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學燕(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深靜脈血栓是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以發生在全身的任何主要靜脈,最常發生在腿部。人體受到外力撞擊,肢體出現不便或者長久臥床不起,就會導致人體血液循環運行不通暢,從而出現血栓的情況。一旦人體出現血栓疾病時,這些血塊通過人體的血流,到達各個肺動脈和分支,會引起體內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深靜脈血栓是指人體血液的不能正常凝血,靜脈腔受到阻礙,引起的靜脈回流障礙。身體伴隨癥狀主要有身體一側腫脹,局部出現疼痛,溫度升高的同時出現淺靜脈擴張。肺栓塞是指由于人體外在或內在因素引起的栓子,阻塞了人體主肺動脈或分支血管,從而引起人體內肺循環衰竭的疾病。肺栓塞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病情會迅速惡化,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
肺栓塞患者通常有3 種典型癥狀:胸痛、胸悶、咯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暈、出汗、跌倒、心悸等癥狀。在某些情況下,個別患者可能會感覺到身體一側疼痛和腫脹。骨折患者身體受到嚴重創傷或者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進行手術后,很容易出現肺栓塞。目前,根據栓塞的部位來定義,肺栓塞和深靜脈栓塞是最常見血栓的兩種臨床表現,根據醫學臨床實踐,對于術后容易出現血栓的患者應及時提早預防,并制定相應的有效措施。
手術后患者經常臥床,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向患者講解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形成的原因、肺栓塞的癥狀、肺栓塞對身體造成的嚴重危害等。同時,如果患者身體出現,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的癥狀,應第一時間通知醫護人員并及早得到治療。醫護人員對術后患者要認真評估,對于高危患者重點檢測,時刻關注患者身體特征。肺栓塞對身體造成的嚴重危害,必須引起患者和家屬重視,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患者手術后,早期飲食要清淡,吃一些低脂容易消化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平時多喝水。恢復正常飲食后可以吃富含蛋白高的營養食物,比如魚、牛肉、雞蛋等。營養充足可以幫助身體更快恢復,患者可以適當下床走動鍛煉,防止出現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
如果患者出現臥床無法移動的情況,患者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活動身體部位,比如足部、腳趾、腳踝、腿部關節活動幾分鐘,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放置靜脈濾器,這有效防止栓子進入肺動脈。但不是所有人群都可以放置濾器,要經過醫生對患者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詳細評估。對于高危患者,則可以直接放置濾器。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最常見的藥物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對凝血酶影響小,抗血栓作用強,引起出血的副作用比較弱。所以,注射低分子肝素是預防手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的有效藥物。
總而言之,手術后醫護人員要做好預防措施,以免患者出現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為后期治療帶來不便,同時給患者身體帶來疼痛負擔。患者及家屬應了解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基礎護理,使身體盡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