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啟動標準化改革,將開展標準實施后評估作為重點工作內容之一。本文在分析總結國內外標準實施效果評價做法的基礎上,考慮電力企業的經營生產特點,設計了一套基于某項產品的一組標準的評價方法,以服務于標準的閉環管理,提高標準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產品關聯標準,實施評價,指標體系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07
0 引 言
2015年3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的《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將標準實施后評估作為重點工作內容之一。2017年11月4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強調了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實際操作中,一項標準的發布實施,是標準化工作發揮作用的另一個開始,從管理部門的角度,緊密跟蹤標準實施的可用性、應用頻次、存在問題、與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匹配性等,適時優化,是形成標準閉環管理,維持標準“新陳代謝”,保持標準生命力的重要舉措。
電力企業產品線豐富,對產品的成熟度和質量要求高,標準應用實施的好壞直接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命線。但是,從標準應用情況來看,部分標準跟不上技術發展速度,團標日益活躍卻導致各類標準的一致性和符合度缺乏有效評價,多專業融合類標準出現在不同標準體系中但缺乏一致性統籌,產品標準與技術規范類標準的一體化設計不夠等,因此,對于某項產品相關的一類標準進行分析和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1 國內外評價方法總體情況
1.1 國外研究情況
從20世紀初發達國家就開始啟動標準價值分析相關工作,標準的實施效果往往體現在標準對企業乃至國家、社會的經濟貢獻上,因此,很多研究集中在經濟貢獻度的分析上。20世紀70年代,國際標準實踐聯合會(IFAN)建立了第一個標準化經濟效果工作組,編制了指導性文件《公司標準化經濟效果的計算方法》和《標準化的效益》手冊[1]。經過近40年的研究,各發達國家均在標準經濟效益評價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英國貿易工業部采用標準數量貢獻法建立了一個估計勞動生產力增長與標準關系的模型,評價標準對勞動生產力增長的貢獻度[2]。依據模型英國勞動生產力增長中有約13%應歸功于標準。德國標準化學會(DIN)用三年時間開展標準化經濟效益評價研究工作。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ISI)從宏觀角度以回歸分析法分析出標準對德國、奧地利、瑞士3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僅次于資本的重要貢獻要素,貢獻幾乎接近30%;德累斯頓技術大學以實地調研及發放問卷的方式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了標準在企業減少貿易費用和減少研發投入上的重要貢獻[3]。日本學者采用標準效果成本法對標準經濟效益進行評價[3]。通過“費用對比效益”,即比對日本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所需要的項目投入費用和標準被采納為國際標準后給日本產業界帶來經濟效益,簡單、直接評價產品標準的經濟效益。ISO 標準化組織在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的支持下,制定了一套用于評價和量化標準的經濟效益的方法論[4]。該方法論通過對企業價值鏈的分析,識別標準在價值鏈各區域的價值驅動因素,以定量計算方法評價標準對企業銷售收入、息稅前利潤(EBIT)及營業額的影響。
1.2 國內主要研究情況
國內的標準實施效果評價工作既有針對一項標準,也有針對一組標準的。評價內容涉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既包括正面影響評價,也包括負面影響評價。
(1)標準實施經濟效益評價。新標準化法頒布實施之前,國內對標準化的經濟效益問題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1983—1984 年,國家標準化研究院主持制定了3個有關標準化經濟效果的評價、論證、計算標準,即GB 3533.1-1983 《標準化經濟效果的評價原則和計算方法》、GB 3533.2-1984 《標準化經濟效果的論證方法》和GB 3533.3-1984《評價和計算標準化經濟效果數據資料的收集和處理方法》,并于2009 年進行了標準修訂工作。相關的評價模型包括標準化經濟效益模型、標準化投資回收期模型等。李爾丁利用比較分析法對農業標準化成果進行經濟效益評價[5]。通過制定和實施農業標準化后與原有對照技術或措施方案進行比較,以最終的產量和效益為主要指標進行分析計算,引入了時間因素進行動態分析。后期國內很多標準化專家將大量精力投入在探討定量評價體系建設方面,常用的經濟效益評價方法有專家評價法、經濟分析法、運籌學和其他數學方法。
(2)標準實施社會效益評價。2017年,最新修訂發布的國家標準GB/T 3533.2-2017《標準化效益評價 第2部分:社會效益評價通則》規定了標準社會效益的評價原則和評價過程,并解釋說明標準實施社會效益是標準實施后對社會發展以及節能環保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或產生的有益效果。該項標準在附錄A中給出指標體系表范例,準則層分為節能環保和社會發展兩層,其中,社會發展層分為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社會保障、公共利益等。2016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開展標準實施效果評價試點工作,并初步形成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通用設計方案。其中針對社會效益方面,指標層級劃分為三層,包括企業競爭力、市場規范性和社會影響力。從微觀到宏觀評價單項標準在不同層面的社會效益。
(3)標準實施廣度及深度評價。近年,張博等人[6]在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大背景下,以海洋領域標準為研究對象,梳理構建了一套標準實施情況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其中,標準實施情況評價模塊指標包括標準宣貫和標準實施兩個方面。標準宣貫包括宣貫效果和接受宣貫比例,標準實施包括標準使用率、標準執行程度和標準使用頻率。相關研究數據多數來源于針對性的問卷等調查研究,評價內容主要集中在標準知曉率、整體合理性、可操作性、標準利益相關者對標準認知情況等,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仍以定性研究為主。曹一鳴[7]為深入了解安全生產標準實施情況,運用情景分析法和專家分析法,從標準獲取情況、宣貫情況和標準適用性三個方面開展問卷調查,以定性角度綜合歸納了當前安全生產標準的整體實施情況,并依據調查結果提出工作程序優化,標準質量提升等方面的建議對策。
(4)標準質量評價。在標準實施情況評價研究成果中,很多專家將標準質量評價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他們認為標準質量的評價能夠反映出標準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是判斷標準實施情況優劣的有力補充。其中張博等從標準內容適用性、科學合理性、可操作性和規范性四個維度評價海洋標準質量。吳迪等[8]基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跟蹤評價及意見反饋平臺,收集公眾對完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意見,初步選擇用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質量的指標,可分為必要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協調性等方面并細化為二級評價指標。
2 電力企業產品關聯標準量化評價方法初探
電力企業的某個單產品從研發到市場運行,涉及的技術標準包括技術對象、技術規范、生產條件及方法、檢驗檢測、運輸包裝等一系列內容。產品的穩定可靠性往往與其相關的一組標準的本身質量、關聯性使用、應用一致性等密切相關,為了評價一組標準的實施應用情況通??刹捎靡韵侣窂剑?)構建一組標準的結構分層;2)確定不同分類標準在產品實施中的重要性權重;3)確定每類標準組中的單標準實施權重;4)構建一套評價體系并應用于單標準的評價;5)匯總權重后形成量化分值;6)總結單標準評價中的實際問題,作為后續標準優化完善的需求來源。
2.1 標準的結構分層
以江蘇省標準信息服務平臺為統計依據,梳理現階段實施的電力(DL)行業標準,總體而言,標準類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如表1所示。
一般而言,基礎標準相比其他類型標準,往往具有一定的通識性,評價意義相對較小,可以不納入評價范疇。電力產品標準一般包括完整軟硬件系統及電力裝備標準、器件部件標準、接口標準等,這類標準結構完整,是評價的重點。工藝作業類標準在內容上除強調作業技術要求外,還對作業步驟和方法進行了規范。驗收評價類標準規范的內容差異性較大,一般而言,驗收規范等可不納入評價,偏技術類的內容(如狀態評價等)可以作為評價重點。運輸包裝標準可視評價目的靈活選擇是否納入評價范疇??傊娏π袠I技術標準內容一般以技術要求、檢測方法、互操作性方法為核心,根據標準規范對象差異性,增加相關的其他技術內容,如作業調試、包裝貯存要求等。分析前評價發起單位應組織技術生產人員在大分類的基礎上,討論需要納入評價的內容,并視重要性確定各分類所占的權重。xx 2.2 單標準量化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電力單標準的量化指標可以從三個大方面進行設計,分別是標準內容質量、標準實施應用情況和標準實施效益。具體指標體系如表2、表3、表4所示。
技術標準評價過程中,部分指標需要收集適用性意見,但必須注重問卷設計的標準一致性和對象全面性。具體而言,實施數據收集應該兼顧行業、企業、檢測驗證單位等多個角度和層級,實際開展可以采用實地調研(適用于實施企業或檢測單位)或問卷調查(適用于行業領域)等多種方式。
3 結 語
在國家日益重視標準實施后評估工作的背景下,很多電力企業已然開展了針對實施組織不同層級的標準實施評價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但是,針對某產品相關的一組標準的評價仍然開展較少。然而,換個視角從標準運用本身看,這方面工作恰是發現標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標準質量、明確標準修訂需求的有效手段。結合標準實施評價開展問題反饋和查遺補缺,將促進標準化工作真正實現應用價值。當然,這項工作還需要結合企業的經營體系,構建結構化數據的常態化直取直用機制,避免出現運動式評價的情況。
參考文獻
楊鋒,王益誼,王金玉.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研究綜述[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8(12):25-29.
英國經濟和商務中心(Cebr).標準對英國經濟貢獻[R].2015.發達國家經濟效益研究介紹[EB/OL].(2015-09-10)[2022-08-14].https://ltbzh.mofcom.gov.cn/article/ltbzzcjd/201509/1258_1.html.
張宏,喬柱,孫鋒嬌.標準化對經濟效益貢獻率的對比分析[J].標準科學,2014(6):16-20.
李爾丁.基于比較分析法的農業標準化成果經濟效益評價方法[J].標準科學,2013(4):25-29.
張博,袁玲玲,牟長青,等.海洋標準實施情況的綜合評估方法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7(1):57-62.
曹一鳴.中國安全生產標準實施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9):171-174.
吳迪,邢航,樊永祥,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8(3):317-324.
作者簡介
張妍,碩士,高級經濟師,從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管理、科研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