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棚 王欣萍 褚家路 谷菲菲 申振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逐漸趨向于全球化發展的格局,我國語言類翻譯APP的發展也將經營戰略從國內市場拓寬到國外市場,并由此提升了對外語言文化與經濟貿易往來的中英互譯的高層次需求。而流行語作為新時代社會發展的實時性產物,在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自然成為連接中西方文化與市場交流的關鍵樞紐之一。因此,對于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開發與市場拓展尤為重要。本文從流行語APP的市場空間、市場策略及板塊營銷機制設計強化的角度出發,主要運用4Ps營銷理論分析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營銷的可行性策略,對流行語互譯APP的開發與市場拓展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流行語;翻譯APP;營銷策略;4Ps理論
1. 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市場空間分析
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設計與開發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之間日益頻繁的跨文化交際及經濟貿易往來,因此著眼于整個國內外市場空間的宏、微觀結合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從宏觀角度對國內外市場格局進行背景分析,同時針對用戶使用為主的微觀市場則關注于用戶具象化的使用問題及用戶群體需求,從而為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設計開發與市場空間拓展提供有效參考。
1.1 宏觀市場分析
(1)國際市場: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全球經濟貿易聯結日益緊密,信息間的流動與跨文化交際活動不斷增加,使得參與信息傳播互動的人數及群體逐漸增多。跨文化交際使人們普遍意識到,能否及時、有效地克服流行語言與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交流障礙,成為能否成功開辟國際新市場資源的一個主要因素。流行語是一個國家當下的社會熱點與文化的重要體現,通過學習和掌握各個國家流行語的背景、內容和文化內涵,能最大程度消除文化隔閡,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市場環境,擴寬國際市場格局。
(2)國內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與各國間的學習文化交流也越發頻繁,基于跨文化交際背景的流行語的頻繁使用逐漸貫穿到大眾的工作、學習、生活等日常情境中。隨著海內外留學生群體以及有跨文化交流需求的人數日益增長,能夠對生活用語及流行語實時互譯的語言APP成了關注與需求的焦點。然而,國內現有語言類APP中,尚未對流行語的中英互譯給予足夠的關注,也沒有統一的流行語翻譯標準,存在可開發的市場空間缺口與潛質。而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開發在降低跨文化交際的文化隔閡、化解跨文化語言交際難題、帶動國內文化與經濟“走出去”等方面有著較高的市場價值。
1.2 微觀市場分析
(1)用戶問題調研:基于對當下的翻譯APP市場調研發現,市場上現有的中英翻譯軟件的共性翻譯問題主要是流行語中英互譯結果直白,缺乏靈活的語境應用,讀者無法深入理解。而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則在語料庫的選擇、清洗與處理中就能夠充分以社會文化為背景,挖掘并呈現流行語熱詞的本義、引申意義及文化內涵;在互譯的語料庫文本選擇上也更加符合本土語言環境。此外,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在直接翻譯的基礎上,增加了針對專門流行語詞匯和句子的靈活性以及適用性維度的考量與設計。不僅提供了更為地道、靈活的流行語翻譯結果,還為用戶注明出處與文化內涵背景,并給出對應例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增強用戶的記憶與領悟程度。
(2)用戶群體分析:對300余名中英跨文化流行語使用頻繁的主流群體——海外留學生群體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其在國外社交中所遇到的困難有69.81%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文化鴻溝”(Cultural Gap)。基于文化內涵的流行語若不被理解和無法正確使用,將困擾海外華人群體的日常交流、社會交往及貿易活動。基于此,為解決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鴻溝問題,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設計中細分不同的場景板塊,為多元的用戶提供例如課堂、餐桌、交通、網絡流行語等不同場景的特定流行語的使用習慣與用法,對應進行符合文化語境的中英互譯,附帶本土流行語言的視頻解析,以便于理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選擇出國留學及來華留學的群體逐漸擴大,學生成為流行語中英互譯APP主要的用戶群體。除留學生外,國內各大高校龐大的大學生群體也熱衷于使用中英互譯APP與國際友人進行跨文化交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構建命運共同體”等全球化理念不斷深入,國內外進出口貿易呈高速增長態勢,大量中小型企業也逐步走出國門,對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流行文化差異進行現代化國際貿易的需求日漸增多,因此,企業也是流行語中英互譯APP未來主要的用戶群體之一。
2. 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4Ps營銷策略應用
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同類APP均單純以市場為導向。與同類APP相比較,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在營銷策略上則主要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導向,圍繞用戶需求進行設計開發,充分調動用戶的積極性,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感,使得用戶逐漸對APP本身產生依賴感,從而獲得相對穩定的用戶流量。同時在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策略上,充分尊重用戶意見,實行以用戶為中心的營銷推廣策略。
2.1 產品策略(Product Strategy)
產品是展現給消費者最直觀的價值實體,直接影響著產品的生命周期[1],更是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營銷推廣的首要環節。流行語中英互譯APP意在幫助海內外用戶了解本土及異域語言文化,減少流行語的理解偏差與溝通困境,推進實現無阻礙的跨文化交流。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產品主要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進行開發。在廣度方面,首先,流行語互譯APP中所包含的詞條會根據社會當下熱點以及用戶所上傳的內容及時更新,不斷拓寬詞條的覆蓋范圍;其次,為了防止語言互譯APP產品同質化可能帶來的價格戰的危險,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將會適度增加產品種類,推出部分附贈衍生產品。在深度方面,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將探索NMT(神經機器翻譯)搜索引擎技術,該技術在檢索生成目標語言詞條時,解碼器不但能夠考慮整個源語言句子的信息,還可以考慮已經生成的部分譯文,并形成機器記憶以增強系統適用性。在后續發展中,將不斷優化系統與社會文化實時更新帶來的搜索引擎檢索速度慢、信息缺失、精度不夠等問題。
2.2 價格策略(Price Strategy)
流行語中英互譯APP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設置多種價格機制,滿足用戶多方位的需求。具體分為體驗價、優惠價、會員價、專享價四類。體驗價適用于所有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用戶,在成功注冊為APP用戶后,系統會通過用戶群體的興趣調查進行數據分析,推送符合用戶群體需要的業務板塊,用戶可以選擇使用較低價格購買該業務板塊的產品體驗包,即可在一定時間段內使用該產品。優惠價于APP內不定期推出優惠產品,用戶可在產品優惠期間購買享受優惠價格,不可與折扣券同時使用。會員價適用于用戶開通會員期間,可享受所有在售產品的專屬會員價,可與折扣券同時使用。專享價針對特定用戶群體,例如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為學生群體提供專享價——當用戶通過學生資格認證后,可獲得專屬學生用戶價格與服務。
流行語中英互譯APP針對會員可細分為普通會員和期限會員,用戶下載APP注冊即可立即成為普通會員,獲得普通會員使用權限。用戶可通過完成每日任務、參與答題、發表帖子等相關活動獲取APP內的用戶成長值,提升會員等級,獲得更多會員權限。期限會員是指在一定特殊時期(例如在冬奧期間,推出冬奧期限會員,用戶在此期間參與冬奧相關流行語中英互譯討論活動可獲得額外獎勵)推出的付費期限會員,在普通會員的基礎上,用戶可通過完成相應的任務額外獲得成長值、獎勵與更多專享權限。
2.3 促銷策略(Promotion Strategy )
促銷是產品推廣的必經策略,能有效激發客戶的消費欲望[2],更是產品擴大知名度、增加市場份額的一種推銷途徑。流行語APP在系統設置中會定時發放流行語翻譯的折扣券,開啟翻譯優惠價,用戶滿足對應的條件即可享受折扣。品牌合作是一種有力的推銷途徑,通過與其他品牌合作,投放一定量廣告,實現提升APP知名度的目的,從而增加用戶流量,增加APP用戶轉化銷售額。用戶免費體驗能夠使用戶更好地了解產品特點,實現更廣范圍內的用戶捕捉。所有用戶完成分享任務后均可獲得72小時的產品免費體驗時限。流行語中英互譯APP享有兌換獎品機制,APP內設有積分商城,用戶可通過參與活動,完成任務,達到一定積分數量條件后自行兌換獎品。
2.4 渠道策略(Place Strategy )
渠道是實現精準營銷的重要環節[3],流行語中英互譯APP主要以三種方式作為渠道進行銷售。第一種為平臺直銷,用戶可以在應用商店直接下載并購買APP的增值功能。第二種為合作推廣,與其他品牌進行合作,利用現代信息網絡、各類校園APP平臺等,進行推廣和推流,增加品牌知名度。第三種為校園代理,APP市場定位的主要群體為學生群體,為進一步了解用戶需求和拓寬業務范圍,將實行校園代理模式。即招聘校園兼職,賦予其APP推廣大使權利,宣傳推廣APP,提升APP知名度。為更好地進行APP的宣傳推廣,校園兼職需要具備良好的英語基礎和良好的社交能力。例如擁有四六級證書、就讀于英語專業、擔任學生干部的在校學生可作為優先考慮對象。
校園兼職崗需積極協助APP設計團隊在校園內開展“線上+線下”的推廣活動,在線上學校貼吧、論壇、公眾號、朋友圈等網絡途徑推送APP產品相關文章進行有效的軟文宣傳、在線下的校園內開展宣講會與創意活動進行產品宣傳推廣,并對校園同學的反饋信息進行整理收集。校園兼職的人員,首先可獲得APP的“校園大使”推廣費,當新用戶使用代理邀請碼下載APP,并使用時間達到一定時限后,兼職人員可獲得相應人數的酬勞獎勵,金額按推廣人數依次遞增。其次,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可為其提供實習證明與獎勵,表現優異者可獲得更多的推廣獎勵以及有機會轉正成為正式員工,為其提供直接就業機會。
3. ?基于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模塊營銷機制強化設計
為了使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開發及營銷推廣策略得以長期運行,在4Ps理論分析給予APP策略支持的基礎上,還需針對APP內容中的多重模塊進行營銷機制的強化設計。
3.1 答題機制
為增強流行語中英互譯APP的用戶黏性,優化用戶使用功能及學習體驗[4],進一步實現具體的語言類APP機制設計,系統會設置溫習答題機制,即每日會重新推送APP前一日所推送給用戶瀏覽與學習過的流行語詞匯、文章、帖子,給用戶再次瀏覽并生成問答題目。當用戶回答正確不但可以獲得APP成長值以兌換更多的用戶翻譯權限及會員資格,同時也不斷地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輸入腦海,達到反復性強化記憶的效果。
3.2 集思廣益機制
首先,在流行語中英互譯APP中設置“設計營”板塊,即在APP增設板塊時,將通過設計“設計營”活動面向所有用戶征求板塊設計作品。用戶可通過實名認證后上傳滿足要求的原創板塊設計稿件,并進行全用戶投票后采納優勝作品為新板塊模板并對設計師給予獎勵。其次,在流行語中英互譯APP中設置“問答區”,即用戶可在此處上傳問題或者回答他人提問,提升APP中的用戶使用度與互動活躍度。同時,因時效性的原因,新的語料隨時在更新,APP語料庫內容無法做到實時同步,所以當用戶在APP內無法檢索出相關語料內容時,可在問答區提交問題,并設置答題獎勵等待APP管理員或其他用戶進行回答與補充。當答案獲得提問者認可時,獎勵自動發放至答題人賬戶。同時,用戶也可以自問自答,隨時更新與補充自己所掌握或了解的新鮮流行語內容,當發表的帖子被管理員標注為優秀帖子并在系統語料庫中采納與更新時,也可獲得對應的答題獎勵。
3.3 用戶機制
根據云數據庫及智能算法對群體及個體用戶實現“獨家定制”的精細內容推送,有助于提高用戶對APP的鐘愛度與用戶黏性[5]。為了對APP用戶實現更為多元化的精準服務,流行語中英互譯APP對用戶群體進行再細分,用戶可在注冊時選擇符合自己的身份,例如留學生、上班族、退休職工等類別,系統會根據不同的身份設置推送符合用戶屬性特質及需求的翻譯語料庫及有針對性的精細化產品服務,精細化APP對特定群體用戶的翻譯針對性,激發群體用戶消費需求并提升群體用戶的使用滿意度與口碑。
結語
流行語中英互譯APP面對龐大的語言翻譯軟件市場,開創性地將重點置于流行語領域,針對流行詞句、網絡流行語和實事熱詞提供符合語境與文化意涵的靈活、精準翻譯。流行語中央互譯的應用減少了跨文化交際的文化隔閡,并將中國流行語向世界各地進行文化輸出。基于4Ps市場營銷理論的分析,對流行語互譯APP從產品、價格、促銷及渠道給予合理、有效且多元的營銷策略,并在此基礎上對流行語APP提出模塊營銷機制的強化設計,推動流行語中英互譯APP應用和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與再開發。
參考文獻:
[1]賈燕萍.外賣APP的營銷案例分析-以美團外賣APP為例[J].老字號品牌營銷, 2021,(6):13-14.
[2]馬佳敏,吳晶,周旭東.新媒體時代網紅服裝品牌4P營銷策略新解讀[J].服裝設計師,2021,(12):134-137.
[3]靳帥偉,張帆.基于4P理論的移動閱讀App營銷策略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8, 4(10):1-4.
[4]吳旻.基于4P理論的音頻知識付費平臺的市場策略探究——以得到APP、喜馬拉雅FM APP為例[J].傳媒論壇,2018, 1(10):113,115.
[5]李可萱,瞿曉宇,張永輝,等.“互聯網+”背景下語言類APP同質化競爭態勢分析——以《英語詞匯學習類APP》為例[J].英語廣場,2020,(9):41-44.
作者簡介:張澤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王欣萍,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學、財務管理研究;谷菲菲,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與傳播;申振,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作者:褚家路,碩士,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數字營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跨文化交際。
基金項目: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基于跨文化交際的流行語中英互譯平臺APP的設計與實現(編號:202213898013)。