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博,趙偉丞
(哈爾濱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6)
高校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強化新時代大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一環,不僅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指導意義,也有助于高校為國家發展建設提供所需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蔽覀兒霌P紅色文化寶貴的內在力量和豐富的精神內涵、研究并把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納入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對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精神,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領新時代大學生建立社會主義遠大理想有著重要作用。
紅色精神象征著光明、勝利、創新、勤奮、勇敢、自力更生、艱辛斗爭、不畏流血犧牲等。“五四”運動后,紅色文化開始在我國出現。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紅色文化的發展最為顯著,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紅色文化做為革命精神和歷史積淀的結晶,更是被賦予了民族文化的“靈魂”的地位。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的階級歸屬,都有它的階級屬性。紅色文化的階級屬性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不斷斗爭與堅守中充實、飽滿紅色文化的內涵。在紅色文化的積淀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傳統和優良作風都逐漸呈現更為精髓的體現,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體現使紅色文化的民族性、歷史性、群眾性、科學性有了更為豐富的展示。因此,紅色文化成為了中華民族從彷徨、委頓、甚至是屈辱中崛起的精神脊梁。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青年時期,這是一個人成長和成熟的最重要的時期,也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重要階段。新時期大學生應該培養正確的理想信念,將祖國需求、社會期待與個人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學生可以通過理想信念教育課程以及其他活動,理解、體會和堅信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優越性,自主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去,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貢獻積極力量。我們把紅色文化教育納入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將會使二者互補、相得益彰,既發揚和繼承了紅色文化教育精神,又為廣大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了寶貴的精神養料,對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開展以及國家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都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事物的有根據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人生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因而可以說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核心內容?!比艘坏┯辛死硐耄陀辛巳松斑M的動力,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1916年,上海《新青年》第二卷第一號發表了李大釗的《青春》,其中發出了這樣的吶喊聲:“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敝袊伯a黨始終是紅色文化事業的核心領導力量,始終堅持用紅色文化教育人、啟發人和發展人。紅色文化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發揮著精神支柱的作用,與今天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和目的高度契合。當代的中國大學生,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與能力,更要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條件與國際形勢下,堅持高尚的理想信念,唯有如此,才能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舞臺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展示自身才華。
紅色文化的諸多基因中,最主要的就是共產黨員對共產主義的執著和信仰,而這信仰當中便流傳著數不勝數的紅色故事。我們在這些紅色故事中往往就能夠尋求紅色文化的最大價值,也能夠讓青年學子從中探尋紅色答案,這對新時代大學生抵制虛無主義、拜金主義、官僚主義等負面因素的誘惑侵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紅色故事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素材,新時代大學生要通過紅色文化教育實現敢擔當、講奉獻、傳薪火,將被動的教育轉化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到將理想信念學習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紅色文化是歷史的縮影,對于經歷過磨難的人民群體來說他們對紅色文化是飽含深情的,他們對紅色文化的理解是極為深刻、極為深切的,而也恰恰是這些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老一輩才最有資格來解說紅色文化的魅力。但是在新時代,大學生很難在完全和平的環境中去理解紅色文化的科學內涵,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真正讀懂紅色文化的精髓。因此,這種對紅色文化的天然情感如何以最恰當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最強大的沖擊力植入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認知,如何成為其人生關鍵的注解便成為了我們當下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亟待攻克的難題。
中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大學生對于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的認知角度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這當中涉及民族、信仰、文化等多個因素,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采取單一方式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和傳播,重要的是傳播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必須承認紅色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在某些特定時期還沒有完全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繼承和改進。紅色文化作為特定時代的產物,正逐漸被遺忘,具有豐富精神遺產的紅色文化資源逐漸被社會所忽視。
紅色文化作為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極具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礎課的教育方法和途徑單一,重理論輕實踐,忽略了理想信念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與有效性。轉型期社會文化和社會意識的沖擊與重構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大學生不了解特定時期紅色文化的具體內涵和理想信念的內涵,這種認識是模糊的,是對紅色傳統文化的盲目排斥和對紅色文化的拋棄。
紅色文化傳播的隊伍建設也是該項任務的重中之重。從當前高校構建的思政課隊伍結構來看,學校的政工干部、思政教師、輔導員應“協同作戰”,從“三全育人”立體式育人模式中尋求突破口,打通紅色文化教育的最后一道關卡。我們在這種立體式育人模式中要突出主題,將人物、事跡、歷史背景緊密結合時代需求,從大學生需要的角度發力,盡可能放大紅色教育的感染力以及推動力。
紅色文化教育要與時代需求同頻、同向。紅色理論要與紅色的時代產生共振,也只有讓紅色文化吸收時代的養分才能保證其強大的生命力。新時代的紅色基因就要與大學生的修養、文化、道德教育相結合,高校應從大學生的時代需求入手,不斷傳播、滲透,用“潤物細無聲”的“細膩感”在潛在的情感中傳遞給大學生。
一是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物質文化,將校園文化和紅色文化融合起來。在傳播紅色文化理論的同時,我們要更加重視紅色文化氛圍的建設,例如,場館建設、遺跡保護、雕塑設立、影像展播等,讓大學生在平時的校園生活中沉浸式感受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豐富多樣的大學校園活動也是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搭載平臺,在高校沉浸式的紅色文化教育中起著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是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學術氛圍,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高??梢酝ㄟ^聘請有關專家學者開展學術講座,開展紅色文化交流活動,以提高紅色文化的教育效果。我們應當將紅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學、科研、生產的各個方面,融入到育人的全過程。
三是將紅色文化融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高??梢岳酶鞣N重要的紀念日開展紀念活動、定期舉辦主題宣傳教育等活動。這類教育活動可以使大學生懂紅色文化,說得出紅色文化,切實踐行紅色文化,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堅定的信仰,獲得思想和人格的升華。
首先,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強調紅色文化資源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性。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拓展實踐教育基地和平臺,并加大對高校紅色文化實踐教育基地的投入,不斷提升實踐教育基地的紅色育人功能。高校應組織開展“三下鄉”活動、重走長征路、支教、知識宣傳、紅區調研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以紅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大學生可以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和中國的發展變化,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了解服務人民、報效國家的重要性。
其次,高校應積極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讓學生參與紅色文化傳播。近年來,各大高校不斷與紅色教育基地合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專業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因此,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除了定期組織進行參觀和學習活動外,還應將學生納入紅色文化傳播團隊,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紅色文化知識,提高知識水平。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在傳統宣傳手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加強紅色文化網站建設,創造一個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宣傳陣地。高??梢岳眯@傳統媒體加強紅色文化宣傳,在校報、???、校園宣傳窗口、電子顯示屏上設置紅色欄目,定期宣傳紅色文化,使學生汲取紅色文化精髓,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高校還可以創建紅色文化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將紅色人物、黨史故事、紅色電影、重大黨政事件融入其中,并設置一定的互動功能,以此引導學生自覺抵制網絡消極、低俗文化,促進學生的成長。同時,高??梢越I的網絡輿論宣傳團隊和管理團隊,通過推出內容精彩、形式有趣的新媒介作品,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過程中影響學生、帶動學生,進一步增強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促使新時代大學生加深對中國紅色文化的理解,激勵學生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