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柳如是詩詞探析其家國情懷"/>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小成
“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可謂家喻戶曉,她與東南文宗錢謙益之間白發紅顏的愛情故事歷來為世人津津樂道。柳如是是集美女、才女、烈女于一身的曠世奇女子,尤其是她那深厚的家國情懷、民族氣節歷來為世人所景仰。筆者通過閱讀柳如是的相關歷史資料、研讀柳如是的詩詞賦等作品,對柳如是這一歷史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對這一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世界有了更立體的把握。本文試圖從柳如是的詩詞入手,探析柳如是家國情懷的成因,分析并研究柳如是家國情懷的價值和意義,拋磚引玉,以供圈內朋友們一起研究商榷和參考。
柳如是詩詞現存的有:《戊寅草》收詩106首,詞31首,賦3 首;《湖上草》收詩35 首;此外,錢謙益的《東山酬和集》《初學集》和《有學集》收錄了她婚后與他人的唱和之作,共20 余首,還有散見于其他文集的10 余首,一共200 余首流傳至今。體現其家國情懷的作品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是詠頌歷史英雄人物類。柳如是歷來就對民族英雄人物有著深深的崇拜情結,她的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詩是專門為民族英雄而作的,如悼念于謙的《于忠肅祠》:
少保絕世人,功名寄遼廓。方其用兵時,戰守何精確!意氣吞龍荒,事業高云閣。坐見大駕回,左賢死絕幕。一朝天命移,穰苴謀始作。西市誦白云,風雷遂寂寞。異議豈不知,歷數公所學。傷哉感殊遇,因此犯鋒鍔。至今二百年,精靈在丘壑。我來西湖濱,檐霤更蕭索。荒草鳴蟪蛄,青天橫鹙鶚。松柏暗丘隴,枯桑喧鳥雀。灑淚空夕陽,英風竟安托。自公替凌后,幾人稱犖卓?所以徒步客,慟哭霸王略。
該詩豪邁慷慨,蒼勁悲涼,高度贊譽了民族英雄于謙功高蓋世、舉世無雙的歷史功績,尤其是對于公精湛無敵的用兵之術和“意氣吞龍荒”的偉大魄力和人格魅力仰慕不已,于公離世已兩百年了,“自公替凌后,幾人稱犖卓?所以徒步客,慟哭霸王略”,柳如是站在于公的祠廟邊感慨萬千,為英雄后繼無人而灑淚慟哭。柳如是對于公的崇敬之情躍然紙上,同時也流露出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時傷世的民族情懷。再如,柳如是在游杭州岳王廟時,寫下了《岳武穆祠》:“錢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遺墳在此丘。游月旌旗傷豹尾,重湖風雨隔髦頭。當年宮館連胡騎,此夜蒼茫接戍樓。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益堪愁。”這首詩借憑吊懷古抒發了她對時政兵亂的深度憂思,從詩中我們不僅可以讀出她的智慧和才華,更能深刻地感悟到柳如是愛國憂民的真摯情懷。其中“海內如今傳戰斗,田橫墓下益堪愁”已成為千古名句。
第二類是感懷時事奮力擔當類。她在松江時期作的《劍行術》,其中“我徒壯氣滿天下,廣陵白發心惻惻。視此草堂何為者,雄才大略惟愁疾”,詩人以宏大的氣魄、激昂的語句呼喚抗敵救國的英雄豪杰。該詩氣勢豪邁,情懷磊落。這首詩作于1634 年,也就是崇禎七年,正是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勢如破竹,對大明王朝構成極大威脅的一年。身在松江的柳如是對國事無比關切,此時的她心憂天下,焦慮重重。再如她的《月夜登湖心亭》:“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煙和月復空冥。芙蓉曲斷金波冷,楊柳姿深天外青。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卻侵星。遙憐處處烽煙事,長嘯無心閣自憑。”多么詩情畫意的夜景啊!但是涌上詩人心頭的不是吟詠雅興,更不是悠悠情懷,讓詩人倍加牽掛的是烽煙四起的國家危局。詩中“涌夜何人吟落木”寄寓了詩人對國家衰敗的擔憂,面對內憂外患,百姓生靈涂炭,詩人夜不能眠,躑躅月下,觸物傷情,為日益衰敗的國勢堪憂,全詩最后一句詩人發出了一聲長嘯嘆息,流露出詩人深深的憂國之情。
第三類是贈友人言志類。如柳如是贈給抗清復明勇士孫臨的《贈友人》:“……丈夫會遇詎易能,長戈大戟非難為。一朝拔起若龍驤,身帥幽并扶風兒。大羽插腰箭在手,功高耀馬稱精奇。偶然蠖落在榛莽,亦當結客長楊湄。……嗟哉鳳凰今滿野,有時不識如山鷥。……攬君蕭壯徒扼腕,城頭擊鼓鳥夜呼。偉人豪士不易得,偉人豪士不易得,得之何患非吾徒。”
婚前階段:婚前對柳如是影響較大的時期主要是松江時期。柳如是在松江與幾社復社、東林黨人交往密切,常常身著儒服男裝與諸人縱談時政,和詩唱歌,自己也成為復社幾社中僅有的女社員,柳如是后來的愛國情懷不斷深化與這段經歷密切相關。幾社復社都是當時的政治小集團。松江幾社創立于崇禎二年(1629 年),文人墨客集聚在一起除了研討詩文以外,更多的是議論時政,當時的“南園之宴集復是時事之座談會也”。復社的成員更是遍及全國,有的在朝,有的在野,結成聲勢浩大的政治力量,能夠左右當時的朝政。在盛澤時,柳如是曾對復社的領袖和創始人即她的老師張溥說:“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亂御侮,應如謝東山運籌卻敵,不可如陶靖節亮節高風,如我身為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在男權主導一切的封建社會,身為風塵女子的柳如是,飽受世間炎涼,卻能以天下大事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為志向,其愛國氣節和舉動足以讓許多道貌岸然的男子為之汗顏。松江時期,柳如是與幾社成員、云間詩人交流切磋、酬和應答,創作了大量的擬古詩,這些詩后來被收錄于《戊寅草》。
婚后時期:柳如是1641 年與錢謙益結婚,柳如是時年22 歲,錢謙益58 歲,錢謙益是文壇才子,同時又是東林黨的領袖,不僅有顯赫的地位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在文壇中還享有崇高聲望,兩人在心靈上有共同語言,很容易精神共融。對于有著“風流教主”之稱的錢謙益而言,讓他心旌動搖的主要是柳如是無與倫比的嫣然美貌,還有她的卓越才華,這些我們從顧芩的《柳東君小傳》中可以看出來。兩人因詩而成神交,錢謙益在草衣道人的客廳無意中發現柳如是留下的一首詩“垂楊小院秀簾東,鶯閣殘枝蝶趁風”,便心生愛慕。婚后錢謙益對柳如是非常寵愛,專門為她筑起祥云樓和紅豆館兩座亭院,金屋藏嬌,其中祥云樓內收錄了大量的文物古董和古典文集,很多都是孤本和珍本,這是一座用真金白銀打造的文化圣殿。錢謙益和柳如是的婚后生活非常幸福,錢謙益幾乎每天都陪著柳如是泛舟湖泊,吟詩作賦,盡享閨房之娛。
如果說柳如是的前半生是以悲情為基調的,那么遇到錢謙益以后則開始了她的傳奇人生。柳如是一生仰慕梁紅玉,經常以梁紅玉自比。柳如是非常渴望能像梁紅玉一樣有朝一日能追隨錢謙益為國家做幾件大事。新婚后不久還與丈夫錢謙益同游京口金山古戰場,聯想到當年梁紅玉協助韓世忠擂鼓擊退金兵,柳如是愁恨萬千。可惜錢謙益并非韓世忠,1645 年在清軍攻陷南京前,柳如是勸錢謙益一起投水自盡,并誓言“你殉國,我殉夫”。錢謙益沉思無語,顫顫抖抖入水幾步,試了一下水,口稱“水太涼,不能下”。柳如是失望地奮身跳入沉池水中,幸好被錢謙益和身旁仆人及時救出。錢謙益第二天就開門迎敵,歸順了清朝。
錢謙益救得了柳如是的命,卻撼動不了她誓死要效忠國家的堅定意志。既然丈夫不能堅守節氣,那就淡定一點,過一種超然的隱居生活吧,柳如是要求和丈夫一起隱居山林,過田園生活。官癮十足的錢謙益卻是“不問哪朝,能實現自己宰位是大”,柳如是悲痛欲絕,大聲疾呼:“君欲負國人乎!當日西湖事不可再復!”看到錢謙益做貳臣之心已決,柳如是果斷提出與丈夫和離,錢謙益堅決不同意。面對執意要北上做降臣的丈夫,柳如是已經徹底寒了心,她是不可能和丈夫同流合污,在與錢謙益辭行那天,她身穿大紅披風去送別,大明皇帝姓朱,身著紅袍,其用意不言自明。
柳如是的愛國節操深深地影響著錢謙益后半生的抗清復明活動,在夫妻倆共同參與反清復明的活動過程中,柳如是與錢謙益的感情與日俱增,但錢謙益因為降清在柳如是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晚年的錢謙益不顧年邁,積極參與反清復明又重新贏得了柳如是的尊敬。錢謙益由降臣轉變為反清志士一方面是他反思內省的結果,另一方面與柳如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推動密切相關。錢謙益晚年的活動也挽回了一些后人對他做降臣的負面印象。
研究柳如是時,筆者常常喜歡將她與李清照進行對比,他們兩人同是國破家亡之下的巾幗風骨。但李清照在初入人世的人生體驗與柳如是存在天壤之別。李清照出生在幸福美滿的家庭,柳如是卻是幼年即歷經人生的磨難。柳如是自幼父母雙亡,后由舅舅撫養,后來舅舅猝然病死在盛澤鎮的一家小客棧。
為了埋葬娘舅,柳如是將自己賣給名妓徐佛,就此墜入風塵。
憑借天生麗質和出眾的才藝,柳如是很快成為青樓之冠,但柳如是并不喜歡這種角色,往往使客人失望。正好吳江周相府里想要買個小丫頭,柳如是就此進了吳江周相府。入周府后,正值豆蔻年華的柳如是因為容貌嬌美,被周道登強行納為侍妾。
由于妓女的身份,柳如是在沒有從良之前無法落籍。她又是個眼高于頂的人,不肯隨便將就,于是泛舟江湖,遍尋知音。
柳如是是與張溥垂虹相會后不久,才易名柳如是的,取意于辛棄疾《賀新郎》中的詞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從此開始了新的人生之旅。
柳如是的感情生活屢經波折,她的追求者雖然眾多,不過沒有幾人能入她法眼。江南名士陳子龍對柳如是一往情深,展開熱烈追求,柳如是最終接納了他,兩人曾經擁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情投意合,雙宿雙飛,幾乎喜結連理,但是陳子龍的復雜家庭讓他暫時無法接納柳如是。陳子龍的原配張氏更是帶人鬧上南樓對柳如是進行了羞辱,于是柳如是果斷地放棄了這段感情。直到遇到錢謙益,柳如是才穩定下來。
柳如是漂泊動蕩的童年經歷及成年后的情感挫折使她比常人更加期盼國家穩定強盛,渴望國泰民安,天下蒼生都能享有幸福快樂,因為有了苦難的磨礪,孕育了青年時期柳如是的大愛情懷和俠女風范,柳如是雖然并非出身草根,但家庭變故使她自幼流離輾轉,更能體恤民間疾苦,是很接地氣的愛國主義者,因此柳如是的家國情懷在某種程度上比李清照更具體、更深刻。
柳如是十四歲時做了宰相周道登的侍妾,周道登雖然是一個好色愚蠢的閣老,但畢竟擔任過崇禎朝的內閣首輔,飽讀詩書,對柳如是早期忠君愛國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啟蒙作用。在柳如是的生命中,凡是愛過她的男人和她愛過的男人都是青史有名的。與柳如是最相愛排在第一位的是陳子龍。陳子龍既是大才子又是反清復明的義士,是“經世致用”的倡導者,他曾組織太湖民眾武裝抗清,事敗被捕,后英勇就義,年僅39 歲,是個頂天立地的錚錚熱血男兒。張溥寫的《五人墓碑記》被入選高中語文課本。期間柳如是得到了張溥的極高贊譽。從朋友到戀人到丈夫,周圍朋友的愛國激情深深地感染著柳如是,柳如是又以滿滿的正能量影響著周圍的人,尤其是她的丈夫錢謙益晚年從事的反清復明活動,處處都烙下了柳如是的印記。如果說陳子龍塑造了柳如是的基本人格,那么文壇泰斗錢謙益則拓寬了柳如是人性的深度,增強了她的復雜性和爭議性,并將她正式推上了歷史舞臺。
柳如是喜歡女扮男裝,和男人一樣關心政治,心系天下,她敢于與命運抗爭,獨立自主,敢愛敢恨,敢于追求。當他讀到錢謙益的詩詞文章時,竟昌言于人:“吾非才學如錢學士虞山者不嫁。”展現了她性格率真的一面。柳如是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俠女,有自己的行事風格,從不為世俗的眼光所束縛,狂放不羈,心高氣傲。她非凡的膽略,使她不屈己、不附眾,直言不諱。她心存國家社稷,重義輕財。用司馬遷的話說,俠義精神是一種人格理想,即人的性格和品質。他在《史記·游俠列傳》曰:“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這些特征在柳如是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柳如是的俠客氣質中更是摻雜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在里面,特別關注天下蒼生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