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雯 陳蔚(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近幾年,腹腔鏡因其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在臨床上被積極推廣應用,而麻醉是實施腹腔鏡手術的關鍵環節。醫師在臨床上需要結合實際給出詳細的意見和修改,以提升腹腔鏡手術中的麻醉效果和麻醉質量。
全身麻醉通常被分成兩種,一種是吸入式,另一種是靜脈注射。
吸入式全麻: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插管使用和面罩使用。將揮發性麻醉藥物或麻醉氣體,以蒸汽或氣體的形式和氧氣按照一定比例通過一定的裝置將其吸入肺內,經肺泡進入血液循環,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產生全身麻醉的效果。
靜脈注射全麻:通過靜脈注射全麻藥物,經血液循環作用于中樞,使患者意識暫時消失。
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麻藥暫時性阻斷機體一定區域內神經末梢和纖維的感覺傳導功能,從而使該區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1.手術需要 傳統的外科手術只能在切口周圍的狹小空間里進行,而腹腔鏡涉及的范圍更大,對麻醉劑的要求也更高。腹腔鏡要用到氣腹(讓腹部膨隆起來),人工氣腹的建立需要患者的腹壁肌乃至膈肌充分放松,而單純的局麻和椎管麻醉(半麻)是不能實現的,只有全身麻醉中使用的肌肉松弛劑可行。
2.身體需要 在人工氣腹的情況下,腹內氣壓升高,膈肌上浮,全身的肌肉都處于放松的狀態。此時需要給患者做氣管插管,然后再接上麻醉機,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的安全。而在人工氣腹中,由于腹內壓力過大,會對臟器、血管、神經造成壓迫,如果不使用全麻,患者的血壓、心率都會急劇上升,心腦血管意外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3.心理需要 除了各種操作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感,手術室陌生的環境、監護儀尖銳的報警聲和手術器械碰撞的聲音也會使患者變得焦躁不安,不愿意配合醫生做手術。
室內溫濕度適宜,保持安靜、清潔。
手術結束后,應讓患者采取平臥的方式在床上躺6~8 個小時,同時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防止在此期間因為出現嘔吐情況而使嘔吐物被吸入氣管,產生窒息。頭偏向一側,還可防止患者醒后出現頭痛情況。由于術后患者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疼痛感,所以如果患者的腰部和腿部出現麻痹情況,則可能會因為沒有及時感知到而產生其他不良后果,所以家屬必須每隔1 小時就為患者進行腿部和腰部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麻醉清醒后,患者的生命體征較為平穩時,家屬可以協助患者開展小幅度的活動,比如翻身或是活動四肢等,這些活動可有效避免形成靜脈血栓。
在對患者的傷口進行護理時,需要重視以下幾點:首先,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傷口疼痛感,此時如果疼痛但不是特別明顯,可以不使用止痛藥物。但是如果患者的痛覺較為敏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傷口痛感,那么要立即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止痛措施。通常情況下,20~48 小時之內疼痛感就會隨著胃腸道功能的恢復而逐漸減弱,甚至是消失。其次,腹腔鏡手術后,醫生會采用透氣膠布貼合的方式處理傷口,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家屬需要定期查看傷口位置,尤其要觀察切口敷料位置是否存在滲血情況。與此同時,還要在護理過程中保證傷口位置的清潔與干燥。最后,對患者進行傷口護理時,還要及時查看傷口位置是否存在溫度升高或出現明顯腫脹的情況,如果出現,需要及時報告醫生,因為這預示著傷口可能出現感染。通常情況下,術后1 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將腹部的敷料去除掉,如果傷口愈合良好,患者可以洗澡,清潔身體。
早活動可減少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恢復腸道活動,促進傷口恢復。
活動的恢復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患者可先在床上坐起,然后下地在床邊站立,如無頭暈乏力癥狀可繼續行走。此時要有家屬或其他護理人員陪伴,以免摔傷,之后逐漸增加活動量?;顒恿恳苛Χ?,如果活動時傷口疼痛嚴重可口服止痛藥物。
早恢復飲食可促進胃腸蠕動,對腸道排氣十分重要。
飲食恢復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若無腹脹,患者應開始少量多次地飲水、喝米湯。手術后患者一般容易惡心、嘔吐,因此開始進食量不要太多。只要沒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就可以慢慢增加飲水量。如果早上飲水、喝米湯很順利的話,就可以逐漸增加飲食量。到了中午,就可以喝粥,吃蛋羹、藕粉,晚上的飲食也是這樣。若腹脹得厲害,可先不進食,稍微喝些水。
腹腔鏡手術后第1 天的飲食內容不僅限于流食,大部分患者可以在排氣后或者晚上腹部不脹氣后開始吃半流食,比如稀飯、湯面等,以及松軟的饅頭等發酵后的面食。當然,具體要根據患者自己的情況逐漸增加飲食量,充分考慮自身的食欲、飯量和適應情況。注意不能吃太甜的食物,也不能喝牛奶,以防脹氣。
術后72 小時內,患者體溫在38.5℃以內都是正常的。術后的最初幾個小時應該頻繁監測患者體溫,一般每隔2 小時測量1 次。隨著患者病情穩定,監測頻率可以逐漸減少。
高體溫可能是感染的征兆,因此,如果患者體溫超過38℃,或者出現其他感染跡象,如傷口部位紅腫、滲液等,應及時向醫生報告。保持適宜的室溫和舒適的衣物可以幫助患者調節體溫。如果患者出現體溫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如敷冷毛巾或加蓋被子。
術后恢復期間,患者應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以維持體液平衡和防止脫水。某些藥物可能會導致體溫升高或降低,特別是一些鎮痛藥物。如果患者出現異常的體溫變化,應與醫生討論可能與用藥有關的情況。
臨床上,醫生一般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在術后給予靜脈抗生素或口服藥物防治感染。目前大多數術后患者不用靜脈抗生素,所以術后醫生如果給開了口服藥一定要吃,預防術后感染。
以上是一般的術后體溫注意事項,具體的護理方法可能因個體差異和手術類型而有所不同。在術后護理過程中,患者及家屬一定要遵循醫生或護士的具體指導,并隨時向其咨詢任何疑問或關注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