和利用,南路革命文化也在此背景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與開發,但當前南路革命文化內涵和價值的挖掘和開發還不盡如人意。
首先,政府部門、社會媒體機構對于南路革命文化的挖掘、開發、宣傳、利用,都是側重于政治考量,沒有綜合考慮社會效益、育人效益,對南路革命文化挖掘和利用得不夠全面,致使它的教育價值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目標也沒有實現。
其次,當前高校與學術界還沒有形成對南路革命文化全方位、深層次的研究,現有研究成果大都是從歷史的角度對南路革命文化進行簡單的介紹,缺乏對南路革命文化的歷史材料、精神內涵及價值作用的深度挖掘,發表的圖書、學術論文等理論研究成果較少,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材料,無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很好的幫助。
2.多元化價值影響大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認知
當今世界,全球化與網絡信息化的深度發展,必定帶來世界各國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交流和碰撞,形成價值多元化的局面。文化價值多元化雖然能使大學生接觸到許多新奇的事物,開闊一定的視野,但是其中夾雜的錯誤思潮卻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影響了大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正確認知。
首先,西方文化思潮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潛移默化地向大學生輸送西方的政治觀、價值觀。例如,通過鼓吹歷史虛無主義來企圖削弱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觀念,以推崇個人享樂主義來使部分大學生好逸惡勞、追求享樂,忽視南路革命文化所蘊含的艱苦奮斗的優良美德。
其次,泛娛樂節目層出不窮,影響了大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追求。大學生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沉迷于娛樂文化及其帶來的精神享受,致使他們對南路革命文化的學習動力不足。
最后,以“00 后”為主體的當代大學生自幼生活條件優渥,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艱苦,難以體會南路革命先輩的不易,以致他們淡化了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記憶。
3.高校對南路革命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
南路革命文化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對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具有無可取代的作用,對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南路革命文化是不可多得的資源。當前,部分高校雖然已經將南路革命文化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但大多浮于表面,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南路革命文化的重要性,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價值也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
一方面,高校對南路革命文化運用的認知缺乏深度。從培養和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時代責任感的維度出發,宣揚南路革命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是不可忽略的內容。當前,部分高校只是在某些重要場合或特殊紀念日才會運用到南路革命文化,將宣揚南路革命文化視為一項教育任務,教育方式固定化,缺乏系統有效的指導原則,并且固定化的教育方式會使大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降低了他們想要參與其中的熱情與激情,這樣一來,南路革命文化教育只是浮于表面,缺乏實質性進展。
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缺乏對南路革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的興趣,在課堂上沒有關注到南路革命文化的融入,忽視了對南路革命文化深厚內在精神的挖掘與闡釋,在教學時理論與史實脫節,僅通過簡單的圖文影音和集中灌輸的講授來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忽略了大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其學習興致黯然,最后不僅教學效果不理想,而且南路革命文化這一重要教育資源也沒有得到充分運用。
當前,南路革命文化在開發、研究的過程中還存在各種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與高校對南路革命文化的重視程度有限,在開發過程中沒有形成保護意識,缺乏合理有效的保護措施,以致南路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教育價值尚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掘。因此,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對南路革命文化開發、保護的主導作用,成立以南路革命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高校為主要研究力量的專門研究機構,對南路革命文化的潛在價值進行進一步的挖掘,使之成為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資源。
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現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南路革命遺址的保護,對處于危險狀態的遺址要進行及時修繕,同時要加大力度,對未被發現的革命遺址進行發掘,為南路革命文化的研究提供歷史遺存。
另一方面,各高校及其他人文社科研究單位在南路革命文化的專門研究機構的支持和協調下,應提升對南路革命文化的關注程度和研究力度,以南路革命歷史遺存和史料為起點,組織專家學者對南路革命文化精神內涵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重視并積極組織南路革命文化相關材料的課題申報,發表與南路革命文化相關的紅色題材學術論文和學術報告。以南路革命文化為主要內容編寫與之相關的紅色專著及教育讀本,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夯實關于南路革命文化科學研究的理論基礎,增強南路革命文化育人的理論支撐,并使之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學習運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幫助。
現如今,高校對南路革命文化的運用形式,主要是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課堂上口頭援引與南路革命文化有關的“只字片語”,而缺乏專門的南路革命文化紅色教材,致使南路革命文化運用得不充分,造成南路革命文化教育碎片化,因此其教育價值的有效發揮更是無從談起。立足于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貫做法,為了保證南路革命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充分運用及其教育價值的有效發揮,高校應當組織專家學者以南路革命的歷史遺存和史料為依據,以現有南路革命文化的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編寫南路革命文化專題教材,構建南路革命文化的文本教育載體。
同時,將該紅色教材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材體系之中,圍繞該教材開設以南路革命文化為主題的選修課,安排一定的學時讓大學生進行詳細的學習,使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詳盡地了解南路革命文化的發展脈絡,充分知曉南路革命文化中所涌現的英雄人物及其所發生的革命故事,從而較高程度領會南路革命文化所彰顯出的深厚精神內涵。高校編寫專門的紅色教材,開設主題選修課及安排連續性的學時,必然使得南路革命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增強,教育價值也必然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也就隨之增強。
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性并舉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參與和南路革命文化相關的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對平時講授的知識有更加切實的感受,并將領悟到的精神內涵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強化南路革命文化教育的實效性。
首先,高校應該充分利用現存的南路革命歷史遺存與南路革命紀念地,建立高校紅色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大學生前往基地,開展瞻仰及主題教育,采用現場說教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課堂講授知識的認識,提升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認同。
其次,開展以“尋找紅色基因,傳承南路革命文化”為主題的寒暑假紅色專項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大學生瞻仰南路革命遺址,尋找南路革命先輩的足跡,收集南路革命文化歷史資料,并撰寫實踐調查報告,以實踐活動的形式提升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興趣,深化對南路革命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的理解。
最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組建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南路革命文化宣講團,策劃并開展以“南路革命”為主題的宣講活動,使大學生在宣講中不斷學習南路革命文化,積極弘揚南路革命文化,傳承南路革命基因。
隨著世情、國情的變化,當代大學生的思維觀念和接受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高校應本著“因時制宜”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學習特點,結合互聯網時代出現的教育內容的碎片化、多元化現象,對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予以不斷創新,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南路革命文化,接受其熏陶,并做到心有所感、知行合一,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首先,高校要善于運用網站傳播南路革命文化,以學校官網為基礎設立“南路革命文化”專欄,以南路革命先輩的革命事跡為主要內容,定期更新,拓展大學生學習南路革命文化的渠道。
其次,高校可以利用“易班”“學習通”等網絡平臺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網絡課堂,在網絡平臺上傳圖文并茂的南路革命文化學習資料,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方便學生靈活、自主學習。
最后,高校要積極在新媒體領域開拓陣地,積極利用時下備受青少年群體青睞的新媒體平臺,例如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小紅書、B 站等,以推文、短視頻、網絡直播授課的方式向學生推送南路革命文化的有關知識,以新媒體“短、平、快”的展示模式來滿足學生對南路革命文化的學習需求。
南路革命文化是我國紅色文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兼具艱苦斗爭性和顯著時代性的特質,將南路革命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闡釋其所蘊含的深厚精神內涵和發揮其鮮明的育人價值,將有利于培養一批批理想信念堅定、勇擔時代責任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而且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興旺發達及革命先輩精神血脈的代際賡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