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裕輝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
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中央銀行才逐步放寬了利率管制權限,并開始允許市場中的各類金融機構適當上浮實施央行法定基準利率的貸款利率,從而為后續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埋下了伏筆。到了一九九九年,我國的利率政策又一次出現放松,為小微型企業的貸款利率設置了一定的上浮范圍,并于此一年后,我國也逐漸放寬了對外幣的貸款利率管理政策,由此正式拉開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在我國大范圍推行的帷幕。雖然,我國采取了改革的方式來完善我國的利率體系,對金融機構的發展有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性卻也愈來愈大,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商業銀行要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取得長遠穩定的發展成效,就應提高對于利率風險防范與管理的重視程度。
重新定價風險指的是由于重新定價與商業銀行原有的資產負債所處的時間節點不同而產生的風險,而這種時間上的差異主要集中表現為在某個時間節點的敏感性資產利率及負債利率之間所出現的差距,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重新定價缺口[1]。如若商業銀行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重新定價缺口為零,則表示該銀行無重新定價風險,但如果存在重新定價缺口,則無論是缺口大于零還是小于零,都表示商業銀行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新定價風險,通常來講,重新定價缺口的絕對值與重新定價風險呈正相關,這也就意味著即使缺口小于零也不一定比缺口大于零所面臨的風險低。
由于收益率曲線的斜率會跟隨經濟發展周期的變化而產生波動,所以,收益率曲線圖所呈現出的波動性形狀也會不斷變化,而收益率曲線風險就是從收益率曲線圖的波動變化中產生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會通過繪制曲線圖形的方式將不同類型的期權債券收益率表示出來,除了因受外部宏觀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貸款利率低于短期存款利率之外,利率在正常范圍內波動時,收益率曲線的斜率通常表現為正向,而當利率出現很大波動時,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就會從正向轉變為負向,這就表示商業銀行的利息差收益額在連續降低,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收益額為負數的情況,商業銀行存在較高的收益率曲線風險。以二〇〇六年九月三十日中國上交所固定利率國債的收益率曲線為例我們可以看出,當利率處于較高水平時,收益率曲線就會呈現出向下傾斜甚至倒轉的形態,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二〇〇年九月三十日中國上交所固定利率國債收益率曲線圖
基準風險是指因貸款其他條件與重新定價的基本特征相類似導致其利率變化過大所產生的風險,該種風險問題比較抽象,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將以具體的實例展開分析。比如,某地商業銀行的一年期貸款利率原本為百分之五,存款利率為百分之三,而該銀行為了適應外部利率市場環境的變化將貸款利率上調了三十個基數點,將存款利率上調了六十個基數點,也就是將一年期的貸款利率調整為百分之五點三,將一年期存款利率調整為百分之三點六,雖然經銀行調整后,該銀行的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之間的利息差由原來的百分之二下降為百分之一點七,較調整之前減少了三十個基點,而這三十個基點就是我們上述所解釋的基準風險。就目前而言,我國商業銀行所實行的貸款基準利率是在中國人民銀行所公布的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加以調整,因此,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指導下,商業銀行所產生的基準風險通常不會太高。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國內外金融市場之間的業務往來愈發緊密,使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國際上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故此,我國商業銀行在制定貸款基準利率時也逐漸需要將美國國庫券的利率作為重要參考,這就會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基準利率調整情況造成巨大的沖擊,從而導致我國商業銀行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所需面對的基準風險進一步提高。
選擇權風險指的是因客戶的自由選擇而導致銀行收益下降所引發的風險問題。由于各個商業銀行所經營的有期權性質的資產、負債以及金融業務各不相同,所以,當利率產生較大波動時客戶會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及市場的利率變化情況自由選擇不同的商業銀行辦理業務,這樣雖然有利于保障客戶的權益,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但是,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就很容易因客戶行使自身的自由選擇權而產生客戶流失的問題,從而致使商業銀行需要面臨較高的選擇權風險。
就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由于受經濟政策等宏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在業務創新方面的表現難以在短時間取得較大的突破,所以,貸款和存款業務仍舊是我國絕大多數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主要業務。而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不僅商業銀行的數量持續上升,其業務規模也都在不斷拓展,因此,商業銀行要想依靠存款和貸款業務立足于如今的市場之中,就應對原有的產品定價體系加以優化,以便不斷強化自身的定價能力,從容應對市場競爭中的利率風險。首先,我國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學習并借鑒行業中的佼佼者先進的定價方式和管理經驗,并認真調研分析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從自身的實際經營發展需求出發,制定并落實與自身發展需求相一致的利率定價模型及產品定價體系。其次,為了保障產品定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商業銀行總部應能及時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根據銀行所在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逐步落實分級授權的管理模式,并依據銀行機構在各地的設立數量、不同地區的客戶群體的特點等因素構建出既相對統一又具有實效性的金融產品內部報價體系,這樣不但能夠確保產品定價體系與銀行機構所在地的實際市場需求相符,也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總部對于各分支機構的價格管控效果[5]。最后,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還應當結合自身所處的金融市場環境及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對總部的內部報價加以適當的調整,以便不斷提升分支機構自身產品定價體系的完善性和針對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技術應運而生,為我國各個行業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數字化信息化管理也逐漸成為當代企業的必備管理手段。因此,商業銀行要與時俱進發展,就應積極引進并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風險管理系統,得益于該系統出色的智能化、信息化優勢,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能夠對銀行資產及負債利率的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而且也可以快速識別出銀行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或者已經出現的利率風險,為商業銀行開展風險防范與管理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支持,從而切實提升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整體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此外,由于商業銀行總部在進行利率調整時會與各分支機構之間產生非常頻繁的資金往來,所以,要進一步加強利率風險控制效果,就還應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在商業銀行總部與各分支機構之間構建起安全暢通的資金流轉平臺,以便在保障資金流轉安全的同時提升商業銀行管控利率風險的時效性。
利率風險管理所涉及的工作內容較為繁多復雜且專業性要求極高,需要管理人員兼備過硬的專業實力與豐富的工作經驗。因此,商業銀行要提高自身的利率風險應對水平,就應加大相關管理人才的建設力度,組建一支高質量的利率風險管理團隊,以便為利率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強而有力的人才支持。首先,在招聘階段商業銀行應當適當提高利率風險管理崗位的招聘要求,認真考核應聘人員的專業能力及職業素養,以免因招聘門檻過低而導致利率風險管理工作質量難以保證。其次,由于風險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專業領域較多,比如數據統計學、信息技術以及金融工程,所以,商業銀行還應當定期組織原有的管理人員參加利率風險管理相關的專業化培訓以及實踐訓練,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與成長空間,以便拓寬管理人員的管理視野,并幫助他們不斷增加專業知識的儲備量及實戰經驗,讓管理人員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良好意識,進一步強化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從而切實提高整個利率風險管理隊伍的專業水平。最后,商業銀行內部的管理部門還應當積極與各大財經類高校開展合作,通過產教協同育人的方式吸納高校中的管理人才,這樣既可以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人才儲備,也有利于提高人才與商業銀行之間的適配性,確保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與商業銀行的實際需求相一致,從而為商業銀行的良性穩定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力資源。
創新是從事所有行業領域的企業都應必備的發展理念,而商業銀行也不例外,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有助于為商業銀行應對利率風險提供更多的選擇,從而進一步拓寬商業銀行在面臨利率風險時的應對渠道,因此,商業銀行應當以銀行所處地區的市場發展形勢以及原有的金融產品類型為依據,以應對不同市場及金融環境為目標,加大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力度,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創新,這樣就能夠促使商業銀行構建出自身獨有的金融產品庫,從而為商業銀行應對利率風險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線。此外,雖然國外商業銀行中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金融衍生產品及工具,但是由于市場環境的不同,相同的產品在不同地區中的表現也會有所差異,所以,商業銀行在借鑒過程中還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金融產品加以改進,以便確保金融產品創新的有效性。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利率市場化的到來一方面為商業銀行的自主發展與建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加劇了商業銀行所需面臨的利率風險,正可謂是機遇與風險并存,因此,商業銀行要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取得長遠穩定的發展就應當提高對利率風險防范與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優化原有的產品定價體系,積極推動風險利率管理工作創新,加強利率風險管理人才建設,以便切實提升銀行自身對于利率風險的防范及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