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中學 彭劍平
數學文化類試題是新高考數學試卷中命題的熱點之一.數學文化是國家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形成的數學史、數學精神及其應用等.對數學文化的考查主要借助數學名著、數學故事以及數學名題等視角來創新設置,通過對數學文化的滲透,有效增強考生的理性思維與應用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通過中國古代數學名著或世界數學名著等滲透數學文化,如我國古代的《數書九章》《張丘建算經》《孫子算經》等.
例1(2022年山東省濰坊市高考數學三模試卷)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給出了很多立體幾何的結論,其中提到的多面體“鱉臑”是四個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錐.若一個“鱉臑”的所有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且該“鱉臑”的高為2,底面是腰長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則球O的表面積為( ).
分析:根據題目條件,作出圖形,設在三棱錐A-BCD中,AB⊥平面BCD,BC⊥CD且BC=CD=2,AB=2,證明出該三棱錐的四個面均為直角三角形,求出該三棱錐的外接球半徑,結合球體表面積公式可得結果.
解析:如圖1所示,在三棱錐A-BCD中,AB⊥平面BCD,BC⊥CD且BC=CD=2,AB=2.

圖1
因為AB⊥平面BCD,BC,BD,CD?平面BCD,所以AB⊥BC,AB⊥BD,CD⊥AB.
又CD⊥BC,AB∩BC=B,AB,BC?平面ABC,所以CD⊥平面ABC.
因為AC?平面ABC,所以AC⊥CD.


例2意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的《算盤全書》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一對兔子每月能生1對小兔子(一雄一雌),不考慮其他因素,而每1對小兔子在它出生后的第三個月里,又能生1對小兔子.在特殊情況下,假定兔子都不發生死亡,那么由1對初生的小兔子開始,50個月后總共會有多少對兔子?
根據以上記載,從第1個月開始,以后每個月的兔子總對數依次為1,1,2,3,5,8,13,21,34,55,89,……,這個數列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它的遞推公式是an=an-1+an-2(n≥3,n∈N*),其中a1=1,a2=1.若從該數列的前100項中隨機抽取一個數,則這個數是偶數的概率為( ).
分析:根據斐波那契數列中項的分布規律以及遞推公式加以歸納總結,確定每相鄰3個數中有1個偶數,進而得到該數列的前100項中有33個偶數,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點評:涉及數學名著中的數學文化創新試題,關鍵是理解數學名著中對應創新情境的敘述與表達,綜合題目所要求解的結論加以對比分析,構建相應的數學模型,利用相關的數學知識、思想方法來分析與解決相關的數學文化問題.
通過數學家或數學故事滲透數學文化,如開普勒、畢達哥拉斯、斐波那契、希波克拉底、陳景潤、黎曼等.

分析:根據題目條件,借助數學思想方法中的無限與有限的轉化,通過無限根式的定值求解方法的應用與類比,轉化為無限分式的定值求解,通過構建方程、解方程來確定無限分式的定值.

例4(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聯盟2022屆高三第二次大聯考數學試卷·7)公元前5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利用頂角為36°的等腰三角形研究黃金分割,如圖2,在△ABC中,AB=AC,∠A=36°,∠ABC的平分線交AC于M,依此圖形可求得cos 36°=( ).

圖2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邊與角之間的關系、三角形相似的判定與性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正弦定理以及二倍角公式等的綜合,合理轉化,巧妙應用.
解析:由∠A=36°,可得∠ABC=∠ACB=72°.所以∠ACB=∠BMC=72°,∠MBC=∠MBA=∠A=36°.
設AB=x,BC=y=BM=AM.

點評:涉及數學故事中的數學文化創新試題,關鍵是理解故事情境以及問題的設置情況,借助數學故事或問題表達中的思想方法、思路技巧等加以歸納、類比等推理與分析,結合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的綜合應用,達到解決數學文化問題的目的.
通過數學名題滲透數學文化,如勾股定理、阿波羅尼斯圓、哥德巴赫猜想、費馬猜想或費馬點等.
例5“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數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是數學界尚未解決的三大難題之一,其內容是:“任意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質數)之和.”若我們將12拆成兩個正整數的和,則拆成的和式中,在加數都大于3的條件下,兩個加數均為素數的概率是( ).
分析:根據題目條件,在對12進行拆分時,羅列出所有加數都大于3以及兩加數均為素數的拆分,進而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解析:將12拆成兩個正整數的和,則拆成的和式中,加數都大于3的所有拆分為12=4+8,12=8+4,12=5+7,12=7+5,12=6+6,共計5個;而兩個加數均為素數的拆分為12=7+5,12=5+7,共2個.

(1)若m=13,則使得an=1至少需要步雹程;
(2)若a9=1,則m所有可能取值的和為.
分析:根據創新定義,借助相應的步驟加以運算與推理,通過逐步計算即可求解.
解析:(1)若m=13,依題意,得3m+1=40→20→10→5→16→8→4→2→1,共需9個雹程.
(2)若a9=1,則a8=2,a7=4,a6=8或a6=1.
若a6=8,則

所以,a1的集合為{256,42,40,6,32,5,4},m的和為385.
故答案為:9;385.
點評:涉及數學名題中的數學文化創新試題,關鍵是理解此類數學名題的內容,掌握其內涵與實質,結合題目條件構建合理的數學模型,綜合相關的數學知識、思想方法等進行解決.
合理關注一些古今中外的數學名著、數學故事以及數學名題等,巧妙融入相關的數學知識,通過對數學文化加以創新與滲透,提升考生的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等,進一步拓展視野,提升數學能力,養成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