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雪林 武啟萌 張正則
(哈爾濱工程大學體育部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高校課程思政改革提出了方案[1]。課程思政建設成為我國教育體系改革最終要實現的目標[2]。將思政教育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成為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完成運動技能學習和體能提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3]。
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是首要任務,要堅持把立德放在首位。高校思政教育是新一代青年人的第一道盔甲,要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才能實現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標。體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擔負起“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職責。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對于傳承傳統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文化軟實力近年來大幅提升,體育課程思政可以激勵師生參與傳統體育項目,尤其是少數民族地方項目[4]。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太極拳、詠春拳等武術項目,促進了賽事發展。尤其是在實行“雙減”政策之后,傳統項目走進校園計劃開展形勢大好。2021 年,我國舉行了多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育項目為話題的體育學術會議,積極鼓勵我國高校師生參與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促進我國體育文化多元化發展[5]。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可以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精神相結合。將傳統文化作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教育思想,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的途徑與方向進行深度整合,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新的載體。將高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體育參與的興趣有機融合。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對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自信有著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我國高校思政建設應秉持著多元化發展的路線,做到“五育并舉”,培養人格健全,具備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青少年思政教育是最重要的課程。單從思政課程進行教育,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全學科的課程思政建設被提出。通過體育課程思政教育,對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于筑牢中華民族概念,培養家國情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功能。
成果導向教育(OBE)是由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斯巴迪提出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相對于傳統教育,OBE 理論遵循反向設計原則,以最終學習成果為出發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設計。OBE 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能力本位和個性化,每個學生通過學習都能熟練掌握知識和能力,根據個體差異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教師需準確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基礎、目標和進程,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預期設計的學習成果開展。目前,OBE 理念被許多的國家和地區作為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也逐漸認可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改革摸索過程中得到應用[6]。
2013 年6 月,我國被接納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以后,OBE 理論開始在我國應用。OBE 理論對我國教育發展無疑起到了關鍵的引領作用。在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OBE 理論有了新的發展。OBE 教育理論主要以4個基礎原則在我國得以應用[7]。第一,目標導向原則,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反向設計教育目標,通過學生的主觀需要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兩部分(見圖1),對教學計劃進行設計規劃。第二,問題導向原則,以學生和社會的問題反饋作為教學計劃和課程建設的發展方向,以解決學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作為課程改革的目標。第三,學生中心原則,這一點與新課標要求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原則相適應。但學生中心原則更加注重教師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通過觀察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效果,與教育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及時修正教育方法和教案設計,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第四,持續改進原則,OBE 教育理論的實施是一個需要持續改進的過程,如圖2所示,建立一種靈敏有效且持續改進的流程圖,來評價思課程的發展目標是否達成并進行改進。

圖1 教學目標實際影響因素圖

圖2 持續性改進原則流程圖
OBE教育理論對于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的評估發揮著重要作用?;贠BE 理論,對社會所需的人才要求進行整體的評估和預測,將大學體育培養目標作為思政元素融入體育課程的最終成果。對大學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培養進行細化分解。在教學目標方面,對于體育課程的思政建設體系進行豐富。在中國教育深化改革中,提到了高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社會主義接班人,OBE 理論對于教學目標的影響主要是將社會客觀問題具體化,并作用于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中。
OBE 教育理論采用反向教育目標設計,對于思政元素融入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其教學目標的設定與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相結合,將人才發展空間與供求市場所需條件相互結合。
2.4.1 OBE理論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有的放矢
將體育思政元素融入體育課程目標,首先要對思政元素進行細化拆分,使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目標的同時,還能保證體育課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因此,對思政元素進行系統性的拆分,分別與體育課程的3 個教學目標進行融合。如圖3 所示,將思政元素根據思想內核進行分類,分別是人生價值觀、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大類?;贠BE理論對社會所需的人才要求進行整體的評估和預測,將大學體育培養目標作為思政元素融入體育課程的最終成果。對大學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培養進行細化分解。將人生價值觀各部分進行元素細化,轉化為當代大學生可以接受的、與時俱進的積極元素,分別與知識技能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目標進行結合。轉換多元切入點,多視域切入,將人生價值觀滲透到目標之中。首先,在目標制定之初就要考慮到人生信念在其中的作用與影響,利用OBE 理論,以教學結果為導向將課程的三維目標與人生價值目標進行統一整合。其次,將理想信念目標深化于人生價值目標中,與課程的3 個目標相互結合。最后,愛國主義核心價值目標是最重要的、最高級的思政元素,在融入課程目標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諸多方面,力求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將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根植于當代大學生心中。

圖3 思政元素與課程目標整合
2.4.2 體育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體育課程教學過程
在體育課程實施建設的過程中,將思政教育融入體育游戲、技能學習之中,寓教于樂。對時事熱點進行課程的設計與聯系,將思政教育與實事相互聯系,增強學生大局意識。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體育課程的設計進行有機拆分與整合。將不同的體育教學方法與思政元素進行融合與重構,如表1所示,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為五大類[8]。其中,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解法、問答法、討論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法、演示法;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完整練習法、領會教學法;以情景和競賽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的方法主要包括運動游戲法、運動競賽法、情景教學法;以探究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主要包括發現法、小群體教學法。這些教育方法是在體育教學中較為傳統和普遍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將課程思政與這五類方法進行有機結合是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環節。

表1 體育教學方法分類
如圖4 所示,通過對五大教學方法的特點以及教學效果的研究,在語言傳遞過程中通過教師技巧性的語言表達向學生傳遞思政要素,以及設計對應的情景提升學生的體驗感與參與度。將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式分為語言表達和情景設定2 種方式進行滲透,語言表達在5 種體育教學方法中都涉及,是最為普遍的方法。

圖4 體育教學方法與思政元素融合路徑模擬
基于OBE理論,進行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在效果評價方面,也應該遵循以結果為導向的原則,學生的評價從兩方面進行,如圖5所示。一方面,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進行傳統方式的檢測;另一方面,通過課堂觀察、心理測量、深度訪談分析等方法對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進行檢驗。通過兩部分的檢驗,最終匯總為課程的最終成績,并將所達到的教學結果與社會需求人才進行對比,分析其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對教學計劃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強化,以到達最佳的教學效果。

圖5 OBE理論體育課程思政評價流程
通過對體育課程思政進行研究與梳理可知,思政元素融入課堂已經成為新時代高校體育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贠BE理論,以結果為導向,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提出新的構想,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建設提供參考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