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娟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入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作為一種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基層行政事業單位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預算管理與其他管理環節的緊密結合,其中包括與會計核算的密切關聯。會計核算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環節,對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和績效評價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探討其優化路徑,以期為實現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績效導向提供參考和指導。
預算管理一體化的概述
預算管理一體化是以統一預算管理為核心,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為載體,通過將規則嵌入系統,以強化預算管理制度執行力,實現對一體化全流程動態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證預算管理規范高效。
目前,預算管理一體化主要包含的內容有:基礎信息管理、項目庫管理、預算編制、預算批復、預算調整和調劑、會計核算、決算和報告。可見預算管理一體化是將預算管理與其他管理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管理體系,以實現全面、協調和高效的管理。首先,預算管理一體化強調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一體化。傳統上,預算編制、執行和會計核算是相對獨立的管理環節,導致信息孤島和重復勞動。然而,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的理念下,預算編制所涉及的經濟業務數據能夠直接用于會計核算,減少數據的重復錄入和傳遞環節,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其次,預算管理一體化強調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一體化。預算是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工具,而績效評價是衡量組織績效的關鍵指標。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預算編制的目標與績效評價指標相一致,績效評價指標需要能夠反映預算的執行情況。通過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一體化,可以實現預算目標的有效管理和實施,促進績效的改善和提升。此外,預算管理一體化也強調預算管理與其他管理環節(如戰略規劃、項目管理等)的一體化,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組織的整體目標和發展戰略,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作用
提升管理效率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一體化能夠提升單位的管理效率。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將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嵌入同一系統,預算執行數據能夠自動生成機制憑證,簡化了會計部門對預算執行數據的整理和核算過程,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強化預算執行監控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一體化強化了預算執行的監控機制。預算執行是行政事業單位實現預算目標的關鍵環節,而會計核算提供了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客觀記錄和反饋。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會計核算能夠及時反饋預算執行的情況,如“三公經費”的統計比對工作,為預算執行提供準確的依據和監控。管理者還可以通過對會計核算數據的分析和比對,監控預算執行的偏差和問題,及時采取調整措施,確保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積極影響
數據共享與準確性提升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之一是數據共享與準確性的提升。在傳統的預算和會計核算分離模式下,預算編制和會計核算分別在不同的系統進行,預算編制所涉及的經濟業務數據需要在編制完成并執行后再進行會計核算,存在數據傳遞遺漏和人工錄入錯誤的風險。然而,在預算管理一體化模式下,預算編制的數據經過預算執行后可以直接生成機制憑證用于會計核算,減少了數據錄入環節,降低了人為因素對數據準確性的影響,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可靠性。通過預算與會計核算的數據共享,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消除數據冗余,減少了數據傳遞過程中可能引入的問題。所以,預算編制和會計核算的數據共享和準確性提升有助于為管理決策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
會計準則和規范統一 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預算和會計核算遵循同一套會計準則和規范,這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產生了顯著影響。在傳統的預算和會計核算分離模式下,預算和會計核算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問題,導致會計報表的不準確和不可比。然而,在預算管理一體化模式下,通過統一的會計準則和規范,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確保預算和會計核算在核算科目、計量方法、會計報表編制等方面的一致性。這樣,會計信息能夠更好地反映預算執行情況,提高了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還有助于提高財務報表的可比性,使不同單位之間的財務數據可以進行有效的比較和分析。此外,會計準則和規范的統一也為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導,降低了會計核算操作的主觀性和誤差。
支出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度提升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影響體現在支出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度提升方面。在傳統的預算和會計核算分離模式下,支出管理往往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導致支出的規范性和透明度不高。然而,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預算和會計核算的緊密結合促使支出管理更加規范和透明。首先,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明確預算限額和支出用途。預算編制時,支出項目精細到部門經濟科目,并明確了支出的上限。這使得在實際費用報支時,費用的屬性要和預算經濟科目相對應,使得支出的管理更加規范,避免了未經預算批準的支出和違規行為。其次,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支出的透明度提升。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會計核算數據能夠及時反饋給預算部門及上級單位,形成財務報表和相關的財務信息。各項支出和執行情況可以被相關方面監督和審查,確保支出的合規性和透明度。同時,會計核算數據也提供了對支出的詳細記錄和分析,使得支出決策更具可追溯性和可審計性,進一步增加了支出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績效評價和會計核算的銜接 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影響體現在績效評價和會計核算的銜接方面。績效評價是衡量組織績效的重要手段,而會計核算提供了對財務績效的客觀記錄和反饋。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績效評價和會計核算可以更緊密地銜接,相互支持和促進。首先,績效評價指標和目標的實現情況與會計核算的銜接。預算管理一體化要求預算目標和績效指標相一致,會計核算提供了對這些目標和指標實現情況的客觀記錄。通過對會計核算數據的分析,管理者可以對預算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評估,判斷績效的好壞,并及時調整預算和績效目標。其次,會計核算數據對績效評價提供了重要依據。會計核算數據提供了對財務績效的客觀記錄,包括收入、支出等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于評價績效的經濟效益和財務可持續性。績效評價和會計核算的銜接使得績效評價更加客觀和全面,同時也促進了會計核算數據的績效應用和管理決策。
關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使用體驗
就目前而言,預算管理一體化的概念毋庸置疑是先進的,但任何好的想法和措施,具體到執行層面,不可避免地會與理想的情況產生偏差。一方面可能是系統開發程序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可能每個單位情況各有差異,在整體架構上,也很難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模型。具體到某個系統,便會出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預算一體化系統穩定性差、數據傳遞延遲的問題 預算一體化系統自上線以來在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得到了普遍應用,因為涉及海量的數據運算,給系統開發和運維帶來不小的考驗。在目前使用過程中,與之前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和記賬系統相比,存在穩定性差、跟銀行之間發送的支付清算數據存在時間上的延遲等問題,這些因素極大地影響了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的效率和會計核算的進度。
預算編制和賬套分配不合理 首先,預算編制數據集中在政府總預算會計賬套里,預算執行數據只能在總預算會計賬套自動生成憑證,行政和事業單位會計只能根據預算執行憑證手工記賬,增加了錄入工作量及發生錯誤的可能性。其次,部分預算編制數據存在政府和事業單位混用的現象,未能分別編制。這就容易導致不同單位間限額無法控制及賬務核算的混亂,不利于監管。
缺少一體化系統專業培訓及統一的記賬標準 自一體化管理系統上線以來,上級財政部門也組織相關財務人員學習了系統相關的操作內容,但培訓的講師多半是程序人員,他們對會計核算的業務知識知之甚少,只是簡單地介紹各個模塊的功能,不能深入地傳授如何具體運用,人員培訓之后收效甚微,此外,對于財務模塊和預算模塊的記賬標準依然沒能達成統一的認識,各單位之間、各會計之間的記賬方法不盡相同,缺乏一個規范統一的標準。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預算管理一體化的改進建議
提升系統穩定性及數據傳遞的及時性 目前而言,系統運用的獨立服務器的算力難以跟上各單位的使用需求,特別是工作日期間,各單位使用時間趨于一致,系統宕機時常發生。但是為滿足峰值需求一味提升服務器運算能力,一方面對財政經費而言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在非高峰時間段內又會造成資源的冗余浪費。個人認為,可以根據日常的工作需求,測算出一個均值,將系統算力提升至該值以上;然后在系統運算量大的期間,如月底、年底等高峰期間購買第三方算力,以滿足繁雜的系統運算需求。
預算在各行政事業單位賬套內編制 在來年預算編制時,根據項目用途明確細分各單位預算數據,杜絕多單位混用一個預算項目的現象;預算編制應當在各單位賬套內進行,便于后期預算執行后能夠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可以減少會計核算錄入工作量,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組織財務人員一體化專業培訓,并發布統一記賬標準 上級財政部門可以不定期邀請一體化管理系統專業人士,系統講解核算流程及注意事項,組織基層各單位間的交流,促進單位之間的學習進步;發布統一記賬標準規范,供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參考,解答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促進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水平的提升和會計核算質量的改善。
綜上所述,通過數據共享與準確性的提升、會計準則和規范的統一以及支出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度的提升,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得到了優化和提升。然而,預算管理一體化的實施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進。只有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才能實現預算管理一體化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最大價值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