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曉非 高汝東
(塔里木大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當今社會,高等教育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全面培養人才的需求。 在這一背景下,知識、能力、價值塑造“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成為大學英語課程的一個重要創新點。 這種模式不僅致力于傳授語言知識,更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塑造,目的在于實現學生全方位的發展[1]。
在探討“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理論背景時,首先需關注的是近年來教育理念的重大變革。 傳統教育模式強調知識的傳授,而現代教育理念更加強調能力的培養和個體價值觀的形成[2]。 這種變革反映了社會對全面發展人才的需求,即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者,而是具備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良好價值觀的個體。 “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提出,正是在這種教育理念演變的背景下誕生的。 它應對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挑戰,如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以及缺乏對學生個人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引導。 因此,這種模式旨在通過綜合發展知識、能力和價值觀,來培養更適應現代社會的人才。
知識傳授的深化是教育過程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 這種深化不僅僅是關于信息量的增加,而是關于知識理解和應用的全面提升。 在這一模式中,知識的傳授超越了傳統的記憶和重復的范疇,轉而注重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批判性分析和創新性應用。教師在這種模式下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學生理解和探索知識的引導者和合作伙伴。 他們通過設計互動性強、思考性深的教學活動,比如案例研究、項目式學習、小組討論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思考和積極參與。 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不僅理解知識的表面意義,而且能夠掌握其背后的原理和邏輯,提高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知識傳授的深化也意味著教育內容的跨學科性。 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語言學習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文化、歷史、社會等其他學科領域相結合,從而提供了一個更為豐富和多元的學習環境。
首先,語言技能的提高仍然是大學英語課程的基礎。 這包括聽、說、讀、寫、翻譯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演講和寫作練習等來強化。 然而,在“三位一體”模式下,這些技能的培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分析相結合,鼓勵學生不僅學會使用語言,更要學會通過語言思考和表達復雜的觀點和概念。 其次,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這一模式中尤為關鍵。 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挑戰現有觀點、分析不同的論據,并形成自己的見解。 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夠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未來從事學術研究等職業發展都是極其寶貴的。 最后,“三位一體”模式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這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和自我反思。 通過項目式學習、研究任務等方式,鼓勵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從而發展成為終身學習者。
首先,價值觀塑造的目標強調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 在多元文化的語言教學環境中,學生被鼓勵去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的觀點和做法,從而拓展他們的視野,形成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這種全球視野對今天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尤其重要,能幫助學生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有效地交流和工作。 其次,通過大學英語教學,學生可以學習和討論各種社會、文化和倫理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倫理觀念和批判性思維。 這種教學不僅涉及語言技能的提升,更涵蓋了對重要社會議題的理解和分析,幫助學生形成對正義、道德和倫理的深刻理解。 最后,價值觀塑造的目標還包括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通過討論全球問題、參與社區服務和理解多元文化的差異,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并對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這種責任感的培養對學生未來成為社會的積極成員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內容的創新體現在跨學科和實際應用的結合上。 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傳統的語言學習材料被擴展到包括各種實際的、跨文化的和社會相關的主題。 例如,通過引入當前的全球事件、文化多樣性的討論和社會問題的案例研究,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語言技能的提升,而且涉及更廣泛的知識和社會意識。 教學方法的創新體現在采用更多互動性和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這包括小組合作、項目式學習、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演練和線上互動教學等。 這些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批判性思考和創新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評估方法的創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傳統的考試和書面作業被補充以更多樣化的評估形式,如同行評審、口頭報告、實踐項目和反思性日志等。
在此教育模式下,學生被鼓勵去超越傳統的記憶和重復學習模式,通過實際案例分析、項目式學習和跨學科討論等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此外,這種教育模式還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倫理觀,引導他們形成對社會問題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同時,大學英語課程通過多元文化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他們的跨文化交流技巧。 最終,全面育人的目標不僅致力于學生學術能力的提升,更著重于其作為社會成員的全面成長,包括個人品德、社交技能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這種教育理念的實施,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社會中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
在大學英語教育領域,這種教育模式通過整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不僅增強了教育內容與當代社會需求的相關性,也提高了學習過程的實際效果。 在適應性方面,這種模式允許教育內容和方法靈活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和就業形勢。 例如,在大學英語課程中,通過引入跨文化交流、全球問題討論等元素,學生能夠獲得與當前國際形勢和全球化挑戰相關的實際知識和技能。 同時,通過采用項目式學習、案例分析等互動和參與性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其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在有效性方面,“三位一體”教學模式通過提供更為全面和綜合的學習體驗,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并促進知識和技能的長期保留。 這種模式強調批判性思考和問題解決技能的培養,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 此外,通過強調價值觀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學生在個人成長和社會參與方面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這種全方位的教育方法使學生能夠更有效地準備面對未來的挑戰,無論是在職業生涯還是在個人生活中。
這種模式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應用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學生在參與課程討論、項目工作和案例研究中,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并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強調社會技能的培養,如團隊合作、溝通能力和領導力。在大學英語課程中,通過小組合作、演講和展示等活動,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鍛煉這些技能,這對他們未來在多元化和團隊導向的工作環境中的適應至關重要。 價值觀的培育也是這種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討論全球問題、文化差異和社會倫理,學生被引導并形成全球視角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方法的創新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教師被鼓勵采用更多互動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式學習、合作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翻轉課堂等。 這些方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環境中應用所學知識。 課程內容的多樣化對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至關重要。 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可以融入跨學科的元素,結合實時的全球事件、文化研究和實際案例,從而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現實世界。 這不僅增強了學習的相關性,也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 此外,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也是促進教育創新的重要途徑。 這包括數字技術的利用,如在線教學平臺、交互式軟件、模擬環境和社交媒體工具。 這些技術不僅能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還能提供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文章探討了大學英語課程中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得到了深刻的見解和有價值的結論。 這種教學模式,通過綜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為大學英語教育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方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技能,還促進了他們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和全球視野的拓展。 盡管實施這種模式還面臨著挑戰和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已經明確了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方向,為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全面發展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