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奇/文
當前二胡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需要注意一些學校二胡教學仍然存在著不足,例如教學方式不夠科學、學生實踐能力難以提高等,這會影響二胡教學的順利開展和進行,需要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現階段二胡教學存在的問題做出歸納并提出一些解決措施,以期助力二胡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胡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樂器,一直以來,二胡由于其特有的藝術特質以及廣泛的受眾群體,已經成為民族音樂文化藝術形式的一種體現和代表。二胡被納入音樂教學中,在音樂教育中設置二胡課程體現了民族文化能夠更好地融合和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認識、增強學生民族文化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在二胡教學中,教材所選取的內容往往是較為經典的二胡作品,這些作品蘊含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學生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和學習具有文化韻味的知識,能夠感受到我國多元化的民族歷史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以及人文素養。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體現民族文化的差異性,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在北方流派二胡作品教學中,教師應體現北方曲調特色并且融入北方民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而對于南方流派二胡作品,教學應融入婉約圓潤的特點,體現不同地域的特色,更好地表現音樂形式。
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西方國家文化藝術逐漸滲透到我國并且得到了大量受眾群體的關注。在教學中,西方文化藝術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對于我國學生價值觀以及思想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文化藝術不分國界,但是藝術形式可以體現民族和國家藝術形式和價值理念。
如果西方文化藝術價值觀影響到我國學生思想和行為,那么需要給予重視,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將我國民族文化滲透到教學中,應體現我國音樂文化的特色,使得學生對于本土音樂文化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二胡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滲透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學生體會和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魅力,強調二胡文化價值和民族文化精神。
在二胡教學中掌握二胡演奏的方法和技巧較為重要,但是通過對于二胡學習感受二胡文化中的民族文化情感則更加重要。所以,在二胡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向學生開展情感和內涵的表達教學,不同的樂曲體現的民族文化內涵不同,同時表現的情感也存在差別,學生在學習二胡演奏技巧時應重視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思想,通過演奏感受情感境界。
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下,學習二胡的學生逐漸增多,但是一些學生二胡演奏水平和綜合素養往往參差不齊,對于演奏技巧方面的掌握也存在差距。一些學生對于二胡理論學習不夠深入,欠缺系統性,自身學習認識不夠深刻,對于節奏的把控不夠好,體現了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差距,需要教師在二胡教學中給予重視。
教師需要給學生做好引導和指導,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對于學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一些二胡教學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整體水平有待提高,人才有所缺乏,一些民間二胡藝術家雖然演奏水平高超,但是文化水平較低而且缺乏教學經驗,難以勝任二胡教師的職責。一些教師具有教學經驗、專業水平較高,但是二胡教學積極性不高等。
當前,一些學校二胡教學開展演奏技巧方面的教學,忽視綜合素養的培養,過度強調技巧教學,忽視了傳統文化的教育。二胡藝術是一種融合了民族精神文化特質的藝術形式,不同的演奏手法技巧可以體現出不同地域的文化、歷史以及情感。例如,溫婉圓潤對應江南婉約的氣質,而揉弦則更加能夠體現北方豪爽的特點,如果不能深刻認識二胡作品的內涵等,那么盲目運用二胡技法,會使得二胡演奏失去韻味和內涵。
當前一些學校在二胡教學中采取針對性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更加依賴教師教學水平、教師經驗、學生基礎。通過分析,得知二胡教師較為缺乏且學生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高,針對性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以及滿足二胡教學的需求,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也阻礙了學生實現創新突破發展。
學習二胡具有良好扎實的基本功極其重要,例如運弓和音階學習需要扎實基本功的支持。一些學生由于沒有重視基本功的練習,所以在以后的音樂學習時就會容易出現發音不均衡等問題,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量。二胡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同時也需要堅持不懈,從而才能夠實現演奏能力水平方面的突破。但是,部分學生對于二胡學習產生錯誤認識,認為通過等級考試則是證明二胡水平的一種體現,其實二胡等級考試只是評價演奏技巧的一種形式和方式,不能真實體現演奏水平[1]。在二胡學習時如果過于急于求成,那么則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但難以提升二胡演奏水平,而且會使得學生失去體會二胡藝術的機會。
在二胡學習時,學生從基本知識學習之后逐漸進入到音符和節奏方面的學習,必要時需要教師向學生進行示范,輔助學生掌握二胡演奏技巧。但是,這種教學方式較為依賴教師,而且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難以提升,在以后的學習中可能更加依賴教師的幫助,長久下去學生在學習時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和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于學生思考能力、探索能力的提高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此外,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實踐方面的學習,主要是由于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學生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演奏能力卻較為薄弱,學生不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對于二胡的教學往往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音樂素養或者培養演奏家,應重視對于學生技能的訓練,還需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學習理論,不只是掌握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而且還應了解二胡學習相關的人文、歷史的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更加全面的二胡相關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美學素養,而這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對于二胡名曲《賽馬》的教學,教師應讓學生了解到賽馬作品創作的背景,使得學生可以聯想到草原中賽馬手豪氣萬丈的氣勢,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也能夠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關鍵在于學生能否全身心投入,產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二胡教學需要向學生做出示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學生過度依賴模仿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演奏,培養學生對于二胡調式轉變的反應能力以及對于音節轉變的反應能力,從而可以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準或者節奏,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學生在學習時也能夠敢于突破自我,敢于大膽表現。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需要學生通過自身理解而使用音符去表現,讓學生能夠積極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錯誤。學生堅持不放棄,通過不斷的練習,可以加強肌肉記憶,獲得良好的“手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胡教學靈活多樣,應優化教學程序,在結合教學程序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音樂基礎,能夠開展針對性教學,考慮到學生個體化差異而優化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以及調整教學方式方法[2]。例如,對于二胡演奏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由地進行表達,通過加入舞臺實踐課程內容而增強學生自信心;對于二胡演奏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應重視輔助學生加強基礎練習,培養學生良好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
此外,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能夠更好地啟發學生產生想象和創意,讓學生明確二胡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意識到二胡學習的重要意義,有助于提升二胡學習的效率,還應輔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進行課前預習、課上綜合學習以及課下加強鞏固記憶。
當前教師與學生應積極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學習先進的思想。二胡是我國傳統樂器,教師開展二胡教學工作需要以傳統文化作為基礎,需要具有廣闊的音樂視野。早期一些二胡教育吸收了西方音樂的思想理念,推動了二胡藝術的發展,也突破了傳統曲目和簡單演奏技巧的瓶頸以及局限,涌現出大量優秀的二胡作品。在二胡教學中,對于二胡曲目的選擇需要多樣化,應避免過于復雜,循序漸進,不但需要讓學生學習傳統曲目,而且學生還應接觸小提琴或者其他作曲家所創作的一些優秀作品,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歷史情操以及藝術素養。
對于二胡教學應順應趨勢,與時俱進,鼓勵學生經常欣賞二胡作品和鑒賞二胡作品。通過對比,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曲目。對于不同的曲目則可以使用不同的樂器進行演奏,以此更好地為學生帶來啟發,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二胡和小提琴的不同演奏方法,使得學生能夠了解到二胡與小提琴音色存在差別。學生通過借鑒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可以對比這兩種樂器演奏風格存在的差別,在揉弦和滑音方面二胡韻味更加濃厚,而且對于一些民族元素的音樂作品二胡演奏更加具有韻味。
戲曲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二胡教學應積極傳承傳統文化,國家倡導戲曲進入到教育事業中,一些藝術表演家能夠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和互動,學生能夠對于藝術家唱腔、樂器演奏等方面產生興趣。一些戲曲傳承藝術家在互聯網平臺發布一些戲曲作品、演唱技巧等而展開交流,逐漸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而戲曲的發展未來將交予年輕一代,年輕一代接觸戲曲的機會往往較少,那么需要重視傳播戲曲傳統文化,對于二胡教學應強化二胡與戲曲之間的結合。一些二胡曲目中具有戲曲風格,學生通過學習二胡作品并且探索作品戲曲,能夠實現二胡教學與戲曲演奏之間的相互滲透,為傳承傳統文化奠定基礎[3]。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之間的融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認識到二胡教學的文化價值包括強化民族文化滲透、體現東方音樂文化特點、培養學生民族文化情感。應了解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一、師資力量水平有待提高、二胡教學重心偏離、教學方式機械單一、基本功練習不扎實、學習方式較為被動。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對策,比如:確定教學目標提高綜合素質、重視教學方法調動學習積極性、探究學習內容注重循序漸進、展開多元化教學、與時俱進順應形勢,學習戲曲傳承傳統文化,進而能夠更好地提高二胡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