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義(上海市第二康復醫院)
據臨床統計,我國的糖尿病患者超過1.14 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糖尿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的影響,下面我們來聊聊關于糖尿病的那些事。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病癥。血糖升高是由于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引起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有血糖升高的表現,而且機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會逐漸出現慢性損傷,從而導致一些功能性障礙。
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也比較復雜,一般認為和遺傳因素、飲食因素及自身免疫系統有關。1.遺傳因素。糖尿病具有遺傳性,假如一個人的父母雙方有一人或兩人患有糖尿病,那么這個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要明顯高于其他人。2.飲食因素。糖尿病的發生也與不良飲食結構有關,高油、高糖和高脂肪的飲食更容易誘發糖尿病。3.自身免疫因素。由于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有熬夜的習慣,熬夜容易使人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處于活躍狀態,逐漸對人體吸收糖分的效果產生影響,誘發糖尿病。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包含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在經過胃腸道時會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進入人的血液后轉化成為血糖,然后隨著血液流遍全身。人體中的胰島若檢測出血糖量過多,就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四處捕捉血糖,并將其轉化成為能量,并運送給機體的細胞,以此維持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很多人養成了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甚至有暴飲暴食的情況。這會導致機體內的葡萄糖來不及轉化,堆積在血液中,進而出現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之后,會使得胰島被迫進行快速分泌,導致血糖出現突然驟降的表現。如此反復會使胰島素的降解效果下降,有些人甚至會出現胰島素抵抗。假如降糖的效果不夠理想,胰島還會分泌超量的胰島素來增強對血糖的捕捉,長此以往很容易使機體出現胰島素匱乏,最終形成糖尿病。
目前我們對糖尿病不能實現根治性治療,只能控制血糖升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飲食
有些人片面地認為得了糖尿病各種食物都不能吃,其實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樣,也可以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但是需要進行科學的搭配,適當限制飲食量。比如,有些含糖量較高的食物盡量少食用,此外還要減少油膩、辛辣和刺激性飲食的攝入,堅持定時定量的飲食原則。
2.合理用藥
通過藥物控制血糖是最常見的治療糖尿病的方式,患者用藥一定要遵醫囑使用,不能盲目或擅自更換藥物,也不能間斷性用藥。
3.增強運動
運動對于人的生命健康而言十分重要,合理的體育鍛煉有利于減輕體重,增強心肺功能,還有助于控制睡眠和血糖,減少出現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特別是身體較為肥胖的患者,一定要以堅持鍛煉的方式來控制體內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標準是將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鐘,最佳的運動時間為40~60 分鐘。
針對糖尿病,治療只是基礎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積極預防更重要,患者要堅持“邁開腿,管住嘴”的原則,才能維持血糖的穩定性,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