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統稿 肖松

據美團外賣統計,全平臺有超過7 萬研究生學歷騎手,有超過16 萬本科學歷騎手。為此,網上有一個段子說:“3000塊錢,你雇不到一個農民工,只能雇一個大學生。”段子雖然諷刺,但說的是現實。
每年,有數百萬高校畢業生涌入人才市場。許多大學生畢業后到人才市場轉一圈后才發現,自己在大學學的東西難以找到“用武之地”。為了生存,他們“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一份收入較穩定的工作,無可厚非。前不久,《人民日報》為一個初中生點贊,因為他對職業是外賣員的媽媽的表白感動了眾多網友。這個初中生對媽媽的愛不僅體現出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表明了他對勞動者的尊重。
每份職業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沒有高低之分,凡敬業者,都值得尊重。家長在教育孩子尊重每一個職業的同時,也希望孩子將來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2011年,北京大學學生周浩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從北京大學退學。當年周浩最想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在父母的勸說下,他最終選擇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系。在高手如林的北京大學,周浩完全沒有存在感,更痛苦的是他對生物專業絲毫提不起興趣。退學后,周浩在社會上闖蕩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必須學一門養家糊口的本領,最后他選擇去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學習。在技師學院學習期間,憑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和超強的動手能力,周浩獲得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冠軍。從北大退學進入技術學校,周浩在自己感興趣且擅長的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沒有辜負自己的選擇,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周浩的選擇和決心令人欽佩,這個選擇背后也隱藏著巨大的痛苦——如何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以及如何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作為家長,你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去面對這種痛苦嗎?相信家長朋友們都不愿意。那么,家長如何幫孩子進行職業啟蒙和規劃呢?本期就此話題編發了一組稿件,希望能給廣大家長朋友帶來啟迪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