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華
(涿鹿縣生態管護林場/涿鹿縣國營苗圃 河北 涿鹿 075600)
新疆楊(Populus bolleana Lauche) 為楊柳科楊屬落葉喬木,是銀白楊的變種。樹冠窄圓柱形或尖塔形;樹皮灰白或青灰色,光滑少裂;根據著生部位不同,葉片呈圓形或掌狀深裂,背面被白色絨毛。樹冠、葉片、樹皮等觀賞性極佳。
包括張家口、承德等地在內的河北省北部地區,氣候干旱、冷涼,立地條件差,適宜的造林樹種少,是河北省林業生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地區。新疆楊具有較強的耐寒、耐旱等特性,較適宜這些地區的自然條件,加之其冠形美觀,葉片及樹皮顏色獨特,新疆楊逐漸成為優勢樹種,廣泛應用于河北省北部地區的綠化和沙地治理工程中。
苗圃是一個高度集約經營的育苗場所,苗圃地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苗木的產量和品質,圃地選擇要全面考慮當地自然條件和經營方式。
1.1 土壤條件。苗圃地要求地形平坦、土層厚、土壤肥力高、光照條件良好、水源豐富、排灌方便、海拔低于1 300 m。土壤上層含鹽量不超過0.2%,土壤有機質含量不低于0.5%。如土壤條件較差,需要增施有機肥進行改良。此外,新疆楊喜水怕澇,不要選擇易積水的地方。圃地選擇應避開常出現早霜或晚霜的地區,要避免重茬。老育苗地不要使用。
1.2 水分條件。選擇的圃地應具有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灌排水系統,確保干旱時能夠及時得到灌溉,雨澇時能夠及時排水。
1.3 交通條件。圃地選擇應將方便機械化作業放在首要位置。要根據苗圃機械化程度、田間管理和運輸苗木的要求,合理規劃田間道路和生產道路。
2.1 種條采集。①插穗和母樹的健康狀況。要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枝條制作插穗。在選擇枝條時,也要注意整個母樹的健康狀況。受病蟲害侵襲(如銹病、白楊透翅蛾)、因不明原因早期落葉和生長纖弱的植株不應選用。②插穗的采集時間。在苗木落葉進入休眠狀態的深秋或樹液將要流動之前的初春采集。最好從采穗圃母樹上采集生長健壯的種條、扦插苗當年生長的枝條或幼年樹上當年生長健壯的萌芽條。
2.2 插穗規格和捆扎。①插穗規格。育苗前選擇新疆楊中年優勢樹,準備足夠插條,長度15~18 cm,插穗上切口切成平口,下切口應截為馬蹄形,下切口呈45°斜角,插條頂部必須有3~4 個飽滿芽。插穗小頭直徑一般在10~12 mm 最好。插穗太粗時,截穗困難,容易劈裂。②插穗捆扎。秋季采集的種條,按規格截成插穗,之后按每25~50 根1 捆,較粗的插穗每25 根捆在一起,捆扎整齊貯藏。插穗應按枝條的上、中、下3 個部位歸類,以中間部位即枝條的1/3~2/3 處的插穗質量好。在生產中楊樹品種越來越多,為區分品種,對插穗進行標記。每捆掛一個塑料硬質標簽,注明品種名稱、編號。
2.3 插穗貯藏。①種條沙藏。在當地土地開始封凍時進行冬藏處理。如果冬藏過早,由于土地的地溫高,貯藏的種條表皮容易霉爛或變黑。②窖藏法。首先選擇地勢較高的背風向陽地段挖窖,窖深1.2 ~ 2.0 m,長寬依據插穗數量確定。在窖底平鋪一層10 cm 厚的濕河沙,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再將新疆楊插穗一捆捆地水平擺放在濕河沙上(一般50 根插穗1 捆),擺一層插穗覆蓋5 cm 厚的一層濕河沙。每隔1~2 m 要垂直插1 個草把,以利于插穗的通風。插穗全部擺完之后,再覆蓋一層10~20 cm 厚的濕河沙。窖內要保持好的通風條件,嚴冬季節及時采取覆蓋保暖措施。要經常抽查種條上覆蓋的河沙濕度,河沙變干燥則應及時淋水以保持潮濕。而過于潮濕則容易使插穗發霉。③沙藏法:在育苗作業區外,選擇運輸方便、不積水而且背陰的地方作貯藏點。挖1 條寬1~2 m、深1.2 m 的溝,溝長可根據冬藏的種條多少而定。溝底鋪一層10 cm 厚的濕河沙,把種條一捆挨一捆的水平擺放在溝內,每層種條不能超過15 cm。在種條的上方再鋪一層5 cm 厚的濕河沙,然后再擺一層種條,但最多時不得超過5 層。種條全部擺完后,在頂層要鋪40~50 cm 的濕河沙,然后覆蓋草簾保溫保濕。種條多時可另起一垛再擺,直到擺完為止。注意垛與垛之間插入1 個草把,以利于種條的通風,空隙用濕河沙灌嚴封實。
2.4 整地作床。育苗地要求做到深耕細整,清除草根和石塊等雜物,土地水平無起伏,土塊細碎。秋季或次年初春用機引犁深翻25 cm,翻后不耙,以晾曬土壤,消滅病蟲害。秋翻后,在第2 年早春土地化凍后耙2 次,使土壤充分粉碎、疏松。為了澆水方便,整地成長寬為6 m×4 m 的條狀畦,筑埂寬35~40 cm,高35 cm。每條畦內覆地膜,中間留30~50 cm 寬的步道,待地溫合適后便可扦插。
2.5 消毒和施基肥。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消毒,避免因土壤中病蟲危害而致扦插成活率低。苗圃地土壤用藥視苗圃具體情況而定。酌情選用硫酸亞鐵、多菌靈、五氯硝基苯、代森鋅、辛硫磷等撒施或澆在土壤中。
2.6 扦插技術
2.6.1 扦插時間。一般在春季扦插。在種條沙藏或春季隨采隨插的條件下,在芽萌動前扦插。土壤表土層地溫在5 ℃~10 ℃時為適宜扦插時期。
2.6.2 插穗處理。兩端封蠟,嚴密包裝。新疆楊扦插時,要將插穗用清水浸泡5~7 d,可將插穗放入流動的水池內或保持換水,扦插后進行覆膜,以提高扦插成活率。如果用ABT 生根粉3 號處理插穗,浸泡48 h[1],可促進生根,提高成活率。
2.6.3 扦插密度。目前,扦插株距一般為30~50 cm,行距一般為60 cm。培育2 年生大苗的扦插密度應適當減小,以50 cm×100 cm 或80 cm×80 cm 為宜。
2.6.4 扦插方法。扦插可使用直插,插穗馬蹄形的一端朝下,先挑破地膜再扦插[2],扦插深度要求插穗在澆水后外露兩芽為準,插后及時封土澆水,插穗與土壤密接不透風。
2.6.5 苗期管理。①澆水。扦插前澆1 次水,扦插完后迅速灌透第1 水,之后每隔5~7 d 澆1 次水,連澆3 遍;扦插成活和定苗后,隨著生長加快,延長灌溉間隔,增加灌溉量。新疆楊苗期管理,當幼苗長到10cm高時,每隔1 周澆1 次水;幼苗長到20 cm 時,噴1 次濃度為0.05%的尿素液,以促進幼苗生長。若扦插密度過大,幼苗長到30 cm 時,將部分幼苗移植,以調整疏密度;幼苗長到60 ~ 70 cm 時,噴磷肥1次,促進幼苗木質化,提高苗木對病蟲害抵抗力。生長季節根據土壤缺水情況進行灌溉。如遇干旱應全面澆水,確保蒸騰作用正常進行。9 月下旬停止澆水,促進苗木木質化,提高抗寒力。冬季留床的苗木灌冬水。②施肥:除了在育苗前1 年施用基肥外,還要在5 ~ 7 月份追肥2 ~ 3 次。每667 m2追施尿素30 kg、磷肥50 kg、氯化鉀7.5 kg,最后1 次追肥要早于7 月中下旬,以免造成苗木徒長。③定株:在萌條長到20 cm 高后,每株選1 個生長健壯、高度最高的萌條予以保留,將其它萌條緊貼基部剪去。春季多風地區定株時間應晚些。④除草:根據行間適當深松,株間近苗處適當淺松,注意保護苗木根系,除草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全年松土除草3~ 4 次,直到封壟。也可用除草劑。⑤抹芽:葉腋長出的側枝,應在側枝木質化前及時抹芽。在苗木生長期內,至少抹芽3 次。時間分別在5 月中旬、6 月底、7 月中旬,凡是雙條以上的,根據留強去弱的原則,只留1 株,隨時抹去側芽、側枝。抹芽前要先松土除草,后抹芽,以免損傷苗木。
嫁接育苗是用1~2 年生易生根成活的楊樹品種作砧木,嫁接新疆楊。采用芽接育苗要求嫁接苗根系強大,抗逆性強。用1 年生或2 年生小美旱楊作砧木,用新疆楊1 年生半木質化、芽飽滿、無病蟲害、健壯枝條作接穗。嫁接時間以7 月中下旬~8 月上旬為宜,具體時間因地而異。采用丁字形芽接方法,從砧木離地面5 cm 處開始芽接,接后應捆綁結實。10 d后檢查成活情況,成活后即可松綁但不拆除,接芽在次年春季能萌芽和成苗,但須注意在砧木萌芽后要立即抹除。

新疆楊苗期病害主要有銹病、黑斑病等;主要害蟲有金龜子、楊毒蛾、舞毒蛾、透翅蛾等。為防治病蟲害,新疆楊在扦插前進行1 次土壤消毒,用2 g/m3辛硫磷,混拌適量細土撒于土壤中,然后表面覆土,用于防治地下害蟲;用0.6%~0.8%波爾多液或0.4%~0.6%代森鋅噴施土壤表面用于殺菌。苗期防治銹病可隔10~15 d 噴1 次敵銹鈉100~200 倍液或25%粉銹寧1 000 倍液,病害發生嚴重時,應連續噴藥。苗木出土時出現蟲害,在幼苗枝葉上噴施80%敵百蟲乳油1 000 倍液毒殺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