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雯
示范屬于小學階段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核心教學手段之一,而示錯教學屬于示范教學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是從不同的視角幫助學生建立多元化美術學習認知。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元化形式的示錯、轉化示錯的主體以及示錯的過程,使得課堂示錯教學目的更加純粹,且示錯方式更為有效,強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以及趣味性,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示錯教學在小學階段每個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中都有著獨到之處,其所具備的獨特創造性和趣味性,可以使得課堂得到較好的延展和詮釋。正確的示錯教學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具有一定的主導性和模仿性,能夠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容掌握合理的學習方式,以及需要學習的美術知識技能。示錯教學從不同層面推翻學生的基礎認知,打破思維的束縛,構建多元化可能性,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示錯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的觀點,合理利用失誤可以幫助世人找到更純粹的真理,進而全面理解真理的意義,最終實現“以錯為鑒”的效果,這同時也適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小學美術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習正確的美術知識技能,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情,對學生在課堂上常犯的錯誤進行整合展示并針對性分析錯誤原因,進而有效糾正學生在美術學科學習過程中認知、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錯誤,這就是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的示錯教學。示錯教學的基本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結構,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示錯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學情去階段性總結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而自己嘗試定義錯誤所在,再同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分類找到每個分類的原因,進而得出克服問題的最佳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結構,填補知識體系漏洞以達到提升美術技能的目的。
示錯教學通常是教師根據以往的課堂教學經驗,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容易犯錯的地方整合并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分析錯誤根源,與學生一起分析原因,促使學生更好地認知錯誤以及避免錯誤發生的教學模式。可以從一定層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中灌輸式教學模式,轉為在課堂教學時注重拓展學生思維且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示錯情境教學時,需要合理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突出課堂教學的針對性、鞏固性以及及時性等教學原則。有效遵循以上教學原則執教示錯情境,可以有效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示錯教學策略
1. 教師為引導主體開展的啟發式示錯
教師難免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關注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進而教師在課堂所犯的錯誤都會被學生所關注到,此時就為教師的引導式示錯提供了教學機會。教師有意引導式犯錯是現階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較為常見的課堂教學形式,教師都會出現錯誤的地方必定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忽略和經常犯錯的地方,因此引導式示錯可以通過錯誤展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引導學生從問題本身出發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教師在執教課程《對稱的美》的相關內容時,需要首先示范如何制作對稱圖形,在繪制對稱圖形時,教師畫出了并非對稱的圖形,學生看到了之后都大笑起來,等候觀察教師該如何處理這種錯誤。但其實教師只是以故意展示出錯誤的方式告誡學生不能這么去做,觀察過教師的示錯過程后,學生通過自行摸索的形式,避免與教師犯下同樣的錯誤。另外,教師還邀請一部分學生說出自己能夠準確畫出對稱圖形的方式:有的學生使用了復寫紙、有的同學通過剪紙制作出對稱圖形;教師讓班級內部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己的繪制方式,并當堂制作,這種引導式課堂示錯可以促使學生對本節課堂學習留下深刻印象,課堂學習的意義也不只是學會繪制對稱圖形,而是促使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 學生為課堂學習主體的體驗式示錯教學
當下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需要秉承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課堂學習主體,小學美術教學同樣如此。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繪制的內容以及繪制內容的預期效果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脫離不開,因此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知就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靈感來源。因此,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示錯教學一樣離不開生活情境,同樣也離不開學生的實際體驗感受。所以,以學生為課堂學習主體的示錯教學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其一是靜態的示錯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執教小學美術課程《曲曲直直》的相關教學時,再引導學生了解“曲”和“直”之間的相互關系之后,引導學生獨立制作一副只有直線或者只有曲線的作品。某些學生可能沒有充分理解“曲”和“直”之間的關系,于是在繪制作品的過程中就會習慣性地將曲直都畫在一起。教師在觀察完學生的作品后,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指出學生作品中存在錯誤的地方,并邀請全班同學一起進行糾錯,不僅能緩解學生的尷尬,同時還能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于提升全班學生的繪畫水平。另外,在引導學生學習一些色彩特點、線條表示等專業技能時,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錯誤并自我糾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其二是動態的示錯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執教小學美術課程《水墨游戲》的相關教學時,可以發現這個單元課程需要學生基本了解水墨畫中“焦”“濃”“重”“淡”“清”的畫法,并引導學生熟知水在繪制水墨畫時的重要作用。此時,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現場進行示錯示范,相較于教師的示錯過程,同一身份的學生更容易讓班級內部其他學生產生共鳴。教師在是否示范水墨畫“濃”“淡”時,刻意沒有突出二者之間的區別性,自身進行示錯后幫助學生正確區分“濃”“淡”。但可以發現依舊有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沒有進行有效區分,這時教師可以選擇讓幾個依舊存在操作錯誤的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繪畫過程,讓全班學生幫助他們共同找出錯誤并進行糾正,達到有效減少犯錯的幾率。
3. 團隊小組為課堂學習主體的探究式示錯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滲透和深入,教師開始逐漸注重推崇團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一個人的學習力量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團隊小組合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
例如,教師在執教小學美術課程《色彩的漸變》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場景,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哪些事物有色彩漸變的屬性?色彩漸變具體是怎么樣的視覺效果?每種顏色的漸變顏色該如何選擇?只是憑借單個學生的認識是具備片面性的,通過團隊小組合作可以豐富每個學生的美術思維,進而提升學生對于色彩漸變的理解和實踐。再例如,在執教小學美術課程《水墨游戲》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單個學生個體的感知是十分有限的,但團隊小組的力量是無限的,通過團隊小組的集思廣益,小組成員很快就了解了“焦”“濃”“重”“淡”“清”,并且深刻理解了其中的區分之處。
4. 引導學生不受錯誤制約,提升學生思維高度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白對錯和是非的基本價值觀念。基于傳統理性批判思維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首先開始建立的評價觀念則是對錯為主占據主導地位,而美術課堂教學則更多趨向于感性層面的認知,這就導致學生與生俱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會受到制約。教師需要明確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任務首先是需要建立不以對錯為評價標準的思維,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建立以美術認知為中心的評價語言,教師的示錯教學則是突破對錯評價標準的最佳教學方法。
例如,教師在執教小學美術課程《未來的建筑》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未來可能存在的建筑形狀進行構思并繪制下來。由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每個人對于未來的構想都大不相同,會出現許多奇奇怪狀的建筑形狀,有的甚至是當下都無法建造出來的工藝。此時,便會有學生提出疑問,質疑即便是未來也不會存在這么奇怪的房子。此時,教師可以將當下世界各地各種奇怪的建筑圖片展示出來:美國的菜籃子大樓:外觀就是一個大型的大木籃子;比利時的透明教堂:從外部欣賞鏤空使得教堂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從內部欣賞由于鋼板的遮擋重新定義了室內環境;中國的元寶亭:以中國古代貨幣——元寶為建筑核心,打造酷似元寶的亭子;捷克的布拉格舞蹈大廈:外觀酷似一對正在舞蹈的情侶,隨著音樂而舞動等等。通過案例展示,引導學生明白原來藝術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根據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所得出的理論。所以,小學階段的美術示錯教學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個性化思想充分理解,以及對創意意識的不斷完善。
5. 結合“試錯”開展示錯教學,提升學生的美術創意意識
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目標從一定層面決定教師開展示錯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正確答案”,更多的是追求藝術的多元化。示錯教學的核心目的并不在于暴露學生的認知缺陷,呈現出更多的問題,而是一種幫助學生發現“美”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示錯教學過程中,常常有試錯的身影,并非是一種失敗,而是在實踐和創造的過程中所歷練出來的“成功”,正如歷代偉人和科學家們一樣,經歷了上千次失敗只是肯定了最終成功結果鑄成道路上的不必要因素。
例如,教師在執教小學美術課程《千姿百態的帽子》的相關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帽子,可以引導學生首先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帽子的用處,再根據不同的用處設計出自己心儀的帽子。學生紛紛開動腦筋開始制作帽子,有些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充分了解帽子的結構,因此雖然設計出帽子的藝術造型但并不實用。經過不斷的試驗,試驗出錯到優化后再試驗,得出最終既有藝術性又有實用性的帽子。這樣的試錯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試錯是示錯教學過程中的必經環節,學生在不斷的創作中將會不斷地經歷,教師需要在示錯教學過程中善于捕捉學生的試錯現場,耐心指導并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方向,打破學生對于“錯誤”的思維定勢。
綜上所述,示錯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開展示錯教學,深化學生對于錯誤以及美術知識的理解和和認知。另外,教師還需要在示錯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有效找出錯誤原因,并正確認識“錯誤”在美術領域的概念,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