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郁
2019 年1 月2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 周年紀念會上,發表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斗》的重要講話,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政策主張,這是對自1979 年以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充分肯定與繼承,更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國家統一理論與方針政策的創新與發展,表明祖國大陸對臺方針政策將與時俱進、繼往開來,推動國家統一開啟新的歷史進程。
2022 年10 月,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再次明確了自1979 年以來確立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仍然是大陸對臺的基本方針,體現了對臺大政方針的延續性與穩定性。
以1979 年元旦全國人大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為起點,歷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幾代領導人,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和理論。“一國兩制”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其核心內涵是,在統一的國家內部,國家主體地區(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作為特別地區依法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國兩制”最早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根據“一國兩制”的精神與構想,香港、澳門順利實現了回歸,并成功實踐了“一國兩制”。這是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國情,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而提出的具有開創性的全新模式與構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政治實踐、國家統一理論的重大開拓與創新。
2019 年1 月2 日,習近平主席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 周年紀念會上,發表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斗》的重要講話,提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 載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一論述站在歷史新起點和全民族利益的高度,將解決臺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目標,并提出了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五項主張,主要內容包括:1.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2.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4.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5.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這是新時期指導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體現了對“一國兩制”的繼承發展和開拓創新。
其中特別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新主張,具體論述包括:“‘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后,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愿意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并鄭重提出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系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這是中國政府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的新論述,是對國家統一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2022 年8 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同發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社會制度,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將繼續團結臺灣同胞積極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將此一政策主張列入白皮書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其任務目標是要為完成兩岸統一后,在臺灣如何落實“一國兩制”展開路徑探討與制度設計。
(一)探討實現國家統一后的制度設計,如何從法律和體制上結束1949 年以來兩岸“未統一”狀態,使“一國”得到完整體現與確保。統一后的中國,應呈現單一制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一部憲法、一個國號、一個中央政府,國防、外交、國家安全屬中央事權,由中央政府行使“邦交、宣戰、媾和、締約”等主權,臺灣地區則實行高度自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制定臺灣地區法律,對統一后臺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教、社會、對外活動等做出制度性安排,使“兩制”得以具體落實。“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
(二)探討落實“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路徑。在推進國家統一的進程中,分階段、分步驟、多面向逐步推進并最終落實“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第一階段應是通過推進兩岸交流,逐步促進兩岸的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為統一后具體落實“一國兩制”打好基礎、創造條件。近些年來,大陸持續出臺的諸多促進兩岸交流、幫助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政策措施,就是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階段,應由兩岸各黨派、社會團體、各界人士圍繞“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開展多種形式、廣泛深入的討論和協商,吸收社會各方意見,達成初步共識。第三階段,兩岸雙方可就國家統一開啟政治談判,確定統一方向、基本原則、具體進程。第四階段,兩岸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就“一國兩制”在臺灣落實的具體方案進行制度設計。第五階段,是統一后在臺灣具體落實“一國兩制”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三)政策倡導、正本清源,夯實“一國兩制”的社會基礎。近年來,以民進黨為首的“臺獨”分裂勢力大肆攻擊抹黑“一國兩制”,臺灣民眾對“統一”“一國兩制”心存誤解與疑懼。集合兩岸社會各界開展對“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研究探討與倡導,有利于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展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下臺灣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發揮促進和平統一的作用。
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堅持戰略視野、總體觀和大局觀,要服從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總目標和總任務,同時也要著眼于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形勢變化,審時度勢。因此,“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探討與設計,應遵循幾項基礎性原則,概括起來就是“三個確保”“五個充分”。
“三個確保”:統一后臺灣地區實施的“一國兩制”,必須以確保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基本原則。
一是確保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兩岸統一后,中國作為單一制主權國家,只有一部憲法、一個國號、一個中央政府,國防、外交、國家安全等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屬于中央事權,由中央政府行使。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利,依法實行自治。而統一后臺灣地區的制度與法律設計,必須建立在維護國家統一、主權完整基礎之上。
二是確保國家安全利益。統一后臺灣地區政治制度與法律設計,必須維護并確保國家安全利益。
三是確保國家發展利益。要確保統一后的臺灣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繁榮與發展,保障臺灣與祖國大陸共同分享民族復興的發展機遇與紅利,成為民族復興、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如果說上述三個方面是確保“一國”的基礎與前提,那么以下“五個充分”則是保障“兩制”得以具體落實的關鍵。
一是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充分考慮兩岸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的現實差異,保持臺灣現行社會制度、經濟制度、社會福利不變,繼續實行現有貨幣、外匯、稅收及財政政策。
二是充分保障臺灣民眾的利益,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社會習俗和生活方式,充分保障臺灣人民的私有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三是充分照顧同胞的感情,充分體現祖國的同胞之情與愛心,消除臺灣同胞對大陸長期形成的偏見、隔膜和恐懼,進一步實現兩岸人民心靈契合,塑造并鞏固臺灣同胞對統一國家的認同。
四是充分吸收兩岸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不應是大陸設計、并將結果強加于臺灣方面的“單方面方案”,而是積極鼓勵臺灣同胞共同參與、兩岸共同建構的制度安排,是在充分吸收兩岸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共識性方案”。
五是充分考慮其他國家在臺灣正當及合法利益。其他國家和地區與臺灣長期往來形成的經貿交流、民間交往可得以持續,各國在臺灣地區的正當及合法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將得以維護。這樣有利于增加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同度與接受度。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這就從政策與戰略高度明確了對于統一前景及統一方式的認識與判斷,特別是在當前臺海形勢面臨空前嚴峻的內外挑戰,近幾年各方對和平統一可能性及前景的不同看法與爭論不斷出現的情況下,在黨的綱領性文件中再次明確了自1979 年以來確立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仍然是大陸對臺的基本方針,體現了對臺大政方針的延續性與穩定性,而政策的穩定性是建立在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基礎之上的。
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同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其中有三個要點:一是重申了“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基本原則與立場。二是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同臺灣各黨派、界別、階層展開廣泛深入協商。所謂廣泛深入協商,個人理解應是包含多種形式、多個層級、多方領域的,可以是民間論壇,也可以是政黨對話,可以是機構團體的協商,也可以是學術會議的研討。三是強調“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突出了“和平”,體現了大陸追求和平、維護和平、爭取和平的最大誠意、耐心與信心,也是對臺灣廣大民眾期待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愿望的積極回應。
盡管當前臺海形勢與兩岸關系面臨的危機與挑戰前所未有,島內“臺獨”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抹黑“一國兩制”,拒統謀“獨”,破壞兩岸交流,成為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最大阻力,成為臺海和平的最大破壞性因素,但民族復興、國家統一的歷史大勢是無法阻擋的,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將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引領兩岸關系、推進祖國統一的戰略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