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對其術后控尿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 =48)和觀察組(n=48)。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訓練,觀察組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比較兩組患者的控尿能力療效、并發癥發生率以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控尿能力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干預后的前列腺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可改善其術后控尿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還可提升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前列腺癌根治術,標準化康復訓練,控尿功能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63
前列腺癌作為發生于男性前列腺組織中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占全部腫瘤發病率的14%,好發于中老年群體[1]。早期前列腺癌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其主要表現為尿急、尿頻以及排尿困難等,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2]。前列腺癌根治術是目前臨床治療前列腺癌的常用方式,其雖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術后易發生尿失禁、控尿功能異常等不良事件,影響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的工作與生活[3]。基于此,本研究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采取標準化康復訓練,觀察其控尿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選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 = 4 8)和觀察組(n =48)。對照組年齡為48歲~82歲,平均年齡(62.58±5.16)歲,臨床分期為T2、T3、T4期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8例、21例、9例;觀察組年齡為49~84歲,平均年齡(62.74±5.23)歲,臨床分期為T2、T3、T4期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9例、22例、7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院倫理委員會對本次研究也已批準。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前列腺癌規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2022版)》[4]中關于前列腺癌的診斷標準,且臨床病理結果顯示為前列腺癌;(2)于我院行前列腺癌根治術;(3)患者年齡≥18周歲;(4)患者認知功能正常;(5)患臨床研究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2)患者合并凝血功能異常;(3)患者合并精神疾病;(4)患者術前合并尿潴留等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實施常規康復訓練,在尿管拔除后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訓練,訓練時間與訓練強度由患者自行制定。
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在進行前列腺癌根治術前的3~5天,由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訓練和間斷排尿訓練,提肛訓練:指導患者采用坐位、站位等方式進行提肛收縮訓練,先進行收縮肛提肌訓練,時間約10秒鐘,后緩緩放松,每隔10秒鐘進行1次提肛收縮訓練,每天訓練1小時。間斷排尿訓練:由醫護人員告知患者何為間斷排尿訓練,在排尿過程中有意間斷排尿,之后再繼續排尿或由患者自身控制排尿速度,每次排尿間斷時間約5秒鐘,每次排尿間斷2次左右,每天訓練3次。術后由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及早指導患者進行標準化康復訓練,由醫護人員在術后2小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按摩以及四肢伸屈等活動,待患者麻醉清醒后,由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運動,若患者精神狀況良好攙扶患者下地走路。術后第一天,由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定時將導尿管夾閉,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延長其排尿時間。術后2天左右,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訓練,訓練方式與頻率同手術前。
1.3 觀察指標
(1)控尿能力療效:痊愈是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可完全控制排尿過程;顯效是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可大部分時間控制排尿過程,但仍會發生尿失禁等事件;有效是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可偶爾控制排尿過程,并且發生尿失禁;無效是指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無法控制排尿。控尿能力療效=(痊愈人數+顯效人數+有效人數)/參與研究總人數×100%[5]。
(2)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主要包括尿路感染、惡心嘔吐、血栓以及肌肉萎縮等。并發癥發生率=(尿路感染人數+惡心嘔吐人數+血栓人數+肌肉萎縮人數)/參與研究總人數×100%。
(3)生活質量: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前列腺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估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共包括5條維度,分別為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生活狀況以及前列腺癌特異模塊,共有條目41條,評分越高表示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6]。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控尿能力療效
觀察組控尿能力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v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3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前列腺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分
干預前,兩組前列腺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前列腺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 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加劇,前列腺癌的發病人數依舊呈上升趨勢。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與提高,前列腺癌根治術在臨床中應用的更為廣泛,尤其是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其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等特點。前列腺癌根治術后的常規康復訓練由于缺乏規范性,效果欠佳。
由表1可知,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控尿能力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可改善其術后控尿功能。本次研究結果與許獻霞等[7]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其原因:通過術前的提肛訓練和間斷排尿訓練,術后的翻身、按摩以及四肢伸屈活動、提肛訓練等,患者的盆底肌功能以及膀胱功能均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幫助患者養成良好排尿的習慣,從而提高其控尿能力。
由表2可知,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次研究結果與李友芳等[8]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其原因:通過標準化康復訓練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患者的心理狀況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通過相應的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從而減少前列腺癌根治術并發癥的發生。
由表3可知,觀察組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干預后的前列腺癌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結果與王璐等[6]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其原因:通過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前列腺癌患者的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時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可提高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從而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實施手術前后標準化康復訓練可改善其術后控尿功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升了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常倩倩,岳曉娥.標準化盆底肌康復鍛煉對于前列腺癌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國標準化,2021(14):153-156.
張李梅,蔣清平,張偉麗.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內鏡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根治術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廣東醫學,2020,41(9):951-955.
宋添謀,鄭兵,儲開云.膀胱鏡下尿道前壁加強法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尿控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5):83-86.
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前列腺癌質控專家委員會.中國前列腺癌規范診療質量控制指標(2022版)[J].中華腫瘤雜志,2022,44(10):1011-1016.
時昌杰,盛正成,張瑩,等.加速康復外科技術在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9,21(4):360-364.
王璐,王飛杰,張曉利,等.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指導的健康教育對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生活質量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2,20(12):1263-1266.
許獻霞,陳振蘭,黃英凡,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患者控尿功能及康復結局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37(4):880-883.
李友芳,張娟,張培,等.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結合臨床路徑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21,43(2):310-313.
作者簡介
黃麗,大專,護師,研究方向為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