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
在一直以來的英語教學中,多數教師對教材知識倍加重視,以傳授課本中的單詞、語法、句型等為主,缺乏閱讀和寫作的結合,缺乏綜合素養的培養。而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成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結合迫在眉睫。優化讀寫教學設計,探索閱讀和寫作融合之路,是當前高效課堂構建背景下的核心任務。下面,筆者就如何有效設計和應用讀寫結合策略的論題加以論述,以期為一線教師探索讀寫結合之路給以啟發和幫助。
一、精心設計Pre-reading目標,讀前落實讀寫結合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一般沿用的環節為Pre-reading、While- reading以及Post-reading,也就是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環節,教學也圍繞這三個環節而設計,其中讀前環節也是閱讀教學的“熱身”環節。閱讀的熱身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閱讀前明確在接下來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需要達到的目標,激發其主動參與到讀融合的活動中,實現讀前的讀寫結合。
以Natural disaster的reading教學為例,筆者在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閱讀之前,設定了下面的讀前讀寫結合的目標,讓學生明確讀寫結合的具體目的:
(1)了解過去進行時的用法,尤其是初步掌握while、when和as在過去進行時中的運用,以便在具體語境中能口、筆熟練運用;
(2)能制作反應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等的思維導圖,包括相關的單詞、短語,從而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閱讀中;
(3)組織學生討論話題Natural disaster以及reading 的文題,猜測文章的主要內容,預測Timmy在大地震中的經歷。
這些目標的設計,顯然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過程有機融合,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對過去進行時的掌握,而掃除閱讀中的語法障礙,為閱讀理解奠定基礎;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理清文本的內容和結構,再通過話題的談論以及閱讀文本內容的預測,為閱讀理解以及話題寫作埋下伏筆。這樣循序漸進的目標導向,使學生不斷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運用,也引領他們對寫作進行思考,讓學生在Pre-reading環節目標達成的過程中,勾畫寫作設計,讓學生帶著“寫”的構思在目標中建立讀與寫的關系,從寫的角度走進閱讀,讓閱讀更有目的性、指向性。
二、精心設計While-reading活動,讀中落實讀寫結合
讀寫融合,簡言之就是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就是我們常說的讀中寫、讀后寫、以寫促讀、以讀帶寫。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語言的運用,反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落實閱讀和寫作融合,閱讀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至關重要,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活動的設計,是實現讀寫結合的前提。
While-reading又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該環節讀寫活動的設計是落實讀寫結合的關鍵,為此,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精心設計讀中活動,讓多樣化、趣味性的閱讀活動架起讀寫融合的橋梁。
如進行八年級下冊Unit 3 A day out(reading)的教學時,筆者在“熱身”環節,首先切入單元的話題A day out(一日外出旅游)而對外出旅游計劃向學生提問: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Which city will you go to? Why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How do you plan to go there?等。這些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引發學生自主發表觀點的積極性,也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交流,同時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的內容。之后,帶領學生走進reading的閱讀中,走進“讀中”的活動中。如設計問題How did Linda feel about the visit to the World Park? 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用自己的話描述Linda的總體參觀感受,如She enjoyed herself there. The journey was a little boring. It was an amazing day. She couldnt believe her eyes.等。該問題的提出,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運用能力。
再者,While-reading 的閱讀主體環節,教師還可以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并且任務的設計應既包括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的提升,也應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靈活運用,也就是注重讀寫融合。如教學A day out的reading 時,學生初讀文本后,把學生分成四到五人一組,并且把Linda的書信分成三部分,如para1-2、para3-4、para5-6,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前提下,討論交流該部分中反應Linda當天感受的形容詞、副詞或者形容詞短語、副詞短語等,這樣的閱讀任務,不僅停留在讀懂的層面,更注重文章“寫法”的滲透,讓學生通過類似任務的完成,學會表達和運用,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再者,讀中活動的任務設計,為突出讀寫融合,教師還可以設計仿寫性的訓練,課堂上讓學生口頭作文、課后謄抄成文。如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閱讀后,筆者提出問題:Of the three articles about friends, which do you like best? Why? 學生在全面分析、高度概括的前提下,布置學生仿照自己最喜歡的文本模式而以My best friend為題,介紹自己的最好的朋友。學生口頭交流后,如果課堂時間不充分,可以要求學生課后寫一篇介紹自己好友的英語短文。這樣的任務,與單元的Task巧妙吻合,真正實現了讀后寫,讓寫成為習慣。
三、加強閱讀方法指導,引領學生夯實寫作基礎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實讀寫融合,教學的重心是把握閱讀的基礎性作用,并以寫作為終極目標,引導學生積累詞匯、掌握閱讀技巧、把握文本的結構,完成課文的回顧和復述等。這樣,讓學生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讓閱讀和寫作高度統一,實現二者的完美融合。
基礎知識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英語學習的根基,加強閱讀指導,夯實知識必不可少。在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融合中,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實現閱讀的指導和建構:
首先,夯實詞匯的學習,為學生寫作積累素材,提供“血液”。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基礎知識的構建和夯實,也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閱讀文本內容,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引領學生掌握基礎詞匯和高頻詞匯,并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領學生反復訓練,讓學生的寫作“有米可炊”,為學生在寫作中運用做好鋪墊。如Friends(reading)的閱讀時,對于描寫人物的重點詞匯,筆者首先組織學生開展Brainstorming 游戲活動,讓學生大腦風暴說出描寫人物外貌、性格特征等的形容詞,游戲的融入,發散學生思維,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諸如tall、short、round、square、big、small等描寫人物外貌的形容詞;說出generous、have a good sense、humorous、polite、helpful、patient、impatient等描寫人物性格特點的形容詞;并且由性格特點的詞匯而通過舉例子延伸出諸如give ones seat to...、be willing to...、keep secrets、never say bad word about...等重點詞匯。學生說出這些核心單詞和短語后,教師對于高級詞匯加以點撥,對于核心詞匯加大口、筆的訓練力度,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準確說出、寫出完整的句子,從而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熟練度。
其次,指導學生理解中心句,帶領學生理解文章的謀篇布局,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段落的層次等,都圍繞中心句而展開,因此,指導學生閱讀,就要指導學生快速找到主題句和段落的中心句。如進行The story of XiWang的閱讀教學時,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找到文章、段落的中心句,第一部分是介紹小希望的成長歷程,第二部分介紹小希望面臨的危險,第三部分寫我們為了保護小希望應采取的措施。這樣,學生不僅學會抓住核心句、中心詞而進行有效閱讀,也掌握了這類文章的寫法,掌握文章的謀篇布局與段落層次,從而潛移默化地訓練了寫作方法和表達技巧,實現閱讀和寫作的完美融合。
四、創新設計Post-reading活動,讀后實現讀寫結合
一直以來的閱讀教學,多數教師停留在“閱”的層面,忽視寫的內容的訓練,造成英語教學的“塊塊教學”,導致英語教學的低下。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課堂的構建,要求優化閱讀教學模式,構建讀寫融合的新型閱讀課堂,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寫的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綜合英語素養的全面提升。讀寫結合,不僅讀前設計讀寫活動、讀中設計讀寫活動,讀后更有必要設計讀后寫的活動,讀后寫是實現讀寫結合的又一主要策略。
讀后寫,實質上就是Post-reading環節設計的讀寫融合活動,此時的活動應改變做練習式“應試教育”的傳統做法,應創新設計活動,如“復述課文”,通過引導學生復述課文,以口頭表達支持書面表達,錘煉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回憶課堂所學內容以及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之后,融入自己的表達的方法、方式,簡要、概括、完整地呈現課文內容,從而為書面表達奠定基礎。
以八年級下冊Unit 6 Bird watching (reading)閱讀教學為例,帶領學生閱讀和感知文章內容之后,鼓勵學生先制定文章的提綱,再根據提綱而復述,通過復述,既保留了文章中的關鍵信息,也深入了解扎龍的重要性,深刻認識保護鳥類、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復述課文,應指導學生首先抓住核心詞、核心詞匯而復述。如八年級下冊Unit 7 Reading的課文復述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抓住四個季節的基本特征以及四季氣候等的詞匯而進行復述,如Spring應抓住天氣暖和warm、可以從事的活動,如fly kites等進行復述;對于Winter,抓住drop below zero、cold、snow、snow man、fight with snow等。除了引導學生抓住核心詞匯進行復述,也有助于學生寫作時寫作素材的搜集和整理打下基礎。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讀寫結合,除了文章論述的四個主要方面之外,還應注重學生寫作過程和方法的引導,以促進讀寫的融合,還應注重讀寫的評價模式的有效運用,優化評價方式,設計評價方式,融入多元評價,讓學生學會自評、互評,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生本理念”。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是英語教學的兩個“重頭戲”,教師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視閱讀和寫作之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滲透讀寫融合思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明確目標、發展技巧、夯實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表達中達到構建和發展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以及英語綜合素養的整體提升,從而促進讀寫課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