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
項目式學習是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其作為一種指向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教學方式,與時代發展相契合,與我國追求培養素質人才長遠目標相契合,也在逐漸被廣泛應用。其是以建構主義、實用主義和發現學習為基礎理論支撐,致力于培養探究、發展的未來學科人才。數學學科的教育難點之一在于學生對于抽象問題的理解不到位,對于邏輯思維的培養與鍛煉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思維與現實生活的有效連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思維。因此,教師可以采用項目式學習法,從學生本身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為將學生培養成未來發展型人才做出努力。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堂以教師為主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大多數學校及課堂仍然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局面。教師會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來進行時間安排以及進度安排,尤其是臨近考試期間,教師會針對考試安排大量練習,往往會對教學時間有所壓縮,給予學生較大的考試壓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大部分保持“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課堂上教師集中在自己的輸出教學上,對學生的反應以及思維發展關注不足,此種模式所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也并不充分,就會導致學生逐漸發展為“一是一,二是二”的思維方式,無法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更遑論進一步延伸思考。新課改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要求較高,因此教師需要對此種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與學科素養,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
(二)對學生個體差異性關注較少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明顯感受到不同的學生所呈現出來的反應速度是不同的,這就是學生成長發育的不同。有的學生發展速度快,在課堂上也能積極跟上教師的講課節奏,汲取知識并加以內化。而有的學生發展相對較慢,對于教師的教學可能并不能予以快速的反應,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完全掌握相關知識,課后需要自己花費時間來補足,長此以往,學生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數學,認為數學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事實上,這是不同的學生發育程度不同的緣故,誠然,不同的學生適合不同的學科,擁有不同的天賦,但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只要掌握合適的方式方法,學生是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識的。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關注,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科素養。
(三)師生高質量互動較少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有些互動是有效的,有些卻是無效的。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與學生的高質量互動感知學生當時的上課狀態,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從而對教學進行有效調整。教師也可以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引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思考,逐漸做到理清思路,學會破題。同時,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減少學生對于教師的畏懼感,幫助學生更快融入到學習氛圍當中去,讓學生敢于向教師發問,不怕犯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有的學生也許是出于害羞,也許是出于害怕,遇到問題時不敢向教師提問,甚至不敢向身邊的同學請教,而是選擇自行理解,有時理解不到位就會將這樣的錯誤認知帶到之后的學習中,在后面爆發。這是教師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高質量互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二、項目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基于生活進行項目式學習
學生所處的環境是生活的,所接觸的事物也是生活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教學相結合,基于生活進行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在其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一方面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將學科素養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是如何進行應用的。現代教育中,需要培養的是契合時代發展的、落地的人才,因此這也是學生必須經歷的。
例如,在教學《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時,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明確本節的學習內容與目標,如此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節的學習重點。本節學生需要了解簡單的數據分析以及圖表制作,這些都是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經常用到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導入,可以向學生呈現不同的圖表,如去年我校每月的用電量條形統計圖,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向學生展示折線圖,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一年之內學校用電量的高峰和低谷。也可以向學生展示某地十年間的人口流入與流出狀況,以及十年間的經濟變化狀況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結合人口變化與經濟變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數據分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可以用圖表來進行呈現的數據。這些內容是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也最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學生會說:“家中每個月都有家庭支出,可以將每個月的家庭支出統計起來,做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積極思考加以肯定:“不錯,家庭經濟支出也是社會學統計的內容之一。”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讓學生進行統計作業,學生可以在課后對本班學生做一個統計,統計內容自行設計,可以小組合作進行,最終呈現出一張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并對呈現內容加以解釋。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會知識點,還能在實踐中加以練習,并且能夠加深記憶。
(二)以生為本進行項目式學習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而非以學生為中心。這就可能導致教師在講臺上可能滔滔不絕、長篇大論,而學生卻在底下昏昏欲睡。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自身而言一定是不舒適的,學生要迎合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以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也就抑制了學生的自我思維與獨立思考。因此,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培養。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進行教學調整,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分析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從課程導入開始讓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所見到的正方體與長方體都有什么,教師可以將自己所準備好的教具放在講臺上。有學生會說:“我所用的文具盒是長方體,家中的空調是長方體。”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加以回應:“不錯,家中的空調、冰箱可以近似為長方體。還有什么?”有學生會說:“魔方是正方體,骰子是正方體。”“很好,這些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正方體。”此時教師可以拿出自己準備好的教具讓學生進行觀察,同時將學生帶入本節教學內容。“大家可以對講臺上所呈現的正方體與長方體進行觀察,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什么地方?”學生觀察后很快會發現:“正方體和長方體不一樣大,長方體更長。”“很好,那么每個面有什么不同嗎?”學生會發現:“正方體每個面是相同的,而長方體有兩個面不同。”教師可以借此引入知識點:“沒錯,那么在數學中認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這是邊的特征。正方體的長、寬、高是相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觀察與思考,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內化。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加強學科思維的培養。
(三)運用分組進行項目式學習
小學生的身心正處于快速發展狀態,其思維方式尚不夠健全,因此好的學習方式對學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進行學習。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當小組中有學習方式與習慣較好的學生時,整個小組會模仿這個學生的方式,這會帶動整組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可以參照既往課堂表現及學習狀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幫助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
例如,在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練習與討論。分數的學習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很多學生就是因為小學分數沒有學好,在后面的學習與計算中才會花費大量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練習題目:“現有一袋米重20千克,倒出其四分之一,剩下的剛好可以平均裝在三個容器內,問每個容器各多少千克?”學生先自行進行分析與解題,在自己及小組成員完成后進行討論。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討論解題思路,并對出現問題的學生的解法加以分析,幫助組員清晰為什么會出現錯誤。這樣的討論對于學生來說將是非常有效的,有些學生害怕犯錯,所以不敢向教師及其他學生請教,這樣一來,學生只是在小范圍內進行討論,很大程度上會減少學生的懼怕心理。同時,小組成員可以對其他人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進行學習。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多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相對而言是更高效的,不要害怕犯錯,錯誤是前進路上的基石。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這也是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所必需的。
(四)建立科學評價與項目式學習相連接
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項目式學習中,其是以學生為主的,因此在評價時,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評為主,他評為輔,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教師可以進行量表設計,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加以改進。
例如,在教學《負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應用負數的場景進行導入,例如溫度,冬天存在零下攝氏度,這個零下就是負數了。負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是一大重點內容,其在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更是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鍛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本節教學完成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學習進行評價,教師可以設計量表,幫助學生進行自評。內容可以包括:自我感覺對本節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課堂上對知識的吸收程度;自己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互動狀況;對本節知識有沒有不理解的點等等。學生在完成自評后應當對自己的評價加以思考,自己在學習中為什么呈現出這樣的一個狀態,優點在哪里,缺點在哪里?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會有長足的進步。
總之,本文從基于生活進行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項目式學習、科學分組進行項目式學習、建立科學評價方式與項目式學習相連接四方面闡述了項目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從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