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雙甸鎮石甸幼兒園 程章紅
設計意圖:建構區是幼兒在混齡活動中最愛選擇的區域之一。如何讓混齡“小家庭”的成員都能在原有的建構水平上有發展、有所得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這不僅考驗著大班幼兒的建構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更考驗著中小班幼兒的觀察模仿、跟隨學習、合作表達能力。因此,建構內容的選擇不易過難——應具有創造性又有利于不同年齡段幼兒建構水平的提升。根據三個年齡段幼兒身心發育特點以及已有建構經驗,我選擇清水積木作為建構主材料,利用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又很熟悉的建筑“我們的幼兒園”設計了本節混齡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共性目標:感知教學樓和各游戲區的方位布局,喜歡參加建構活動,體驗與混齡“小家人”合作搭建的樂趣。
層次性目標:大班幼兒能根據圖片選擇合適的積木,帶領混齡“小家庭”建構不同屋頂的特征以及創造性地表現幼兒園周邊環境;中班幼兒能用疊高、架空、蓋頂的建構技能搭建樓房;小班幼兒能用模式、延長的技能將積木一塊接一塊地平鋪、圍合。
活動準備:1.園所平面圖1張,清水積木2套,碳化積木1套,插塑積木2套。
2.教學樓、戶外游戲區、功能館等建筑物圖片各一張。
活動方案
[活動時長]20~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觀察幼兒園主體建筑的外形特征,嘗試搭建
TIPS
此環節以混齡“小家庭”自選、自主搭建為著眼點,充分了解和調動了大中小三個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已有搭建經驗和建構興趣。
TIPS
教師要求大班幼兒利用園所照片,帶領弟弟妹妹們觀察學習、反復嘗試,旨在突出大班幼兒在混齡“小家庭”中的引領作用。
1.談話導入,引發搭建興趣
師: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搭建樓房,我們幼兒園里也有很多漂亮的房子,比如教學樓、多功能館、飼養棚、廚房……今天我們就一起試著用清水積木搭一搭幼兒園吧!
2.以混齡“小家庭”為單位,協商搭建
師:各個混齡“小家庭”想搭建幼兒園的什么地方呢?(出示幼兒園的建筑物照片)請混齡“小家庭”的成員們選擇一張照片進行搭建。
師:商量好了嗎?你們想搭什么?準備用什么形狀的積木搭呢?
3.混齡“小家庭”按計劃自主搭建
師:請每組“小家庭”派一名代表介紹搭建作品及搭建方法。(“小家庭”成員可互相補充說明)
小結:我們的小家人們真能干!在大班幼兒的帶領下,小班幼兒用平鋪的方法搭建了地基;中班幼兒用架空、蓋頂的方式搭建了樓房;大班幼兒不僅用圍合排列方式搭好了樓頂,還用對稱的方法搭建了窗戶。
二、討論不同屋頂的搭建方法,二次搭建
TIPS
教師提供幼兒園各個角落的照片,意圖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同時能將自己的經驗反芻并輸出給中小班幼兒。
1.展示交流作品,發現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幼兒園的什么地方,(功能室)你們怎么知道的?(幼兒說出屋頂特征)
師:請你們來介紹一下——這座房子的屋頂是什么樣的?用了什么形狀的積木呢?
2.討論不同屋頂的搭建技巧
師:我們再來看看飼養棚、教學樓的屋頂是什么形狀的,該如何搭建呢?需要用到哪些積木?
3.二次合作搭建,教師巡回指導
1號小家庭:你們這組家庭搭的屋頂真好看!你們是怎么搭的呢?(對稱,間隔排列)
2號小家庭:你們搭建時遇到了什么困難?最后是怎么解決的?(遇到問題時看圖紙)
3號小家庭:你們配合得真好,這么快就搭建好了!你們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呀?(大班幼兒設計、指揮,中班幼兒幫助施工,小班幼兒搬運積木)
小結:原來我們幼兒園每個房子的屋頂都不一樣——功能館的屋頂是由三個三角形組成的;教學樓的屋頂像花兒一樣,可以用圓柱體和半圓形間隔排列;飼養棚的屋頂是斜的,可以用一個大三角形搭建。
TIPS
教師要始終站在兒童的立場,結合各個混齡“小家庭”成員的特點和合作方式,引導大班幼兒用經驗回應中小班幼兒,助力混齡“小家庭”成員搭建技能的提升。
三、共繪思維導圖厘清幼兒園組成,補充搭建
1.繪制思維導圖,厘清幼兒園的組成
師:一起來參觀我們的幼兒園吧!該從哪里出發呢?原來我們還少搭建了一條參觀的小路,除了小路還缺什么呢?(出示氣泡型思維導圖,請幼兒填充)
2.討論幼兒園周邊環境
師:原來我們幼兒園除了有各種活動樓,還有小樹、花朵、小朋友、大門等。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插塑積木,你們一起來搭一搭吧!
3.分工搭建,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怎么樣才能搭得又快又好呢?(引導各個混齡“小家庭”展開分工合作)
小結:我們五組混齡“小家庭”經過規劃、分工與合作,用碳化積木平鋪成小路將樓房連接;用清水積木間隔排列圍合成大門;用插塑積木搭出各種各樣的小樹、花朵和小朋友們裝飾幼兒園,你們可真能干!
[活動延伸]
出示幼兒園平面圖,調整方位,精準建構。
師:這些搭好的樓房、小樹、大門、花朵應該怎么擺放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幼兒園的平面圖吧!(混齡“小家庭”調整建筑物、花草樹木、大門的位置)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逛自己建構的幼兒園吧!
TIPS
教師為各個混齡“小家庭”繪制單氣泡思維導圖,旨在幫助混齡“小家庭”厘清幼兒園的組成部分,以期他們能通過深度合作,富有創意地完成房子周邊環境的美化任務。
TIPS
教師讓混齡“小家庭”看一看幼兒園的平面圖,擺一擺“我們的幼兒園”,逛一逛“我們的幼兒園”,旨在解決各建筑物方位問題的同時,也讓混齡“小家庭”親身體驗合作搭建的喜悅。
反思:
混齡科學活動“我們的幼兒園”利用幼兒熟悉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根據大中小三個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搭建經驗,制定共性情感目標和層次性建構技能目標,以回顧搭建作品導入,引發混齡“小家庭”成員對搭建“我們的幼兒園”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欲望。每個環節我都以“自主建構→發現問題→分析總結→自主建構”的循環式流程,引導混齡“小家庭”成員觀察對比、發現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
在混齡“小家庭”里,大班幼兒始終承擔著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他們需要自己先習得新經驗再反芻給中小班幼兒;中小班幼兒則通過觀察模仿學習,跟隨大班幼兒共同搭建、完善建構作品。在搭建過程中,混齡“小家庭”相互支持、協商合作,大班幼兒積累了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協商合作等實踐經驗;中小班幼兒則在參與建構、欣賞分析、對比反思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建構經驗,促使混齡“小家庭”的整體建構水平也潛移默化地提高。縱觀整個混齡建構活動,混齡“小家庭”成員之間不僅有合作,“小家庭”與“小家庭”之間也不斷發生著交流,幼兒的建構水平、社會交往、語言表達、計劃思維、知識經驗、行為習慣等均在建構游戲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