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峰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和優秀代表。他們是有著堅定政治信仰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特殊黨員群體,在大學生群體中有著較高的威望。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學習的典范,在大學生群體中有著示范作用,能夠起到朋輩引領的功能。正如孔子所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1]因此,高校教育需要把學生黨建工作與高校教育相結合,通過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推動高等教育教學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2]作為特殊黨員群體的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學習的榜樣,起到引領標桿的作用,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能夠影響到大學生群體的整體素質和發展前景,這也充分表明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十分必要。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是從廣大學生群體中脫穎而出的人,備受學生、老師和社會關注的群體。高校中很多大學生將大學生黨員視為偶像,也視為自己努力和追趕的目標。高校中具有較高黨性修養的大學生黨員已經成為體現廣大學生追求的共同理想和道德境界的先進典型,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充分反映了新時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正確價值取向。榜樣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同時又兼具導向性的作用,這種導向性作用能夠以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道德境界去感染和熏陶廣大學生,幫助廣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做到不唯利是圖、不自私自利、樂于服務老師和同學,用行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踐行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快樂幸福觀。
學生的本職工作是學習,多數學生對學生的學業水平較為關注。學業水平不僅反映學生是否完成好自己的職責,也反映出完成職責的能力水平。只有熱愛學習、善于學習、學而不厭、學業有成的學生才會讓多數學生從心底里產生敬佩之情。大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大學生的焦點和核心,長期處于聚光燈下,要保持成為廣大學生崇拜和追捧的對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保持較高的威望,始終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就需要有著較強的能力水平,尤其是學業水平。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和科研能力,保持領頭雁的地位,大學生黨員就必須克服來自外界的一切干擾和各種誘惑,不斷加強科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探求提高學業水平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
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黨性’或‘黨的概念’、‘組織觀念的一種表現。這就是共產主義道德的最高表現’”[3]黨員的道德修養一定程度反映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道德修養的典范,要具備崇高的道德素質,并用較高的黨性去感染身邊的同學和朋友。然而,個別大學生黨員也出現學習不認真、考試不誠信、科研態度不端正,甚至學術不端等現象,一定程度地影響了大學生黨員應有的良好形象。針對這樣的問題,大學生黨員首先是要以身作則,自覺抵制這些錯誤的行為;其次是要敢于面對、勇于擔當,始終同這些錯誤行為作斗爭;再次是要積極主動,堅持主旋律,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保持自身行為的正確性,助推良好道德風尚蔚然成風。
從當前大學生黨員的整體表現來看,他們有著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綜合素質要高于普通的大學生,但是這種優勢呈現得明顯性不是很突出,需要進一步加強。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大學生黨員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基本途徑,對于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政治覺悟,堅定政治信仰,增強社會責任感有著重要的作用。蘊含于馬克思經典著作的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于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至關重要,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加強理論學習,研讀經典著作應該是大學生黨員的基本要求和常規操作,然而部分大學生黨員的理論學習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只是按照組織的要求部署進行學習或者是功利性的學習,用于研讀原著的時間十分有限,甚至是流于形式,導致學習不系統,不能很好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全面性、系統性和科學性。
當前大學生黨員在高校多為學校、院系的學生會干部,亦或是大學生自管委員的成員,日常生活中常常參與校、院兩級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這本該是向廣大學生展現大學生黨員嚴格遵守黨規黨紀、遵守校規校紀、秉公辦理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契機,也是詮釋大學生黨員應該是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良好形象的良機。然而,個別大學生黨員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黨規黨紀意識淡化,黨規黨紀學習不夠。具體表現是日常生活中放飛自我、隨波逐流,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不用功、不刻苦,難以起到學習榜樣的作用,處理學生問題時未能做到鐵面無私,有失公平公正,某種程度上抹黑了大學生黨員應有的良好形象。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學生黨員要牢記于心,要做到自覺地踐行。要想能夠做到真正為民服務,就要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然而,個別大學生黨員覺得自己是黨員,是學生會干部,就產生了一種怪異的內在優越感,不愿意將自己視為普通大學生中的一員,認為自己要比普通大學生強,普通大學生要以自己為核心,這顯然有特權思想的傾向,犯了毛主席所說的“自以為了不得,……而以為‘我是何等人物’! 那就錯了”[4]的錯誤。這樣的思想認識使得黨員學生與普通學生產生隔閡,大學生黨員不愿意深入普通學生中去,普通學生也不愿意向黨員學生吐露心聲,消極等待而非積極主動交流也就成為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未能充分發揮為學生排憂解難的排頭兵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數大學生黨員有著樂于奉獻的精神,但日常活動中未能密切聯系同學,了解和掌握同學的困難、問題,使得他們在服務同學的行動上表現為缺少奉獻精神。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學是廣大青年學生步入社會前的一個重要平臺,與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極易受社會風氣的影響。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在大學校園有所體現,有少部分大學生已經開始效仿。例如,受社會上的一些不誠信、弄虛作假等思想的影響,少數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學術研究、科學實驗、考試等方面出現了心浮氣躁、學術不端、營私舞弊等情況。針對這種不良現象,作為“領頭羊”的大學生黨員應該勇于站出來同這些錯誤行為作斗爭,指出這些行為的錯誤性和危害性。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形成“頭雁效應”[5]為廣大學生樹立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端正學術研究態度、科學實驗獲取真實數據、誠信考試等良好形象,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然而,個別大學生黨員表現卻是非常不合格,不但沒有同這種行為作斗爭,而且忽視了自己的身份,隨波逐流,起到了反向的作用。
大學生黨員對于提升高校辦學質量、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有著至關重要作用,針對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現狀表現,探索出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路徑有著重大意義。
大學生黨員的培育和發展離不開學生黨員所在學生黨支部的培養,要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就必須提升其所在黨支部的委員會全體成員的專業素養,特別是支部書記、支部副書記的專業素養。只有一支業務水平高、政治素養強的黨支部隊伍,才能夠培養出出色的大學生黨員。要打造業務水平高、政治素養強的黨支部隊伍,就要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對支委會成員尤其是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副書記的任命尤為慎重,要選聘黨齡相對長、政治信仰堅定、黨務工作專業優秀的黨員擔任。選好合適人選后,日常工作中還要定期開展黨務工作培訓,進一步提升黨支部隊伍的專業素養,為培養出優秀的大學生黨員奠定堅實的基礎。
提升黨員黨性的修養需要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更不能缺少對于典型案例的學習。黨史知識的學習是一名合格黨員終身都要進行的必修課,典型案例是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的結合。先進典型案例是將理論知識進行現實詮釋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給人以正確的導向,幫助人們盡快形成正確認識。先進典型案例能夠讓大學生黨員看到典型人物的黨性修養,自覺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踐行無私奉獻的人生觀。大學生黨員能夠從先進典型人物事跡中學會怎樣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展現新時代精神風貌,自覺擔當起新時代使命,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同齡人由于成長年代背景相同,易于在興趣愛好、思想認識、價值觀念、理想抱負等方面形成共鳴。優秀的大學生黨員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為廣大學生作出表率,成為榜樣,樹立了良好的大學生黨員干部形象。優秀大學生黨員以身示范必然會激發廣大學生的進取心,表現出昂揚的斗志。每一名大學生黨員的內心都對自己充滿自信,自認不比別人差,之所以有個別大學生黨員表現得有差距,是因為缺乏前進的動力。進取心就是前進的動力源,有了進取心就會積極努力、主動作為,而朋輩引領正是獲取進取心的最好催化劑。擁有進取心后,廣大學生黨員就會嚴格要求自己,將超越身邊的黨員榜樣作為短期目標,并在此基礎上設定更為遠大的奮斗目標。
當前高校加強大學生黨員理論知識的學習教育活動多是通過黨課、主題教育、專題研討、集中學習等形式進行開展,這些形式多為“課堂”式學習,這對于理論的系統學習和專項研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時代大學生黨員是成長于新媒體時代的新青年,傳統單一的“課堂”式教育形式顯得略為抽象呆板,單向的輸出讓學生覺得被動、不適,教育效果很難達到最優。要提升教育效果就要根據新時代大學生黨員自身成長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網絡資源平臺,啟用虛擬仿真平臺,結合紅色資源實地參觀學習,形成傳統課堂與新媒體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考察、理論輸入與實踐互動相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
大學生黨員教育是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員思想認識,并將其落實到具體行動之中,高校黨委在頂層設計時要有明確的指標評價體系,確保表現優異、積極為同學服務的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得以表彰。開展大學生黨員教育既要確保校園內有相對固定的大學生黨員活動場所作為“根據地”,也要結合本地區紅色資源拓展開發實踐活動基地,確保大學生黨員教育持續穩定進行。開展教育活動中涉及購買學習材料、專家報告、主題宣講、活動獎勵、實踐考察等諸多開支,這就要求具有專項預算和活動經費的保障。大學生黨員教育考評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考評體系是要重點考核其將接受的教育是否用于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之中,各個方面能否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十分重要,然而,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黨員的表現未能達到預期,針對這種狀況,從黨務工作隊伍素養、典型案例學習、朋輩示范引領、教育載體形式、教育保障機制等五個方面探索提升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助力高校完成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治校宗旨作出積極貢獻。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提升對于開創高質量高校黨建工作新局面,助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相關要求,達成“一融雙高”目標任務有著全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