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威 王東奇
摘 要:家用電器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使用情況也直接影響到生活質量,為保證家用電器使用安全,家電檢測行業應運而生。本文對家用電器檢測環境進行分析,探討了當前家電檢測面臨的局限性問題,進而提出優化家用電器市場檢測環境、樹立家電質量檢測意識與服務理念、加大專業人員培訓力度、發揮政府部門的監管作用以及提高家電適用性、開展日常檢測工作等策略,為家用電器使用質量提供保障。
關鍵詞:家用電器,檢測,局限性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22
0 引 言
近年來,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家電檢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對于家電的保障機制大多集中在售后維護服務方面,為提升保障效果,還需要對前端家電檢測環節進行改進與完善。結合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家用電器檢測工作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著一定的局限性,對提高檢測質量與效能帶來不利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應加強對家電檢測行業的深入研究,并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措施。
1 家用電器檢測環境
1.1 家電能效標準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家用電器在生活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例如電磁爐、電飯煲等電器的使用量正逐年遞增,其年均增長率已經超過了10%。在這樣的情況下,保證良好的家電的能效標準可以在提高使用質量的基礎上減少能源消耗,進而為我國節能工作提供更大的空間。作為家用電器檢測的重要內容,家電能效標準檢測通常是由專業檢測人員按照具體的檢測標準與檢驗規范開展檢測工作,進而獲取家電能效標準數據。通常情況下,具體數據可以在檢測中的家電上顯示。在完成家電能效檢測后,還需要在不改變原有檢測模式的基礎上對相關材料進行備案,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家電能效標準檢測質量除了受到能效標準的影響,還與檢測人員的工作能力相關,檢測過程中應保證檢測設備功能齊全、檢驗流程完整規范,保證檢測數據的精確性與可靠性,為家電后續使用提供保障。
1.2 節能家電能效檢測
能效檢測標準已經在目前的家電檢測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有助于提高家電使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可以增強家電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效果,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促進整體家電產品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說,能效標準已經成為家電產業發展與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加速其創新進程的同時,為其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實施家電能效檢測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家電產品結構,確保與我國的綠色環保發展要求相適應,同時有效的家電能效檢測還可以給用戶提供觀察家用電器工作的機會,幫助其增強對家電工作成效的了解。這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明確其能效指標,有效降低家電耗電量。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針對家電能效標準提出了相應的研究成果,同時在國際上也得到廣泛認可的工程經濟分析方法,也在引入到家電能效檢測中,通過大量調研與測試,該方法已經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檢測家電能耗不僅可以滿足用戶使用需求,還可以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為我國的環保事業提供保障。
1.3 家電質量檢測政策風險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家電檢測行業屬于新興行業,發展時間較短,相關檢測標準及檢測技術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我國在檢測工作中所使用的檢測設備相對落后,無法實現部分細節環節的檢測,影響到檢測結果的精確性,進而也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家電檢測行業作為全新產業,當前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產業發展同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聯系緊密,易受到政策風險的干預和影響,這也給家電檢測行業相關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部分家電檢測部門缺少先進的檢測設備,進行家電檢測時采用的仍是傳統的動作特性通電測試臺,由于該設備在智能性與操作性方面存在不足,忽略了很多細節方面的要求,進而也阻礙了家電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這樣的情況,就可以從政策角度分析,為推進經濟建設,政府部門將發展重點放在家電生產上,忽視了家電檢測及相關政策的制定。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說,家電使用質量是其最關注的問題,這也體現出政策制定與用戶需求之間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家電檢測行業的健康發展。
2 當前家用電器檢測面臨的局限
2.1 家電檢測市場標準體系有待完善
當前,家電檢測行業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由檢測部門根據生產部門要求進行相應的檢測工作,完成后由企業或委托單位進行支付。雖然該模式在市面上得到廣泛應用,在實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檢測工作的公正性。因此要想推動家電檢測行業發展,就需要對該模式展開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部分家電生產企業對家電檢測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生產過程中沒有對家電產品質量問題做到精益求精,很多時候并沒有委托專業機構來進行產品質量檢測,進而也導致家電產品上市后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由此可見,家電檢測市場標準體系仍存在不完善之處,對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不利影響。
2.2 家電檢測專業人員不足
首先,家用電器檢測行業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但作為新興行業,家電檢測行業在技術與管理層面存在不足,導致優秀專業人才對這一行業不了解,同時缺少參與積極性,導致家電檢測行業發展進一步減緩,形成“行業發展水平低——專業人員不了解——行業發展速度降低”的惡性循環。其次,國家對家電檢測行業的重視不足,導致專門的家電質量檢測部門數量較少,可提供的家電檢測崗位也較少,在吸引專業人才方面面臨較大難度,同時,較低的收入也是導致缺少高素質家電檢測人才的重要原因。最后,行業內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部分檢測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專業水平不過關、缺少責任意識的情況,對家電檢測工作質量和效率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削弱了行業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2.3 政府監管力度不強
縱觀我國的家電檢測行業,專業的家電檢測機構仍在少數,其中不乏缺乏正規資格的家電檢測企業,進而難以滿足現階段的家電檢測需求。這一問題與政府監管力度不強也有著一定關系,由于政府部門對家電檢測行業的關注不足,沒有落實有效的檢測與監督機制,也缺少對行業整體發展的考量。而且,在進行檢測家電產品時,需要檢測人員使用特定、專業的儀器進行有效檢測,而專業化的精密檢測儀器不僅對技術水平提出較高要求,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受到財政資金有限的影響,難以開展持續性的設備研發與技術升級工作,進而無法滿足家電檢測企業和行業的發展需求
2.4 家電檢測工作還需強化
現階段,我國的家電檢測行業整體發展速度較快,但具體的機構與部門設置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仍存在機構設置與行業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對于銷售環節來說,部分家電廠商為提高銷量、加快銷售速度,在進行家電檢測期間會對部分環節進行刪減,進而無法滿足家電檢測行業標準與規范,家電使用質量也難以得到保障。與此同時,我國家電質量檢測設備的研究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深入開展,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3 家用電器檢測的優化對策
3.1 優化家用電器市場檢測環境
家用電器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安全性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密切聯系,結合當前的情況來看,市場環境的混亂是造成家電檢測工作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需要提高對家電檢測工作的重視,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檢測環境。為減少家電檢測行業的混亂現象,需要開展有效的市場整治工作,制定嚴格規范的家電質量檢測標準,加大對家電質量隱患的檢查力度,保證家電檢測過程的嚴謹性與使用過程的安全性,最終實現行業市場環境的優化。首先,應立足于家電檢測實際,對其質量檢測方法進行升級優化,針對檢測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方法,做到將家電使用安全隱患在檢測環節得到有效消除。其次,通過家電檢測工作應針對其使用壽命明確使用年限,根據年限進行產品的升級與更新,最大限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最后,我國家用電器檢測行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缺少公正權威的質量認證體系,這也是造成國內市場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立足于行業實際,制定完善的質量認證體系,引入先進的質量控制理念,以達到良好的家電檢測成效,不斷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國外先進理念與技術的學習,根據家電檢測行業需求進行借鑒與應用,促進我國家電檢測水平的提高,呈現出良好的市場管理環境。
3.2 樹立家電質量檢測意識與服務理念
站在家電廠商的角度來說,應不斷提升對家電檢測工作的重視,切實提高質量檢測意識。在生產環節,廠商應通過家電檢測機構進行完整、有效的檢測流程,合理消除家電使用安全隱患,進一步滿足用戶對家電使用質量的要求。而對于家電檢測機構來說,則需要順應社會和時代發展需求,樹立嚴謹的服務理念,保證檢測過程的嚴肅性與公正性。家電檢測機構應做到和國際接軌,轉變服務理念的同時,加強技術引進與應用,不斷提高檢測機構本身的競爭力,為行業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2]。
3.3 加大專業人員培訓力度
檢測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是限制家用電器檢測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應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提升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首先,國家應加強對家電檢測行業的關注,通過開展多元化宣傳工作讓更多人了解家電檢測行業,同時吸引更多專業人才進入到行業中,有效填補目前存在的人才缺口。其次,應加大該領域的人才培養力度。可以針對行業崗位需求在職業院校開設相應專業為家電檢測方面儲備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或在檢測機構內部設置培訓機構,不斷學習與更新先進檢測技術,落實有效的技術培訓以優化檢測成效。在此期間,應為檢測人員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更多參與到家電質量的充分檢測中,積累經驗為家電產品的使用質量提供保障。以家電耐壓性能檢測為例,檢測人員在參與培訓期間應注意對檢測流程的學習,按流程完成家電工頻交流與直流檢測及絕緣抗擊穿能力檢測,做到準確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判斷。除此之外,檢測人員還需要對接地電阻、溫度等因素進行考量,保證按規定完成家電檢測工作。最后,應增強對專業人才的引進,選拔專業檢測人員進入到家用電器檢測行業中,并對其專業技術水平及職業素養進行考察,滿足行業對人才的要求。為提高家電檢測行業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待遇水平,落實相應的補貼機制為其生活提供保障,保證相關人員提高行業認可度,并在后續的家電檢測工作中發揮專業力量[3]。
3.4 發揮政府部門的監管作用
為實現家電檢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應充分認識到目前存在的局限性,進而引入先進的檢測技術和管理思想,探索與我國家電質量檢測行業相適應的發展路徑。在此期間,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出自身作用,持續加大監督力度。首先,政府部門應在質量檢測體系方面展開進一步嘗試,結合我國市場發展現狀,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家電檢測技術與理念,有效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與配合,針對家電檢測行業制定統一的監管體制。其次,政府部門應針對家電檢測行業組建專門的監管隊伍,對檢測制度、檢測流程等各環節進行嚴格審查;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持行業內開展設備升級與技術研發,為家電檢測工作的推進提供基礎保障。再次,家電使用安全同人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各部門、機構及用戶對家電安全的重視,明確家電檢測工作的重要性。最后,針對家電檢測構建管理監督和檢測體系。有效的監督管理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保障,我國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也是阻礙其發展的原因。因此,政府部門有必要對家電檢測構建完善的管理監督體系,與各部門及機構之間建立協調機制,提升信息傳遞的流程性。對于家電檢測監督工作來說,政府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大人員、財力及物力投入,營造良好的行業管理監督氛圍實現家電檢測管理監督成效的提升。
3.5 提高家電適用性,開展日常檢測工作
家用電器的安全隱患問題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嚴重時還會導致人員傷亡。針對這一情況,應持續加強對家用電器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同時細化家電檢測流程,改良檢測方法。目前,很多家用電器的使用者都缺乏電工基本常識,因此應逐步增強家用電器生產制造的針對性與適用性,加強家電產品安全保障的同時,降低使用難度。與此同時,進行家電檢測工作還應逐步推進其更新換代,更多考慮到用戶自身需求。在日常使用家用電器的過程中,應增強對其安全問題的關注,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處理,盡可能避免操作不當和使用環境不安全所導致的家電安全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家電使用年限過長也是造成安全隱患的原因,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 ,應明確家電產品使用期限,及時更新換代,降低出現家電安全問題概率。
在日常使用中,用戶還應開展日常的家電檢測工作,有效通過檢測發現存在的電氣結構、發熱等安全隱患,并及時采取處理方法,保證家電使用的安全性與規范性[4]。一方面,可以對家用電器的完好程度進行檢測,避免對家電外部造成損壞與污染,同時保證檢測過程滿足《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要求。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家用電器的放置環境進行檢測,環境過于潮濕及空氣不流通都會影響到家電的使用性能,進而出現一定的安全隱患。除此以外,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火花、冒煙、花屏等問題應立停止使用并關閉電源,開展相應的檢測與檢修工作,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安全問題[5]。
4 結 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對于家用電器質量也更加關注,這也體現出加強開展家電檢測工作的必要性。目前,相關工作的開展仍面臨一定局限性,包括市場環境不佳、專業人員不足、監管力度不強等多方面。為提高家電檢測成效,應對上述問題提出針對性策略,保證從市場環境、監管機制、管理制度等角度入手,加大管理力度,同時加強專業人員培養,促進家電檢測工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樓英超.家用電器檢測的熱點問題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22):207-208.
李雷鳴.家用電器質量檢測現狀及措施[J].科技風,2020(11):8.
尹麗.當前我國家用電器售后檢測局限性研究[J].輕工標準與質量,2020(3):86-87.
莊智東. 家用電器安全檢測技術及案例分析[ J ] .電子世界,2021(20):14-15.
潘迎迎,陳建.家用電器安全檢測技術的探究[J].質量安全與檢驗檢測,2021,31(5):75-76.
作者簡介
欽威,市場拓展中心部長,研究方向為檢驗檢測技術、標準化和質量體系建設。
王東奇,副總經理,研究方向為檢驗檢測技術和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